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宋元戏曲史(索引版)图书
人气:83

宋元戏曲史(索引版)

全书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徵引历代有关资料﹐说明其源流演变。详细论述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书中介绍了古代巫者的装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觝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等。书中...
  • 所属分类:图书 >历史>专业史  
  • 作者:[王国维] 著 著作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3707107
  •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5
  • 印刷时间:2014-05-01
  • 版次:1
  • 开本:1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全书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徵引历代有关资料﹐说明其源流演变。详细论述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书中介绍了古代巫者的装神和娱神﹔春秋战国时代倡优的戏谑和讽谏﹔汉代的角觝戏﹔唐代的歌舞戏﹑滑稽戏﹑参军戏等。书中认为﹐宋代滑稽戏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小说与讲史的故事结构﹐傀儡戏和影戏的人物造型﹐舞队的形体动作﹐乐曲的成套唱腔﹐都促进了宋杂剧的形成。书中提出﹐宋杂剧尚兼有竞技游戏﹐还不是纯正的戏曲。与宋杂剧时间相近﹑体制相仿的有金院本。这也为戏曲地历史开研究创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编辑推荐

1.热点:近年来知识界大兴"民国热",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并得到无尽推崇。本套丛书汇聚了当时各具独特风采和闪光思想的大师们秀的代表作品,为广大"民国迷"们奉上饕餮盛宴。

2.索引:本套丛书为索引版,每册正文后都附有大量人名、地名和一般名词索引,便于读者有针对性地查询阅读。这是本套丛书的一大特色。

3.精校:目前市面上的民国图书泛滥,但质量良莠不齐,不少版本错漏百出。本套丛书经过2年时间精心编校,在内容上经得起反复推敲,更、更具性。

4.精装:本套丛书采用精装,设计用心,作者相同的品种均在书脊下部用使同一颜色表明,书脊上部为套装统一颜色;每册均附赠书签和藏书票;包装精美大气,十分适合收藏。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又号人间,谥忠悫,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徐志摩、穆旦、金庸等人与其俱为同乡,甲骨四堂[(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号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之一。

目录

及时章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第二章宋之滑稽戏

第三章宋之小说杂戏

第四章宋之乐曲

第五章宋官本杂剧段数

第六章金院本名目

第七章古剧之结构

第八章元杂剧之渊源

第九章元剧之时地

第十章元剧之存亡

第十一章元剧之结构

第十二章元剧之文章

第十三章元院本

第十四章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第十五章元南戏之文章

第十六章余论

附录一元戏曲家小传

附录二《曲录》自序

附录三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

索引

在线预览

及时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中略)如此,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

巫。(中略)及少皞之衰,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然则巫觋之兴,在少皞之前,盖此事与文化俱古矣。巫之事神,必用歌舞。《说文解字》(

五):"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褎舞形,与工同意。"故《商书》言:"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汉书·地理志》言:"陈太姬妇人尊贵,好祭

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陈诗》曰:"坎其击鼓,宛邱之下,无冬无夏,治其鹭羽。"又曰:"东门之枌,宛邱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风也。郑氏《诗谱》亦

云。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神人者也。商人好鬼,故伊尹独有巫风之戒。及周公制礼,礼秩百神,而定其祀典。官有常职,礼有常数,乐有常节,古之巫风稍杀。然其

余习,犹有存者:方相氏之驱疫也,大蜡之索万物也,皆是物也。故子贡观于蜡,而曰一国之人皆若狂,孔子告以张而不弛,文武不能。后人以八蜡为三代之戏礼(《东坡志林》

),非过言也。

周礼既废,巫风大兴;楚越之间,其风尤盛。王逸《楚辞章句》谓:"楚国南部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见俗人祭祀之礼,歌

舞之乐,其词鄙俚,因为作《九歌》之曲。"古之所谓巫,楚人谓之曰灵。《东皇太一》曰:"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云中君》曰:"灵连踡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此二者,王逸皆训为巫,而他灵字则训为神。案:《说文》(一):"灵,巫也。"古虽言巫而不言灵,观于屈巫之字子灵,则楚人谓巫为灵,不自战国始矣。

古之祭也必有尸。宗庙之尸,以子弟为之。至天地百神之祀,用尸与否,虽不可考,然《晋语》载"晋祀夏郊,以董伯为尸",则非宗庙之祀,固亦用之。《楚辞》之灵,殆

以巫而兼尸之用者也。其词谓巫曰灵,谓神亦曰灵,盖群巫之中,必有象神之衣服形貌动作者,而视为神之所冯[凭]依:故谓之曰灵,或谓之灵保。《东君》曰:"思灵保兮贤

姱。"王逸《章句》,训灵为神,训保为安。余疑《楚辞》之灵保,与《诗》之神保,皆尸之异名。《诗·楚茨》云:"神保是飨。"又云:"神保是格。"又云:"鼓钟送尸,神

保聿归。"《毛传》云:"保,安也。"《郑笺》亦云:"神安而飨其祭祀。"又云:"神安归者,归于天也。"然如毛、郑之说,则谓神安是飨,神安是格,神安聿归者,于辞

为不文。《楚茨》一诗,郑、孔二君皆以为述绎祭宾尸之事,其礼亦与古礼《有司彻》一篇相合,则所谓神保,殆谓尸也。其曰"鼓钟送尸,神保聿归",盖参互言之,以避复耳

。知《诗》之神保为尸,则《楚辞》之灵保可知矣。至于浴兰沐芳,华衣若英,衣服之丽也;缓节安歌,竽瑟浩倡,歌舞之盛也;乘风载云之词,生别新知之语,荒淫之意也。是

则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

巫觋之兴,虽在上皇之世,然俳优则远在其后。《列女传》云:"夏桀既弃礼义,求倡优侏儒狎徒,为奇伟之戏。"此汉人所纪,或不足信。其可信者,则晋之优施,楚之优

孟,皆在春秋之世。案《说文》(八):"优,饶也;一曰倡也,又曰倡乐也。"古代之优,本以乐为职,故优施假歌舞以说里克。《史记》称优孟,亦云楚之乐人。又优之为言

戏也,《左传》:"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杜注:"优,调戏也。"故优人之言,无不以调戏为主。优施鸟乌之歌,优孟爱马之对,皆以微词托意,甚有谑而为虐者。

《谷梁传》:"颊谷之会,齐人使优施舞于鲁君之幕下。"孔子曰:"笑君者罪当死,使司马行法焉。"厥后秦之优旃,汉之幸倡郭舍人,其言无不以调戏为事。要之,巫与优之

别: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巫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至若优孟之为孙叔敖衣冠,而楚王欲以为相;优施一舞,而孔子谓其笑君;则于言语

之外,其调戏亦以动作行之,与后世之优,颇复相类。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而此二者,固未可以后世戏剧视之也。

附考:

古之优人,其始皆以侏儒为之,《乐记》称优侏儒。颊谷之会,孔子所诛者,《谷梁传》谓之优,而《孔子家语》、何休《公羊解诂》,均谓之侏儒。《史记·李斯列传》:"

侏儒倡优之好,不列于前。"《滑稽列传》:"优旃者,秦倡侏儒也。"故其自言曰:"我虽短也,幸休居。"此实以侏儒为优之一确证也。《晋语》"侏儒扶卢",韦昭注:"

扶,缘也;卢,矛戟之柲,缘之以为戏。"此即汉寻橦之戏所由起。而优人于歌舞调戏外,且兼以竞技为事矣。

汉之俳优,亦用以乐人,而非以乐神。《盐铁论·散不足》篇虽云"富者祈名岳,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象";然《汉书·礼乐志》载:郊祭乐人员,初无优人,惟朝贺置

酒陈前殿房中,有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孟康曰:象人,若今戏鱼虾狮子者也。韦昭曰:着假面者也)四人,诏随常从倡十六人,秦倡员二十九人,秦倡象人员三人,诏随秦

倡一人,此外尚有黄门倡。此种倡人,以郭舍人例之,亦当以歌舞调谑为事。以倡而兼象人,则又兼以竞技为事,盖自汉初已有之,《贾子新书·匈奴》篇所陈者是也。至武帝元封

三年,而角抵戏始兴。《史记·大宛传》:"安息以黎轩善眩人献于汉。是时上方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觳抵奇戏岁增变,甚盛益

兴,自此始。"按角抵者,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是角抵以角技为

义,故所包颇广,后世所谓百戏者是也。角抵之地,汉时在平乐观。观张衡《西京赋》所赋平乐事,殆兼诸技而有之。"乌获扛鼎,都卢寻橦,冲狭燕濯,胸突锯铦锋,跳丸剑之

挥霍,走索上而相逢",则角力角技之本事也。"巨兽之为曼延,舍利之化仙车,吞刀吐火,云雾杳冥",所谓加眩者之工而增变者也。"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

吹篪",则假面之戏也。"女娲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洪厓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则歌舞之人,又作古人之形象矣。"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

厌白虎,卒不能救",则且敷衍故事矣。至李尤《平乐观赋》(《艺文类聚》六十三)亦云"有仙驾雀,其形蚴虬,骑驴驰射,狐兔惊走,侏儒巨人,戏谑为偶",则明明有俳优

在其间矣。及元帝初元五年,始罢角抵,然其支流之流传于后世者尚多,故张衡、李尤在后汉时,犹得取而赋之也。

至魏明帝时,复修汉平乐故事。《魏略》(《魏志·明帝纪》裴注所引):"帝引榖水过九龙殿前,水转百戏。岁首,建巨兽,鱼龙曼延,弄马倒骑,备如汉西京之制。"故魏

时优人,乃复著闻。《魏志·齐王纪》注引《世语》及《魏氏春秋》云:"司马文王镇许昌,征还击姜维,至京师,帝于平乐观,以临军过中领军许允,与左右小臣谋,因文王辞,

杀之,勒其众以退大将军,已书诏于前。文王入,帝方食栗,优人云午等唱曰:`青头鸡,青头鸡。`青头鸡者,鸭也(谓押诏书),帝惧,不敢发。"又《魏书》(裴注引)载

:司马师等《废帝奏》亦云:"使小优郭怀、袁信,于广望观下作辽东妖妇,嬉亵过度,道路行人掩目。"太后废帝令亦云:"日延倡优,恣其丑谑。"则此时倡优,亦以歌舞戏

谑为事;其作辽东妖妇,或演故事,盖犹汉世角抵之余风也。

晋时优戏,殊无可考。惟《赵书》(《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九引)云:"石勒参军周延为馆陶令,断官绢数万匹,下狱,以八议宥之。后每大会,使俳优着介帻,黄绢单衣

。优问:`汝何官,在我辈中?`曰:`我本为馆陶令。`斗数单衣,曰:`正坐取是,入汝辈中。`以为笑。"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亦载此事云:"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

耽。"然后汉之世,尚无参军之官,则《赵书》之说殆是。此事虽非演故事而演时事,又专以调谑为主,然唐宋以后,脚色中有名之参军,实出于此。自此以后以迄南朝,亦有俗

乐。梁时设乐,有曲、有舞、有技;然六朝之季,恩幸虽盛,而俳优罕闻,盖视魏晋之优,殆未有以大异也。

由是观之,则古之俳优,但以歌舞及戏谑为事。自汉以后,则间演故事;而合歌舞以演一事者,实始于北齐。顾其事至简,与其谓之戏,不若谓之舞之为当也。然后世戏剧之

源,实自此始。《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

,谓之《兰陵王入阵曲》。"《乐府杂录》与崔令钦《教坊记》所载略同。又《教坊记》云:"《踏摇娘》:北齐有人姓苏,鼻,实不仕,而自号为郎中。嗜饮酗酒,每醉,辄殴

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时人弄之。丈夫着妇人衣,徐步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摇和来,踏摇娘苦和来。`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摇;以其称冤,故言苦

。及其夫至,则作殴斗之状,以为笑乐。"此事《旧唐书·音乐志》及《乐府杂录》亦纪之。但一以苏为隋末河内人,一以为后周士人。齐、周、隋相距,历年无几,而《教坊记》

所纪独详,以为齐人,或当不谬。此二者皆有歌有舞,以演一事;而前此虽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戏之创例也。盖魏、齐、周三朝,皆

以外族入主中国,其与西域诸国,交通频繁,龟兹、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皆于此时入中国;而龟兹乐则自隋唐以来,相承用之,以迄于今。此时外国戏剧,当与之俱入中国,

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拨头》一戏,其最著之例也。案《兰陵王》、《踏摇娘》二舞,《旧志》列之歌舞戏中,其间尚有《拨头》一戏。《志》云:"《拨头》者,出西域,

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乐府杂录》谓之"钵头",此语之为外国语之译音,固不待言;且于国名、地名、人名三者中,必居其一焉。其入中国,

不审在何时。按《北史·西域传》有拔豆国,去代五万一千里(按:五万一千里,必有误字,《北史·西域传》诸国,虽大秦之远,亦仅去代三万九千四百里,拔豆上之南天竺国去

代三万一千五百里,叠伏罗国去代三万一千里,此五万一千里,疑亦三万一千里之误也),隋唐二《志》,即无此国,盖于后魏之初,一通中国,后或亡或隔绝,已不可知。如使

"拨头"与"拔豆"为同音异译,而此戏出于拔豆国,或由龟兹等国而入中国,则其时自不应在隋唐以后,或北齐时已有此戏;而《兰陵王》、《踏摇娘》等戏,皆模仿而为之者

欤。

此种歌舞戏,当时尚未盛行。实不过为百戏之一种。盖汉魏以来之角抵奇戏,尚行于南北朝,而北朝尤盛。《魏书·乐志》言:"太宗增修百戏,撰合大曲。"《隋书·音乐志

》亦云:"齐武平中,有鱼龙烂漫,俳优侏儒,(中略)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周明帝武成间,朔旦会群臣,亦用百戏。及宣帝时,征齐散乐人并会京师为之。至隋

炀帝大业二年,突厥染干来朝,炀帝欲夸之,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自是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

至旦,以纵观,至晦而罢。伎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眊者,殆三万人。"故柳彧上书谓:"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

技,诡状异形。"(《隋书·柳彧传》)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初学记》卷十五)所咏亦略同。虽侈靡跨于汉代,然视张衡之赋西京,李尤之赋平乐观,其言固未

有大异也。

至唐而所谓歌舞戏者,始多概见。有本于前代者,有出新撰者,今备举之。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值得收藏啊,正版哦!

2014-07-09 16:52: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读起来有点费劲,但经典型是有

2015-03-14 20:57: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欢非常满意,很喜…

2015-05-05 09:06:0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质量嗷嗷的好

2015-05-20 10:47: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长知识了

2016-02-27 21:21: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王国维先生的精华,很好

2016-06-06 14:52: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王国维的这本书一直都很想读,学校图书馆没有只好买了,很不错呢

2015-02-12 14:59:02
来自sleepso**的评论:

《宋元戏曲史》既包含有理论观念的拓新,又有研究方法上的意义: (一)王国维吸收了西方输入的文学史观念,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线索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和分析,开创了“戏曲史”研究的新领域。 1、他为我们勾勒了中国古典戏曲形成、发展的大致轮廓,他的勾勒是清晰而又颇确当: (1) 上古至五代是我国戏曲的萌芽时期。 (2)宋金两代是我国戏曲的形成时期。 (3)元杂剧的形成标志着我国戏曲的成熟。 (4)元明南戏较元杂剧变化更多,故发展了中国古典戏曲。 2、王国维对元代戏曲的发展作了划分,确立了元代戏曲经历了“蒙古时代、一统时代、至正时代”三个历史阶段,这…

2014-07-09 15:39:16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