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精神的高扬,却陷入了物质主义、实利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的泥坑,造成了精神的危机。中国社会已患上“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人们如果想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公民素养,该从哪里入手?当从阅读开始。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最为著名的人文素养经典文本88篇。这些篇章充满生命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我们可以和无缘谋面的历史巨人或不相识的朋友进行精神的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文化意义的交流与传承。人在精神上得到修养,并能从中体会到生命的欢乐和自由。
打开无数道宽阔的大门,通向一个又一个人类的思想高地。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常识
书架上不能缺少的收藏。
教育家 钱理群 先生 铭心激赏 作序推荐
你是否见过,我们的生活中四处弥漫着空虚和无意义的气氛?
你是否想过,我们究竟是想成为“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还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你是否探究过,人文究竟有什么意义,生活有没有意义?
其实这些已有无数先贤替你思考了
人类为什么要追寻人生的意义?
你是国家的公民,但你有哪些权利、责任、利益?公民如何诞生?
怎样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
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座蕴含力量的宝藏,你的心灵是否还在沉睡?如何唤醒?
如何拯救因生态破坏而沦落的每个人的故乡?
马小平,男,1956年生,1982年师范大学毕业。先后供职湘潭、东莞、深圳等市重点中学,为重点骨干教师、王牌语文老师,学生最欢迎的老师、弟子最喜闻乐道的恩师。
专事教育,迁流不改。主张中学语文课堂,应为幸福场所,亲躬践行迄今。
思无邪、行无狎,端谨之持身,高洁之心性,见者无不叹为今世之一异数。著名教育家钱理群教授深为感动,专门撰文《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能够走多远》,就《马小平教育思想札记和对话》,相与切磋砥砺。专为本书作序推荐。
序言我们缺失了什么,我们如何面对 写在前面的话 及时章 人的属性 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 人的三种状态 生命的意义 人生 我为什么生活 第二章 论教育 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和文学 人文素养比数理能力更基础 反思道德教育 政治人的人文素养 第三章 底线伦理 公民诞生的条件 角色意识与主体性 丑陋的中国人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第四章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思想的诞生 思想和思想者 警惕“真理” 精神的故乡 我的精神家园 第五章 什么是民主? 罗伯特议事规则 民主概念与基本条件 自由的精神 法 民主是法的理想 论法短文两篇 三则故事 第六章 论四大自由 自由与恐惧 欧洲人的权利意识 人权的性质 世界人权宣言 全球伦理普世宣言 第七章 美国的“希望工程” 帕尔梅墓前的沉思 济穷之道不在“施舍” 短文三篇 第八章 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鲁迅杂文《热风》选读 尊重谁的文化差异 第九章 孔孟 黑暗王国里的残烛(节选) 传统文化的更新与再生 汉语的人心 汉语、英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机能 第十章 我们的忧虑 人类的困境 生态灾难,也是文化灾难 谈谈可持续发展 环保与公民责任 我不认为我征服了沙漠 拯救地球 第十一章 假如没有马克思 这一代以及那一代的理想 战争 炉边谈话 大屠杀:日本冷脸欧洲热泪 第十二章 巨人之死 睦邻友好的新起点 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复兴 用灵魂的力量抵御暴力 让种族隔离制度在世界绝迹 英雄的完成:踏上回家的路 将世人的悲惨背在身上 第十三章 科学与人生 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 科学要遵循人道的规律 我的世界观 科学家要求废止战争 公众的科学观 想起霍金 第十四章 给我未来的孩子 给儿子的信 给女儿的信 有温度的词汇 智慧的美丽 保姆 爱是世上最伟大的 第十五章 审美需要真诚和自信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慢慢走,欣赏啊!”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最美好的时刻 精神明亮的人 当她十八岁的时候 第十六章 青春 你就是一道风景 致加西亚的信 醒醒吧,睡着的心灵巨人 《巨人三传》初版序 把握你自己 看灵魂 第十七章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节选) 成功者的心理品质 达成心理健康的练习 建立自信
看到这一点,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启示呢?显然,人类渴望了解自己,而渴望了解自己,不断寻求自身存在的意义,这,又正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本性。我们对人的研究,何不就此开始呢?我们知道,山石草木、风花雪月存在着,运动着,但是它们并不自知自己的存在,更不会追求存在的意义。虫鱼鸟兽也存在着,活动着,但是它们也不自思自己的存在,不去寻求存在的意义。它们彼此之间传递着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还不是意义。唯有人有所不同。人不但存在着,而且不断寻求着存在的意义,创造着存在的意义。对存在的意义的不同理解,还会导致人的不同的存在。人寻求自身的意义,也寻求一切事物的意义。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不妨说,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寻求意义,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本陛。这种本性,体现在前面所列出的各种本性中,同时,还可以使那些本性得到统一的说明。例如,人是会说话的动物,但是,如果人的语言没有意义,便会与鹦鹉学舌无异。不错,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而有理性的标志便是能够理解意义。动物停留于感官感知的水平,只能接受和反映感官感知的感性刺激;唯有人才能突破感性的局限,把握到对象的意义,理性对事物的本质、规律、价值的追求,就是对意义的寻求。是的,人会制造工具,会劳动,能创造,而这些都以人知道自身活动的意义为前提。没有意义的活动,不能称之为人的活动;意义出现错误,活动将难以成功。人一旦发现活动的意义与原有的期望相反,人也可能反过来,放弃或反对这种活动。这时,制造工具的人也会破坏工具,劳动创造者也可以去从事破坏乃至毁灭性活动。因为人的各种活动,都应该以对这些活动的意义的理解为前提。人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而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形成,则依赖于人和人之间的意义的交往。离开这一点,单从生物的种群聚合和种群调节本能上去说明,则很难成功。经济活动、生产关系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发展和政治活动的基础,也需要以人对这些东西的意义的理解为中介。卡西尔认为,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而符号这种东西,正如卡西尔自己所说,“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正是由于有了意义,一个通常的物质对象,对象的一个性质或过程才成为一个符号。符号必须有意义,没有意义的符号便不能称其为符号。意义的表达依赖于符号,但是,意义本身不能被归纳于符号。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一施特劳斯认为人是“意指性生物”(SignifyingCkeature),当人用名称称呼一个事物时,就是把它置于一个连接系统中,通过系统的内在关系来确定它的意义。因此,概念的意义不是来自对象,而是作为一个咨询,其意义是由它所在的系统中的结构地位决定的。结构主义看重结构在人的意义活动中的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这里隐含的前提,便是承认人要寻求意义。如果我们有兴趣,还可以发现许多关于人本性的各种见解都与对意义问题的认识相关联。比如说,当尼采盛赞人对自身的超越本性,把人看作一根系于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索,认识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人是一座桥梁而非一个目的时,他首先认为,世界原本没有意义,是人给了大地以意义和价值,所以人有权利改变它们,变革一切旧价值,创造新价值。当萨特宣称人就是自由,人不是一片青苔,一堆垃圾或一朵花,没有什么东西对人的命运进行了预先的安排或规定,人只是循自己的计划而成的东西,只是他自己的行为的总和时,他是以现象学的意义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那些有价值或有意义的、可利用的客体,都具有一种与人这种意向性的存在物相关的存在方式。因此,正是通过人,世界才有其意义。当人们向外在世界寻求意义和价值陷入烦恼时,关于存在的心理分析是想让人们在烦恼中发现自己是价值和意义的源泉。一下子把这么多关于人本性的观念拿来讨论,很容易使人头痛,好像是想把寻求意义的问题作为理解所有人本性问题的阿基米德点。其实不然。这里想强调的,只是这样一点:在讨论人的问题时,不要忽略了人有一种寻求意义的本性。其实,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被发现。人在世界上生活着,奋斗着,追求着,表面上看,和动物一样,也在同各种各样的物质打交道,然而,实质上是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只是各种物厨性东西本身;人所追求的,则往往是这物质性东西所具有的意义。以动物的眼光来看人,一定觉得很滑稽:人为什么会放着一大堆球不动,十来个人去争夺一个球,而且还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围坐在高台上目不转睛地观看着,并且一阵铺天盖地的欢呼之后,那个球反而被扔在一边,没人理没人要了?人们追求物质,往往是追求它所具有的意义。因此,意义的改变,常常引起人们对它的态度的转变。一则外国幽默描述了一位深谙人类这种本性的剧院经理:剧院中的女士们不肯摘下她们用来表示阔绰高雅、身份不凡的大檐帽,害得后面的观众看不到舞台,经理是机一动,宣布说:“请女士们脱帽,有病者或年老者可以例外。”这样一来,帽子就全不见了。剧院里戴帽子不再是身份不凡的表示,反而成了有病或年老的标志,那么还有谁不愿意脱下它呢?有时,人们为了强调人的物质性,常常把人和外物的关系简单地归纳为物质和物质的关系。这种还原论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人只看作了物,抹煞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一只猫,生下来就是一只猫,不需要再学习怎样做猫,本能就可以支配它追求什么,回避什么。而人则不然。人生下来并不就是一个人,它需要学习怎样做人才能成人。他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回避什么;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饥饿的动物看见食物只知道吃,而人则需弄清食物的意义,所谓“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与事物之间,是通过意义而发生联系的。人追求事物的意义,在对意义的追求中实现自己,因而人在生物学上可以被看作一个未完成的生物,他必须在后天的文化环境中通过意义的引导,表现出人的主体l生行为。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有意义。一只猫活着可以捉老鼠,可以供人玩耍,它的各种叫声可以表达不同状况与要求,熟悉自己所养的猫的主人,可以从猫的一举一动中分辨出各种不同的意义。然而这一切其实都是猫的存在本身所具有的东西,不是它利用自己的存在所追求和创造的意义。人的生存与此不同。人不能单纯地满足于活着,也就是不能单纯地满足于活着所具有的各种自然意义。所谓人不肯白白地活着,就是说人总要利用活着这个前提,创造出与单纯地活着不同的东西。人活着,就像拥有一定数量的颜料或墨汁,而生活,就是要利用这些东西涂写成图画或文字。当生命的颜料耗尽之时,只有有意义的画面才是图画,无意义的画面仍不过是一堆颜料而已。P19-22 看到这一点,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启示呢?显然,人类渴望了解自己,而渴望了解自己,不断寻求自身存在的意义,这,又正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本性。我们对人的研究,何不就此开始呢? 我们知道,山石草木、风花雪月存在着,运动着,但是它们并不自知自己的存在,更不会追求存在的意义。虫鱼鸟兽也存在着,活动着,但是它们也不自思自己的存在,不去寻求存在的意义。它们彼此之间传递着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还不是意义。 唯有人有所不同。人不但存在着,而且不断寻求着存在的意义,创造着存在的意义。对存在的意义的不同理解,还会导致人的不同的存在。 人寻求自身的意义,也寻求一切事物的意义。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不妨说,人是寻求意义的生物。 寻求意义,是人所特有的一种本陛。这种本性,体现在前面所列出的各种本性中,同时,还可以使那些本性得到统一的说明。 例如,人是会说话的动物,但是,如果人的语言没有意义,便会与鹦鹉学舌无异。 不错,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而有理性的标志便是能够理解意义。动物停留于感官感知的水平,只能接受和反映感官感知的感性刺激;唯有人才能突破感性的局限,把握到对象的意义,理性对事物的本质、规律、价值的追求,就是对意义的寻求。 是的,人会制造工具,会劳动,能创造,而这些都以人知道自身活动的意义为前提。没有意义的活动,不能称之为人的活动;意义出现错误,活动将难以成功。人一旦发现活动的意义与原有的期望相反,人也可能反过来,放弃或反对这种活动。这时,制造工具的人也会破坏工具,劳动创造者也可以去从事破坏乃至毁灭性活动。因为人的各种活动,都应该以对这些活动的意义的理解为前提。 人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而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形成,则依赖于人和人之间的意义的交往。离开这一点,单从生物的种群聚合和种群调节本能上去说明,则很难成功。经济活动、生产关系之所以能成为社会发展和政治活动的基础,也需要以人对这些东西的意义的理解为中介。 卡西尔认为,人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而符号这种东西,正如卡西尔自己所说,“是人类的意义世界之一部分”(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正是由于有了意义,一个通常的物质对象,对象的一个性质或过程才成为一个符号。符号必须有意义,没有意义的符号便不能称其为符号。意义的表达依赖于符号,但是,意义本身不能被归纳于符号。 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一施特劳斯认为人是“意指性生物” (SignifyingCkeature),当人用名称称呼一个事物时,就是把它置于一个连接系统中,通过系统的内在关系来确定它的意义。因此,概念的意义不是来自对象,而是作为一个咨询,其意义是由它所在的系统中的结构地位决定的。结构主义看重结构在人的意义活动中的作用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这里隐含的前提,便是承认人要寻求意义。 如果我们有兴趣,还可以发现许多关于人本性的各种见解都与对意义问题的认识相关联。比如说,当尼采盛赞人对自身的超越本性,把人看作一根系于动物和超人之间的绳索,认识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人是一座桥梁而非一个目的时,他首先认为,世界原本没有意义,是人给了大地以意义和价值,所以人有权利改变它们,变革一切旧价值,创造新价值。当萨特宣称人就是自由,人不是一片青苔,一堆垃圾或一朵花,没有什么东西对人的命运进行了预先的安排或规定,人只是循自己的计划而成的东西,只是他自己的行为的总和时,他是以现象学的意义理论为基础的。他认为,那些有价值或有意义的、可利用的客体,都具有一种与人这种意向性的存在物相关的存在方式。因此,正是通过人,世界才有其意义。当人们向外在世界寻求意义和价值陷入烦恼时,关于存在的心理分析是想让人们在烦恼中发现自己是价值和意义的源泉。 一下子把这么多关于人本性的观念拿来讨论,很容易使人头痛,好像是想把寻求意义的问题作为理解所有人本性问题的阿基米德点。其实不然。这里想强调的,只是这样一点:在讨论人的问题时,不要忽略了人有一种寻求意义的本性。 其实,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容易被发现。人在世界上生活着,奋斗着,追求着,表面上看,和动物一样,也在同各种各样的物质打交道,然而,实质上是不同的。动物所需要的,只是各种物厨性东西本身;人所追求的,则往往是这物质性东西所具有的意义。以动物的眼光来看人,一定觉得很滑稽:人为什么会放着一大堆球不动,十来个人去争夺一个球,而且还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围坐在高台上目不转睛地观看着,并且一阵铺天盖地的欢呼之后,那个球反而被扔在一边,没人理没人要了? 人们追求物质,往往是追求它所具有的意义。因此,意义的改变,常常引起人们对它的态度的转变。一则外国幽默描述了一位深谙人类这种本性的剧院经理:剧院中的女士们不肯摘下她们用来表示阔绰高雅、身份不凡的大檐帽,害得后面的观众看不到舞台,经理是机一动,宣布说:“请女士们脱帽,有病者或年老者可以例外。”这样一来,帽子就全不见了。剧院里戴帽子不再是身份不凡的表示,反而成了有病或年老的标志,那么还有谁不愿意脱下它呢? 有时,人们为了强调人的物质性,常常把人和外物的关系简单地归纳为物质和物质的关系。这种还原论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人只看作了物,抹煞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一只猫,生下来就是一只猫,不需要再学习怎样做猫,本能就可以支配它追求什么,回避什么。而人则不然。人生下来并不就是一个人,它需要学习怎样做人才能成人。他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回避什么;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饥饿的动物看见食物只知道吃,而人则需弄清食物的意义,所谓“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与事物之间,是通过意义而发生联系的。人追求事物的意义,在对意义的追求中实现自己,因而人在生物学上可以被看作一个未完成的生物,他必须在后天的文化环境中通过意义的引导,表现出人的主体l生行为。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有意义。一只猫活着可以捉老鼠,可以供人玩耍,它的各种叫声可以表达不同状况与要求,熟悉自己所养的猫的主人,可以从猫的一举一动中分辨出各种不同的意义。然而这一切其实都是猫的存在本身所具有的东西,不是它利用自己的存在所追求和创造的意义。 人的生存与此不同。人不能单纯地满足于活着,也就是不能单纯地满足于活着所具有的各种自然意义。所谓人不肯白白地活着,就是说人总要利用活着这个前提,创造出与单纯地活着不同的东西。人活着,就像拥有一定数量的颜料或墨汁,而生活,就是要利用这些东西涂写成图画或文字。当生命的颜料耗尽之时,只有有意义的画面才是图画,无意义的画面仍不过是一堆颜料而已。P19-22
是马小平老师精心为中学生挑选102篇文章编辑而成,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成人的基础上才谈得到成才。马小平老师去了,但他为教育事业的付出,我们这些受益的学生、家长不会忘记。
从《我的人生我的课》中认识了这个有教学理想的人马小平,因此速购了他编著这本书!
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打开无数道宽阔的大门,通向一个又一个人类的思想高地。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常识,书架上不能缺少的收藏。
阅读的对象既可以是美好的,又可以是丑恶的;既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霉变的,既可能是艰深的,又可能是肤浅的。但是无论如何,通过阅读,自己的心灵和外部世界、和古典先贤、和社会各个层面、和知识各个层次产生了联系。
从报纸上看到介绍是深中马小平老师生前编辑的,深为感动。书印的质量很好,厚厚的一本,都是精选的启迪思想的经典文章。人文素养,不仅是中学生应该补上的课,也是成年人该补上的一课!
_位身陷绝症的教师,亲自筛选,文章都是精典,又自成体系。建议高中及以上人群阅读。会精读,笔记,作评,吸收,融化,相信会受益良多。向编者致敬。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当下教育的反思,对自己心中所认为的教育追寻,可以读到前辈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在思考里,寻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升个人的修养。
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
非常好的一本书,人生必读的102篇人文素养经典
领导推荐给全体人员的。提高人文素养很好的书记,让人知道,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多多阅读和思考,否则无疑意义。
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叩2响命运6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叩响命运的门J:人生必读的一百零2二篇人文素养经典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6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平教育思想札记和对话》J,相与切磋砥砺。专为本书作序推荐。【内容】 中国经济的6发展,6并没有带2来精神的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R文素养经典意义? 你是国家的公民,但你有哪些权利、责任、利益?公民如何诞生?Q 怎样用灵Q魂的力量抵御N? 叩响命运的门:人生6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立自信出版信息书名叩响命运R的门:人生必读…
耳闻马小平先生有年,对他的《人文素养读本》亦早有仰慕之心,如今先生作品终得付梓,面向众生、醍醐灌顶,庆幸、感动、惭愧。斯人已逝,存者偷生,教育复杂而又漫长,但那确是“通向自由之路”。
这本书特别好,从不同方面为我们打开一道人文素养的大门,读罢获益匪浅,非常棒!
因为看了马小平老师的介绍,特意买了这本书。马小平老师曾在东莞中学和深圳中学教过语文,而这两所学校都离我并不遥远。一是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太重要了,我们家长需要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固的心灵防线;二是纪念马小平老师,向这位伟大的思想战士致敬。
一本极佳的人文读本,是马小平老师躺在病床上完成的,愿马小平老师一路安好,也希望一个马老师倒下来,能够有千千万万个马小平老师站出来。教育需要你们的力量,革命……
这是一本教会当代青少年怎样做人 如何学做人的经典集锦 作者用他对社会的关爱 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编成了这本书 会让孩子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感受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推荐!!
非常好。语文老师让我们寒假阅读,本来还担心书到手要好久,结果第一天下午买完,第二天早上就到了呢!快递很速度哦!书的质量也超级棒!good!good!good!
人文素养的一本好书,值得拥有,经老师的讲解,自己的阅读水平提高了,可以去读一些有深度的书了。
很喜欢作者马小平,为人正直,希望中国的语文教育能够有所改善,这是他仅留的一本书,自然要买了,以告慰马老师,中国还有许许多多的马小平在为中国的语文教育在抗争,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
买了给孩子看的,希望这本书能改变他的一些看法。人生都要努力奋斗,在年青的时候不学习,对不起好书和自己。这书绝对好,我知道马小平这个人,中国缺少他这样的人。
有天偶然看记录片说到马小平老师的语文情怀,于是上网买了这本书。孩子8岁还小,希望他将来明白学习语文不是简单的识文断字,无论是对生命人文的思考,还是体会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这些都超过了应试教育本身的需求,却是他在人生中更需要面对的问题。
人文素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速成,来源于不断的积累…可以当成枕边故事每天看一篇,100天之后你就是拥有人文素养的新时代新青年!人生必读,不读是你终生的遗憾!
书不错。致敬此书的作者马老师。我总是觉得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莫大的福气。不仅传输知识,并且以提高学生素养为己任的老师真心令人敬佩。我们的时代是物欲横流,人们在逐名逐利的时候是否想起自己还有信仰,是否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们在中小学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公民教育和道德教育,过去这么多年了仍然被意识形态所左右,马老师的这本新书付出了他一生的精力,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里面的所有文章都值得我们阅读,教育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真的感觉很棒很棒!包装很好,快递员派送很敬业,有十几个电话我没接到但快递叔叔还是很耐心,大赞当当自营,已经是老顾客了,没有一次让我失望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会继续支持下去的!!
用了一个礼拜,从头到尾、一篇不落地读完了这部大书,就当是一个晚辈对马小平老师的祭拜吧。这两天我常常想到他,原本想写点什么,可是写不出来。一方面,最近的工作耗去太多心力;另一方面,想说的太多,反倒无从下笔了。先做做笔记吧。
推D荐语 打开无数道宽阔的大门,通向一个又一个人类的思想高地。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常识 书架上不能叩响命运的门:人生必读的一百零二篇人文素养经典气6氛? 你是否想过I,我们究竟是想成为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还是一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