在线客服
喋血山河(第三部)图书
人气:108

喋血山河(第三部)

温靖邦 全景式描写抗日战争 信史类小说
  • 所属分类:图书 >小说>中国当代小说   图书 >小说>军事  
  • 作者:[温靖邦]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喋血山河
  • 国际刊号:9787536076464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9
  • 印刷时间:2015-09-10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纯质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景式描写抗日战争的信史类长篇小说《喋血山河》的第三部,写武汉保卫战,长沙大火,常德保卫战,长沙会战,其间穿插政权成立的复杂过程。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政府介入二战,中国不再独力抵抗日本,但仍然拖住了大部分的日军兵力。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在军事打击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招降手段。在夫人陈璧君和周佛海的撺掇下,终于公开投敌,一世英名尽毁。战争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荒唐的长沙大火,敌情未动自乱阵脚,事后以三个替罪羊草草了事。这场大火与之前发生的花园口事件充分反映了民国政府的无能与昏庸。苏日之间的诺门坎战役,充分体现了战争打的其实就是生产力。生产力大大经验丰富于中国的日本,在遇到了生产力远远超过日本的苏联时,即便出动精锐关东军也无法逃脱被歼灭的命运。艰苦卓绝的昆仑山战役、常德保卫战写得精彩无比:杜聿明与郑洞国夺关之后抱头痛哭,余程万率领八千将士抵抗十万日军,死守常德……他们都是中国好军人,好男儿。

编辑推荐

本书在写作上利用了大量的史料:从抗战时期的报纸、军情电报,到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档案、回忆录、史料汇编等等,使作品建立在坚实的、汗牛充栋的史料基础上。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得心应手地铺陈抗战往事,纸上谈兵,谈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这部小说具有了信史的品位。

本书为海内外首屈一指的全景式描写抗日战争的多部头长篇小说

作者温靖邦获"海峡两岸十大中国历史文学作家第二位" (前五名依次为高阳,台湾,《年大将军之死》;温靖邦,四川,《虎啸八年》;唐浩明,湖南,《曾国藩》;姚雪垠,湖北,《李自成》;孙皓辉,陕西,《大秦帝国》)

南方出版传媒集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重点图书

作者简介

温靖邦,四川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好的军事历史题材作家之一,2011年"海峡两岸十大中国历史文学作家第二位"。已在昆仑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春风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作品400余万字。长期潜心从事战争题材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真实、厚重、大气的信史风格,笔下风起云涌,人物众多,纵横捭阖,酣畅淋漓,被评论界誉为"大河之作"。

在线预览

杜聿明用电话通知坦克团团长胡献群出动,用战车掩护步兵荣誉及时师、二〇〇师叩关。同时命令炮兵团暂停炮击。

战车部队隆隆作响,不断用车载火炮打击敌人,迫近昆仑关。敌人从两侧和正面以战防炮和步炮向坦克疯狂轰击。陆续有三辆坦克被击中油箱,燃起了大火,也阻断了后面坦克的前进之路。接着又有五辆坦克被击中,或履带断裂或车体燃烧。昆仑关下约莫一公里长的公路上烈火熊熊,道路被封死了。杜聿明见了又急又心疼。命令炮兵恢复炮击,压制敌人炮火,把坦克撤回来。步兵失去坦克屏护,只好不顾死活向关两侧的高地攻击前进。敌人在阵前布下的铁丝网被炮火打得乱七八糟,鹿砦等障碍物也基本被消除。荣一师和二〇〇师官兵沿山坡向上仰攻,每前进一寸,都要付出不小的牺牲。山坡上的草木,忽而被炮弹的爆炸惹燃,迅速连成一片大火;忽而又被飞来的炮弹打灭了明火,以致漫山遍野浓烟弥漫。炮弹飞来的间隙,烤干的草木被风一吹,忽然又燃了起来,山坡上遂又成了火海。中国官兵就在这一片火海和浓烟里顽强地向敌人阵地推进。死亡随时都在发生。前面一轮官兵不动了,后面一轮又义无返顾地爬上来,越过一具具战友的尸体,向敌人阵地挣扎靠近。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几个小时下来,山坡上码满了中国官兵的尸体,目测约莫五千多吧。鲜血顺着山坡凹处形成一道道红色沟涧,向谷底公路上流淌——几十公尺的路段全部被血泡成了殷红色的泥浆。

杜聿明依然十分镇定,对前沿的惨状视若无睹,继续用电话一道又一道严酷无比的进攻命令。

白崇禧这位久历戎行的沙场老将也感到心里震颤,不忍让杜聿明这样蛮干下去。他疾步走到杜聿明身边,一把抓住杜聿明手臂,用略微抖动的声音说:

"光亭,不能这样干了!"

"健公,发生什么情况了吗?"杜聿明转身,见白崇禧激动不安的样子,诧异地问道。

"牺牲太大了!你看,不下五千多官兵殉国了……暂停进攻吧!"白崇禧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今天变得如此心软,如此对非桂系部队陡生怜惜之情。他打了二十多年仗,面对大片大片的死亡,从来没有眨过眼睛。他信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约定俗成法则,充分理解成为名将的人都是踩着自己部属和敌人的尸山血海摘取到那顶耀眼的盔胄。自古而然,不值得大惊小怪。何况今天是民族御侮战争,牺牲更属理所当然。但是,不管怎么说,铁石心肠的白崇禧今天心软了。

"什么?"杜聿明惊诧地转过来,审视地望着白崇禧,以为自己听错了。"健公说什么?停止进攻?"

白崇禧竭力掩饰心里的歉疚与痛苦,做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

"是的,停止进攻!光亭,官兵牺牲太多了……第五军是我们的及时支机械化部队呀,不能这样消耗下去!"

杜聿明盯了他好一阵,看出了他的真正心意,感动地深深点头。说:杜聿明用电话通知坦克团团长胡献群出动,用战车掩护步兵荣誉及时师、二〇〇师叩关。同时命令炮兵团暂停炮击。

战车部队隆隆作响,不断用车载火炮打击敌人,迫近昆仑关。敌人从两侧和正面以战防炮和步炮向坦克疯狂轰击。陆续有三辆坦克被击中油箱,燃起了大火,也阻断了后面坦克的前进之路。接着又有五辆坦克被击中,或履带断裂或车体燃烧。昆仑关下约莫一公里长的公路上烈火熊熊,道路被封死了。杜聿明见了又急又心疼。命令炮兵恢复炮击,压制敌人炮火,把坦克撤回来。步兵失去坦克屏护,只好不顾死活向关两侧的高地攻击前进。敌人在阵前布下的铁丝网被炮火打得乱七八糟,鹿砦等障碍物也基本被消除。荣一师和二〇〇师官兵沿山坡向上仰攻,每前进一寸,都要付出不小的牺牲。山坡上的草木,忽而被炮弹的爆炸惹燃,迅速连成一片大火;忽而又被飞来的炮弹打灭了明火,以致漫山遍野浓烟弥漫。炮弹飞来的间隙,烤干的草木被风一吹,忽然又燃了起来,山坡上遂又成了火海。中国官兵就在这一片火海和浓烟里顽强地向敌人阵地推进。死亡随时都在发生。前面一轮官兵不动了,后面一轮又义无返顾地爬上来,越过一具具战友的尸体,向敌人阵地挣扎靠近。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几个小时下来,山坡上码满了中国官兵的尸体,目测约莫五千多吧。鲜血顺着山坡凹处形成一道道红色沟涧,向谷底公路上流淌——几十公尺的路段全部被血泡成了殷红色的泥浆。

杜聿明依然十分镇定,对前沿的惨状视若无睹,继续用电话一道又一道严酷无比的进攻命令。

白崇禧这位久历戎行的沙场老将也感到心里震颤,不忍让杜聿明这样蛮干下去。他疾步走到杜聿明身边,一把抓住杜聿明手臂,用略微抖动的声音说:

"光亭,不能这样干了!"

"健公,发生什么情况了吗?"杜聿明转身,见白崇禧激动不安的样子,诧异地问道。

"牺牲太大了!你看,不下五千多官兵殉国了……暂停进攻吧!"白崇禧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今天变得如此心软,如此对非桂系部队陡生怜惜之情。他打了二十多年仗,面对大片大片的死亡,从来没有眨过眼睛。他信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约定俗成法则,充分理解成为名将的人都是踩着自己部属和敌人的尸山血海摘取到那顶耀眼的盔胄。自古而然,不值得大惊小怪。何况今天是民族御侮战争,牺牲更属理所当然。但是,不管怎么说,铁石心肠的白崇禧今天心软了。

"什么?"杜聿明惊诧地转过来,审视地望着白崇禧,以为自己听错了。"健公说什么?停止进攻?"

白崇禧竭力掩饰心里的歉疚与痛苦,做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

"是的,停止进攻!光亭,官兵牺牲太多了……第五军是我们的及时支机械化部队呀,不能这样消耗下去!"

杜聿明盯了他好一阵,看出了他的真正心意,感动地深深点头。说:

"健公,你对部属的爱护聿明理解,我代表全军三万多将士向健公深致感谢之忱!但是,正因为第五军是我们的及时支机械化部队,这次又是第五军成立以来打的及时仗,不攻下昆仑关,第五军将丢尽国军的脸,无法向委座和全国同胞交代啊!"杜聿明决绝地说:"装备如此精良的部队,拿不下昆仑关,那就是聿明之罪,只有自裁以谢委座和国人!"

一席话让白崇禧心里翻江倒海,不禁从杜聿明想到死守滕县的王铭章,临沂血战的张自忠,台儿庄大战中的阵亡将士。他们视死如归的壮烈形象,让他自惭形秽,让他激动不已。他不能不深自反省,国难当头,战局艰危,是不是考虑蒋桂矛盾太多了,考虑桂系团体的得失太多了?如果让杜聿明瞧出白某人的这些隐秘,那就太不光彩了,将何以再做人家的长官!他不由自主地抓住杜聿明的手,动情地说:

"光亭老弟,让我们同生死共荣辱吧!"

"别别别,千万别!健公身负大局,岂能和末将一样披坚执锐,委员长一旦知道不惩处末将才怪!"杜聿明命令卫队,"把白主任送离战场,送到行辕指挥所——完不成任务我宰了你们!"

卫队几名士兵不容分说,把白崇禧强行架到担架上,抬起就往山下跑。一直把他抬到指挥所。

又是几个小时过去了。昆仑关前那长长的山谷除了血流成渠,还伏尸枕藉——山坡上被打倒的国军士兵有的倒在原地,有的骨碌碌滚到谷底。惨重的牺牲终于换来了战果。

郑洞国荣一师血战竟日,攻占了仙女山。

另一要隘六〇〇高地也被戴安澜二〇〇师的高吉人团长攻占。

接着,昆仑关的屏障四四一高地被荣一师突破、占领了。昆仑关的大门叩开了。

第二〇〇师五九九团在四四一高地上荣一师战友的掩护下,沿谷底公路,踏着战友的尸体,涉过血渠,越过一辆辆坦克残骸,把军旗插上了昆仑关。

日寇不甘失败,增兵一个旅团,用飞机大炮掩护,向昆仑关冲击。两天之后,将昆仑关再次攻占。杜聿明毫不气馁,指挥部队反攻,又从血泊中把昆仑关夺了回来。就这样夺回来,又抢回去,敌我双方激战十天,打成了平局。而昆仑关下的山谷,快要被双方官兵的尸骨填平了。

关键时刻,白崇禧又来到杜聿明的前沿指挥所。

杜聿明开战十天来,没睡过一个整觉,形容憔悴,两眼血红。正没好气,见白崇禧又来了,立刻火了,咆哮起来。

"健公,怎么又来了?不是说过,这里你不应该来吗!"

白崇禧不理会他的话,更不和他生气,上前拍拍他的肩说:

"光亭,你看,昆仑关几次得而复失的原因在哪里?就在关口一公里远近的敌人多处火力点!不消灭它们,只占领关隘,不容易立住足!你应该采取要塞式攻击法,把敌人的外围火力点包给各个团。然后各处同时攻打,使其不能互相支援,逐次拿下它们!你看怎么样?"

"好,好,这个办法好!健公,我马上照你的指示部署下去!"

"我已经命令别的部队进占七塘、八塘,切断昆仑关与南宁的通道,使其得不到补给——没有吃的,弹药打一发就少一发,我看鬼子还能蹦达多久!"

又是几天血战,双方继续付出惨重代价。敌人各处火力据点一个一个被拔除,只剩下三处据点尚在作困兽之斗。这三处据点和昆仑关上之敌都已粮弹两缺,补给全靠飞机空投。而第五军的苏制三九式八十五毫米口径高射炮是当时世界上最的地对空武器,射程为十公里,有效爆炸半径为五十公尺。日机只来过一次就不敢再来。

十月二十九日,荣一师第三团攻占敌人一个外围据点,彻底把昆仑关上敌军孤立起来。

三十日和三十一日,杜聿明指挥部队昼夜猛攻,终于将关上敌军全部歼灭。重又将军旗插到关上。终于取得了震惊中外的昆仑关大捷。

媒体评论

温靖邦的历史小说是不像小说的小说。这是他最成功的地方,也是他的特点。堪称大河之作。

——谭兴国(评论家)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东西非常不错,下次还会再来这家店的。

2016-11-03 07:29: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温靖邦写的书不错。

2017-11-17 08:15:52
来自%狂人**的评论:

很不错

2015-11-20 12:23: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下次还来买

2015-12-06 15:17:1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不错,纸质很一般

2015-12-08 21:11: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吧!

2015-12-21 12:47: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5-12-21 13:33: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赞 啊

2015-12-24 14:20:14
来自中国共**的评论:

内容丰富,是正版,很感兴趣

2016-01-12 14:31:52
来自闲看日**的评论:

不错

2016-03-09 17:23:5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多说,好东西

2016-04-16 21:37:2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书

2016-05-03 20:03: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满意,很喜欢

2016-05-14 10:34:1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行。。。。。

2016-05-30 17:45:5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 书是正版 品相很棒!赞一个!!!需要还会光顾哦!!!

2016-06-23 14:01: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稍微有点贵

2016-08-31 18:15: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正版,不错。

2016-11-14 14:36:0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物流很快,货品印刷好。

2016-12-03 23:21:30
来自花大帝1**的评论:

已经买了一个版本。

2016-12-12 11:57: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本书在写作上利用了大量的史料:从抗战时期的报纸、军情电报,到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档案、回忆录、史料汇编等等,使作品建立在坚实的、汗牛充栋的史料基础上。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得心应手地铺陈抗战往事,纸上谈兵,谈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这部小说具有了信史的品位。

2016-12-23 16:03:24
来自请***(**的评论:

推荐购买 非常不错

2017-01-08 12:55:0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自己给孩子购买的,由于图书中没有漫画,字体又比较少,小孩子不怎么喜欢。

2017-04-09 13:01:2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重温那段历史

2017-04-15 12:30:0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17-05-17 14:52:05
来自f***5(**的评论:

书很好。书很好看

2017-05-25 23:54: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难得的好书!!

2017-07-20 19:48:0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就纠结哈哈哈哈哈哈哈就纠结

2017-09-28 13:50: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看。纪实文学。一如既往的好。王树增的书就是好。

2016-01-21 06:40:35
来自2331953**的评论:

买了一二部,又买的第三部了,好书!!希望能读到这样的更多的好书!!

2016-04-22 18:41: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本书在写作上利用了大量的史料:从抗战时期的报纸、军情电报,到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档案、回忆录、史料汇编等等,使作品建立在坚实的、汗牛充栋的史料基础上。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得心应手地铺陈抗战往事,纸上谈兵,谈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这部小说具有了信史的品位。

2016-02-26 09:59:09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