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国医:平淡之中见神奇图书
人气:41

大国医:平淡之中见神奇

孟河学派传人、97岁国医大师的孟河学派的养生之道,为你揭示健康长寿的奥秘
  • 所属分类:图书 >保健/养生>中医养生>中医精华  
  • 作者:[颜正华] 口述 [高琰]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35791894
  •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
  • 印刷时间:2017-02-10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浓厚的中医文化引领着时下的养生之道,橘杏春秋,大师辈出。这些大师往往年至高龄却不显老态,他们凭借着或家传、或师承的珍方妙药加上自身几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很多治病养生的绝技而乐享天年。本书通过颜老行医多年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再现了颜老运动养生、饮食调养、起居调摄、情志调节的理念与方法,为读者揭示了健康长寿的奥秘。

编辑推荐

本书由孟河学派的两代传人共同著写,既有国医大师对中医文化深刻的见解,又有其几十余年的临床诊治经验的总结,让读者通过轻松阅读一个个真实病患的就诊故事了解治病养生的关键要点,真正体会到中医养生之道。

作者简介

颜正华,1920年2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高琰,中医临床专业硕士,北京医院中医科医师,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家传弟子、学术继承人,孟河学派第五代传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颜正华名医工作室”主要成员,参与“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会课题一项,参与编写《颜正华学术经验辑要》《国医大师颜正华学术经验集成》《老年疾病安全用药手册》等10余部专著。

目录

及时章 祛邪扶正,辨证必详

以“辨”应变, 融会新知 / 2

胆大心细,详查病因 / 11

义理得当,平淡出奇 / 15

医理精微,药勿轻投 / 20

精诚仁和,祛病疗心 / 24

八旬老叟 对抗急症 / 30

1

第二章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养而有道

养生是抗病防老的基石 / 36

大饮伤身,小酌怡情又养生 / 43

运动不止,生命常青 / 49

膳食,均衡营养,合而服之 / 58

第三章 师出孟河,与时俱进

孟河医派,薪火传承 / 72

矢志岐黄,精研本草传后人 / 83

好大夫要有一双“鹰眼”,一颗“狮心” / 89

用药当知药,知药才能善用 / 96

长寿秘诀身上找 / 105

2

第四章 悬壶济世,妙手仁心

气血调和好“孕”来 / 114

莫让肠道沙漠化 / 122

七分治三分养,健脾养胃补中气 / 129

因情致病,治之以情 / 136

第五章 大自然是好的补品

阿胶补血知多少 / 146

果盘里的良药——木瓜 / 154

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热,芳香通窍 / 158

金银姐妹花,散热解毒全靠它 / 162

“枣”和衰老说再见 / 166

3

第六章 四季养生秘

在线预览

第 一 章

祛邪扶正,辨证必详

以“辨”应变, 融会新知

2003 年 4 月的一个早晨,我正要去国医堂出诊,却接到卫生防疫部门的通知,要求我必须在家里进行“医学隔离”。不一会儿,在学校图书馆工作的女儿也接到单位电话,说最近“非典”的疫情挺严重,这周可以不用去上班了,在家里好好休息等通知。一时间,我们父女俩都被要求回家,不能出家门。我在大学工作这么多年,工作日不用去上班,这是很少见的。从古至今,传染病从未间断过,人类与它们经历着一次次斗争,凭借我多年的从医经验判断,这次“非典”一定是一场传染性严重的疫情。这类传染病不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男女老少均能得病,而且大多发病急骤、发展迅速、变化较多、病情较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留下难以康复的后遗症,中医认为这些疫病属于温病范畴,古人把这类疾病叫做瘟疫。数千年来,我国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传染病流行的记载,20 世纪随着抗生素的问世和西医医疗技术的提高,有了有效预防和治疗的手段,但仍有许多如耐药、毒性及不良反应等尚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使得许多急性传染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历代中医在与温热病作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历史上数次疫病爆发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加上近年来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传统的温病学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肯定和重视。中医往往在控制疫情中可以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我和女儿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里工作、生活,我每周都出门诊接触患者,我们父女俩人同时被隔离,一定是我的原因。我仔细回想一个星期前,确实遇到过这样一个患者,那时候“非典”疫情还没有蔓延。4 月 10 日是我日常出诊时间,一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大一的学生发高烧,来国医堂找我看病。这个患者来我这里就诊前已经在中日友好医院做了 3 次胸部 X 片,医院诊断为肺炎,应用了抗生素治疗,但发热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我询问了他的症状,查看了舌苔脉象以后,按温热病辨证施治。不管西医诊断什么病,我们依据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有什么证,我们辨证治疗就好了。而我的学生看完他在医院的诊断之后,当即就跟我说:“老师,我们怀疑他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那时候已经是“非典”初期,只是这个病传染速度太快了,又是一个“新病”,中西医都还没认识和研究到这个病的特征和治疗方法。

我想大概就是因为这个患者,我被“医学隔离”了。刚刚回想到这里,学生就打来电话了:“老师,怎么样,还好吧?”语气十分紧张。原来她得知我被隔离了,心里很着急,赶紧打电话来问我好不好。她说,附近的东直门医院有个患者因为患“非典”,病情恶化,去世了,还有医院的医务人员也被感染了,社会上都很恐慌。我立刻想起门诊那天她也接触过那个患者,就问她:“你没发烧吧,你没有症状吧?”一问她她更紧张了,跟我说:“老师,我不烧,但感觉身上有点热……”她也明白自己觉得发热是心理作用,然而仍觉得不舒服。她接着说:“咱们那天看的那个疑似病例,没过多久就被北京第六医院确诊了,他是我们学校及时例确诊的‘非典’患者。”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想法,这一辈子接触了太多的患者,各种传染病都见过,如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病情,相信医学一定会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回想起“非典”刚刚传播开的那几天,社会上都在讨论这个病,国内外都有感染,传播广泛,又是不治之症,新闻上报道都是感染上就死人,大家都被恐惧的气氛所笼罩。医院里有一些一线大夫,在急诊接触了感染患者,在各个科室穿行,从化验室到放射科,从放射科又到别的地方,传染就是这样引起的。原卫生部发文要求对发热的患者都要进行初步筛查,之后还要去发热门诊进一步进行筛查,再三确认发热的患者到底是不是“非典”。我的学生们纷纷打电话来劝我,让我停诊一段时间。我当时觉得不用害怕,年轻时农村经常会有瘟疫流行,那时我在家乡行医,还不是照常应约出诊,只要自己注意防护就行了。况且,一名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要有责任感,所以要不断从书籍上或者临床上学习,提高自己的医术,要诊治疑难杂症,不临床不去面对怎么能行?人命关天,在这种危难时刻,医生就应该挺身而出,要相信医学。我对学生说:“不能停诊,作为医生都不敢出诊,那我们的患者找谁看病?”就这样,徒弟们也跟着我照常出诊。当时全北京城已经充满了谈“非”色变的紧张气氛,很多私家企业和事业单位早已经停止上班了。我的一些学生住得都挺远的,来国医堂路上要穿几个城区,车程要一个多小时。2003 年不像现在,私家车没那么普遍,我们都是乘坐公交车,这就更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上次遇到的那个确诊的病例,我心里一直回忆着接诊的过程。我有个习惯,每次出门诊都要把患者的病情、诊断、用药详细记录保留下来,不仅给患者一份底方,自己也复写一份,以便患者下次复诊时我能掌握治疗情况。所以,每次出诊我都自己携带了厚厚的一叠就诊过的患者的底方,只要患者来复诊,我都能拿出他上次的处方,且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所以每个患者我都是牢牢挂在心上的。我给患者开药一般是 7 ~ 14 剂,每日 1 剂,1 个疗程过去,我会想,他第 2 次会不会来复诊,症状有没有缓解,下一阶段该怎么来治疗。每次的门诊对我来说,其实都是一场考试。我几十年都是每周六上午出诊,每周五睡觉前,经常会在脑子里过一遍上周来的都是什么样的患者,看的是什么病,明天都会来哪些患者,新患者老患者都有。所以年纪大了以后,门诊前的一个晚上也经常失眠。

我对这个“非典”患者的病情也记忆深刻,现在还记得他姓洪,21岁的小伙子,拍胸部X片提示肺纹理增粗、紊乱,他发烧 3 天,体温持续在 38℃以上,发热、畏寒,无汗,口干,乏力,头痛,大便溏每日 1 ~ 2 次,腰酸,小便正常,服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数。我初步判断中医属湿热内蕴,复感外邪,治以辛凉解表,清热利湿。具体方药如下:

荆芥 10g 薄荷 6g 金银花 15g 连翘 10g

桔梗 6g 生甘草 5g 秦艽 10g 青蒿 10g

竹叶 10g 芦根 30g 板蓝根 30g 茯苓 30g

泽泻 15g 3 剂

水煎服,每日 1 剂。

处方中有这么一味药——青蒿。近年来,中药的功用逐渐被老百姓了解,中医走出国门,被世界接纳。2015年屠呦呦的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青蒿的药效才得以被全世界认识。其实中医中药博大精深,青蒿作为中药,应用的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青蒿“治疟疾寒热”,葛洪《肘后备急方》记有:“青蒿一把,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寒热诸症。”《本草图经》谓其“治骨蒸劳热为最,古方多单用之。”后世多部本草书籍都有对其临床功效的描述,几百年来都被医家应用于热病的治疗。古代中医虽没有认识到细菌、病毒这些致病原,但中药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类似作用则很早就被利用在治疗上。在 20 世纪 60 年代,越南军民感染疟疾,无特效药可治,请求中国政府支持,希望找到治疟疾的新药。当时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几千种中药,发现青蒿治疟效果好。以此为契机,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研究青蒿中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终于找到了与以往结构不同的新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接着在全国各地扩大临床试验。至 1978 年,共治疗 2099 例,全部临床治愈。青蒿素为含过氧桥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青蒿素的发现是抗疟药物史上继喹啉类以后的重大突破,为弘扬祖国医学作出了贡献。

我在 2003 年治疗这位发热患者时就应用了 10g 青蒿,治疗他的温邪发热。青蒿芳香气清,苦寒而不伤脾胃,不伤阴血,又可使阴分伏热透出阳分,治疗温热病寒热往来,所以最适合这个患者,再配合一些清热解毒、解表宣肺、利湿之品。临床上我是比较注重调理患者脾胃的,如果一个人脾胃不好的话,就不用谈其他问题了。这个人首先要护脾胃,脾胃好了,人的气血才好,免疫力才可以跟上去。这样他一旦生病,恢复起来也比别人更快一些。所以我在汤药里也加入了茯苓,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也能治疗他大便溏泄。茯苓是我在临床上经常应用的药物,味甘淡,性平,没有偏性,是非常好的健脾药。这位患者确诊为“非典”前我把他的病情稳定下来,这就是以辨病辨证为基础,中医能应对现代各种变化多端的病症,传统中医也可以治“现代病”。

我今年 97 岁了,行医 70 多年,可以说 70 多年积攒的临床经验不少,但每一次面诊患者我都怀着学习的态度,把看病当做考试一般,细致地问诊、切脉,仔细地分析病情,认真地辨证,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疗中。如今,我还在坚持每周出诊一个半天,仍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有治病救人的本领,也算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了。

医理精微,药勿轻投

走进诊室的是一位 70 多岁的老先生,旁边跟着他老伴儿。等老太太把虚弱的老先生小心地扶着坐下后,我才发现,老太太手里还有两个东西:一个记录本,还有一个水银体温计。这两样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老太太打开的本子上密密麻麻填满了数字,体温计外面的塑料盒子也显得老旧,应该是经常使用的缘故。

老先生告诉我,他是一个研究所的教授,近一年多感觉身体非常的虚弱,持续低热,体温波动在 37.2℃~37.8℃之间,检查身体却没发现什么问题。老先生是知识分子,自己平时非常重视身体保养,得病以后也认真整理了自己的病历资料,他把每天体温的波动和血压都记录在这个本子上,大约两三个小时他就量一次体温,量一次血压,为了方便医生找寻规律。

老先生虽然持续低热,但日常生活还能基本维持,因为病因不明,一直就没有服用西药,中药也没怎么服用过。他自己感觉已经基本适应了这种低热的状态,只是感到乏力,无精打采,日渐清瘦,胃口越来越差。

我又详细地问他其他症状。他平时无汗,偶尔还觉得身冷,纳食不馨,大便干结呈球,3 天不解大便就要用开塞露。即便有意多吃蔬果,也时常排便困难,大便难的时候,不仅腹胀,还会胸闷、心慌、气短,但睡眠正常。以前有癫痫病史,现在偶尔还有些小发作。可是我总觉得还是有些其他原因,继续询问才得知,老先生还有一个重要病史,就是他以前有过前列腺癌,已经手术 10 多年了,这 10 多年以来他一直复查,前列腺核磁和肿瘤标志物,都是正常的,没有复发的征象,另外他还有高血压病史。

这么多症状和病史,一定要注意抓主症,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老先生低热的问题。低热有很多原因,西医有功能性低热的说法,就是比正常人要高出 0.3℃~0.4℃,如果排除器质性病变,就属于这种发热,这时候中医的疗效比较好。从中医角度考虑,认为发热分为内伤发热和外感发热,这位老先生属于内伤发热。并且,他有一年多的病史,时间很长了,我要从多方面考虑。从老先生舌脉上来看,舌色是暗的,舌苔是黄厚腻,脉象是弦滑脉。老先生很在意自己的低热,老是反反复复地看,一遍一遍地量,又做了很多检查,排除了很多疾病,西医也没查出什么阳性结果。老先生最近胃口特别差,什么都不想吃,老伴儿做了很多他平时最爱吃的,也只能吃很少一点。胃口下降才是老伴儿最担心的。

他纳差、嗳气,脾胃运化功能下降了,食积而生湿浊,与邪热胶结不解,体现在舌苔上,就是黄厚膩。发热日久必伤阴液,从他的大便干结上就可以看出来。另外,经常低热,是阴虚发热的一个特征。所以,我给他开了一个以养阴清虚热为主的方子,兼以健脾化湿理气和胃。这个处方用青蒿、白薇这类清虚热的药,再加上砂仁、陈皮、麦谷芽这类开胃气的药,再加上火麻仁、冬瓜仁这类润肠通便的药。这个老先生正气不足,邪热不除,通便不能用清实火的泻下药,要以滋阴润肠通便为主,以免药性峻猛,正气更伤。阴也包括阴血,老先生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其便秘也有血虚之象,所以我还用上一些黑芝麻。黑芝麻有着养血的功效,养阴润肠可用生品 30g。还用上杏仁,杏仁它本身是一味止咳平喘下气的药,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老年人中很大一部分人的脾胃功能下降了,最终就以便秘的症状表现出来,用杏仁取其疏通肺气之性,又可除湿温,是治疗肠燥便秘的好药。治老年人便秘,很多医生喜欢用大黄、芦荟或有这些中成药里都含有的蒽醌类的泻药,很多人都知道,易导致结肠黑病变。这些泻下药都是攻下药,不适合老年人长期服用。所以我一般用药温和,不轻易投峻猛攻下之品,这一点体现我的用药风格。此方整体比较寒凉,为避免寒凉伤胃,佐上一些醒脾开胃、化湿开胃的药,像砂仁、陈皮这些,可以改善胃口。

我告诉老先生煎药的方法,开了 7 剂,每日 1 剂,每日 2 次,餐后服用。治病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尤其慢性病的患者和老年人,脏腑虚衰,需投以温和药物,随证加减,中病即止。在问诊时,尤其面对类似上面这位患者的情况,更需要耐心和技巧,只有详尽的问诊才能为之后的治病保健确立指导方向。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大国医的经验,我们要好好学习

2017-06-19 20:58:3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包装精美,喜欢

2017-06-22 16:55:5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收到的书本印刷 排版 和纸质都挺不错的!

2017-06-27 15:17:2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都是一些回忆录,后悔买了这本书

2017-07-10 10:38: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内容太浅,退了

2017-09-02 19:57: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图书精美,物流迅速,好评!

2017-09-15 15:58:3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完再说吧

2017-10-26 12:05:20
来自悠悠得**的评论:

很好,值得读,请大家告诉大家.....

2017-10-30 10:21: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精装!很不错!而且内容更好看!下次还来!赞!

2017-11-06 20:31:04
来自问***6(**的评论:

我们这种非专业的人也能看懂,很实用,不错哦~~

2017-03-02 15:02:09
来自小***(**的评论:

一般的养生书都看不下去,这书等同看故事,对我胃口

2017-03-02 12:38:05
来自系***a(**的评论:

大国医的故事让人信服,在书里找到好些自己用得着的保健知识,太赞了。

2017-03-01 10:56:08
来自时***(**的评论:

发货速度快、图书质量不错、价格合理,完美的购物体验。还没来得及细读。

2017-03-01 09:35:17
来自爱***(**的评论:

原来看过北京卫视养生堂的节目,对这些国医大师都做过访谈,再来看看他们的书,印象更深刻了

2017-03-02 16:56:26
来自芭***仙**的评论:

听说这些国医大师就诊的机会可是一号难求,几百大洋都搞不定,买本他们亲自写的书看看也不错。

2017-03-02 12:47:3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如书名所述,一切健康的获得需要平时的积累,治愈疾病需要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坚持下去就能得到健康。

2017-03-03 13:11:39
来自童***(**的评论:

90几岁的国医大师在世的也没几个了,他们是国家中医文化的瑰宝,他们的著作也属于稀缺资源,赶紧屯上几本!

2017-03-02 12:42:12
来自**(匿名**的评论:

听他们说自己与师父、徒弟、患者等等之间感人有趣的故事,乃至矛盾冲突、经典的案例、生平所学,挺有意思。

2017-03-06 10:24:58
来自***(匿**的评论: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了才知道身体健康的可贵啊,才晓得要平时多注意养生。这本书让我的观念有所改变,满意。

2017-03-03 10:18:12
来自我***A(**的评论:

已经读了一遍,又回过头来看看几个章节,细细品味,这本书读起来不仅长知识,还可平心静气,确是养生好书,值得一读。

2017-03-06 11:03:25
来自愤***鸟**的评论:

开始觉得书有点小贵,拿到书后发现还是有理由的,用纸和装帧都很考究,作者毕竟是国医大师,这么大年纪还亲自撰写,不容易,呵呵

2017-03-02 17:19:5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样的书值得一看,多了解些中医知识比啥也强,简单的问题会处理,复杂的问题会给医生描述,里面的知识学到了还可以多给家人讲讲。

2017-03-03 14:07:35
来自我***太**的评论:

发生疾病而损害健康的大部分因素都与患者自身有关,是可以被人为调控的,即许多疾病都是人们自己忽略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造成的。

2017-03-03 10:43:35
来自j***9(**的评论:

学医的必须来膜拜一下国家级的中医大师,上过孟老的课,孟老的医德与技艺没的说,对学生也很照顾,看了书后对老师的治病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我真诚的为图书打个广告,哈哈

2017-03-03 10:38:35
来自喵***2(**的评论:

这书里讲到了很多老国医诊治病人的例子,很真实,其中有个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我现在的很相似,颜老的治病方式还是很牛的,说起来特有道理,我们一般人也能懂。人到四十,还是要学会时刻保养自己,身体是最重要的。

2017-03-03 10:03:1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老实说以前对中药是一点也不懂,不懂怎样合理服用,看了这本书,更是觉得中华草药博大精深,好在书里有许多的故事,看后多少能懂得其原理,丰富自己的知识。可以说,这本书绝对是买得值了,让我成为了大师的粉丝。

2017-03-03 13:55:43
来自甜***爱**的评论:

封面装帧设计真不错,里面的纸张手感也很好,文字清晰。买了好几本送人,可以做收藏也很棒。

2017-03-02 15:14:07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