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崛起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改造着现实社会的组织和结构。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互的核心在于行为主体身份的映射关系。网络社会的匿名与实名问题,是网络社会身份构建的基础,也是网络行为研究、网络社会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网络治理研究的逻辑起点。本书整合作者多年来围绕网络社会匿名与实名问题的相关研究,叙述逻辑把握三条主线:
一是从宏观到具体: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性过程,进而介绍网络社会中个体行为的几个基本特征。
二是从现象到制度:从对网络匿名的现象描述及理论介绍,到对于网络实名制发展演进历程的系统探讨。
三是从理论到实践:提出网络匿名度的概念及测评的基本方法,并探讨网络社会治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陈 曦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任教于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网络行为与经济,网络社会制度变迁,以及网络社会治理领域的研究。
前言第四世界:虚拟与现实之间
及时章网络社会的基本属性1.1人类社会演化的进程1.2网络社会的概念内涵1.3网络社会的基本属性1.3.1技术属性:网络社会信息交互规则1.3.2个体属性: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呈现1.3.3社会属性:网络空间中的社会集合附录一: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附录二:FACEBOOK的十年战略规划
第二章网络社会的制度演化2.1网络社会与制度2.2三维度理论框架2.2.1“心”维度的理论基础2.2.2“物”维度的理论基础2.2.3“社会”维度理论基础2.3网络社会演化的一般性过程2.4网络社会对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重构2.4.1自我意识构建:独立性与黏着性的统一2.4.2多重人际格局:传统熟人社会基础的瓦解与延续2.4.3双向作用机制:熟人社会分散与凝结的统一附录一:制度的本质附录二: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章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3.1网络社会的注意力经济3.2基于计算机中介的交流3.3网络交流中的均等假说3.4网络中的双重自我意识3.5网络中的自我表露行为附录:赫伯特 西蒙与有限理性决策
第四章网络社会的匿名性4.1网络匿名的概念与分类4.2去个性化效应的社会认同模型4.3网络匿名的相关效应4.3.1网络匿名与去抑制化效应4.3.2网络匿名与群体极化现象4.3.3网络匿名与去个体化效应4.4网络匿名的正面效应:恢复、宣泄、理想自我构建4.4.1网络匿名的恢复功能4.4.2网络匿名的宣泄功能4.4.3个体理想自我的构建4.5视觉匿名对于行为的影响附录:网民的狂欢
第五章网络匿名度的提出5.1网络匿名与实名的关系5.2网络匿名度的概念界定5.3网络匿名度的评价指标5.4网络应用匿名度的评价5.5网络匿名度与自我表露5.6新浪微博中的一个实证研究5.6.1研究假设的提出5.6.2数据分析与检验5.6.3讨论与深入思考附录:人们为什么追求网络匿名?
第六章网络实名制的变迁6.1网络实名的内涵6.2我国的网络实名制6.3网络实名制的争议焦点6.4实名制监管的博弈分析6.4.1博弈的基本假设6.4.2博弈的过程分析6.4.3监管者实施实名制策略的条件6.5网络实名制的发展演进6.5.1网络社会与网络实名制6.5.2网络实名制的本质与实施6.5.3我国网络实名制的演进历程6.5.4网络社会中的信息成本6.5.5网络实名制的发展与未来附录:网络空间的公共地属性
第七章网络社会身份的认同与构建7.1身份认同的内涵7.2自我的构建7.3网络名称的自我呈现7.4网络社会身份的构建7.4.1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互补7.4.2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相近7.4.3网络与现实身份差距较大7.5网络虚拟身份的意义7.5.1自我认知的意义7.5.2实现与完善自我附录:美国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战略
第八章网络匿名与实名治理的政策建议8.1关于网络匿名与实名的基本观点8.2网络社会公信力建设的基本措施8.3网络实名制实施政策的基本要点附录:互联网信息治理的平等与效率
参考文献
后记网络匿名与实名问题研究背后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