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图书
人气:175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

中纪委推荐阅读的49本精品图书之一,深化改革深度解读,中国高层智囊集体建言,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等,评判改革成败得失,解读未来中国道路
  • 所属分类:图书 >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  
  • 作者:[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8643656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1
  • 印刷时间:2014-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读懂中国改革》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中国道路

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

《读懂中国改革》汇聚国内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径与战略,对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这一宏大话题进行多方位的解读。

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在《读懂中国改革》一书中,各路学者各自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回顾改革,前瞻国是,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以期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成为大众把脉时局、改变命运的引路之作。,深入了解今日中国,把握未来走向。

编辑推荐

相关推荐:

读懂中国改革2:寻找改革突破口

读懂中国改革.3 :新常态下的变革与决策

《读懂中国改革》是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话语权的经济学家、精英学者集体建言书,深度解读深化改革战略

《读懂中国改革》囊括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

高层智囊把脉当下时局,聚焦改革热点,澄清转型趋势,剖析改革路线,深入破解中国改革的密码与路线图,解读中国民众当下关注的改革热点话题。《读懂中国改革》必将是企业、个人参透未来社会走势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现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七、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八、九届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林毅夫,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名经济人物

目录

代序 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林毅夫

改革回望

及时章中国改革之得失

重新反思中国改革之得失/吴敬琏

改革是怎样重启的/胡舒立霍侃杨哲宇

杜润生和中国农民的一个世纪/马国川

第二章中国改革的两条主线

重温推进改革开放的“宣言书”/石仲泉

转型闯关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第三次改革闯关/管清友

中国改革的两条主线/张维迎

中国道路的实质与真实历程 / 华生 罗小朋 张学军 边勇壮

改革进程及其问题

第三章为什么中国的体制改起来特别难

转型期的社会稳定/任剑涛

为什么中国的体制改起来特别难/周其仁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提/陈志武

确立社会转型新思维/孙立平

“大部制”与政府机构改革/竹立家

第四章当前中国改革最紧要的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应该首先抓哪些方面/厉以宁

当前中国改革最紧要的问题/吴敬琏

制度是一根链条,改革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着手/张明澍

危机、改革与中国的长期增长/张军

改革不是革命,过河还得摸石头/吴稼祥

展望改革和我们的未来

第五章未来十年是改革的窗口期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厉以宁

未来十年是改革“窗口期”/张维迎

中国经济改革:逻辑与行动框架/夏斌

改革的路线图与公信力/许小年

利益逻辑与中国改革的困局/郑永年

人口红利消失后的中国/王丰

第六章中国改革该向何处去

如何有效推进改革?/周其仁

中国改革该向何处去/张千帆

中国如何赢得新一波开放政策/郑永年

行政体制内涵式改革开启/汪玉凯

中国下一步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田国强

中国社会的五大颠覆性问题及其改革路径/竹立家

附录一 一张图读懂三中全会

附录二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在线预览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的经济改革

厉以宁(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一、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在中国,多年以来形成了投资冲动怪圈。什么叫投资冲动怪圈?它是这样形成的,地方政府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GDP,才能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改善,使就业问题得到缓解。地方政府有了增加投资、扩大信贷的强烈需要,但此后的结果是:经济虽然上去了,通货膨胀随之而来,致使物价上涨太快。于是,中央又不得已采取紧缩政策,通过紧缩财政和信贷,经济增速放慢,而这又引致地方出现问题,地方财政收入、就业受到影响,就再一次呼吁增加投资。如此循环反复,结果给经济带来了一种大起大落、大升大降的现象,这就是投资冲动的怪圈。

现在中国经济的情况跟这个怪圈都有关系。比如产能过剩,现在全国产能过剩情况相当严重,产能过剩必然造成很多的资源浪费。所以,中国当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告诉我们:GDP总量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便经济增速低一点,但是整个经济状态是好的。

结构比总量更重要。举一个例子,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GDP世界及时,远超出英国,但是经济结构不行。在1840年时,英国工业革命从1770年算起已有70年,工业化进展到了一定程度,英国GDP结构符合当时技术进步潮流。英国当时的情况是:钢铁产量上去了,技术设备制造发展了,棉布全是用机器纺织的,其出口的一部分是机器制造的棉布,另一部分是蒸汽机机器设备,交通工具是轮船和火车。反观中国,GDP总量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中国的棉布是手工纺织的棉布,中国的出口是茶叶、瓷器、丝绸、桐油等,从结构上说,中国比英国差很远。

今天,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这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的结构还不如日本。现在日本跟中国相比,它的高新技术产品占GDP的比重比中国要大得多。所以,当前我们的改革着重是结构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结构是人力资源结构。1840年,中国人口总量比英国多得多,但人口结构跟英国不一样。当时,英国普及了小学教育,建立了大量的中学,又建立了很多新的高等学校,每年培养出大量的工程师、技术专家和科学院的知识分子,还包括近代的经济管理人才、金融人才,这是英国当时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结构。而中国虽然人口多,但是结构不行。如农民绝大多数是文盲,妇女也绝大多数是文盲。中国少数读书人,读的是四书五经,目的是为了考科举,很少人懂得近代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和金融。

同样,我们跟日本相比,人力资源总量比它大10倍。但是在人力资源结构上,日本大学毕业生在全人口中的比重较中国大,日本的工人队伍中,熟练技工人数比重也比中国大。这都表明了结构问题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怎么提高经济质量呢?一是优化结构。优化结构是没有止境的,因为技术在发展,客观形势在变化。另外,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反映对低碳经济的要求越来越大,这是全世界的趋势。比如说,在20多年前,全世界的环保概念要求废水、废气、废渣不能有毒,明令禁止。今天的环保概念仍然是不能有毒,但却不同。二氧化碳并没有毒,但是二氧化碳必须要减排,因为它会影响世界的气候,大气变暖可能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害。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环保提高到新的阶段,不仅要没有毒,而且要低碳。同时,人民生活水平要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这也是表明经济增长的质量。

二是技术创新,要不断地技术创新。当前,中国虽然讲技术创新重要,但企业反映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实体经济距离世界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关键是看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能真正自主创新的仍然很少,大部分仍然是依赖外国的技术。这就表明,自主创新少,经济增长质量不够。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自主创新,等死;自主创新,早死。”原因是自主创新带来了债务等负担。

这就表明,当前中国的主要问题就是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的经济增长才能质量提高,我们的结构才能够随之优化。

二、宏观调控:不能替代改革

经济如同一个人的健康情况。一个人如果要身体健康,应该是内在机制的完善,必要时打针吃药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但这毕竟是处于辅助地位,主要是靠身体内部机制的完善。经济亦是如此,经济能够顺利地发展、解决结构问题,主要靠机制的完善。

宏观经济调控好比是外来的力量,也重要,但它处于辅助的地位。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情况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宏观调控在实际中比它应该起的作用还要大。这就造成了“宏观调控依赖症”,什么事情都要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发生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率下降,宏观调控。

而且,宏观调控的依赖性容易产生误导:既然宏观调控这么灵,还要改革干什么?实际上,这耽误了改革。

改革是解决机制问题,宏观调控作为外来的一种力量,是对经济的干预。所以,不要因为宏观调控有点成效就频繁利用,而结果对经济造成大升大降、大起大落,在投资怪圈中摆脱不开。改革是不能拖延的。若不依靠改革来健全内在机制,那么越拖到后来,代价会越大,成本会越高,而且难度越大。所以,在宏观调控问题上,一定要以改革为主,不能依赖宏观调控。宏观经济调控应该重在微调,重在预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采用,一般情况要避免采用。

现在,经济学界中有两种观点争论。一种观点是,从2012年开始,我们经济增长率在滑坡,所以国外“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说,中国经济将会从此一蹶不振。

这个观点不对。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今年中国维持7%-8%的增长率是没有问题的。7%的增速,也绝不是一个低速度,而是一个中等偏上的速度。再想回到过去每年10%以上的增长,现在是不可能的。为什么不可能?因为付出的代价多大,10%的增长率,环境承受得了吗?结构调整得了吗?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码,结果产能过剩的现象会不断地出现。

另一种观点是当前要加大投资促使经济增长,防止滑坡。加大投资想过经济增长质量吗?如果再增加几万亿投资,中国经济的后遗症将越来越大,使得中国经济长期不能摆脱这个阴影。

投资是要增加,但今后应着重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的投资增大;二是民营经济投资力度加大;三是基础设施环境工程的投资要加大。这些是为中国经济增长准备后劲的。

投资固然重要,但应该考虑到中国的大局,当前绝不能够又来一个几万亿投资,这样下去,对中国经济长远是没有好处的。再一次组织增大投资,实际上会使中国经济卷入到一个贻患无穷的地步。

宁可速度慢一点。最近一段时间能保持在7%~8%的增长就行,不要追求过高的增长率,重在结构调整。

中国的宏观调控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能够照搬国外的增长模式。中国是一个双重转型的国家。及时种转型叫发展转型,为发展经济学所研究的,一个经济体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现代化社会的转型;中国还有第二个转型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到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来说,这两个转型是重叠在一起的,全世界没有先例。

在中国的双重转型中,中国经济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说,现在有观点认为货币流通量要控制,不能太大。这是货币学派的一个观点,是根据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而提出来的,但对中国来说,不适应。

在双重转型下,原先中国农民被排除在市场经济以外,跟货币经济接触很少,但是现在广大农民都卷入到市场中间。农民吃的粮食,不是自己种的。自己种的卖了,他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要到市场上买,很多要通过货币进行的,但是过去是没有的。所以,农民卷入到市场经济中来,货币流通量一定要增大。

还有,中国的货币流通渠道不是通畅的。流通环节太多,加上农民的加入,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对慢的。跟西方国家流通渠道很畅通不一样,西方的农民卷入市场是100年前就完成的。这对中国的情况来说,货币流通量必然比西方经济学家所计算出的货币需求量要大。西方是正常的标准,对中国来说,有这样的因素加入就不能一样。因此,中国的货币流通量应该有新的考虑,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考虑。

几个月前闹“钱荒”,原因是什么?因为从统计数据看,M1、M2都是很大的,表示货币流通量多。但却借不到钱,到处在缺钱,闹“钱荒”,这必须根据中国具体情况解释。因为中国融资难的问题没有解决,尽管货币流通大,实际生活中的货币要求、需求比这个还要大。

因为融资难,在已有货币不够的情况下,每个企业都另有打算。在企业当中流行的一句话叫作“现金为王”,每个企业都要保留一部分现金在手上,现金就全流到超正常储备中去了,准备不时之需。造成了一方面M1、M2数量很大,另一方面感觉经济生活中现金是不足的。这就是中国的情况,若不根据中国的情况来判断、制定政策,就一定会出乱子。这个问题表明我们的宏观调控需要跟市场化结合在一起。

宏观调控绝不是万能的,更不是能够替代改革的。有人经常说,核心在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就有了种种说法,有的说法是“小政府、大市场”,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是不。“小政府”意味着政府工作人员少更好,政府管理事情少更好,但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用大小来衡量,不是一个范围的问题。

还有一个说法是“强政府、强市场”,中国将来是“双强”体制。这个说法也不准。“强市场”就是市场发挥作用,“强政府”意思是好像政府一定处处管到,这也不一定对。比如家用电器,政府不管它,它就起来了。管得越多,产能过剩越多。

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有效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政府不在于大小,因为它不是一个人员多少的问题,也不是管辖范围多大的问题,主要是政府做政府应该做的事,效率要高。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还有很多地方是管不到的。有效的政府加上有效的市场,这就是中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两者都要讲效率,都要有效,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情,市场做市场可以做的事情,这样就行了。

三、土地确权:学习林权改革

土地确权是当前改革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全国大概有50个县正在试点,实际上数量可能还要更多,中国准备在几年之内陆续推广。

为什么土地确权这么重要?必须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谈起。非均衡分两类:及时类是市场不完善条件下的非均衡,西方国家的非均衡属于这一类;中国的非均衡属于第二类非均衡,即市场不完善再加上缺乏市场主体的非均衡。

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市场主体。企业不是真正的企业,没生产主体,产权是不明确的。所以中国的改革必须分两步走,及时步是产权改革,让产权明确,让产权界定,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中国的改革不能从放开价格着手,因为价格不是改革的突破口,而是最终的成果。改革好了,的价格一定是根据市场规律而制定的。中国搞股份制改革,就是让国有企业首先成为产权明确的市场主体,好的办法是股份制。

中国的计划经济两大支柱,及时个支柱是国有企业体制,第二个支柱是城乡二元体制,或者叫城乡二元结构,两者支撑了计划经济。前30年的改革着重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把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变成了上市公司,这个任务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一直没动,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中国产权改革继续进行,农村也要进行产权改革。农村的集体所有制是空的,是虚的,集体所有制讲起来挺好,实际上在计划体制下,没有多少乡镇企业是真正属于集体的,而是由干部掌握、操作,跟广大农民没关系,直到“”以后取消,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

中国仍然存在第二类非均衡障碍,因为国有企业体制改了,农村体制还没改。怎么改?一定要谈到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总结福建、江西的集体林权制度试点的经验,进行全国推广。这一次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

尽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晚了20多年,但中央根据试点的经验,有三个重要的突破。及时,承包期延长到70年不变。林权制度改革定了70年不变,农民一算,70年后我孙子都长大了,于是放心了,爷爷种树让孙子来砍,全国农村的积极性加大。第二,林地可以抵押。这是一个大的突破,一抵押林区经济就活了。第三,林权承包落实到户,一竿子插到底。林权证发到每个农户手上,承包跟产权一块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农民的积极性全调动起来了,现在造林成风,大量劳动力开展林下经济,种蘑菇、木耳,还有林下养鸡,都富了。林权可以抵押,钱又活了,落实到户,积极性来了。

所以,土地确权要把林权改革的经验落实到农田的承包中。农田承包主要有“三权三证”,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上盖的房子的产权。全国政协在农村调查时,农民说,城里的土地是国有的,他们祖传的房子有房产证,新购买的商品房有房产证,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祖传的房子没有房产证,在宅基地上自己盖的住房,哪怕盖得再高、再好,也没产权证。

于是,在农村流传着“两个老鼠”的故事。及时个“老鼠”是农民外出务工,有了稳定的职业,把老婆、孩子带走了。房子没有房产证不能出租,于是就让亲戚朋友代管房子。很多情况下,一把锁把门锁上,老婆孩子带走,这就变成老鼠窝。第二个“老鼠”是农民两手空空进了城,找份工作做,但是城里的房子贵,买不起,租又很难租到合适的。于是很多农民在城里头,租了居民楼的地下室住,变成像老鼠一样在城里生活。我看到过一份材料,说一个不大的地下室有个门洞出入,用纸箱板隔成16间,住了16户,网上叫这一类为“鼠族”。

去年十八大以后的11月下旬,我带着全国政协调查组在浙江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市做调查,那里的土地确权工作几年前就开始了,已告一段落。到那里看,农民兴高采烈,还有放炮仗的,情景和当年的一样,因为产权已经落实到户了。跟农民开座谈会,农民说较大的好处是财产有保障了,土地确权了,有证了。谁再想圈占我的土地,不行,我可以告他。谁要想把我的房子拆了,那没跟我商量,可以告他,产权得到了保障,土地流转就加快了。我们问,为什么土地流转加快了?他说,我到外地去打工了,我的土地入股了。还有的说土地出租了,也不用怕了,因为有证了。

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城乡收入差别明显缩小了。在嘉兴市做调查,市委调查报告说,在土地确权以前,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比是3.1:1,土地确权后,城市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之比已经变为1.9:1。

从3.1:1变成了1.9:1,为什么呢?我们开座谈会时,农民说,首先,土地确权以后,农户更放心了。扩大了养殖业,扩大了种植业,因为他有积极性了。家庭农场就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家庭农场,这是中央文件中及时次提出中国要建立家庭农场,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就提高了。二是土地流转加快了,农民心里也放心,于是进城打工,土地就转包给别人,出租给别人,或者是入股了,他收入增加了,进城去打工了。宅基地归他了,嘉兴市平湖市是一个县级市,在那里农民把宅基地房子都拆掉,盖了4层楼高的新房,比原来大,比原来好。我们问农民,你住得下那么大吗?他说我哪住得下4层楼房,家里没那么多人。我说那你怎么搞?他说,及时层出租给外地来的商人或者本乡的商人,从事商业,开店、开作坊、开饭馆,有房租收了。还剩三层,有一层准备出租,但是房租不一样。如果对方愿意租二层,那房租高一点,愿意租四层,我自己剩下两层住,所以有了房租收入。因为财产性的收入,所以收入就高了。这个情况应该说是很值得庆祝的,因为多年以来农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没有财产性收入。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土地确权要重新丈量土地,发现土地多出了20%。找农民开会座谈后大体得出了这样的理由:及时个理由,当初开始承包制的时候,土地质量有好有坏,好地一亩算一亩,坏地两亩折合一亩,现在经过30年的承包,每个农民把自己家的地整得又好又能够丰产,所以坏地也变好地了。第二个理由,在当初承包的时候,土地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因为用牛耕作,所以有田埂,田埂不算面积,田埂两边被遮住太阳的地方不算面积。现在农民用拖拉机了,土地面积扩大了,田埂取消了,田埂也算面积,也没有田埂两边被太阳遮住的地方,所以土地就多了。第三个理由,当初承包时要交农业税,于是农民为了少交农业税,所以都少报。今天土地重新丈量了,刚刚量完就实报了,没有人愿意少报。因为也没有农业税,少报自己吃亏,土地出租,钱少了;土地入股,自己的股就少了。而且也不敢多报,刚丈量完,大家都知道。所以这样一来,土地面积多了20%左右。

假定全国都开展了土地确权,可能中国土地会多出20%左右,甚至还更多。我们在甘肃、内蒙古考察,他们说这里当年承包的时候,坏地三亩顶一亩,他们差别大,这就是土地确权。

土地确权证明了,家庭农场在这个基础上起来了,每一个家庭农场就是一个小微企业,重在经营。农民的积极性是不可低估的,会把家庭农场搞好,将来是种田不用愁。浙江的经验看得很清楚,三种人是将来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力:及时,家庭农场主,他们受过培训。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一组织就不一样了。重庆的长寿区、江津区产柑橘,就有柑橘合作社。它的柑橘跟人家不一样的,是反季节柑橘。人无我有,你不种我种;人有我优,你种我也种,我质量比你好;人优,我反季节。第三,民营企业带技术下乡,带资本下乡。改造土壤,把沙地改成良田,沙退人进。还有跟农民谈判,在广东湛江市徐闻县,徐闻县的土地很贫瘠,没有大河,靠水库、台风,所以有时候产量很低。跟农民谈判,你这一亩地产多少粮食,值多少钱?几百块钱。现在你别种了,把田租给我种。我每亩地一年付几百块钱给你。农民想,不用我种,一年还有几百。他说你愿意出去打工,我租金照样付给你,你不愿意出去打工,就留在我这里,根据你的技术水平,根据你的出勤天数,每个月发工资给你,你给我当合同工。农民说这个好啊,于是土地就连成片了。民营企业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种出来,有的种火龙果,有的种荔枝,有的种菠萝。我们到徐闻城外,上万亩的地,一望无际挂一个品牌子,连地名都改了,叫“菠萝的海”。所以中国的情况,农田不愁没人种,土地确权后,会有这种情况的。

四、收入分配:初次分配更重要

这是中国一个重大的问题。我在北京几次会议上一再说,改革的重点应当放在初次分配,不要把二次分配作为重点。二次分配也重要,但是初次分配更重要。

有四点理由:一、农民必须有产权,有产权才有积极性,才有财产性收入。

二、受雇方跟雇佣方必须有对等的谈判。今天中国初次分配不行,因为出来打工的农民是单个的,城里的人也是单个的。而雇用他们的是大企业,农民出来打工,城里人出来打工,都是弱者。而雇他们的大企业是强势,谈判地位是不均等的。而工资水平制定由强者说了算,这就是初次分配的问题。这种问题西方国家也有,但它有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替弱者说话,这样力量就强了。在中国,工会管吗?有看到过工会替农民工讨工资吗?没有。所以这个要改,如果这个不改,始终是强者和弱者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上。

三、农民出售自己的蔬菜、水果,牧民出售奶制品或者是牛羊肉。他们也是弱势,采购商是强势,由他来定价格。在西方国家有农会,或者叫农民协会,以及力量强的联社,中国也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联社组织,这样才行。

四、教育制度要改革。中国的人均教育经费城乡是不平等的。农民的义务

媒体评论

我们的政策、我们的改革都要逐步将民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民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进入创新的高潮、创业的高潮,这就是中国真正的希望所在。

厉以宁

改革无非是系统性地纠错。现实的局面,改革不但要跟腐败或溃败赛跑,还要和越来越年轻的社会主体的期望值赛跑,并有能耐把大量法外世界的活动,吸纳到体制里来。

周其仁

悲观主义者认为,改革就要触动既得利益,但既得利益者就是现在有权势的人,他们怎么可能有积极性改革呢?但是,历史上的好多变革都是既得利益者推动的,好多成功的变革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为。

张维迎

今天我们在讨论重启改革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大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就很难恢复改革政策的公信力。而没有公信力的政策无法得到贯彻,民众有可能又会以为是一场高调的空谈。我们知道,如果没有民众的积极参与,改革将一事无成。

许小年

如果我们的制度是开放的,当外部出现危机的时候,它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去调整,这个就是制度的相对优势。对经济发展而言,一个可改革的制度比一个而不可改革的制度更重要。

张军

用新利益来克服老利益,从而推进改革,这不仅是中国本身改革的经验,也是大多数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

郑永年

中国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繁重的改革任务,没有其他办法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

汪玉凯

公平正义是凝聚变革共识,形成变革动力,超越左右分歧的重要基础。中国不需要再在改革的话语中纠缠,要做的不是所谓要克服改革的阻力,而是要在一套新的话语的基础上实现一种超越,并以这种超越,实现实质性的进步。

孙立平

当一个新的30年在严峻的内外挑战中开启的时候,怎样再次聚集改革的势能和动力、产生和推动更广泛和深入的制度创新,决定了中国奇迹能否延续的命运。

华生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印刷,包装都不错!给老婆买的,老婆学经济的,很受用

2014-08-01 09:41:37
来自立领闲**的评论:

各种杂志期刊发表的文章进行的一个汇总,很有学习指导作用,值得一看

2014-05-17 03:15:05
来自夏夏老**的评论:

这本书很好,带给你独特的见解,很适合一些比较有自己见解的人看。

2014-09-11 14:41:45
来自鵬衝**的评论:

非常实用的书籍,里面的内容里有很多的干货,阅读之后受益匪浅,值得推荐阅读,好书籍!

2014-04-26 08:47: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当今潮流,对工作和生活都有指导意义

2014-09-10 14:18: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找到了我想看的内容,但是网上很多文章也找的到,这本书更像是文集

2015-03-12 11:19:3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我不喜欢过度的装潢----只会增加读者的成本。内容好才是好。快递好!5分

2015-04-22 11:38:06
来自zhandon**的评论:

非常好,对于了解中国经济和政治问题相当的有好处。

2014-03-23 13:52:2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大多数是专家的宏观分析,具体操作思路不具体,可以当做方向性文章阅读。

2015-03-19 08:52:5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想搞懂中国改革的来龙去脉 前世今生 本书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抑或 纸张排版质量不错

2014-05-13 19:53: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物流非常快 还没读完 不能妄加评价 但是很联系了现实还不接地气的政策改革

2014-03-20 12:39: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朋友推荐比较好的一本书,自己还未看,应该不错吧!

2017-08-23 12:53:3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从古道今的改革历程,了解很多从不知道的事情。

2014-07-30 06:55:22
来自西江大**的评论:

这本书出的挺早了,貌似是按照里面思路来改革的

2017-10-22 13:35:46
来自乌鸦彩**的评论:

多篇文章组成这本书,从多角度来讲解中国改革的前世今生。非常好。

2014-09-26 18:19:47
来自小博士**的评论:

了解十八大后中国改革之必读书目,著名专家学者的鲜活观点,让你了解一个奋进的中国。

2014-08-04 11:39: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到货快,图书设计精美,内容也好,是了解我国当前改革战略的好书,值得一读。

2015-06-26 22:25:18
来自cobrain**的评论:

细细听中国的高层经济人士谈改革,宏观了解中国经济现状以及未来中国经济之走向

2014-07-20 19:13: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现在看的内容不是很多,在这就不多谈论了,但看书名感觉还是可以看看的111111111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 啊 啊啊啊 啊啊 啊 啊啊 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 啊 啊啊是 是是是是 是啊啊 啊 啊啊啊啊 啊 啊啊

2014-05-01 20:08:56
来自欧扬一**的评论:

大体可以了解当前中国改革面临的问题!但是具体改革问题,还需专门的研究

2014-08-17 09:11:41
来自夕阳鼠**的评论:

为国家改革操心的经济学者,谈论当下最关注的热点话题。

2015-11-10 12:18:11
来自yulu211**的评论:

详细论述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的方向,让人看了很受鼓舞&;hellip;&;hellip;好书

2014-01-28 14:18:36
来自王炜涛**的评论:

关于改革历史的文集,不是针对14年改革的分析

2014-04-12 22:26:1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电视里总是说改革,改革!我真想看看中国究竟要改革什么?

2014-05-31 21:31: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深入性了解中国改革历史,变化的过程。值得去思考。

2017-11-06 15:35:29
来自ANTAF1**的评论: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中国改革再出发,三中全会后中国高层智囊集体建言,新政解读,2014两会必读)

2014-03-13 17:21:21
来自celia_h**的评论:

内容很不错,不是那种冠冕堂皇的文章,有实实在在的思考,而且梳理了改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确很值得边读边思考

2014-01-13 11:53:09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