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阶段,孩子学什么是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父母教什么是有科学性和远见性的?这是身为父母经常琢磨和思考的问题。面对孩子的顽皮和初露端倪的各种小毛病,不少父母很疑惑,大人并没有专门教孩子,他的不良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在本书中,全国著名育儿专家晏红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精心挑选了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品德修养习惯、情绪管理习惯。她熟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实际,提供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适宜方法。她专攻儿童心理学,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给出针对每一个具体习惯的教育策略。全书以“一个具体习惯 案例 理论支持 教育良策”的形式,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适合父母读、教师读,为困惑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一整套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为什么我对孩子说的话总是不管用?怎样给熊孩子立规矩?孩子总有逆反心理,该怎么办?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孩子变得越来越任性了,软硬兼施怎么还是不奏效?孩子在学校自理能力强,回到家怎么就变样了?这些问题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本书通过对0-6岁幼儿心理、年龄特点的分析,帮助家长和教师理解各种教育现象,理解孩子的行为,并学会利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孩子的习惯养成问题。全国著名育儿专家晏红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精心挑选了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品德修养习惯、情绪管理习惯。她熟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实际,提供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适宜方法。她专攻儿童心理学,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给出针对每一个具体习惯的教育策略。全书以“一个具体习惯 案例 理论支持 教育良策”的形式,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适合父母读、教师读,为困惑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一整套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直接有效的方法。
晏红:清华大学知名学者、早期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幼教学科带头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专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北京市的研究课题,多篇论文在全国获奖。曾获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人物奖、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海淀区早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奖、北京市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学前教育系统支教工作者等奖项。已出版《中国儿童情绪管理》《0—6岁宝宝情绪管理指南》《宝宝入园手册》《宝宝入学手册》《新编家长学校教材》《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与方法》《园本培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等十多部专著。
序:好习惯是生活中的美 / 孙云晓001 及时章0—6岁是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 / 003 坏习惯是人生的债务 / 004 0—6岁培养好习惯正当时 / 005 破解孩子习惯养成的秘密 / 007 遵循习惯形成的阶段规律 / 011 消解影响幼儿习惯养成的家庭矛盾 / 012第二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生活习惯 健康的饮食习惯 / 021 乐意喝白开水的习惯 / 024 快乐吃蔬菜的习惯 / 028 口腔卫生的习惯 / 032 健康的上床睡觉习惯 / 037 快乐起床不磨蹭的习惯 / 040 正确对待疾病的习惯 / 043 自我保护的习惯 / 047 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 051 运动锻炼的习惯 / 055第三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学习习惯 耐心专注的习惯 / 063 认真倾听的习惯 / 070 大胆发言的习惯 / 074 时间管理的习惯 / 079 乐于学习的习惯 / 084 主动学习的习惯 / 087 仔细观察的习惯 / 091 敢于想象的习惯 / 094 探究事物的习惯 / 098 喜欢阅读的习惯 / 102第四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交往习惯 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 / 111 广泛交往的习惯 / 115 礼貌待人的习惯 / 119 接纳他人的习惯 / 123 听取建议的习惯 / 127 良性竞争的习惯 / 132 乐于分享的习惯 / 136 远离欺负打斗的习惯 / 141 应对同伴欺负的习惯 / 145 适应幼儿园集体的习惯 / 151第五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品德修养习惯 文明有礼的习惯 / 157 诚实做人的习惯 / 161 快乐自处的习惯 / 166 尊敬长辈的习惯 / 170 宽容礼让的习惯 / 174 适度谦让的习惯 / 177 同情友爱的习惯 / 183 做事负责的习惯 / 186 遵守规则的习惯 / 190 爱护公物的习惯 / 195第六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情绪管理习惯 内心快乐的习惯 / 201 积极乐观的习惯 / 205 幽默风趣的习惯 / 210 感受幸福的习惯 / 213 自尊自信的习惯 / 218 自我控制的习惯 / 223 说话和气的习惯 / 228 沉着冷静的习惯 / 231 降低愤怒的习惯 / 235 克服胆怯的习惯 / 239第七章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适宜方法 正强化法 / 247 反向链锁法 / 252 积分法 / 254 计时隔离法 / 257 间歇强化法 / 264 区别强化法 / 266 消退法 / 268 系统脱敏法 / 270 刺激控制法 / 274 行为契约法 / 276 负惩罚法 / 279 正惩罚法 / 282后记 / 285
序好习惯是生活中的美孙云晓看到这本培养幼儿好习惯的书,想起丰子恺在一篇文章中讲过的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忍不住想要跟大家分享。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表面合覆在桌子上,给我翻转过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搬到后面去。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他回答我说:“不是,因为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安适。”是的。他曾说:“表面合覆在桌子上,看它何等气闷!”“茶杯躲在它母亲的背后,教它怎样吃奶奶?”“鞋子一顺一倒,教它们怎样谈话?”“立幅的辫子拖在前面,像一个鸦片鬼。”孩子稚气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你又不得不佩服他丰富的同情心和安适的心境。这个孩子随手整理物品的习惯处处透着美,透着对万物的关爱。他关爱着一只表、一双鞋子的心情,体谅着一个茶杯、一件立幅的安适,让它们的位置舒舒服服,自己看了心情也舒舒服服。的确,好习惯应该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行为,好习惯会让拥有它的人觉着舒舒服服。常常听到父母埋怨孩子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玩具、衣物扔得到处都是,却不晓得收拾整理。反复给孩子讲道理,时时督促,处处提醒,父母的这些做法对于孩子养成好习惯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孩子因父母唠叨而倍加反感。试想一下,在这样别别扭扭的心情下,孩子还能感受到好习惯的美吗?好习惯还能对孩子产生吸引力吗?面对年幼的孩子,父母的未雨绸缪确有必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也是期。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幼儿时期养成好的习惯,就犹如自然天生一样,会伴随人的一生。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会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因为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养成坏习惯终身受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习惯?应该怎样去培养?事实上,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常常感到千头万绪不知从哪里入手。手中的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父母减少一些困惑。作者晏红是在清华大学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她了解幼儿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精心挑选了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她熟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实际,提供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适宜方法,并给出了每一个具体习惯的教育策略。书中丰富的案例,总有一些能让您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书中温馨的提示,也会有一些能启发您自己的教育智慧。好习惯是生活中的美,一本培养幼儿好习惯的书也应该是一本美好的书。让我们用欣赏美的眼睛来阅读这本书吧!
这个作者是知名的早期教育家,在看书的时候也感觉得出来她有很多的实际实际经验。也是行动派,很多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况作者都有一些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当然,在真正的育儿当中,这个肯定是因人而异的,但是她里面给出的一些观点我个人还是觉得很赞同的,看书的结构也觉得很有条理。是一本好书。
现在的小孩子都太金贵了,在幼儿园上班感觉每天都要承受特别大的精神压力。以后准备当幼师,默默看书中,提前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毕竟是晏红老师写的,完全相信。
现在书柜里面已经有一堆育儿的书了,希望将来孩子长大了能看见我为他是付出了多少心血,所谓呕心沥血啊!!!真是一点也不为过。这个书看完再借我妹妹看下,觉得写得不错。
感觉买书也是要看运气的,无意中就淘到了这本。虽然看标题有一种浓浓的成功学的味道,但是其实都是讲的很实际很生活的话题,对孩子的教育的指导是很有帮助的。
最近买书买的有点多,而且还都是这种关于教育孩子的,想我当个妈妈不容易啊,连书都只买对孩子有用的,我自己喜欢的都没有买。哎!所谓望子成才,之前还很鄙视,现在觉得这真的是所有天下父母的心啊。这本书应该是买的这一大批书里面写的比较好的,没有很多的废话,都是确实有帮助的金玉良言,哈哈。
这本书集中的讲了很多习惯的养成,感觉挺有用的。以后再日常生活中多留意一下,尽量的改正一些不太好的习惯。
很厚的一本书,好习惯很重要,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学习了。
24. 还是蛮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好看,内容也好。文字的语气也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全知全能了解一切的上帝的口吻。有一种和有经验的人交流育儿心得的感觉。读起来很舒服,也觉得受益匪浅。
在知乎上关注了一些比较有人气的奶爸,感觉他们做的非常的好。现在才刚开始,每天真的都是累的趴下的感觉。孩子虽然才两岁,但是感觉已经有了一些认知能力,希望虽然是爸爸带,但也能做到细心一点,一些小小的问题都要注意到。这次买了一些书,感觉这本书很有指导意义接下来慢慢看。
想和孩子成为朋友,但是这个好难。要是没有威严,说的话孩子又不听;想要有威严,又不可能和孩子做成朋友。最近正特别苦恼,打算看了这本书之后,看有没有什么突破的方法。
孩子每天都在讨价还价。晚上讨价还价不肯睡觉,中午讨价还价不肯吃饭,早上讨价还价不肯起床,每天还要工作。虽然是自己的孩子,最近还真的有点烦。看了这本“武功秘籍”,希望能有所帮助啊。
孩子在幼儿园,有时候也会和同伴之间有冲突。最害怕的就是那些明明是孩子之间的玩笑和冲突,父母却要参与,搞得双方之间都超级尴尬。就不能看下书吗,看这本书的时候真的是超级有同感。想要孩子多多交朋友,父母就应该少干涉。孩子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大的矛盾,为什么总喜欢把大人那种世俗的观点强加在孩子们身上呢。
看到这本书的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时简直是如获至宝,简直是良药啊。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家里就没有真正的整洁过,想让孩子不玩,把玩具收起来,又怕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不控制一下有真的是每天就忙着收拾房间都还来不及,感觉这书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治根还得治本。就是应该让小孩子他自己去收拾。
看了书上的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习惯后,大概按照书上说的做了,然后孩子现在真的乖乖玩玩自己放到原位,哈哈,简直太有成就感了,工作也一些轻松了很多。
下单之后第二天就收到了。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写阅读感想的人。说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感受吧:这本书对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具体的事情真的都很有帮助,每一个案例都很经典,关于怎么教育孩子,关于孩子的一些情况书里面有很多很详细的说明,作为实际指导的书来用,我觉得是蛮好的。
作为一本床头书,我觉得是很不错的,价格也不贵。刚毕业然后成为幼师,感觉经验也不是很足,每天遇到各种熊孩子,有时候还要面对一些家长,每天都好心累。每个孩子都不同,都有自己的个性。我觉得这个书解决了很多普遍性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可以顺藤摸瓜,就能找到症结所在。
看了一些书上说的一些习惯后,发现有些东西还真不能敷衍了事。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之前特别疑惑为什么我家小孩爱睡懒觉,明明她爸爸每天都早起,她为什么学我不学她爸。看来是我在家太多无意间的表露了渴望睡懒觉,让孩子觉得睡懒觉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了。谨戒。
孩子还没出生,但是想在之前多看点育儿的书。孩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很重要,他们的很多瞬间,当时没有看到,以后也很难看到了。想要用心做好妈妈,感觉提前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是很重要的,这本书看着不错。
孩子时超级爱喝饮料啊,喝牛奶啊,就是不爱喝水。跟她说,爷爷奶奶又总是说我省钱,连自己的孩子都舍不得给她花钱,天哪,我简直是有口莫辩。和父母一起养孩子是需要勇气的,父母总是会纵容她干各种事情,在我看来就完全不行。所以,父母们就应该好好看一下书,学习一下,不要再老是纵容孩子啦。
这本书里面有针对很多具体问题的教育良策。案列也很经典。以后碰到孩子有什么情况可以参考一下,给孩子营造最好的成长机会。希望把他能够及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又开朗乐观,在今后的生活中健康成长。
要说教育孩子,我感觉得看两类书,一种是可以给人哲学思考的,有一个大体的原则性的,给人世界观价值观引导的;一种就是再具体的育儿过程中给人以实际指导的,这本书在后一类书里面应该是佼佼者,非常有参考价值。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哈哈,我就是冲着书的标题就买了。真的是有想一下子就把我们家孩子培养成各种都优秀的人才的冲动啊!正好我们家孩子今年5岁,还来得及,作为妈妈的我,得给自己充一下电,为我们家孩子能够养成好的习惯而不懈努力。看这本书应该就是第一步啦。
处在儿童、少年阶段的孩子是最需要正确引导的。这种时候,良好的习惯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为这往往影响到孩子的人生。孩子的成绩可以不够好,但是我希望他将来做一个好人!
不得不说照顾孩子是一门学问,不多读书不行。孩子的小情绪多,又不喜欢表露出来,有时候真的很着急。要是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到时候再因势利导,慢慢来,这样孩子可能就不会一直不怎么说话了。其实真的好想见作者一面,和她好好谈谈怎么教育我们家孩子。
孩子越长大,真是越来越要照顾到她的情绪。小的时候就在摇篮里,出来吃就是睡,然后因为吃和睡的问题哭。现在孩子有她自己的想法了。总觉得要好好保护她,不让她的心灵受到伤害。看这本书,了解一下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想法,收获还是蛮大。
教育孩子,真的是要有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不能因为孩子的反抗情绪心软什么的,总是随便迁就孩子,对孩子的原则性观念及很多以后再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念的形成都有很消极的影响。边看书,边思考,觉得在日常生活对孩子的教育中还有很多的不足。
习惯真的是太重要了,“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这中间环环相扣。买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这本书,觉得可以买回来看看。希望看了之后能对教育孩子有所帮助吧。
孩子刚上幼儿园,感觉有种失去很重要东西的感觉。每天担心孩子在学校过的好不好,担心有没有被人欺负,担心有没有好好喝同学相处。孩子必然是要慢慢长大,然后渐渐远离父母的,但是父母在看不到孩子的情况下的担心也不是无谓的。感觉作者很理解父母,文字间有一种温和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