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给女孩的礼仪书·得体行为与正确地待人处事图书
人气:20

给女孩的礼仪书·得体行为与正确地待人处事

气质女孩教养实用宝典 教养女孩,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不错过女儿的每一次成长,*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与陪伴。
  • 所属分类:图书 >亲子/家教>培育女孩  
  • 作者:[项前]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5816463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
  • 印刷时间:2016-05-3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专门针对女孩教养的亲子家教书,分别从女孩的性格培养、待人接物的礼仪培养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帮助女孩克服自身弱点,培养女孩形成良好的兴趣、性格、礼仪、情商等。

编辑推荐

好家风就如好学校,好父母就如好老师。

女孩,不能不懂礼;

女孩,不能不谙世事;

女孩,不能不坚强;

培养高贵优雅的女孩,是父母最甜蜜的“负担”。

作者简介

项前,编辑出身,为我社写过多种励志类图书。其作品文笔优美凝练,见解犀利独到,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及时章 好父母就是好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3

好家风是塑造孩子好性格的积极力量>>>9

消除代沟>>>19

培养良好性格>>>29

选择适合成长的教育方式>>>38

正确的性别教育>>>46

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49

建立快乐祥和的“情绪线”>>>56

第二章 重视能力培养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67

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75

培养做事的耐心>>>80

训练忍耐力>>>86

学会勇敢面对挫折>>>92

培养坚毅的意志力>>>98

克服懦弱>>>102

第三章 正确为人处世

学会自我认知,掌握必要的生活能力>>>109

克服过度虚荣心>>>117

认识嫉妒和攀比的害处>>>121

培养分享意识>>>128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131

克制冲动,冷静理智>>>138

给孩子一定自由度,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144

从容对待失败>>>151

第四章 学会思考

培养爱思考的习惯>>>159

培养自主处事能力>>>166

掌握自主选择能力>>>174

培养有主见的孩子>>>181

欣赏孩子的创新意识>>>188

大胆想象和假设>>>195

避免脑袋“变笨”>>>202

培养学习兴趣>>>208

第五章 培养好习惯

纠正急躁的个性>>>217

不要纵容坏脾气>>>221

改掉三心二意的毛病>>>229

懂得自律>>>233

根据年龄培养好习惯>>>243

杜绝不良行为习惯>>>248

在线预览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教育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同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这个“好”字该怎样理解呢?有人认为,把孩子教“好”,是指让孩子将来学习上争得及时、长大后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其实不然。教好孩子不一定跟财富、地位、名声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此,“好”的标准也因人而异。教育“好”孩子是指父母在教育时要符合孩子的个性发展,不能单纯地以社会成就(如财富和名声)作为培养目标,而是要让他们做好的自己。把孩子“教好”,让他们成为“好的自己”,而不是强制要求他们成为爱因斯坦、比尔 盖茨……让孩子成为好的自己,是对孩子的尊重,也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对女孩教育,父母应根据自己的“小公主”的自身特点制定教育方法,让她开心、健康地成长。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父母都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以成人的认识以及社会的要求为目标,一味地以自己的“需求”“教育”孩子、“塑造”孩子,甚至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其实,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所有经验和认识,以及感觉、需要,都跟成人有很大的差距,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清楚自己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想法、找准教育的目标,从孩子的发展出发,选择合适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还有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会循章据典。他们会振振有词地说:“教育讲方法有错吗?”教育讲方法的确没有错,但错的是家长们对方法的滥用和套用。我们知道,产生同样结果的原因未必是一样的;而同样的原因,也不一定发展成为一样的结果。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常忽略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经常套用某个专家的方法,或套用某本书上或者别人教育孩子的经验,却忘了“此孩子非彼孩子”,让自己的教育陷入死角和误区中。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要想使教育有成效,就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因材施教。如果盲目套用所谓的教育经验,听信“专家”的言论,违背自己孩子的个性和成长需要,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也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教育孩子,重在原则和方法,原则和方法正确,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原则和方法不当,就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那么,在培养女孩的过程中,父母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1坚持“严”与“爱”相结合爱子之心人皆有之,家长对女孩往往更加宠爱,但爱也要有个度,不能溺爱。父母要把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握好疼爱与溺爱的界限。父母对女孩既要疼爱,又要对她严格要求,只疼爱而不严格要求,就成了溺爱。溺爱无度很可能会使孩子遭到毁灭。高尔基说:“爱护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会教育孩子,这就是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了。”当然,父母有时很难划清爱护和溺爱的界限,但溺爱的确是孩子一切不良品行产生的温床。因此,父母不能因为疼爱孩子便由她任意妄为,基本的教育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变。因为只疼爱,没有教育,就容易走向溺爱;只教育,而没有疼爱,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受到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把疼爱和讲道理融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教,教中有爱。从孩子的学习、智力培养到日常生活中的品德教育,都应该坚持这一原则。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女孩,她们处于需要父母更多关心爱护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一方面要给她们充分的爱心和照顾,另一方面也要多方面要求她们,以使她们更好地成长。2坚持教育上的一致性一致性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及时,要求家庭所有成员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必须一致;第二,要求家庭与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相一致;第三,要求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因自己心情好坏而改变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和方法应长期如一。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随着自己情绪的变化来改变教育方式。高兴时,拿孩子当宝贝,爱护有加,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高兴时,拿孩子当出气筒,看孩子处处不顺眼。这种喜怒无常、时冷时热的做法,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家庭成员如父母、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应一致,否则就会使彼此间的教育影响相互抵消,而且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该听谁的,甚至给孩子提供了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的可乘之机,因为孩子觉得反正有人护短,便有恃无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做到要求一致、态度一致、方法一致。这样,孩子会感到家庭成员意见的统一,非服从不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得到强化和巩固,而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逐渐消除。除了家庭教育观念要一致外,家庭与学校、社会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也必须一致。上述各种教育互相配合,才可能将各种教育因素汇聚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帮助和引领孩子健康地成长。3坚持“以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只有在与伙伴的共同交往、游戏活动中,才可能真正理解各种集体生活的原则,培养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合作等优良的个性品格。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正是在学校生活中得以发展的。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后,会有强烈的结交同伴的愿望。为了保障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父母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集体环境,让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共处。比如,父母可采取多种形式,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孩子选择一些年龄相仿、性格相近的小“闺蜜”,使她们彼此交往。同时,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等拿出来和伙伴们一起玩,使她具备“分享”的意识。还可以让孩子多去公共场所,多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多去少年宫等有许多伙伴可以一起学习、娱乐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使她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社会经验,为今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4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孩子既是父母抚养和教育的对象,又是发展的主体,是在自我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而成长起来的。父母要敢于让孩子去承担风险,不必事事插手甚至包办。因为孩子只有在跌爬滚打中,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5“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最早、最直接和最经常的模仿对象。埃里克森人生八大发展阶段论曾指出:“年幼的孩子会模仿父母,以父母的形象为榜样,不加区分地予以认可和接受,因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关系到孩子的个性形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加强自我教育,为孩子树立一个好形象,以表率的力量感染、教育孩子。6“适度”原则父母在对孩子进行要求、爱抚、批评、表扬时都应做到适度,过度或不及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父母对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进步和退步应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给予适度的鼓励或批评、指正,以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过分的夸奖、表扬会使孩子沾沾自喜、骄傲狂妄;过度的批评、责罚则会使孩子胆怯、不自信、自卑;过多的保护会使孩子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减弱;而过于放任孩子又会使其变得自由散漫、随心所欲、任性蛮横。因此,父母只有把握住教育孩子的“度”,才有可能使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这一目标得以实现,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好家风是塑造孩子好性格的积极力量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小公主”能拥有美丽与精彩的人生,而父母正是孩子的及时个人生导师。每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父母的行为举止和家庭氛围构成的家风,能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影响孩子人格的塑造。家风像是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对孩子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也是最基本、最直接、最频繁的教育,能够帮助、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情。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等,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应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教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等。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是与其自幼所处的家庭环境、所享有的生活条件、所受到的教育年限、所接触的文化氛围等息息相关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影响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常常可以看成是其生活经历的反映与产物。父母,特别是母亲,会对孩子在婴儿阶段的性格萌芽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酷爱清洁的母亲,会带出爱干净的孩子;邋遢懒惰的母亲,则会带出同样邋遢懒惰的孩子。孩子的性格在未定型前的可塑性很大,这正是父母应该抓紧时间对其进行引导、培养的一个好时机。此时的孩子有明显的受暗示性和模仿性特点,父母可利用这个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家风教育,给她树立好的榜样,使其形成良好的最初性格特征。专家强调,父母应当重视孩子最初形成的性格特征。虽然那时孩子性格还没有定型,但却是未来性格形成的基础。例如,有的婴儿一饿就大声哭闹,妈妈常常是一听到哭声,就放下手里的活儿,赶去喂奶;反之,饿了不叫也不哭的婴儿,妈妈常常把手头的事情做完了,才不慌不忙地去喂奶。久而久之,一哭就有奶吃的婴儿会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唯我重要”的意识,不愿意遵照成人的吩咐和集体规则行事,长大以后很难形成与人和睦相处、遵守纪律的性格;而有规律地吃奶的婴儿会养成耐心等待、尊重他人的意识。所以,父母从最开始时就不要纵容孩子,要因势利导,及早匡正,这样才不会错过早期教育的好时机。那么,如何陶冶女孩的情操,培养女孩的良好性格呢?做父母的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去营造好的家风呢?1高尚的精神情趣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营造充实、高雅、丰富的家庭精神生活,防止低级趣味对孩子的精神污染。有些父母不注意为孩子创造好的生活环境,例如,下面是一些孩子吐露的心声:“我爸妈天天招来一帮人在家打麻将,总是吵吵闹闹,来玩的人还一个个敞胸露怀,捶桌、跺脚,一双双血红的眼睛盯着对方手里的‘大团结’……”“父母一打牌,我就烦。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叭叭’的拍桌声,吵得我心烦意乱。我强忍着用手堵住耳朵背课文,可爸爸还不断地叫我给他的牌友递烟倒水……”上述这些情景,怎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因此,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中,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心情才能愉快,性格才会积极进取,也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浓厚的学习气氛信息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替要求我们要建立学习型家庭。父母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热爱学习,崇尚知识,让家庭充满学习的氛围。有个女孩作文比赛中得了及时名,人们都以为她当编辑的父母一定为她修改过作文,做过指导。可是一了解,父母根本就没给她“吃小灶”:“我们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哪有时间辅导她呀!”那么,秘密在哪儿呢?原来,是氛围起了作用——妈妈每天伏案改稿,爸爸埋头编辑,家里偶尔来了客人,谈论的也都是如何修改文章,论“结构”,谈“中心”,家庭中的这种“文风”熏陶着女孩,久而久之,她也喜欢上了写作。3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家风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的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印记。为了给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父母对孩子也要民主,主动倾听他们的意见,有事情平等协商。有些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建设,夫妻频繁争吵甚至动手,孩子就会在争吵的环境中形成烦躁的情绪。一个留级女生说:“我没法不留级,我在家没法学习。爸爸妈妈整天吵架,不是拍桌子就是摔东西;有时妈妈几天不回家,爸爸就拿我撒气。每次我看到爸爸坐在墙角抽烟,一抽就是几个钟头。我心里也烦极了,哪有心思学习呀!”大家想想,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的孩子怎能健康地成长呢?另外,要让孩子的生活充实,家庭中必须要有健康的精神生活。人们需要物质生活,同时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学习、工作,也需要游戏、休息;需要严肃、认真,也需要活泼、幽默。家庭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有些父母觉得与孩子嬉笑打闹有失“家长威严”。其实,与孩子在一起欢乐地游戏,有助于增进两代人的感情。当孩子和你亲近了,就会比较听你的话。如果父母总是绷着脸,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家庭充满欢乐气氛,才能使孩子、父母的情绪得到调节,体会到天伦之乐,提高家庭的凝聚力,从而推动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家风的形成过程中,不能忽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影响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培养孩子的性格,父母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确定合适的角色定位,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教导孩子。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1)父母应各自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担负起不同的教育任务。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因性别角色、社会分工、家庭分工的不同,应各自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担负起不同的教育任务。一般来说,母亲偏重于生活和情感,父亲偏重于精神和心理;母亲强调稳定和谐,父亲强调创新发展;母亲传递着细腻、呵护和富有同情心等柔软的一面;父亲传递给孩子的是坚强、勇敢和敢于承担,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造就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质。相反,如果过分地强化或弱化某一方面,都将影响孩子的心理成熟和性格完善。例如,在父爱不足和母爱过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胆小,意志脆弱,缺乏创新精神,过于依赖别人;而过于关爱的“保姆式”父爱,又会导致孩子在情感和性心理发展方面的障碍。例如,很多家庭中当孩子提出问题希望父母解答时,父亲会让孩子自己去看去想,给孩子留下困惑和疑虑;而母亲却会把答案和盘托出,说出结论。从表面上看,父亲的方法有点“粗糙”,但能促使孩子多思索,这是一种很好的意志锻炼。而母亲的做法,易让孩子产生惰性。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都应该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让孩子既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学会同情,又能从父亲那里学会坚强和勇敢,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2)母亲可表现得柔弱一些。许多母亲表示,自己的女儿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其实,孩子的坚强是可以锻炼的,作为母亲,不能太庇护、太娇惯孩子,应让孩子坚强一些,给孩子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有些母亲认为如果自己过于能干、刚强,就没有孩子施展本领的天地了,孩子会变得软弱和依赖;而且,母亲表现得柔弱一些,会令孩子坚强起来。这种说法有些片面,母亲最应该做的是和女儿交朋友,多听听女儿的心里话,多关心女儿的日常想法,让父亲与女儿多接触,使女儿性格刚柔相济。(3)别忘记父爱的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母爱可使孩子的身体和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父爱则表现在教会孩子怎样应付和解决他们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母爱代表着人性和社会生活情感方面,父爱则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其主要表现在对孩子成就感的培养上。有人说:“一个父亲胜过5个教师。”这话有些夸张,但有其对的一面。想要培养出一个的女孩,父亲是绝不能袖手旁观的!据有关机构调查表明,如果父亲参与到对孩子的正确教育中,则孩子在数学和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就会比较高,与人交往时会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较强,很容易与人相处。由此可见,孩子最理想的人格形成需要父爱和母爱两方面作用。然而,现在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父亲们忙着为一家的生计奔波,而把教育、抚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都推给了母亲。一些父亲甚至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严重不足。而在这样单性教育的环境中,孩子过多地了解和接纳了母亲温柔的性格,缺少以父亲为榜样的模仿及学习,所以很难形成勇敢、坚毅等的品质。与此同时,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也几乎都是女性。女教师从自身天性出发,往往喜欢把“听话”、“守规矩”、“文静”当作好女孩的美德,而把“调皮”、“好动”、“爱提反面意见”作为“坏女孩”的标准。这种教育环境从小遏制了女孩的独立意识与坚强性格的发展,从而使其变得没有主见,容易形成所谓的“偏阴性格”,表现为脆弱、胆小、多愁善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等。而父亲亲临“教育”及时线,有利于培养女孩的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她能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那么,如何科学地表达父爱,较大限度地发挥父爱在培养孩子性格中的作用呢?父亲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常表达爱意。父亲平时可多采用握手、拥抱、击掌等方式来向孩子表达爱意,在她的生日或取得一些小成绩时,可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示祝贺、鼓励,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同时注意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业、心理等方面,经常同她一起探讨问题、交流看法,尽量满足孩子关于父女互动方面的需求,以此增进父女之间的感情。(2)多些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坚持每天与孩子共度一段时光。比如,经常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看影视剧、听音乐会、看球赛、踏青野炊等。那些为生计奔波在外的父亲更应如此。因为孩子的气质、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唯有父亲同孩子相处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孩子的记忆深处才有父亲与其活动和交流的印象。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从父亲那里享受到父爱,还可以从与父亲互动中受到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人格等诸方面的影响。(3)做孩子的榜样。父亲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要想孩子有坚强的性格,有宽容的胸怀,做事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父亲就不能怯懦;而要想孩子心胸豁达,父亲就不能心胸狭隘,要有开阔的心态胸襟。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说”。父亲的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到眼里。做父亲的不仅应该为人正派、有上进心,更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孩子,以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应该怎样为人处事。父亲如果做错了事情,也应该向孩子道歉,这是维护父亲形象的好方法。(4)给孩子心灵上的支持。孩子可能会做错一些事情,这时父亲一定要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分担压力,帮孩子弥补过失。作为孩子的“老师”,父亲应该很多事情都想在前面,父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使其有良好的心态。这个“教练”角色称职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成长中的女孩需要科学的家庭教育,父母需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如此一来,在家庭教育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除代沟不少父母常常为教育女儿感到头痛,觉得女儿与自己的思想观念距离太大,而孩子有时也会抱怨父母顽固守旧,过分干涉自己的社会交往、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这都是亲子间缺乏相互理解、互不相让造成的后果。因此,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代沟”是客观存在的。李妈妈与女儿时时刻刻隐藏着“战争”的危机,导火索总是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女儿染了发,美滋滋地哼着歌回来。妈妈见了,很不高兴地说:“怎么?我辛辛苦苦生了你,染头发不告诉我,染得七红八绿的,好好一个脑袋,成调色板了!你整个一变色龙啊!”女儿不高兴地说:“哎哟,妈,这都什么年代了,尝试尝试新事物不行啊?” 女儿班里组织春游,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有几张女儿和男同学的合影,按照妈妈的看法来衡量,距离过近(其实,那距离实际上确实没什么)。妈妈说:“这是谁家男孩,靠你这么近干什么?瞧你还美滋滋的!”女儿不乐意了:“您那么封建干什么?不就是照张相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再说了,他就是我的同学!”女儿出去旅游,从外地回来,给妈妈带了礼物。妈妈说:“乱花什么钱,带什么礼物啊,羊毛还不是出在羊身上?”女儿扫兴地说:“本来是想着您,看您说的。”女儿零花钱总是告急,妈妈说:“你真是不会计划啊,大手大脚地花钱,看你以后自己赚不了那么多钱怎么办?想想我们小时候……”女儿说:“行了,您那个时候,一根冰棍才几分钱,对吧?可现在什么时候了,能比吗?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水涨船还高呢,我那点儿零花钱,花得已经够节约啦!”上述案例中妈妈与女儿的几个生活场景在现今家庭很普遍。现在的女孩大多是独生女,家中没有兄弟姐妹。女孩因为性格比较温柔细腻,所以她们有时会感到寂寞和孤独,因而更渴望与父母的沟通。而且,社会和父母的期望、学习的压力也会经常使她们透不过气来。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她们,她们就会表现出急躁、委屈等不良的情绪,无法与父母正常交流。现今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想法并不比成人少,比如,我们来看看下面案例中一些孩子的心声:“我妈这人事儿特别多,对我管得特别严,啥事儿都要干涉。比如说,我每天去哪儿,几时回来;说哪些话,做哪些事儿;买什么衣服、怎么穿,都得听她的;电视看几个小时,看哪些频道……我妈都会吩咐我,甚至连用哪个牌子的卫生巾都得我妈说了算。”“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有些事自己应该可以做主了,可在我们家根本没有民主可言。上回我去同学家玩,我妈规定我晚上9点必须回家。我就迟到了半个小时,回去我妈就唠叨了我一个钟头,竟然还说:别说半小时,给你规定的时间你迟到一分钟都不行。现在我每天都觉得特别压抑,压根喘不过气来,家里好像牢房……”案例中孩子的怨气说明了一个问题:父母与孩子有“代沟”。做父母的,肯定是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管,怎么管,爱,怎么爱,其中有很大的学问。下面再看一个案例,这是一个母亲的日记:这天晚上,女儿写完作业后跑到我身边一把抱住我,头埋在我的怀里一动不动。我有些诧异,问:“宝贝,你怎么了?”半晌,女儿抬起头来一脸的不悦,说:“妈妈,今天我很不高兴,因为我们班有个男生说了一句很恶心的话。”“是吗?说了什么话啊?”女儿不好意思地看看我:“他说我们班的某某喜欢我。”说完,女儿不安地低下了头。我不禁笑了,才10多岁的女孩啊,竟也会为“喜欢”而伤脑筋了。我问她:“有人喜欢你,你不高兴吗?别人喜欢你,说明你是个讨人喜欢的女孩,想跟你在一起玩,这应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啊,你怎么还不高兴,难道你不想让大家都喜欢你吗?”女儿迷惑地睁大眼睛看着我,说:“可是,他还说某某要跟我结婚啊。”我愣住了,没想到现在的孩子成熟得这么早,知道男女互相喜欢就是要结婚了。我又问女儿:“你知道结婚是什么意思吗?”女儿迟疑了一下,说:“就是……就是要住到一起,像爸爸妈妈一样。”我心底又吃了一惊,女儿对“结婚”的意思领会得还挺对的,那么,该怎样去引导她正确对待这件事情呢?我想了想,抱着她说:“被别人喜欢是件好事,同学说某某喜欢你也没什么不对,但他说某某要跟你结婚这就不对了。因为结婚是大人的事情,是要等到你们都长大成人,学业结束,开始工作的时候才可以做的事情。你的同学也还小,不懂得结婚的意思,他可能只是说说而已,你不必为他说这样的话而不高兴,只当是个笑话听吧,不要在意,好不好?”女儿乖巧地点点头。案例中这个母亲就是一个能和孩子平等对话的妈妈,她听得懂女儿心声。其实,每一个女孩都是独特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可塑性,她们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烦恼,如果父母不了解女儿的内心,所用的教育方法不对,亲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希望能学习到自己想学到的知识,带给孩子。

2016-06-22 10:12: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没看,应该还可以。

2016-06-22 17:55: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06-30 13:44: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2016-07-01 13:33: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好。慢慢将理论实践。

2016-07-29 13:36: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评

2016-08-08 10:33:53
来自淘女郎**的评论:

非常愉快的购书体验,正版的图书,神速的快递,必须点赞,买书上当当已经是不二的选择习惯!

2016-08-30 01:22:46
来自小笔尖**的评论:

女孩子应该拥有

2016-08-30 08:16: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女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呵呵!

2016-10-03 23:15:21
来自绵羊932**的评论:

女孩,男孩,行为得当,礼仪庄重,待人友善

2016-11-07 15:42: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做活动买比较划算,优惠力度比较大,宝贝所有书都是当当上购买的,应该是正版,快递很给力,支持当当

2016-11-12 16:09: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好

2016-11-12 20:44:41
来自雨点ty**的评论:

孩子非常喜欢,好开心的购物

2016-11-20 23:18:24
来自朝霞映**的评论:

感谢当当网对商品送货外包装的改变

2016-11-21 16:51: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Good,five stars!

2016-12-04 11:58:3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好,价廉物美,每次都锁定当当,棒!

2016-12-13 18:35:38
来自紫水晶**的评论:

孩子很喜欢看!

2016-12-13 21:00: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12-15 20:22:50
来自宝***(**的评论:

很不靠谱的一本书内容陈旧且可以把所有写女孩的地方都换成孩子。懂了没就是一本不知道去哪里东抄西抄凑起来的书纸张黄而旧很low的一本书封面做的很洋气。家里没位置放这样的没营养的勉强称为书的东西已经送去回收站了。

2017-01-05 23:38:07
来自***(匿**的评论:

质量可以。

2017-02-28 06:06:1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物流很快!

2017-04-04 17:28:52
来自悠***(**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很喜欢

2017-06-23 16:55: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纸张很好!

2017-07-08 00:05:5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包装完好,物流很快!

2017-07-08 13:58: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2017-09-06 09:57:41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没有透明纸包装,感觉不像新的。书的内容教条比较多,实例少,一般,错别字不超过5个,但还是有。

2017-07-17 13:15:2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个主要还是要家长看,还没找到一个那么适合孩子自己读的礼仪教材。

2016-11-02 12:00:42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