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将对中国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产生决定性影响。
中国经济未来是涨还是跌?涨或跌的持续时间是长还是短?涨或跌的坡度是陡峭还是平缓?顶点或底部可能在何处?需要作艰深而复杂的分析。 供给侧改革有何新意?如何发力?怎么看?怎么干?本书从中国需要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前世今生、供给侧改革改什么、供给侧改革进行时四方面统领全书。
“一带一路”引领中国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部署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未来几十年整个社会改革的方向及国家动态都在这里。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敬琏亲、财政部长楼继伟、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著名经济学家及学者张五常、厉以宁、钱颖一、许小年、张文魁等精心创作。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兼备。
3、迄今系统性讲述供给侧改革的重磅专著,主题专一,逻辑严谨,没有任何其他类型杂乱文章的生搬硬套。
4、摒弃任何肤浅或过度解读供给侧改革以及带有功利色彩的文章。
5、供给侧改革有何新意?如何发力?怎么看?怎么干?尽在其中!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连续五次获得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5年获得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
及时章中国需要供给侧改革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如何看,如何办?
供给结构不能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
没有产业支撑的增长都是空谈
从制造到服务:经验理论与中国问题
久违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从国际经验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源泉
第二章供给侧改革前世今生
供给侧的源头——“萨伊定律”
论从供给方面发力
鼓励内供远胜鼓励内需
对“三驾马车”需求理论的再认识
供给经济学的前世今生
供给侧改革:里根的教训与朱镕基的经验
“供给侧改革”的宏微观视角
重读撒切尔主义
第三章供给侧改革改什么
中国供给侧至少存在六大问题
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是要素市场改革
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及实现途径
“供给侧改革”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供给改革”改什么
加强供给侧改革有一个重要前提
“供给侧”改革对国企改革的指导意义
供给端发力破解“十三五”增长困境
供给侧改革的五大要点与三大误区
调整监管理念,推进金融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第四章供给侧改革进行时
国企改革的新范式及政策挑战
竞争政策推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
简政放权仍需添柴加压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与私法自治
影响中国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及政策建议
供给侧革命与创新
我们需要怎样的供给侧改革
以高效的劳动力市场促进经济转型
土地供给侧改革在于体现市场化内涵
没有产业支撑的增长都是空谈
假如说我们把主要的经济学家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预测未来五年中国GDP 增长可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区间,非常有意思的是,乐观的经济学家和悲观的经济学家给出来的数字将非常贴近,基本上都在6%—7% 之间。
能够把增长速度稳住的就是创新和产业升级。但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形成至今,改革落实的速度慢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中国需要更强的顶层协调来推进改革。
在创新产业的培育中,政府应当将产业政策集中在教育、科研、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体系改革等基础性的方面,而非直接支持某一产业,凡是政府明确支持的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就会很快发展,但产能过剩也会更快速地形成。
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是长期与短期的关系
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我不认为存在谁胜出的问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其实大多数需求侧的政策,主要是宏观政策、短期政策,它其实更多的是平衡经济。而供给侧改革,更多
地考虑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可持续的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更长期性的政策。
在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时候,讨论供给侧的政策是没有意义的,那时需要的就是反周期、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但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考虑的是中国经济还能不能持续增长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时候考虑供给方面的政策是有意义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解决我国目前生产当中存在的低效率、资源配置不当、技术进步比较缓慢、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的角度来说,是比较有针对性的。
短期宏观经济政策适度放宽松有可能没有产业支撑的增长都是空谈
假如说我们把主要的经济学家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预测未来五年中国GDP 增长可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区间,非常有意思的是,乐观的经济学家和悲观的经济学家给出来的数字将非常贴近,基本上都在6%—7% 之间。
能够把增长速度稳住的就是创新和产业升级。但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形成至今,改革落实的速度慢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期,中国需要更强的顶层协调来推进改革。
在创新产业的培育中,政府应当将产业政策集中在教育、科研、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体系改革等基础性的方面,而非直接支持某一产业,凡是政府明确支持的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就会很快发展,但产能过剩也会更快速地形成。
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是长期与短期的关系
供给侧政策与需求侧政策,我不认为存在谁胜出的问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其实大多数需求侧的政策,主要是宏观政策、短期政策,它其实更多的是平衡经济。而供给侧改革,更多
地考虑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可持续的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更长期性的政策。
在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时候,讨论供给侧的政策是没有意义的,那时需要的就是反周期、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但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考虑的是中国经济还能不能持续增长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时候考虑供给方面的政策是有意义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解决我国目前生产当中存在的低效率、资源配置不当、技术进步比较缓慢、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的角度来说,是比较有针对性的。
短期宏观经济政策适度放宽松有可能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此前“通过增加投资刺激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路有所转变,因此货币政策会相对收缩。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首先,现在货币政策并没有特别宽松,目前实行的一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次,这两个问题并不在同一个维度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用于解决短期稳定的问题,比如经济下行压力过大,将货币和财政政策用于经济的短期托底、稳增长;而供给侧的政策,通常用于解决中长期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
不过,在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下,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刺激暂缓,这的确是一种可能性;而同时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是需要推进供给侧改革。
比如,一些产业需要重组,意味着短期内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因为需要人为关停部分企业,那么原来有的就业和生产,现在都没有了。当然,这些生产和就业本身都是无效的。但即便如此,把它们人为关停,经济活动就变得更少。此时,为了配合改革,以及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过渡,将短期宏观经济政策适度放宽松一些,也是有可能的。
两年前的改革方案(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出来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做过一个测算,发现如果所有的政策都能实施的话,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是有益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可以提高两个百分点。
但它同时发现,在短期内,这个改革会让经济增长下降0.3个百分点。即调整和重组在短期内,是会让经济活动有损失的。因此,经济结构改革,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般是改革政策(例如关停“僵尸国企”等)与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它是多层次、多维度的,而不是简单的一个方面。
“僵尸国企”退出的障碍并非无法化解
改革确实比较复杂。例如要让僵尸国企不生存,从理论上来说很容易,但如果真要把一个大国企关掉,它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执行的时候肯定会比较谨慎一些。第二个原因可能是,顶层设计方案做好了,但它最终实施的时候还是通过各个部门去落实,而各个部门的考虑和动力不太一样,所以有时候不同的部门,政策推进差距很大。现在的有利之处是,有了顶层设计,那就可以进一步加强实施和落实方面的协调,共同推进。
就国企改革而言,如果是“僵尸国企”要被关闭、被兼并或被重组,政府担心的无非是几方面的问题:及时,如果工人失业,会不会有社会问题;第二,会不会有很多不良资产——银行的不良贷款过多会导致问题;第三,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受到影响。
这三个问题,有可能导致改革推进变得非常困难。但反过来看,不推进的后果是什么?例如我们确实担心失业问题,但通过支持一个本来已经资不抵债和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的企业继续运行,来保障一部分人的就业,和直接用资金保障这部分人的生活,哪一个效率更高?答案显而易见。
并且,目前我国有一定的社保体系,与过去什么都没有的改革环境已大不相同。同时,与过去劳动密集型国企很多的情形不同,目前的很多大国企尽管规模很大,但是其实都是资本密集型的,因此就业的问题其实是能够被化解的。
不良资产的问题也同样可以化解。其实,通过给“僵尸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让它们的不良资产不爆发,这更加危险。如果现在不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这非常重要。我们已经见到很多企业,在2008 年或2009 年本来要破产了,结果在2009 年的刺激政策中全都被救活,但最近又要破产了。的区别是,现在的负债已经比那个时候庞大很多。
从目前来看,以我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或者说我们整个国家的财政能力,要化解不良资产问题是有可能的。比如,过去通过资产管理公司,将一部分不良资产先放在一个单独的平台上,慢慢化解。
第三个问题就是影响GDP 增长:关闭国企使当地的经济暂时不活跃了。这正是长痛和短痛的问题。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它确实考验顶层的决断力。如果我是市长,估计我也不愿意关停。但如果不化解,以后的问题会更大。
因此,顶层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其实意味着顶层的协调和顶层的实施,大家一起来推动这件事进行。
有竞争力的产业形成后经济增长才会企稳
所有的改革政策,两年前都已经告诉我们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方案非常完整,而且中心思想非常明确,即市场机制要在市场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现在的问题就是能不能落实。
因此,经济增长短期的触底回升是有可能的,但那些触底回升都不可持续。什么时候经济增长能够真正见底、平稳住,甚至有所回升,取决于我国有没有形成新的、有竞争力的企业,而这就需要经济结构性改革,或者说目前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它对经济稳定和保持中高速的可持续增长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想说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对经济增长发挥显著作用,将有很明显的时间滞后,不会今天采取措施,明天增长就回升。
过去,中国经济很大一部分问题是宏观经济问题,即经济上下波动,并进行配套的金融改革。但现在的问题是,过去有竞争力的产业都不行了。无论是宏观政策还是增长潜力,核心问题是下一轮中国经济靠什么产业支撑,如果这个产业都想不出来,我们讨论的宏观政策、增长潜力,这些展望全部都是空的,因为最终GDP 是靠企业、靠一块钱一块钱做出来的。
这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即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问题,就是以前有竞争力的产业都不行了,下一个阶段有竞争力的产业还在形成,有的我们现在还没看到。它其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产业升级真的非常关键。
应对挑战的正确途径已经找到,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问题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转型是1995年提出的,到现在已经整整20年了。为什么还没有解决呢?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这里的关键,是能不能通过改革建立起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
——吴敬琏《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选择》
解决政府“不作为”的办法不是回到过去那种“作为”,而是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从“关系紧密型”转到“保持距离型”,把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从“参与型”转到“服务型”。在法治经济框架中,重新定义政府激励,既减少政府腐败,又把企业解放出来。
——钱颖一《中国经济增速下行:如何看,如何办?》
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有些方面的成本,不仅高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甚至高于高收入国家了,表现出某种叫未富先贵的现象,国民收入还是中等收入的,但生产经营成本却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产能过剩,产品不好卖,另一方面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两头受压,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说高成本是供给侧最致命的硬伤。
——杨伟民《中国供给侧至少存在六大问题》
供给侧改革将分别在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 条主线上推进。
哎,我没关注过经济,刚毕业的时候认为没什么,工作几年还是紧巴巴的,才开始慢慢重视起来。连岳老师说《不学点经济学,不足以谈人生》,现在我知道这是自己的盲区了,慢慢扫盲。不要只看自己想看的,思维要打开。
现在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新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缓。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必须对我们国家正在发生的事有所了解,这本书全面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非常好
本书由吴敬琏等著名经济学家执笔,内容翔实,阐述了我国经济要从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挑战,很有研读性。物流也不错。
传统的东西被我们继承的太少了,做的反而不如外国人好,这次趁打折,买了几千元钱的书,一部分送人,一部分自看。有时讲点给看不懂的孩子听听也是很好的。希望当当一如既往的优惠,让更多的人能拥有国学系列书!rwt
本书是财新杂志上发表的供给侧改革文章的汇编
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改什么,怎么改,都有分析,感兴趣的确实可以看看
涨姿势,让人不只是停在概念的“供给测改革”认识,解读中国经济现状。及打造升级的中国制造向纵深发展
还没看,但是一直不懂供给侧改革,正好可以学习一下
希望此书不错,因为现在对供给侧改革国家提的比较多,所以想看看,增加些经济方面的知识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如今政府职能发生变化,深度参与经济决策的深度模式正在淡出,但规范市场经济的服务型政府模式还未建立,现在我们正处在转型的中间状态:就是政府权力并未显著减少但做事积极性减少了。
现在都在谈论供给侧改革,买来看看是个什么理论。
供给侧改革,当下最流行的经济话题,不得不看,也不白看!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改革,但它所带来的简政放权等一些行政措施所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很多大家对供给侧改革的主张和看法,值得阅读和学习!
解读供给侧改革的文章非常多,网络上也有不少,但往往都太杂,如果要系统理解供给侧改革,这本非常值得推荐。
供给侧改革这本书,本以为很难懂,其实看了之后,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写的很好,收获蛮大。我觉得有必要再看一遍,更能够理解国家的改革政策,了解国家的改动动态。
对供给侧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都说的很清楚,很好。
供给侧改革是非常有潜力的概念股,供给侧改革的各种措施对周期性行业基本面的影响是长期的,机会将不断出现。
本书是不同经济学家关于供给侧改革的阐述合集,从各个方面作了精辟解说,让我更深刻理解了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本书为多位大家达人对供给侧改革的分析,角度层次各有所爱,看完对理解当下供给侧改革的情况当有相当理解,好书值得跟上阅读
吴敬琏先生通过对供给侧改革提出背景,以及历史渊源进行追述,以及改革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的具体的各个领域及制度层面,同事提示了今后经济收次影响讲可能需要应对的变化和对策
今年考研一直都在说供给侧改革但是都是泛泛而谈我就是想知道供给侧改革是怎么一回事看完希望可以多一些了解吧。
供给侧改革是什么,供给侧改革改什么,中国为什么需要供给侧改革以及供给侧改革要点与当下国情,一本书基本就全能搞清楚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的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侧”,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中国经济转型,供给侧改革是一个任重道选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国目前仍然以粗放型的制造业为主,新兴行业和服务业仍在襁褓中,革命尚未成功,我们都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