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要价高达九千美元、由名校斯坦福大学所开设的“设计思考”课程,为什么只用短短三天,就能够让无数人重拾梦想的力量?因为,“设计思考”将教你如何活用“设计师的逻辑”,以有系统、有效率、有创意的方式来解决人生的所有大小难题。它不是提供标准答案的百科全书,而是开启人生无限可能的黄金钥匙。
我该和其他人一样选择一份现实的工作吗?
我要如何做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简历?
我是否该追随梦想,开创自己的事业?
面对任何关卡,你都要像“设计师”一样,先让自己跳脱舒适圈,以“动手”取代“动脑”,在矛盾的地方找出重要的解决关键,如此一来,也才能找到你自己的选项。
“设计思考”在全球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新加坡政府每年花百万台币送官员去美国学设计思考;韩国三星甚至早在数年前于IDEO总部旁租了一间项目办公室,直捣黄龙来学其精髓;中国政府也将在传媒大学开设中国设计思考学院……
“设计思考”是一套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用过去不知道的方法思考问题
四位作者运用“设计思考”取得成功,她们的真实案例能给年轻人更多的启发。
本书一上市就登上台湾“金石堂”排行榜前10名
本书的出版,将掀起“设计思考”课程在中国大陆的思维风暴。
黄菁媺 黄稚晏 李亭仪 施欣妤
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的“设计思考”课程,是斯坦福大学每年最难选的课程。台湾大学引进了这堂课,改变了四个年轻人的轨迹。为了分享这种震撼,她们创立台湾及时个设计思考的教育组织——台湾大学不一样思考社(NTUd.thinking Club),决心推广这种思考方式,帮助更多的人。
他们的社团刚一成立就成为台湾大学最红社团,她们举办横跨学术、企业、政府单位的教育课程,合作单位包括台大、“政大”、“清大”、台湾创意设计中心等,进而引发了一场风靡全台湾的思维革命。
未来他们也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都能运用“设计思考”来拓展未来!
推荐序
及时章设计思考:解决问题的百宝箱
改变人生的设计思考
设计思考不只是把东西变漂亮
生活不需要设计,需要态度
一堂价值九千美元的课
设计思考初体验:学会从“人”出发
拨云见日,矛盾之处必有问题
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没有“不可能”!
第二章从“人”身上找灵感
“人”来“人”去的,到底在讲什么?
设计思考因为你而独特
别让有色眼镜挡住眼前的风景
把自己收起来,用好奇心看世界
换双眼睛就是全新的世界,世界的样貌由你决定!
及时步:知道自己有偏见
关掉大脑的解读功能,看见最初的世界
不要预设“你知道他想讲什么”的立场
以“他”为中心:世界不是围绕着“我”转
第三章遇到问题,别急着找解决方案
人生面临的问题,多半不是选择题
“Need is a verb”的魔力
用“动词”思考
常问自己:What?Why?How?
What?Why?How?帮助你把每一步想清楚
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当自己的面试官
TIP3 How Might We (HMW)statement——解决难题的好工具
第四章掌握同理心,让你四海之内皆兄弟
认识世界好的方式
一样米养千万种人,观看他人精彩的人生经验
拿掉“价值观”的眼睛
让每个朋友都成为你的一面镜子
第五章让创意大口呼吸
如何变得更有创意
可以没有创意,但你一定要有“创意自信”
每个人都有价值百万的点子
什么叫做创意自信
打开尘封已久的创意之门
第六章丢光了脸,创新就不远了
从小到大我们都害怕挨骂
感谢“成本控制家”
在粗糙和中取得平衡——速做和测试
速做与测试:具体化想法与得到回馈的过程
爱情、工作也可以试试水温
使用小贴士,让生活与设计思考都更便利
便利贴与设计思考结合
TIP4速做与测试有三大主要目的
第七章培养创业家的勇气
站上台,你才是个“咖”
速度是一切,迅速创造体验、收集回馈
要坚持,也要懂得变通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完成比好
第八章 实现梦想的养分
坚持你所爱
找到一件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比读什么大学都重要
不要小看细节!它决定你能走多远
梦想家绝不孤单,别把梦想想得太难
勇敢是需要练习的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台大医学系
第九章跳出选择题人生
追求梦想的四个阶段
多少钱能买走你的梦想?
如果因为薪水而放弃自己的梦想,是很可惜的!
除了热情,更要耐着性子等待对的时机
别人羡慕你的工作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好吗?你快乐吗?
“七个为什么”找回初衷
创造自己的选项,跳出选择题人生
及时章 设计思考:解决问题的百宝箱
忽略设计的人同时也忽略了人。
People ignore design ignores people.
——Frank Chimero(著名设计师)
改变人生的设计思考
“设计思考”(Design Thinking)是一个近几年才被创造出来的名词,作为一个从小对于任何事情都需要知道“正确答案”的中国学生,我们不难想象你拿起这本书时,及时个想问的问题一定会是:设计思考是什么?
这问题的标准答案是:用设计师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听起来有点无聊,甚至有点“关我屁事”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那个只会标准答案的人(例如全校及时名的那个人)总会被其他人讨厌。但如果你认真地去了解设计思考的本质,就像主动去认识“那个全校及时名的人”,你会发现他其实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学习,他再也不会只是“那个全校及时名的人”,而有可能成为“我的朋友”。
一开始就跟大家说了标准答案,其实是要告诉你:接下来不会再有标准答案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许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问题。从每天早上几点起床、穿什么衣服,到大学应该念什么系、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是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需要被解决。而设计思考,就是一个可以解决人的问题的有效方法,所以它对于每个“有问题需要被解决”的人来说都是有用的,能帮助人系统地、快速地、简单地解决问题。
从2010年9月接触到设计思考,这个简单的概念为我们的人生带来了重大的成长与影响,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上产生了新的视角,因此,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把这些发现与感动传达给各位,让大家知道如何运用设计思考,让生命变得更美好!
思考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清楚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将带着大家从认识我的朋友“设计思考”开始。
设计思考不只是把东西变漂亮
虽然设计思考听起来像是一种“把东西变漂亮”的方法,似乎只有学艺术或学设计的人才需要知道。但事实上,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小孩子或是银发族,所有人都跟设计思考息息相关,只是我们过去没有察觉到自己在运用设计思考而已。
设计思考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让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用过去不知道的方法来思考问题,无论是在课业规划、人际关系,甚至是决定自己未来该做什么,几乎所有你想象得到的问题,都可以运用设计思考帮助你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
设计思考同时也是一个理念。当你把设计思考的理念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它就可能变成一种改变人生、实现梦想的生活态度。
设计思考是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有人的生活都和设计思考息息相关,
它甚至可能变成一种生活态度。
生活不需要设计,需要态度
构成设计思考的几个核心观念,其实不是什么新玩意,也不是遥不可及的高深学问。如果你问设计思考是什么,我们会说它是一个“以人为本”、“拥抱创意”,以及“动手思考”的态度。
“以人为本”的态度会让你更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让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也让你看见自己能为身边的人带来什么价值,当然也就让你成为一个更善解人意的朋友,以及一个有自信、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动手思考”让你在错误中学习,也让你有拥抱失败的勇气,及时修正并且找到适当的方法达成目标,让你不再害怕跌倒,学会从失败中学习,使每个下一次更好!“拥抱创意”让你勇于面对内心疯狂的想法,找出生活中源源不绝的点子,生活不再一成不变,也不再局限于现有的选项之中。创意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不是老师或爸妈说了算,你也可以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你需要认识设计思考的重要原因,这个原因很单纯:因为设计思考真的很好玩!设计思考就像是一个游戏、一趟冒险的旅程,从鼓起勇气踏出及时步开始,你就已经开始学习怎么享受这个过程,并在找到改变你人生的宝藏!从过程中一边玩一边学,并渐渐具备“设计思考家”的态度,你会发现,并不是设计思考有什么高强的魔力帮你找到方向,而是你会为自己开创出各种可能性。
设计思考并不是维基百科,它无法立刻提供你一个的答案,但它能够带领你从“了解”开始,提供一些能够实践的方法,帮助你改变自己,用更好的方式去面对问题。
设计思考强调“以人为本”、“拥抱创意”、“动手思考”,
让你更认识他人和自己。
一堂价值九千美金的课
如果说美国东岸的创新基地是麻省理工学院(MIT),西岸的创新基地无疑就是斯坦福大学,它培育出硅谷无数的创业家,并提供充满影响力的新商业机会。
“设计思考”这门课正是源于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三天的课程,对外收费是一个人九千美金,而且还不包括机票、食宿。
2010年9月,台大将这个斯坦福大学的超人气课程搬到了台湾,并且从一百多位报名者中,征选出30位学员,我们很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接触到“设计思考”以后,发现自己好像踏入了一个不一样的生命旅程。对我们来说,设计思考是串起一连串意外惊奇的开始,同时也是人生中一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好礼物。
“设计思考”来自美国西岸的斯坦福大学,
它为许多人带来了勇气,
这堂价值九千美金的课是人生中的美好礼物。
设计思考初体验:学会从“人”出发
在“设计思考”及时堂课中,从斯坦福大学邀请来的教练之一布先生,公布了贯穿三天的课程主题——解决银发族的问题,然后告诉大家下午要实地做田野调查,访谈的对象是一群爷爷奶奶们。
从小和爷爷奶奶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也少有和年长者长时间相处的经验,所以对于这个主题难免有些害怕,也不是很了解。然而,在简单的规划访问和分工之后,团队中的Jennifer竟然阴错阳差成为访问的主问人。
及时位受访者是一位外表打扮十分得体的老奶奶。访问一开始,Jennifer抛出了及时个问题:“奶奶,请问您觉得您的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吗?”
奶奶歪着头想了想,说:“没有吧!现在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候,儿子家住得很近,孙子们很可爱,看到他们我就觉得很幸福,还有上帝陪伴我……一切都很好。”
奶奶说完之后,Jennifer瞬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才好。
她心想:奶奶的生活没有问题需要被解决,那我们还要做什么呢?四周气氛顿时变得安静,奶奶的脸上也出现了尴尬的微笑。
还好,这时候访问的副手阿J打破了沉默,他试图和奶奶闲聊:“奶奶,那您平常常去儿子家吗?”
就是这个问题,让奶奶的眼中立刻露出了光芒,脸上也出现骄傲的笑容。她从自己的好媳妇、的孙子,谈到和家人的互动方式,再聊到年轻时经历的战乱、白手起家的辛苦等等,很神奇,当阿J问了一个对的问题之后,奶奶就打开了话匣子,宛如遇见多年不见的老友,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个半小时,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虽然我们一开始准备的问题几乎都没有派上用场,但也因为奶奶的“脱稿演出”,才能对她有这么深刻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去文化大学进修推广部做访谈,和课堂上的长者们一起上了一堂日文课,又去大安森林公园访问正在公园里散步的银发族,然后来到台大医院、龙山寺捷运站附近的公园,实地观察在那里活动的老人家。
挖掘出使用者的需求是设计思考的及时步。在这个挖掘使用者需求的过程中,会运用到一些像是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或是在营销研究、市场调查中的一些技巧,帮助我们更加了解使用者。在设计思考的方法中,与一般的问卷调查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是为了“挖掘”需求,而不是提供使用者一份已经有选项的问卷,来“求证”我们对于使用者需求的假设是对是错。
还记得访问之前,布先生告诉我们:设计思考的及时个步骤是“同理心”,强调所有的设计都应该“从人出发,真正去体验”,观察、体会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如果我们只是假想老人家需要什么,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进而解决他们的问题。
在一整天的访问过程中,我们发现银发族们和我们想象的年长者大不相同。每一个长者都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及动人的故事,其中一位长者,还曾经是清朝正白旗的格格呢!我们从来不曾想过这样的人会出现在台湾,而且这位格格就活生生地站在我的眼前。
我们对于爷爷奶奶们也有很多既定的想象,比如说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或许就会想要减少工作时间,让生活越来越单纯,我却发现有一位爷爷一直渴望创业,期待自己可以活到老工作到老,越活越精彩!
必须“挖掘”使用者的需求,
而非预设选项,用“事实”证明自己对使用者的预测。
拨云见日,矛盾之处必有问题
第二天,讲师告诉大家,接下来的步骤叫做“定义”,也就是当我们获得了许多解决问题的信息、也发现了我们的使用者“银发族”的许多问题后,需要聚焦一到两个问题来解决它。通过这个聚焦的过程,可以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定义”出来。
当下,我们频频点头,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当我们回到工作间,看着满墙的便利贴,突然就困惑了起来,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每个爷爷奶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人格特质,也有不同的问题,要怎么做判断,哪些是我们想要解决的?哪一些问题是“重要”的呢?实在是令人难以抉择。
“矛盾常常代表着有尚未被满足的需求,也预示着会有洞见出现!”教练之一的亚先生说。
当我们遇到矛盾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思考: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为什么没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再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可以找到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年长者就算年事已高、体力也不如年轻时健壮,他们还是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进而增加自我价值的机会。但是,当他们主动提供协助的时候,年轻人总是担心他们会过于疲倦或是受伤,因而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经过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是许多年长者共同的问题。,我们终于“定义”出这次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帮助年长者贡献自己的价值?
愈是矛盾之处,
愈有可能隐藏未被发现的问题。
天马行空的头脑风暴,没有“不可能”!
如何帮助年长者贡献出自己的价值?这是个问句,而答案就是接下来的解决方案! 生产解决方案的过程,在设计思考里被称为“创意发想”。
亚先生帮我们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一定要在5分钟内想出超过一百个解决方案。在发想的时候,还要把点子写下或是画在便利贴上,再大声念出来。这样的方式,对于习惯传统制式教育的我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过了15秒都还没有人开始动作。脑海中虽然闪过了几个点子,也迟迟无法下笔……
在一阵鸦雀无声之后,亚先生打破沉默说:“现在,只要任何你想到的点子都可以丢出来,不要考虑执行层面,越疯狂越好!越多越好!”
“一百个点子里面只有一个会是好点子,所以如果你想出来的点子不够好,也不用在意。”
“还有,大家都要记得,不要批评别人的点子,任何点子都是好点子。”
就这样,我们努力丢出点子,甚至想出了“年长者阿凡达实境体验”、“年长者弹跳座椅”这些看起来和问题八竿子打不着的解决方案。但是,也因为这些“疯狂”的点子,进而引发出一些很棒的反响,这些又“瞎”又“夸张”的点子,也让大家笑到肚子痛,度过了一个情绪高涨又开心的上午。
,我们虽然没有完成一百个点子的目标,但至少在5分钟内酝酿了将近70个点子,也提升了不少自信心!
“创意发想”是设计思考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
点子一定要越多越好,
因为一百个点子里面只会有一个是好点子。
停止思考,动手去做!
“实作”是24小时课程。所谓“实作”,就是真的要动手做出一些东西,然后进行测试。
经过教练布先生的讲解之后,我们更进一步知道动手做的过程叫做“速做”,而经由速做做出来的东西,就被称为“原型”。
讲师们准备了像一座小山一样高的原型材料,有各式各样的美术用品、纸箱、绳子等等。我们很快地找到了纸箱、彩色胶带、玻璃纸、彩色笔和板擦,做出了仿真的电视机、机上跑马灯盒及提供视障者使用的按钮遥控器。
通过实做的过程,我们发现即使是原本模糊的点子,也可以在实际动手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晰。比如说,在制作机上盒的字体时,我们立刻就想到年长者有视力不佳的问题,所以就把字写得很大,选择清晰的字体。
就这样,通过“动手思考”,让我们学会了从做中学、从做中发现问题,进而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动手”代替“动脑”。
让你的“创意自信”出来透个气吧!
在三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从“了解使用者”开始,接着经过整理和分类,“定义”出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再针对这样的需求进行一连串的“创意发想”,通过“速做原型”和“测试”再度和使用者沟通,这就是“设计思考”的过程。
设计思考的工作坊,严格来说就像是一场游戏。在这场游戏中,我们必须设法到外面找陌生人聊天,体验混乱的创意发想与原型制作的过程。虽然每一个小组都能设计出东西,并且这些设计难免是粗糙、不实际的,能够学到的技巧有限,也无法让所有学员立刻摇身一变成为厉害的设计思考家。不过,这个课程带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重新认识了“以人为本”这四个字。
“以人为本”的观念不断地在设计思考课程中重复出现,一开始我们从“人”身上找灵感,到要与使用者做测试,整个过程都围绕着“人”。“人”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元素,任何的产品服务都不是从自己的想象出发,而是从了解使用者出发,实地去接触、观察、体会使用者的处境。
除了重新认识“人”之外,这三天的课程,也把我们推出了舒适圈,迫使我们持续地以实际的行动代替脑海中的空想:“不要假设你知道问题是什么,先去了解你的使用者”、“不要七嘴八舌地解释半天,直接用原型做出来告诉我!”这些准则,已经不只是当你得设计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时候才会用到,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行动至上!
此外,经过设计思考课程的洗礼,我发现自己其实是有很多“潜能”的。我们心里都有许多隐藏的“创意”,只是缺少一点让创意出来透气的“创意自信”。创意或是创新并不是一件天马行空的事情,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设计思考也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选择题时,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把“尺”,而不是众人心中的那一把“尺”。对于未来的选择,有了更多可能性和机会,勇于踏出“不一样”的及时步,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设计思考流程包括五步骤:
了解使用者——定义需求——创意发想——速做原型——测试
人生就像减肥,该寻找自己的“最适解”
我们常常会听到大家这样说:
“不知道大学要念什么系。念医科好像不错,因为分数较高,而且爸妈也希望我念医科……”
“我的兴趣……电影或是听音乐,我也不确定。”
“想减肥……那就不要吃淀粉!”
这些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回答,很有趣的是,大家选择专业的理念往往相去不远,兴趣也相似,甚至连行为模式跟减肥方式都很像!但是,真的有那么像吗?别人想要的,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个性不同、知识经验也不同,理论上应该要有不同的选择才对,为什么很多人的选择如此雷同呢?
以减肥为例,以前我们觉得减肥就是要少吃淀粉,所以就每餐都吃很少淀粉或是不吃淀粉类食物。没错,以目前坊问流行的减肥理论来说,这当然是减肥的方法之一,但是,它真的适合自己吗?每次减肥都失败,会不会就是因为一直在用不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减肥呢?
后来,我们与朋友们实行了一个“美好生活计划”,就是大家运用设计思考的方法帮彼此制定减肥计划。结果发现,因为其中一位朋友天生就喜欢挑战不一样的事物,也喜欢分享,所以每天少吃淀粉,似乎不是适合的减肥方式,而是要用不一样的方式交错着进行,并且不断把成果分享给同学们,才是最适合她的减肥之道。
人生就跟减肥方法一样,不是选择题,更不是大部分人选择了什么,我们就要跟着选择。它也不是一种反射动作,脑袋里突然跳出什么就是什么。
人生是一道申论题,没有正确答案,但却有明确的逻辑和脉络可循。逻辑是依循自己重视的人、事、物以及喜好,根据当下所能拥有的最多信息,作出最适当的选择,但是随着时间的转变,“最适解”也随时在改变,永远没有所谓的“正解”,所以每个人的答案不需要一样,也不应该一样。
“减肥”看似是小事,
却能从中体会如何运用“设计思考”改变人生。
第二章 从“人”身上找灵感
除了看着一个人的外在,更应该看进他的内心。
You must look into other people as well as at them.
——Lord Chesterfield
“人”来“人”去的,到底在讲什么?
设计思考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一套从“人”出发、把“人的需求”放在中心,再通过一连串的设计流程,把“需求”变成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果你看不懂以上这一大串文字叙述,说明你是个头脑正常的人,请继续看下去。
“人”一般包含几个意思:
1.有高度智慧和灵性的动物。如:“人是万物之灵”。
2.别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为快乐之本”。
3.每个人。如:“人尽皆知”、“人手一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4.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这个人满不错的”。
从这些解释当中,如果概括性地归类,以抽象概念来讲,“人”是一种物种,不只是自己,还有跟我们一样具有相同基因排列的所有生物;“人”也不只是物质、生物上的名词,而是具有抽象意义的,例如个性与态度。
而设计思考的流程中所希望你去了解的“人”,也包含了这三个部分:
一、去了解“人”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背后的动机。简单来说,就是去了解“人”在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为什么这么做、这么说?
二、除了自己以外,还要去了解其他“人”。每个“人”都是的,同时拥有所有“人”都具有的共同特质。你的任务就是从看似没有不同的“人”当中,挖掘出他们的不同之处;从那些看似不同的“人”身上,找到他们的相同之处。
三、“人”有想法、有个性、有价值观、有偏见、有喜好,这些无形的特征往往不是光看外表就能发现的,但这些特征却又是构成一个“人”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想要了解“人”,得搞清楚这个“人”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这么想?
设计思考的核心在于“人”,
一切都得从“人”出发。
设计思考因为你而独特
在大学,所谓的“人文学科”基本上就是在了解“人”。几
设计思考不只是一套方法论,它是一个唤起每个人心中潜睡的创意与创新能量的“运动”。
——美国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首席研究员 亚当 罗威特
不做人生规划,你离挨饿只有三天。
——徐小平
这场设计思考工作坊的终目标更是令人戒慎恐惧,那便是创造可以规模化的设计思考教练训练,让参与这次工作坊的学员能够在短短两天内成为设计思考的教练。学员们必须在第二天成为教练,自己设计课程并带领超过一百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设计思考的新学生体验整个课程。
——斯坦福设计学院首席说故事家 卡洛琳 奥康纳
包装很好,内容也不错,在看的过程中,对着自己去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本书卖给孩子看的,希望他学会怎么规划人生
昨天刚收到货 , 内容还没看, 就是外包装有点儿太节约了
心理学的书,纸用的很好,有塑封,所以看上去书很新。内容见仁见智了。无聊时看看也很有趣。
很喜欢。但是也有点失望。不过每人的方法不一,不可能有本书去具体说明应该如何做的。
国外作者的书,看起来并不是十分容易,而且看的不太懂。
包装纸质都很不错,我喜欢,还没开始看,不过想必是一本好书。顶
给儿子买的,他非常喜欢,物流超给力,是我收到最快的宝贝了包装也很细心,谢谢!下次还会继续购买的,希望能有更多优惠了。
在看!还不错,就是后面读不懂,但是学到新知识了,值得!
很好,书的内容很棒,质量也好,活动时买的,很划算。
包装很精美,一下子还没来得及看,买了很多书籍,慢慢吸收中。
包装不错,书的质量和实体店一样,下次箱子别装这么满就好了
书的内容不错,纸质质量也很好。活动时候买的,很实惠。表示很满意。
每一本书都包装完整,隐私精美,快递也非常快,整体感觉非常好,纸质也好,没有一本变形,全五分。
常常在当当购书,发货快,东西包装好,全是全新正版,特别是遇到满减就超划算的,赞赞赞。有点空大
斯坦福最受欢迎的人生规划课,內容還算可以,性價比不錯。
给青年人看的,用来引导学生或孩子,我们一大把年纪就。。。
很好的规划书,对大学生和青年非常适合,推荐购买,而且是尾品汇买的,超值。
建议高中毕业的同学来看看。迷茫的时候再拿起来看看。
不错的书,介绍课逻辑思维的课程,一群台湾大学生将之学以运用,造福社会的一套培训逻辑!
把系统的斯坦福部分读物做一个相对完整的企业培训课件
规划就是树立目标,人要是没目标的生活多么可怕。
人生需要慢慢规划。看书会有很大启发。还没看完,感觉不错。当当的正品,一直很支持!赞
一下午的时间就看完了,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实践的东西并没有多少。看完一遍后能让人记住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不过,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还没来得及阅读 觉得自己在人生规划上面应该好好学习学习 看介绍这本书应该很不错
很受启发,但不是替你规划,是让自己给自己用设计思考的方式规划人生中的任何事,人等。
很快就可以翻完的一本书,主要还是提倡一种概念和思路,有点启发。
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可以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整体的初步的规划
这本书非常适合青年人来阅读,无论是从学业规划,职场规划,还是人生的诸多问题的规划,都有给到一些启发,越早读到,越是少走弯路。非常值得买给高中生,或者初中就读的孩子。同样也适合成年人,当然,前提是这个阅读者要想成为一个上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