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传纪体形式对国现代语文教育影响颇大的,基本已盖棺论定的教育名家40余人为研究对象,简介其生平与语文教育观,并附"有关研究文献简介",成为一部有现代学术特色的纪传体语文教育史。全书25万字左右。
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张百熙
高瞻远瞩,谦虚好学――黄遵宪
东方的裴斯泰洛齐――陈子褒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系统语文教学法的开创者――梁启超
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
杰出的平民教育家――徐特立
见解独到,卓尔不群――鲁迅
平平淡淡才是真――夏丐尊
孜孜以求,奋斗一生――吴研因
不该被湮没者――穆济波
语文教育科学的及时人――艾伟
语文建设的弄潮儿――陈望道
现代语文教育学的奠基者――黎锦熙
英年早逝,壮志未酬――刘半农
学识渊博的审思者――胡适
严谨踏实,务实朴素――蒋伯潜
多才多艺,善借他山之石――孙偎工
民众教育的实践者――孟宪承
一代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
致力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者――赵欲仁
母语教育必须尊重传统的经验――王森然
首批语文教材教法研究生导师――阮真
完整的人格,真正的人师――朱自清
远见卓识,一身正气――周予同
语文教学应有法――叶苍岑
民族语言的守望者――吕叔湘
平淡质朴,凛然正气――于在春
语文教育的一代通人――张志公
把毕生的爱献给孩子们――霍懋征
一生为了语文教育――朱绍禹
语文就是生活――刘国正
忠实的实践者――徐振维
起步于普通中学的学者――顾黄初
当代语文教育改革的先驱――张鸿苓
参考文献
后记
国语教学方法主要是辩论和演讲。胡适十分推崇演说的方法。从择题到时间分配,他都有具体的阐述。而国文教学方法主要是自修和讨论。胡适在国文教学的探讨中,从否定记诵、赞同讲书,到倡导讲解、翻译,直至很后肯定和认同研修、自学(质疑、讨论、引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试图给语文学习过程注入一些科学的、自主的方式和因素。
靠前,突破以"注入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动研究。"教员在讲堂上只做必要的解释补充,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明确提出"教员不当把一点钟的时间自己占去,教员的职务在于指点出讨论的错误或不相干的讨论",[1]教师应该尽到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的责任。这些主张的提出说明胡适从时展的要求出发以新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对白话文教学这个新问题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讨。他重视学生的自修、讨论、自动研究,体现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新的教育理念。
第二,突破以"文"(书面语)为主的训练模式,提倡对学生进行"言"(口语)的训练。他把演说和辩论看作"国语与国语文的实用教授法",认为国语文(即白话文)"既是一种活的文字,就应当用活的语言做活的教授法"。[2]会演说、辩论的人,没有不会写文章的;要会写文章,就要养成有条有理的思维习惯;要训练大会发言的能力;既要会立论,又要会驳论。演讲、辩论在思维训练、能力发展方面有独特的价值。胡适的这些观点融入了他本人多年来在演说和教学实践上的感受和体会,但是可惜的是长久以来在语文教学实践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今天,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问题仍很突出,在新课标中也提到要大力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见胡适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前瞻性的,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第三,讲究文法对照教学。他主张先讲国语文法,后讲古文文法,在讲古文文法的时候要处处与国语文法相对应比较,教员要指出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讲明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变化,变化的长处与短处在什么地方。这样教授让学生心里明了,也加深了对国语文法和古文文法区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