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吴稚晖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图书
人气:40

吴稚晖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吴稚晖长于政论,喜为笔战,笔耕不辍,著作丰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均有独到见解。本卷旨在涵盖吴稚晖对无政府主义、国音统一、社会教育等问题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多方位地了解吴稚晖的所思所言,并选择...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哲学家  
  • 作者:[金以林] [马思宇]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00203560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
  • 印刷时间:2015-01-04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吴稚晖长于政论,喜为笔战,笔耕不辍,著作丰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均有独到见解。本卷旨在涵盖吴稚晖对无政府主义、国音统一、社会教育等问题的思考,使读者能够多方位地了解吴稚晖的所思所言,并选择特定时间段内最能代表其思想的文章,凸显吴稚晖思想中的变与不变。

作者简介

吴稚晖,名,后名敬恒,字稚晖,生于1865年3月25日,江苏阳湖县(今武进县)人,近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哲学家、书法家。吴氏热心政治,却从不为官,早年曾主张改良,后倾向排满革命,既是近代中国传播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旗手,也是宣传三民主义的干将、国民党的重要元老。他一生致力于教育普及,提倡科学,倡导国音统一与勤工俭学,参与创办里昂中法大学,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作有《盦客座谈话》、《上下古今谈》,《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等。

编者简介

金以林,1967年12月生于北京。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国政治史、国民党党史、教育史。主要著作有《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较高领袖"地位是如何确立的》、《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大学史话》、《中共党史辨疑》等。

马思宇,1987年6月生于哈尔滨。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

目录

上《苏报》馆大记者书(1901)

与友人书论新世纪(1907)

推广仁术以医世界观(1908)

编造中国新语凡例(1908)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1908)

新语问题之杂答(1908)

谈无政府之闲天(1908)

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1908)

无政府主义可以坚决革命党之责任心(1908)

中国人之腐败病(1908)

帝国主义之结果(1908)

革命商(1908)

无政府主义以教育为革命说(1908)

论社会主义答某君(1908)

答谁君宗教谈(1909)

书自由营业管见后(1909)

二十世纪者军人革命之世纪也(1910)

辟谬(1910)

革命党之光荣(1910)

致蔡鹤卿论学书(1911)

何谓真知识(1912)

中国之社会教育应兼两大责任(1912)

复蔡孑民书(1913)

学问标准宜迁高其级度说(1917)

予之个人今日外交观(1917)

朏盦客座谈话(节选)(1917)

论善恶之进化(1917)

论国利民福(1917)

论善亦进恶亦进(1917)

论普及教育(1917)

论道德教育(1917)

致钱玄同君论注音字母书(1918)

论工党不兴由于工学不盛(1918)

机器促进大同说(1918)

补救中国文字之方法若何?(1918)

"他"、"我"论(1921)

就批评而运动"注释"(节录)(1923)

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及人生观(1923)

二百兆平民大问题最轻便的解决法(1924)

箴洋八股化之理学(1924)

物质文明与科学

——臭茅厕与洋八股(1924)

在线预览

前清举人、维新小卒、革命斗士、"反共先锋"、无政府主义旗手、三民主义拥趸者,当如此繁多的标签汇聚到一个人的身上时,当这个人以如此复杂的身份涉入政治的迷局时,注定了此人身份莫辨、毁誉参半的历史评价。吴稚晖就是这样一个人。

吴稚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扮演过多重角色:他很早就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是国民党内颇具威望的元老;又参与了相当多的历史事件,诸如《苏报》案、海外中国大学的创立、反共政变的发轫、国语运动的推广等等;他还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教育、文化诸多领域都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民国元老跌宕人生

吴稚晖,名朓,后名敬恒,字稚晖,1865年3月25日出生于江苏阳湖县(今武进县)雪堰桥一户普通商人之家。吴稚晖成长经历曲折坎坷,幼年丧母,由其外祖母收养,直至成年,"其恩至笃"。

吴稚晖在旧式私塾中,辗转完成其基础教育,先后读完了"四书"、《易》、《诗经》、《礼记》、《古文观止》等。家境的贫寒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五六岁时,处境骤窘,常有断炊之虞。夜卧绳床,老被寒如铁,外祖母年迈不胜寒"。这不仅令其提前结束了学习生涯,同时也对其世界观不无影响。吴稚晖一生看重物质世界多于精神世界,鼓吹物质不可须臾而缺。

学途中辍,并不能令其灰心。吴稚晖22岁考入县学,两年后进入著名的江阴南菁书院。26岁,乡试中举。次年,入北京会试,试后仍就读于南菁书院。一日,江阴知县过孔庙而未下轿,吴稚晖的同学田其田等人深以为不恭,遂拦轿质询,举石击轿。知县大怒,将田其田押入县署,后经书院山长黄以周交涉,知县承认拘捕举人不当,当场向前来质询的吴稚晖等人承认错误,并令随从礼送回书院。

一日,新任学政在画舫请客喝酒,吴稚晖听闻此事,愤其有辱斯文,决定和同学一道捉弄学政。他们二人身着四开箭裤袖袍,头插松枝萝卜,手持草纸,跑到学政面前,请求赐酒三杯,随即四脚朝天,大出洋相,弄得学政十分狼狈。书院山长认为吴稚晖难以管束,令其离院,吴稚晖随即进入苏州紫阳书院肄业。

1895年,甲午战争的惨败

对于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冲击。像吴稚晖这样的一批读书人,开始倾向革命。吴稚晖曾回忆,"在甲午以前,一懵不知革命焉何物,但慕咬文嚼字之陋儒。经甲午惨败,始觉中国不能不学西方工艺,学了西方工艺,才能造大炮机关枪,抵抗敌人,所谓`兴学之刻不容缓`,开始冒充为维新派小卒。以后受了许多刺激,才一步步的`浪漫`起来,直到癸卯(1903年,引者注)正月,在上海张园演说,演高兴了,才开始称说革命"。

1895年至1903年,是吴稚晖由成年(30岁)向壮年(38岁)的成长转型时期,也代表了一批读书人寻觅救亡之路的心路历程。吴稚晖参与了公车上书,又拜会了康有为,继续申说其不作八股、反对缠小脚、拒绝吸鸦片的主张,得到了康有为的赞许。

吴稚晖写过一个三千字的折子,劝光绪皇帝革新变法。戊戌年元旦之际,吴稚晖将左都御史瞿鸿禨的轿子拦下。瞿见是一个衣冠整齐的青年,便命轿夫停轿。他看了折子后,说:"唉,时局到了如此,自然应该说话,但你的折子,还有可以商量的地方。我带回去细看再说,你后面写有地址,我有话,可通知你。你们认真从事学问,也是要紧的。"

吴稚晖:《回忆蒋竹庄先生之回忆》,见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166页,北京,三联书店,2009。

如果说热心变法、参与维新是吴稚晖革命的及时阶段,那么他流亡海外的经历应该称得上革命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不仅为他的革命生涯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时也确立了他的思想基础。

1901年3月,吴稚晖坐上了由上海开往日本东京的邮轮,加入了甲午之后的中国学生留日浪潮。当时,与孙中山相善的吴禄贞、程家柽邀请钮永建看望孙中山,钮邀吴稚晖同去,遭到吴的拒绝。据吴稚晖回忆,他此时还在维新的阶段,一时难以接受孙中山的革命观:"我的心中,就不当他是绿林豪杰,以为他确要成为洪秀全第二。但其时我虽然也进了一步,从温和的我终还是忘不了要扶持光绪皇帝。觉得那种反叛的事业,做呢未尝不可做,终为像不正当。常想让孙文去做罢,我是不做。"

吴稚晖:《我亦讲中山先生》,见《孙中山生平事业追忆录》,69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但与革命党人的交游,以及留日学生中变革舆论的熏染,毕竟让吴稚晖有所感悟,这才有了成城事件中的吴稚晖。成城学校是带有军事色彩的中学,是中国学生来日投考陆军补充士官生的重要渠道。1902年,九名中国自费留学生请

吴稚晖向中国驻日公使求情,要求进入该校学习,遭到公使拒绝。吴稚晖气愤难当,到大使馆与公使对峙,却被公使以"妨害治安"的罪名遣送回国。吴稚晖怀绝命书,愤而投水,为警察所救。绝命书内容如下:"信之已死,明不作贼,民权自由,健邦天则。削发维新,片言可决,以尸为谏,怀忧曲突,唏嘘悲哉。公使何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亡国之惨,将有如是诸公努力,仆终不死。"言语之间,虽仍有忠君爱国之思想,但已显革命决绝之态势。吴稚晖回国后,便常在上海张园演讲,并在《苏报》刊文,"鼓吹罢学,与夹带革命,双方并进"。

1903年,因《苏报》案起,吴稚晖被迫流亡英国。他在英国见到了孙中山、张静江、李石曾,决心投身革命。1905年,吴稚晖在伦敦加入同盟会。而后,吴稚晖等人于巴黎组织世界社,发行《新世纪》,每周一期,并组设中华印字局,"专倡无政府主义,奇谈异说,震惊一世,我国人之言无政府主义者自兹始"

冯自由:《新世纪主人张静江》,见《革命逸史》第2集,2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在20世纪20年代初著名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吴稚晖被胡适誉为科学派的"押镇大将","中国近三百年来四个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

胡适:《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见《胡适文存》第3集,53页,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84。。晚年吴稚晖则逐步成为反共反人民的国民党政客,不仅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出谋划策,同时也成为独裁道路上的理论诠释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72岁的吴稚晖痛斥叛国投敌,写下了"倭奴休猖獗,异日上东京"

储福兴:《吴稚晖先生轶闻》,载《江苏文献》,(台湾)第19期。的慷慨诗作。吴稚晖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每遇党国有疑难大事,总是先就教于先生,并以其一言而决",就连孙中山也"尊之如师",吴稚晖党内地位可见一斑。

1949年,84岁高龄的吴稚晖随政权败退台湾。1951年,他编撰完成《郑成功史表》,两年后在台北病逝。按其生前遗愿,

蒋经国等人携带吴稚晖的骨灰,乘军机抵金门,换乘民船至大小金门之间的海面,将骨灰撒入大海。在其生命终结之时,仍心系国家统一。

二无政府主义"及时人"

吴稚晖不仅在政治上声名显赫,而且在思想方面也独树一帜。他不但是近代提倡无政府主义的"及时人"

刘师复:《晦鸣录》第2期,1913年8月27日。,同时也经历

了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想由盛转衰的全部过程。通过对他的思想研究,我们得以一窥中国近代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吴稚晖6岁发蒙,历十四载苦读诗书,久在儒家大同思想中浸淫。在其诸多无政府主义思想著作中,都能看到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向往之情。吴稚晖在法国之时,正是无政府主义思想横行之际。

他阅读了大量的无政府主义书籍和报刊,并同法国著名无政府主义大师格拉弗有密切往来,深受英法无政府

主义思潮的影响。此外,在吴稚晖的思想中,还可以看到佛家的宇宙观和认识论的痕迹。

吴稚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是一个包含宇宙观、人生观、社会观、宗教观、文化观

的相对复杂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几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并与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时局发展产生呼应,令国人耳目一新,启发了不少青年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

吴稚晖的宇宙观是"漆黑一团"的宇宙观。何谓"漆黑一团"?不可思议、不可言明是也。

参见吴稚晖:《宇宙不惮烦》,见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吴稚晖先生全集》(卷一),

106页,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69。然不可言明之外,吴稚晖认为,宇宙本出于"一个"。在所谓"一个"的本体论认识下,吴稚晖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即"并无物质之外的精神,精神不过从物质凑合而生",并进一步解释,"一个"乃有质有力的活物,"质力者,一物而异名"。万物皆由质素构成,"质力相应"产生"感觉",因而万物皆活。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峰回路**的评论:

值得一看

2015-11-30 16:23: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

2016-01-26 16:39:08
来自汉***(**的评论:

非常好的书,值得收藏与阅读,谢谢当当。

2017-03-29 17:57: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17-09-06 15:09: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的参考书

2017-11-06 20:06:15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