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牛黄解毒丸、藿香正气水、健胃消食片……这些耳熟能详,至今仍广为传用的中成药,你知道它们的渊源和功能主治吗?这些经典名方已经服务了中国人上百甚至上千年。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遵循“上医治人”的中医观点,列出了18类62种经典中成药,这些中成药都是出自中医典籍,由历代名医精心创制的经典药方传承演化而来,已经使用了成百上千年。《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针对现代人常罹患的疾病,如头痛、感冒、上火、便秘、腹泻、胃痛、肥胖、肾虚、失眠、痛经等,解析如何选择合适的中成药,来进行日常的自我治疗与保健。同时为那些被我们用反、用窄、用歪了的中成药正名,纠正日常生活中的用药错误,阻止读者进一步在生活中因为用错药而事倍功半,延误病情。让那些被“埋没”的古代国医经典换上新装,继续为今人所用,发挥它们的神奇魅力。
女中医师佟彤作品系列: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女中医师佟彤私家亲授的美颜养生法 点击购买
《不上火的好生活》身心合一的健康清火方案 点击购买
《脾虚的女人老得快》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百病丛生 点击购买
1.畅销书作者、身心养生专家佟彤,历经五年积淀,倾注心血的健康新作。
2.从汉代医圣张仲景,到唐代药王孙思邈,从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到药学巨著《千金方》,传承千百年的经典名方,都是中医智慧的精华。
3.历代名医创制的名方,“根正苗红”,小偏方都是“游击队”,传世名方才是“正规军”。
4.62种常用中成药,易得易用,安全方便。
佟彤,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曾供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参与“十五”攻关课题“脾虚症的临床与试验研究”,并创办编辑刊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后长期从事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闻报道与医学科普文章写作,开设专栏《九九归医》《佟彤分诊》,现为《北京晨报》首席记者。江苏卫视《名医》、山东卫视《养生》、MSN中文网《名医讲堂》、凤凰网《健康三人行》嘉宾主持;北京卫视《养生堂》、湖南卫视《百科全说》、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河北卫视《健康56点》等多档健康养生节目的主讲专家。曾出版《不疲劳的生活》《不上火的生活》《脸要穷养,身要娇养》等多部畅销书。
前言
及时章 经典老药的三大不幸
感冒清热冲剂、肾气丸 最易被用反的中成药
五苓散、二陈丸 最易被用窄的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牛黄解毒丸 最易被用歪的中成药
第二章 八大补益珍藏
补中益气丸 无名低热时该用的补药
“文弱书生”常备的药物
不退的高热被补药治好了
命中欠“土”的人会罹患重病
体弱的孩子吃“儿童版”补中益气丸
金匮肾气丸 不会反弹的减肥药
性功能障碍不等于肾阳虚
十个胖子九个肾虚
起夜多了,鼻涕、哈喇子多了,说明你老了
有毒的硫黄能起死回生
人参归脾丸 “慈母综合征”的
归脾丸可以把黄瘦子吃成白胖子
《黄帝内经》说:人是一种适合黄色的虫子
病人能吃,治愈希望就大
附子理中丸 中成药里的“纯爷们儿”
寒邪最容易击中最柔软的地方
附子理中丸也是减肥药 051你的唾液是甜的吗
腹泻和便秘都可以源于阳虚
八珍丸开给“黄脸婆”的美容方
“黄脸”女人不能只补血
有神气的面色才是好气色
女人“扫黄”,从立秋开始
生脉饮 夏天能吃的补品
出大汗是会“伤心”的
能在夏天吃的补药
人参补气是有条件的
你可以自制的生脉饮
六味地黄丸四十多岁男人该吃的保养药
年过四十的男人多有肾阴虚
什么样的人才会不“上火”
总觉得鞋底薄,腰发酸就是肾阴虚
养阴清肺丸很好喝的“皮肤保湿剂”
肺是五脏中最娇气的
能喝的“皮肤保湿剂”
抹在脸上的营养很少能被皮肤吸收
干燥季节的“保湿梯队”
第三章 八类调养上品
二陈丸给胃肠去污的“清道夫”
吃补药前先用二陈丸清肠胃
舌苔白腻和舌苔黄腻,用药性质不同
橘子皮加半夏能让你沾枕头就睡着
五苓散让老人口不渴,让女人脸紧致
奇了,“尿崩症”的女人被利尿药治好了
夜里都口渴,试试五苓散
五苓散能使女人脸变紧致
中成药说明书 先看“用于”后面的及时句
越鞠保和丸专治气饱了的人们
最初是“怨妇”的专用药
撒开了抽烟喝酒的人,怎么癌症还能痊愈
“越鞠丸”治疗的堵闷多有生气“前科”
心里有苦水,胃里吐酸水
加味逍遥丸能吃的“祛斑战痘”美容剂
“食色性也”的意思提示:消化和生殖功能受精神影响较大
打不开的“心结”能耗出身病
不到更年期脸上却忽冷忽热
可以吃的“战痘祛斑”剂
逍遥丸已经从“女性专用”转“男女共用”
可以治疗使用“壮阳药”无效的阳痿病人
从唐代就开始用的安眠药
安神温胆丸:先壮身体后壮胆
朱砂安神丸:专治眼睛含水的失眠人
天王补心丹:开给“文弱书生”的安眠药
柏子养心丸:越累越睡不着的失眠者
第四章 四种驱邪经典
银翘解毒丸被验证了两百年的感冒药
舌边尖红,嗓子疼的感冒是热性的
体温骤然升高的感冒很可能是“流感”
治感冒别忘通大便
感冒时也可以吃补药
龙胆泻肝丸长在腰上的疱疹,偏于左侧的头痛
专治长在腰部的“带状疱疹”,发于左侧的“偏头痛”
这个“祛火”药能解决隐私问题
“泻肝丸”也能泻心火
清肝疏肝时要用当归“护驾”
牛黄清心丸当你心力交瘁时
乐疯了的范进该吃牛黄清心丸
过分贪吃是“心火”问题
家中该备的中医“急救三宝”
少腹逐瘀丸十个女人九个瘀
十个女人九个瘀
“血瘀女”的通便药
有瘀血的疼痛,痛点固定不移
附录 家庭常备中成药用法速查表
感冒清热冲剂、肾气丸——最易被用反的中成药
所谓用反了,就是说把寒性的药物用在了寒性病上,或者把热性的药物用在了热性病上,这样的后果肯定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类似错误比如常用的感冒药——感冒清热冲剂,目前北方地区更多的是同仁堂生产的,绿色的包装袋,喝起来很苦的那一种。
这个方子里边是一组温性的、可以散寒的药物,针对的是因为着凉而发的感冒。这种感冒的主要症状是浑身发冷、没有汗,因为没有汗,所以病人会觉得周身酸疼紧绷,自己都感到如果能发点汗,就会轻松很多。这样的一组症状,中医讲是“风寒束表”,就是寒气把原本能保护身体、温暖身体的人体“卫外之气”束缚住了,人体失去了保护,自然觉得冷。所以这种药物吃下去是要发汗的,而且只有发汗,这个药物的效果才能发挥到较大化,也只有发汗,这种类型的感冒才会得以缓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药的名字应该叫“感冒驱寒冲剂”更恰当,因为它的效果是祛除外寒,而不是清理内热。所以,如果你的感冒是热性的,感冒发热的同时还有嗓子疼、嗓子红的特点,吃这个药就类似火上浇油了。一般情况下,嗓子的问题会在服药后的第二天加重,因为嗓子红、疼是热性感冒的标志性症状,这个时候吃起错了名字的感冒清热冲剂,就是把药吃反了,用热药治了热性病。
另一个最容易吃反的药物就是补肾药。
首先,现在人肾虚的肯定多,但是需要澄清的是,肾虚并非全是因为色欲过度导致的,这是一个被人们狭隘、曲解了的概念。
的确,中医认为“肾主生殖”,这个“肾”也不是西医认为的那个单纯负责泌尿的肾,而是兼顾了生殖、全身物质、能量代谢,各个器官功能发挥的一个系统的总称,除了和生殖有关,还关系到大脑。中医讲,“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所以中医说的“肾”与大脑、与人类的思维关系密切,因此,造成肾虚的原因除了生殖、色欲之外,还有用脑过度,而后者是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在所难免的。
除了工作中思考问题,生活中人际关系的日趋复杂、信息的过度饱和,都使现代人不能控制地增加用脑的强度,只要是在都市中谋生,用脑过度几乎就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这也是现代人白发增加、白发出现的时间提前的原因之一。
中医有“肾,其华在发”的理论,肾气、肾精充足与否,是可以从头发的质地和颜色上看出来的。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肾精亏虚,可以是因为性欲过度,也可以是因为用脑过度,甚至可以因为一场大病,只要伤了肾气、肾精,都可以使人早生华发。
鉴于肾虚的普遍性,补肾药也成了常用药。但问题随之而来,因为任何一个器官都是分阴阳的,肾虚中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分,这两种虚的寒热性质是对立的,肾阴虚的人是因为阴液少、水分少,所以病情肯定是偏热的,吃药需要吃凉性的;肾阳虚的人是因为阳气少、热量不足,病情肯定是偏寒的,吃药需要吃温性的、热性的。
中成药中具备补肾作用的,无非是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两个系列,从药名上难以看出寒热。所以,经常有人,无论是通过自我判断还是别人提示,在被“诊断”为肾虚之后,就开始不分寒热虚实地吃起补肾药来。要知道,“肾气丸”系列的药是热性的,甚至热性很大,如果你是一个肾阴虚的人,本身就处于缺水状态,“肾气丸”吃下去只能加快水液的耗竭,使虚热状态加重,出现烦躁、流鼻血、长口疮,甚至更严重的虚热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虚不受补”的经验,因为你补反了,不是补虚,而是“火上浇油”。相反,如果你是肾气虚、肾阳虚的病人,本身急需振奋阳气,这个时候却偏偏吃了“六味地黄丸”这个补肾阴系列的凉药,虚寒的症状无法改善不说,还会出现腹泻、怕冷、疲乏等症状,加重病情。
六味地黄丸——四十多岁男人该吃的保养药
最早出处:宋代《小儿药证直诀》
使用时间:890年
主要成分: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典型征象:腰酸腿软,消瘦烦热,头晕耳鸣。
再没有一种中成药比“六味地黄丸”更家喻户晓了。
这个药的组成很能代表中医和中国哲学的主旨:和谐、平衡、中庸。其中就六味药,三味补的: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三味泻的:茯苓、泽泻、牡丹皮,谓之“三补三泻”。之所以如此平和,因为这个药在一千多年前是开给婴幼儿的,出自当时的儿科专家钱乙之手。钱乙的这个方子是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那里变通而来,因为是给孩子用的,所以去掉了肾气丸里的附子、肉桂之类大热的药,仅仅保留了最平和的六味。
据说康熙四十九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时任“江宁织造”,患病两月未愈,卧床不起。康熙获知后,亲赐六味地黄汤给他,曹寅遵旨服药,很快就痊愈了,后来又继续服用六味地黄丸,身体健旺胜前。可见,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用六味地黄丸来养生了。
男人过了四十岁,只要不是那种白胖白胖的阳虚体质,很多中医都会推荐他们常吃六味地黄丸,因为阴虚是现在人最普遍的现象。
年过四十的男人多有肾阴虚
钱乙用这个方子治疗的是先天不足的婴幼儿,这种孩子一般是早产或者生下来体重很低,因此发育得总比其他孩子晚很多,说话、站立、走路、长牙、长头发都晚,中医叫“五迟”。
孩子的发育首先是由先天决定的,在中医就是“肾”决定的。肾是生命之根,根基不牢,树自然长不繁茂,所以要通过补肾帮助他的生长。这个肾虚,虚的是肾阴,而不是肾阳。所谓阴,就是指物质基础,具体到早产儿的肾阴,就是先天的体重、津血等都不充足,所以要补也是补肾阴。阴是阳的基础,阴是物质,是功能,没有阴,阳就无从点化,类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阳是巧妇,阴就是巧妇要煮的米,没有米,巧妇也就没法做饭。所以对先天不足的婴儿来说,补肾阴是及时位的,通过补肾阴来帮助、促进他的生长发育。
但给婴儿补肾阴、促发育的药,怎么会用到四十岁以上的男人身上了呢?因为四十岁以上的男人,普遍有阴虚的问题。明代名医王纶的《明医杂著》中就说过了:“补阴之药,自少至老,不可缺也。”意思是,补阴的药要常吃,从年少到年老,不可或缺。所谓年少,就是指肾阴还不壮实的阶段,比如早产的孩子;年老就是肾阴已经消耗的阶段,四十岁之后。这两种情况分别处于人生的两头,从客观效果上看,都是肾阴虚,所以治疗办法可以是一致的。
为什么男人过了四十消耗的是肾阴而不是肾阳呢?
金元时期的名医朱丹溪有句话“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在他眼里,人体的阴容易虚,容易不足。所以朱丹溪为此创立了“滋阴”疗法,成了“滋阴派”的开山。之所以“阴常不足”,就是因为人非常容易“上火”。这个上“火”,不只是我们日常说的吃了辣东西之后起口疮,大便干的“火”,那是一种原因单纯的胃火,这个导致人阴虚的
“火”其实就是功能的暂时过盛。中医讲“气有余便是火”,气是功能,功能有余了,过剩了,用不完了,就要以“火”的形式发散出去。这在生活中也可以理解,所谓“无事生非”,就是没有事情可做,功能自然富裕了,就要找个缺口消散出去,可以是“生非”,也可以是“上火”。有个“蔫人出豹子”的谚语,是说一个很内向的、平时不言语的人,却经常做出惊人的事。比如报道过的灭门案、凶杀案的凶犯,平时都很蔫,可能这种蔫、不言语使平时积蓄的郁闷无处宣泄,最终爆发的力度就要大,就会做出惊人的事。
我之前出的一本书《不上火的生活》卖得很好,读者说因为他们总是“上火”,想买一本相关的书看看。为什么我们总会功能有余,总“上火”呢?就是因为我们处于一个变动的时期,和以前的人比起来,我们要应对的事情太多了。“上火”的人都有体会,熬夜加班,坐火车出差之类工作的都可能“上火”,很快就发现长口疮了、嗓子肿了,这很正常,因为无论是熬夜还是出差,都不是你的常态,你的生活突然就被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改变了,生活的节奏改变了,为了应对这种改变,身体就要调遣出潜能,这个潜能一出来,你的功能就富裕了,还是那句话,“有余”了就容易“上火”。
如果你长年上夜班,每周都出一次差,你肯定不“上火”了,因为身体已经习惯这种规律和节奏了,相反的,你如果突然不出差了,或者突然改上白班了,可能反倒上火了,因为你的身体对突然平静的生活已经陌生了,也需要适应,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一放假,一退休就开始生病,就是身体对一种不适应的生活处于应激状态,忙惯了的人,休息对他们来就是一种不适应。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只要你生活在世上,每天都会遇到新的事情,所以总有机会“上火”,只是火大、火小的区别。年过四十的男性,经历了四十年的生活洗礼,迎接过很多刺激、变化,早就“上火”无数了,因此就到了阴被“火”耗竭的年龄。这个时候的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阴虚,和出生时先天不足的婴儿的肾阴状态是一致的,所以要用补肾的药慢慢补充。
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已经是很多慢性病的保养药了,比如结核、肝炎、甲亢、糖尿病之类的,不论男女,只要是慢性病后期,有阴虚症状时都可以服用。中医讲“久病无实”、“久病必虚”,意思是,到了后期的慢性病,是没有火可以去的,是虚证,需要补了。特别是消耗性疾病,比如肝炎、甲亢、糖尿病,始终是对人体阴精的消耗,到了后期阴虚的可能就大,阴虚到一定程度还可以殃及阳气,可以阴阳俱虚。
所以赶在阳虚之前服用六味地黄丸,也是对病情的遏制,对体质的恢复,只是这种恢复是个慢性的过程,不是吃一两周六味地黄丸就能显效的。
需要说明的是,六味地黄丸的服用者也应该是阴虚的,如果是白胖白胖、一动就喘的肾阳虚,就要吃金匮肾气丸,如果吃六味地黄丸就是治反了,至少会贻误对肾阳虚的治疗时机。
虽然六味地黄丸是平补平泻,但毕竟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如果脾胃功能不强,好间断地吃,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会影响胃口了。
什么样的人才会不“上火”
想要不阴虚,首先要不“上火”,才能使人体珍贵的阴精不被“火”消耗。做到这一点有难度,因为人每天都可能遇到变化,遇到变化只要动心了、情绪波动了,身体为适应这种变化就要调遣出多余的功能,就可能“上火”。所以有“心静自然凉”的说法,“凉”就是不“上火”、不伤阴。怎么才能心静?首先是“无心”。
“病”字下面是个“丙”,古人造字时为什么选“丙”而不选“甲”或者“乙”?因为“丙”在中国的天干中,和“火”、“心”相对应,古人在他们的生活经历中已经发现,人之所以生病和“上火”有关系,人之所以“上火”又和“心”有关系。也就是说,只要动了心,心里杂念多了,就容易“上火”,而“上火”就是万病之始。有人给出过一个关于“上火”的公式:欲望-实力=上火。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只要欲望超过了你的实力,超过得越多,这个差值越大,你上的“火”也就越大。比如,你想买个两居室的房子,通过贷款能达到,这个欲望只比你的实力高一点点,这个欲望就成了你的希望,你会为还银行的贷款而珍惜你的工作,一点一点地接近希望。如果你还是你,却要买座别墅,通过贷款达不到,你又不肯放弃这个欲望,眼看着不交钱别墅就被别人买走了,这个时候你就只能着急“上火”了。因为你的欲望和实力差得太远,你的实力填不满你的欲壑,你上的“火”就很大。
所以,如果要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因为所愿未遂而“上火”,首先要确定一个适合你的目标,不要让你的欲望过高,过高就是奢望,想满足这个奢望你除了抢银行就剩下着急“上火”了。而很多疾病就是在“上火”或者是在“小火”的煎熬中罹患的。我举三个例子。在中国的长寿者中,很多是得道高僧,他们都是“苦行僧”,风餐露宿,生活条件、医疗条件都不及世俗人。曾经有研究者给他们做体检,发现他们的很多指标都不合格,那种指标要是放在普通人的身上,早该住院疗养了,但他们却顶着这样不合格的指标活出了天年。
还有一个是老年痴呆病人。有统计显示,这种人如果不受到外伤,没有意外,他们甚至比痴呆前少生病,甚至可以活得比照顾他们的老伴、儿女都长。另一个是癌症病人。有个很有意思的统计,发现一组得了癌症的病人后来又罹患了“精神分裂症”,这本来是雪上加霜的事,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去医院复查,发现和他们同时被诊断癌症的、精神正常的人,或是因为癌症的转移,或是因为放化疗的不良反应,都没有活下来,但这些精神病人,精神虽然仍旧是分裂的、错乱的,但他们身体里的癌症居然消失了。
这三个例子中的人有个共性,就是他们都是心宽的,甚至是“没心”的。只是高僧是通过修炼,精神病人、痴呆患者是因为疾病,但客观效果上他们都没有普通人常有的精神压力了,也就是把和“丙”对应的“心”拿掉了,病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要想不“上火”,不因为“上火”而阴虚,就要尽可能地没心没肺。所谓“心宽体胖”就是这个道理,而阴虚的人还真是少有体胖的,因为内郁的“火”烧灼掉了他们身体里的精微物质,特别是心思重、万事追求的人。
总觉得鞋底薄,腰发酸就是肾阴虚经常有人会觉得足跟疼,特别是上年纪的人,及时个反应会是“足跟骨刺”,但检查之后却没发现骨刺,而且真长骨刺的话,一般会稍微偏一点。这种不是骨刺的足跟疼,是在足根正中间的地方,而且总觉得鞋底薄,总觉得自己的脚是直接踩在硬地上,被硌得生疼。这种足跟疼就是肾阴虚的典型症状。
中医讲,“肾主骨,生髓”,肾阴虚的时候精髓也就不足了,肾主的骨头因为内里的精髓不足、空虚而不能任重,所以一着地就疼。《临证备案》论治足跟痛曰:“虽系小病,治宜峻补。”就是说,虽然足跟疼看似小问题,其实已经是肾阴虚的指标了,就要补肾阴,至少需要吃六味地黄丸了。
除了足跟,腰腿的疼痛酸软等问题往往和肾虚都脱不了干系,但也分肾阴虚和肾阳虚。
如果是腰疼,没力气,而且疼的时候还怕冷,腰部自己都觉得发冷,这就是肾阳虚;如果是腰酸腿软,没有怕冷的问题,主要的感受是酸软,这个时候就是肾阴虚了。一个冷,一个酸软,对判断阳虚还是阴虚很重要。
很多人一说补肾就觉得是性功能不好了,都觉得一定是因为色欲过盛弄得肾虚了,其实这是狭义地理解了中医的“肾”了。中医的“肾”既包括生殖功能,还包括能量代谢,还包括神经系统。
中医还说“肾生髓”,而“脑为髓海”,如果高强度用脑,就会使髓海空虚,肾就要为此加班工作,也就会被累虚。因此,“肾虚”,特别是肾阴虚,经常发生在用脑过度的人身上,和前面说的心事重的人容易“上火”、阴虚是一个道理。
我们常看到电影里有这样的镜头:一个领导干部,熬夜写了一夜文章或者是修改了一夜的改革方案,黎明的时候会站起身,迎着旭日深出一口气,而且会用手捶捶腰……这个场景虽被用俗了,但是符合医学原理。这个时候他们肯定会腰疼,细问的话应该是空空的酸疼,这种疼和椅子、坐姿没什么关系,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而是他们因为用脑过度肾虚了。有这种腰疼的人一般都喜欢用手按着,喜欢热敷,这都是肾虚的标志,这种劳心用脑的情况如果持续,这个人不久就会出现阴虚问题,正好是“六味地黄丸”的适应人群。
六味地黄丸能治疗的阴虚程度是比较轻的,在它的基础上,还有两个中成药大补阴丸和左归丸。前者里面有知母、黄柏来清热,又加了龟板,这个药针对的是火很旺的状态,以降火为先了。适合吃这种药的人一般有足跟疼,甚至一睡觉就出盗汗,手脚心都发热,心情、身体烦热的现象,舌头也红而瘦,人也会相对地瘦,而且这种瘦是发干的。总之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的人要有明显的虚火症状,因为大补阴丸是清热在先,滋阴在后,清热力量很大。
至于左归丸,则是一点清热的药物都没有了,纯粹是补肾阴的药。如果你腰酸腿软得很厉害,而且还有头晕目眩,且舌面是很光的,但是又不像大补阴丸的适应人群那么有烦热的现象,就可以考虑以补阴为主,清热为辅,这个时候就适合吃左归丸。
服用方法
这个药有蜜丸和水丸两种,如果没有糖尿病问题,吃蜜丸更好。因为中医讲,丸者缓也,意思是蜜丸的作用缓慢而持久,慢性病适合服用蜜丸。一般是24小时两次,一次1~2丸,空腹服用好。服用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胃口不好的现象,看看舌苔也有腻的倾向,这个时候可以减少用量或者配合服用一点二陈丸,能减少补药带来的滋腻问题。如果有糖尿病,可以选择水丸,因为水丸是不含糖的。
作用类似的中成药
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枸杞和菊花,是肾阴虚殃及肝阴也虚了的时候的用药。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肾精液上注于目”,肝肾阴虚的时候,眼睛就要干涩,看东西就会不清楚,特别是不能长时间看东西,时间长了眼睛就发涨,觉得很累,而且还怕光,所以要用入肝经能明目的药。
还有一种药更有针对性,叫明目地黄丸,它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又加了石决明、白蒺藜等,针对眼睛的问题,比如干燥性角膜炎、老年性泪腺萎缩、白内障早期等都可以使用。
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麦冬和五味子。麦冬是用来增加滋阴功能的,五味子是收敛的,这两种药如果和人参配,就是著名的生脉饮,现在已经有输液剂型,救治休克的时候可以用,可见其补益的力量。人参是补气的,另外两味药是防止精华进一步散失的,因此用了这两味药的麦味地黄丸也称“八仙长寿丸”,因为它的保养性质比其他几种地黄丸都要明显。年岁大了的人,或者大病初愈的人,体质很虚,走路就喘,而且往往是气阴双虚,就可以用麦味地黄丸来调养了。
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比其他几种地黄丸有更加明确的方向性,虚火比前几种适应证要明显。适合吃它的人会感到头目昏眩,耳鸣耳聋,手脚心、胸口觉得发热,腰膝酸痛,男人有遗精,女人有潮热,而且两颧发红、发热,也会牙痛,但这种牙痛不是因为发炎,只是莫名其妙地疼,咬东西牙根没劲儿。
知柏地黄丸是“地黄丸”系列里清虚火作用最强的一个,因为知母和黄柏的苦寒特点,用起来也比其他几种地黄丸要谨慎。首先要注意的是,这种人的舌头一定是很红的,而且舌头的根部没有苔,因为舌根是属肾的,舌根无苔就是典型的肾阴虚的虚热。
耳聋左慈丸
耳聋左慈丸虽然在方名中没有“地黄丸”的字样,但实际上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磁石和柴胡之后组成的,是专门治疗耳聋耳鸣的中成药。
耳聋耳鸣有很多原因,有肝火的时候会耳鸣耳聋,气虚的时候也会出现。但耳聋左慈丸治疗的耳聋耳鸣,是肾阴虚引起的。它的耳鸣是细细的,像蝉鸣一样的声音,而肝火的耳鸣是轰轰的过火车一样的声音,从耳鸣的声音性质上可以辨别二者的区别。
耳聋左慈丸适应的耳鸣,除了声音细之外,人也有明显的阴虚,比如头晕目眩、身体偏瘦;而肝火引起的耳鸣,那种人火气很大,脾气急躁,舌头红的同时舌苔可以黄厚,他的耳鸣耳聋可能是因为突然生了一次气,发了一次火之后发作的,很多神经性耳聋都有这个诱因,有明显的肝火旺征象。而肾阴虚的耳鸣耳聋,往往在体质很弱的时候,以缓慢的形式出现,不会像肝火引起的耳聋那样来势汹汹。
……
对一些比较常用的中成药做了介绍,适合非专业的人了解和参考
有机会看到一本这样的书,对于我来说,实在太有用了。生活在这个时代,已经习惯了看病到医院去看西医,实际上,中医博大精深,我们真要好好的学习一下,平时生活非常用的到。在药店里常见的中药,原来有这么多的作用,支持作者,准备把作者写的其他的书也买回来,好好看看。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不上火的生活》《不疲劳L的生活》《脸4要穷养,身要娇养》作者佟彤
非常好的一本中医知识普及书!从我们最常见的药开始,既分析药效,也分析病理,还列出相似或相近的症状,以及用药方法,并作对比。每个人都可以从书里找出一些不为自己所知的症状,解决了我不少的疑问。很好!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不上火的生活》《不疲劳的生活》,书的内容不错很值得购买多看有益.
已经在按照书里介绍的吃中成药了,效果还需要时间检验。当当买书的便利性快捷性就不用讲了,哈哈!大写的赞!
书中举的例子都是很常见常用的一些中成药,比如说八珍丸,可以去黄养血,少府逐瘀丸祛瘀通便,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等等。建议中老年人和女性朋友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对家人的健康会很有帮助。
对部份中成药的药效有了初步认识,如果能包含更多的中成药进去就更好了。还有很多常用的中成药没有收进去。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不上火的生活》《不疲劳的生活》,很好的一本书,从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每个女人都应该知道的。
书中说如果只补血不补气,补进去的血也是死血。中医里补气、补血的方药很多,之所以唯八珍丸有帮“黄脸婆”“扫黄”的本事,因为其中兼顾了气和血,八珍丸实际上是经典补气药四君子汤和经典补血药四物汤的组合。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遇上有些病痛的时候,而许多日常的病痛也许并不需要去医院就诊,而是需要对症下药,确保服用合适的药材便可药到病除。可是,对于我们这些从未接受过医药知识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如何才能做到对症
现代人追求效率,普遍使用特效药,抗生素等,其实是降低人体的自我抵抗能力。书中介绍的都是中国几千年累积下来的方剂,现在普遍都制成中成药,对治未病及养生有莫大的裨益。其中对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亦有触及,很好。可惜部分方剂如玉屏风等,药房只有颗粒,还加了糖,令人纳闷。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不上火的生活》《不疲劳的生活》《脸要穷养,身要娇养》作者佟彤新作,中医典籍里的传世名方——全家人都能用的家庭常备中成药
对中成药用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还可以理解吧。
中医典籍里的传世名方——全家人都能用的家庭常备中成药中医典籍里的传世名方——全家人都能用的家庭常备中成药中医典籍里的传世名方——全家人都能用的家庭常备中成药
书很好。确实在药店里看到了很多的中成药不知该怎么选择,有了这本书之后,常用药就不会选错了,并且知道了许多药店、网店没有的中成药,有些适症的药却无从购起,真是遗憾。
这本书是为了父母才买的,他们年纪大了,身体常会出现不适,又不想让他们吃西药,对身体伤害有些大,很及时看到了这本书,讲得很清楚,什么中成药解决什么症状,吃多少怎么吃都有,很省心。不能经常陪在他们身边,买本书学学,也算为他们尽孝心了吧
首先要表扬一下当当,送货速度很快,上午买下午就到了。大概翻翻看了一下,实用型的,在家里备着样一本专门讲中成药的书还是挺有用的,等身体哪不舒服或需要吃中成药的时候,就对照着书看看,什么情况下适合吃什么中成药,吃多少怎么吃都写得很清楚,很方便。
这本书不单单是讲如何使用中成药,纠正大家的用药错误,也是与养生有关,而且与美容等有关的例子也很多,基本上想要由内自外的美,那就要身体一定要好。虽然是药三分毒,不过中药的副作用很小,于是能通过中药慢慢调养最好不过了。
书中列的中成药种类挺丰富的,基本上照顾到了男女老少各类人群的需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或常会发生的一些病症症状,作者在书中都提到了,也给出了相应的对治方法和对治中成药。所以我觉得还是挺有用,买的还算挺值。
《药房里买得到的传世名方》无疑是一本家庭学医百科全书。对于常见的某些小毛小病治疗,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自学去了解相关的知识。,写的内容都特别接地气,都是解决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碰到身体问题和容易患的疾病
那我们如果喜欢吃中成药的同志可以去买这本书这本书最常用的中成药的正确用法和我们一般对他的错误观念进行了对比让我们看到中成药的不一样正确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