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求强:中国军工“入世”对策图书
人气:194

避险求强:中国军工“入世”对策

按照《关贸总协定》第21条,军工产业似乎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丝,其实不然。本书以鲜为人知的材料和独到的见解,论述了中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以及国防配套工业"入世"后的机遇、挑战和软硬风险,...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中国经济>WTO与中国   图书 >管理>WTO  
  • 作者:[叶卫平] 主编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00042429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1-09
  • 印刷时间:2001-09-01
  • 版次:1
  • 开本:--
  • 页数:281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按照《关贸总协定》第21条,军工产业似乎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无丝,其实不然。本书以鲜为人知的材料和独到的见解,论述了中国航空、航天、船舶,兵器、核工业以及国防配套工业"入世"后的机遇、挑战和软硬风险,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见的对策。本书即是军工产业的必备著作,也是一切关心国防建设和中国"入世"后经济安全的读者的解渴读物。

作者简介

叶卫平,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国防经济专业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福建省政府经济顾问,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市政府境外投融资管理中心战略发展顾问。发表和出版了900多万字的著作和论

目录

及时章中国航空工业"入世"实力

一、航空工业产业构成

(一)两大集团由来

(二)民用航空工业

(三)第三产业和非主业民品

二、主业民品生产能力

(一)支线客机生产能力

(二)通用飞机生产能力

(三)地效飞机生产能力

(四)民用直升机生产能力

三、转包和组装能力

(一)总体转包能力

(二)"西飞"转包能力

(三)"沈飞"转包能力

(四)"成飞"转包能力

(五)"上航"组装能力

四、非主业民品生产能力

(一)汽车、摩托车生产能力

(二)汽车零部件生产能力

(三)机电产品生产能力

(四)轻工产品生产能力

(五)新能源和环保设备生产能力

(六)小型机械生产能力

(七)建材生产能力

第二章航空工业"入世"机遇与挑战

一、航空工业"入世"机遇

(一)有利于引进技术

(二)有利于进入国际市场

二、航空工业"入世"挑战

(一)军品部门的挑战

(二)主业民品部门的挑战

(三)非主业民品部门的挑战

第三章航空工业"入世"对策

一、目标是消除不安全因素

(一)硬风险因素

(二)软风险因素

二、从西方航空工业找压力

(一)非对称打击的主要手段

(二)美国F22的压力

(三)日本F2的压力

(四)美国隐身B2的压力

(五)美国超级B3的压力

(六)美国E2、E3的压力

(七)美国电子侦察机的压力

(八)美国鱼鹰和科曼奇的压力

(九)美国空中霸王和C4OA的压力

三、向俄罗斯航空工业学习

(一)俄罗斯航空人有志气

(二)向S37学习

(三)向米洛1.42学习

……

第四章航天工业"入世"机遇与挑战

第五章核工业"入世"机遇与挑战

第六章船舶工业"入世"机遇与挑战

第七章兵器工业"入世"机遇与挑战

第八章钢铁工业"入世"机遇与挑战

第九章有色金属工业"入世"机遇与挑战

第十章"入世"与其他国防相关工业

主要参考文献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免责声明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更多出版社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