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这个逻辑,即中国模式,探讨的是中国发展与改革的经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深化,中国模式的问题在今天再次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国际层面,中国发展和改革的现状已经产生了两个全然不同的预测,一个是“中国世纪”来临,另一个是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残局”。
那么,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呢?中国之所以是中国,究竟有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一个国家总是有自身的发展逻辑,那么,这个模式是怎样的?这个模式的内在和外在含义是什么?这个模式从何而来,往何处去?是即将进入“中国世纪”,还是中国的改革进入“残局”?
只有通过观察中国的实践和中国的经验,才能理解中国模式,也才能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在过去的数年里,《中国模式》作者郑永年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做了大量、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立的批判精神,透过各种纷繁表象,超越各种政治化的主义纷争,探求中国模式的核心,对中国模式的优势和劣势给予了冷静、公允、坚实有力的分析和阐述。
《中国模式》版出版之后即成为中央党校的指定教材和《亚洲周刊》的2010年十大好书,。此次修订,新增十几万字内容,并对原有内容进行了细致的精简,内容的更新超过了50%。
1.《中国模式》是中央党校指定教材,也是《亚洲周刊》2010年度十大好书。全新修订版更新50%以上的内容,使之更加精炼,同时也更加符合当下尤其是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的新情势。
2.国际知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全角度、新思考,在《中国模式》一书中深入分析和系统思考新形势下中国模式的内涵和外延。
3.中立客观,对中国模式的优缺点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据。
4.大国崛起,走向世界,中国需要通过自己的发展模式向世界辐射自身影响力。
郑永年,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执教北大,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学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包括《未来三十年》《不确定的未来》《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中国的“行为联邦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变革与动力》《保卫社会》《通往大国之路》《改革及其敌人》等。先后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如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季刊》《第三世界季刊》等期刊上。
修订版序新形势下的中国模式 / IX
前 言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模式 / XXIII
及时章
全球化与国家的转型:西方、亚洲和中国 / 001
全球化与中国 / 003
资本、国家与全球化:简单的历史 / 006
全球化与经济活动的“去主权化” / 008
金融资本主义及其全球化 / 013
全球化与弱政府 / 015
全球化中的东亚模式 / 020
全球化与中国模式 / 024
中国模式的未来 / 029
经济结构内部的平衡 / 031
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平衡 / 039
国家和社会的平衡 / 044
第二章
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 / 051
不能说中国没有政治改革 / 053
社会政治秩序不可缺失 / 055
通过政治与行政手段保护产权 / 055
社会正义是持续发展的前提 / 057
社会多元促进政制改革 / 058
第三章
中国的政治创新试验及其世界意义 / 061
当今西方民主危机背后的原因 / 063
中国的政治体制为何屹立不倒 / 066
开放性正逐渐成为中国政党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 069
制度创新保障权力的和平更替 / 072
相对集权确立政治责任制度 / 075
探索中国自己的道路 / 078
第四章
人本社会主义、政党的转型和中国模式 / 081
政党、国家建设和民主 / 084
中国共产党的及时次转型 / 090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与党的第二次转型 / 103
第五章
民主化的中国模式 / 109
民主的普世性和特殊性 / 111
国家制度建设在先,民主化在后 / 114
中国的渐进民主化 / 119
第六章
国家权力的中央性和人民性: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 / 123
中央地方关系问题 / 125
现象的根源 / 129
现代国家权力的集中性和人民性 / 131
国家权力的中央性的流失 / 136
选择性集权、国家权力的人民性和中央性 / 141
第七章
放权改革:中国的中央、地方与公民社会 / 145
两种分权概念 / 147
政府间放权如何造就经济的高速增长 / 150
政府间放权的负面结果与重新收权 / 154
国家—社会放权的举步维艰 / 158
公民政治参与和非政府组织 / 164
进一步实行国家—社会分权 / 167
第八章
国家与市场之间:中国社会政策改革的政治逻辑 / 171
比较视角下的社会政策 / 174
时代的社会政策 / 179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与后时代的社会政策 / 180
及时时期的社会政策改革 / 185
小结 / 191
第九章
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兴起 / 195
为什么要讨论与中国市场经济的问题 / 197
国家与市场经济:西方经验 / 203
国家与市场经济:非西方经验 / 209
国家与市场经济:中国经验 / 214
改革开放与中国市场经济 / 218
中国市场经济的前途 / 223
第十章
中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 / 229
余英时vs姜义华 / 231
西方民族主义和民主政治 / 233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演变及其与自由主义的关系 / 237
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设 / 244
中国民族主义的未来 / 248
第十一章
乡村民主和中国政治进程 / 251
农民与民主 / 253
中国农民的新特质 / 256
中国农村基层组织形式 / 258
乡村民主与民族国家的建设 / 260
简短的结论 / 264
第十二章
中国要从新加坡模式学习些什么 / 267
新加坡能不能学 / 269
权力的有效集中 / 270
融政党于社会 / 272
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 275
反对党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及时标志 / 277
领袖的作用 / 280
新加坡模式与中国政改前景 / 281
结语 中国模式与思想解放 / 285
中国模式的未来
21世纪初,正当中国经济高速平稳发展而西方经济遭遇困难的时候,就有西方学者提出“北京共识”的概念,和已经存在的“华盛顿共识”相对应。尽管“北京共识”只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概念,但也引出了大量有关中国模式的讨论。讨论的早期,人们努力去认识什么是“中国模式”,就是说中国模式包含哪些内容。但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模式的讨论迅速政治化。一些人看到中国有效应对了金融危机,认为中国模式优于其他模式,包括西方模式。在这个群体中,诸多利益集团试图把既得利益固定化和制度化,也鼓吹中国模式的优越性。而另外一些人则着眼于中国这些年来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诸如国有部门的大扩张、贫富差异和社会分化等,大力鞭笞中国模式,认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消灭它。这些人只知道“西方的是普世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模式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这个群体中,一些人认为中国的发展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向西方国家学了市场经济而已。
我很早就提出“中国模式”问题。我特别反对“北京共识”的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意味着中国可以向其他国家推广其发展模式。我相信,各国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找到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排除向其他国家学习经验。但同时,我认为的确存在着中国模式,那就是中国的发展经验。对中国模式高度政治化的讨论显然并不能帮助我们对中国模式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充分的认识。那些强调中国模式比其他制度优越的观点已经超出了我的讨论。我要解释的是中国体制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这个体制在应付各种问题时的优越性和劣势。如果认为中国模式比其他模式优越,不需要发展和改善了,那么终只能埋葬这个模式。任何体制都是这样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也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越的,但没过几十年,这个体制自己埋葬了自己。同样,在冷战结束之后,西方一片乐观主义,认为基于自由市场之上的民主制度是“历史的终结”,也就是人类后的体制。但没过多久,就发生了经济危机,并殃及世界其他地方。如果人们不想终结中国模式,那么就要研究其劣势,思考如何改革和完善这个体制。
另一边,那些相信“西方的是普世的”人的观点也不在我讨论的范围内。我并不认为市场价值观就是西方的,市场只存在于西方。如上所说,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市场也曾经非常发达,中国人也认识到市场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计划经济时代的确消灭了市场,中国改革开放又引入市场机制,但这并不是说市场观念就是西方的。再者,我也不认为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是的模式。尽管现在西方市场模式发生了那么大的危机,但这些人仍然用西方市场经济模式来评判中国模式,这既无助于在对西方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改进西方模式,更不能认识中国模式所面临的真正问题。
从中国自己的发展经验和西方模式所遭遇的困境,我更加相信中国模式的存在,中国模式在全球化环境中发生和发展。不过,如同西方模式,中国模式也面临挑战。在界定中国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改善中国模式,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任务。
模式即结构,就是说,人们之所以把一种东西说成模式,是因为存在着一个结构。研究一个模式就是要研究其结构,而不仅仅研究这个结构内的个体行为。支撑中国模式的是一个个结构。这里强调三个主体性结构,即经济结构、经济和社会结构、国家和社会结构。说中国模式面临问题,就是说它在这些方面面临不平衡,即经济结构内部的不平衡、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的不平衡、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不平衡。要改革和完善中国模式,就要取得这三方面的平衡。
……
感觉不错 封面很好。期待读后
质量好,性价比高
不好意思,确认晚了。纸尿裤买给朋友的孩子的,查不到物流信息,刚联系朋友才确认已收货,所以未能及时确认,抱歉。好评
好好好好好
细细研读,以充谈资。
这本书非常精彩!非常值得一读!
还可以的一本书
送货很快,包装好,无变形压痕
不错的书,内容需要好好读一下!
经典作品呀,书不错
非常不错,就是发票给我弄丢了。
非常满意,很喜欢
可能只有站在中国之外,才能更清楚的认识中国,也更方便的评论中国。可能我们都多少知道,看明白现在中国的模式,因为我们本身就在参与其中。郑永年,试图证明只有通过观察中国的实践和中国的经验,才能理解中国模式,也才能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在过去的数年里,郑永年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做了大量、深层次的观察和思考,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立的批判精神。
有人说,如果早读这本书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么说太夸张了!但我觉得:会的。改变人生命运的无非两样东西:一个是你读过的书,一个是你遇到的人。 这本书颠覆了一些我早已根深蒂固的观念,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但,我并不觉得读他太迟了,反而庆幸自己现在遇到了这本书。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说,大量的时间投入实践。
很不错!hhh
这个商品很不错
很不错 是正品 速度很快,朋友很喜欢
物流配送比较及时,书的质量也行,大家多参与
郑永年,厉害
对孩子有帮助 实用 孩子喜欢
通过联合早报看过不少郑永年教授的言论,观点鲜明,且比较中肯,因此买几本他的专著看看。
喜欢轻易对国事评头论足、动辄觉得外国月亮更圆的人,可以一读——俺自己也是那种人。
物流很给力,比较快就到了。快递员的服务态度也很好,热情有耐心。纸盒包装一般,感觉都压坏了。书的纸张和排版不错,对得起这个价格。
包装不错、整体感觉不错、性价比很高、纸质好、排版不错。
总体感觉不错 郑对当今中国的发展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
服务很好,数质量也很好,到货很快。谢谢当当!只是不小心买成了五本,不知怎么就点多了,书到了才发现是五本。我可以退4本吗?不要退钱,换成其他书就可以了。订单号:33824512142
郑永年教授在新加坡教学这个经历就让他跳出国内研究问题所固有的不足,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待中国社会,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建议大家读读
郑永年通过此书解读了中国的改革模式,回答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和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