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全集图书
人气:42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全集

前言: 俗话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事实也充分证明,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到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到底都是做人的失败。 人生一世,一是做人、二是做事。 ...
  • 所属分类:图书 >成功/励志>处世学>做人做事  
  • 作者:[陈玲]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802284661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11
  • 印刷时间:2008-05-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无非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做事;二是如何做人。人做好了,事半功倍。人没做好,事倍功半。一个光会做事的人往往是不能或功的。一个光会做人的入也无法取得大成就。所以说,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真正的成功者无不深谙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奥妙真谛,所以才能达到无住而不胜的高超境界。

本书遵循“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理念,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来阐述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可以说,本书是一把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不仅带给读者解读人心的意外惊喜,而且带给读者说话办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

编辑推荐

俗话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意思是,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做人与做事密切关联、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不会做事,做人无从谈起。不会做人,做事南辕北辙。只有在做事中才能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样只有在做人中才能体会做事的意义。做人与做事关键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人的真正需要,从而投其所好,赢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支持;只有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你才能知晓人性的弱点,从而以心攻心,化敌为友、转危为安。

备注:以购买实物版权页上的出版信息批次等为准。

在线预览

及时章 聪明做人,智慧做事

1.对小错可予责备,对大错则尽量若无其事

为什么对小错要予以责备,对大错则要若无其事呢?

因为,对于小错,人们多半并不在意;对于大错,则会很在意,甚至惶恐不安。如果犯了大错的人知道因此要遭受严重惩罚,肯定会更加不安,采取一些冒险的举动来逃避惩罚也是很常见。

比如,,一个职员,不小心被人骗了一大笔货款,他寝食不安。领导知道后,大发雷霆,威胁他,如果追不回货款,就让他去坐牢,他可能原本没想到逃跑,可因为害怕领导让他去蹲监狱,便携款潜逃了。

如果他遇到的是一位开明的领导,出事后,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他,他还会想到逃跑吗?多半不会,通常,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减少公司的损失,哪怕把自己的所有的家当都贴上,永远给公司打工以弥补损失!

不论是谁,一旦犯了大错误,都会是满脑子的自责。这个时候,与其去斥责他倒不如去激励他,这样,反省很快就会转化为对你的感激。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最常见也是最拙劣的批评方法:无论下属或子女犯什么样的错误,管理者或父母一概以一种同样的调子大发雷霆。

就人类的心理特性而言,一旦习惯于某种状态,就很难再从中产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论大错小错,都会遭受雷霆攻击的下属或子女,最终会形成一种认为任何错误无非是“错误——大发雷霆”、“错误一大发雷霆”的机械性反应,久而久之,他们会认为,反省是多余的,他们会静静地等候暴风雨的来临与过去。暴风雨一旦过去,他们则认为其错误已经受到惩跖,已经不必要再为错误承担心理负担,反而不思悔改。

要知道,斥责的目的是为了起到警醒的作用,提醒犯错的人下次不再犯了。如果斥责起不到警醒的作用,甚至起反作用,斥责又有何必要呢?

聪明的管理者和父母应该知道如何利用下属与子女的过错。

对于平目的小过错,哪怕是由于粗心造成的无关紧要的错误,也要严厉指出,这样可以从细节上达到规范的目的;而对于下属所犯的大错误,却故意视而不见,甚至还要有意安慰、鼓励下属或子女。只有这样,小错才能警示人,大错才能激励人。

在这方面,日本松下公司的松下堪称楷模。

原三洋电机公司副董事长后藤清一投奔松下公司后提任厂长,这个工厂突然失火烧掉了。后藤清一内心十分难过和恐慌。心想:这次大火烧了工厂,作为厂长的他责任难免,“不被革职也要降级”了。不料,松下幸之助接到报告之后,只对他说了四个字“好好干吧”!

松下为什么这样做呢?人们都很不理解。过去即使只是打电话的方式不当这样的小事,后藤清一也会受到松下严厉的斥责。可这次却对犯了大错的后藤清一却无所谓似的。

其实,松下这么做,是有道理的。他懂得人们小错不在意,大错太在意的心理。

如果他严厉地斥责后藤清一,说不定后藤清一想不开,离开了公司,自杀了也未必不可能。到头来,工厂损失更大。

相反,如果不斥责,反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安抚了后藤清一忐忑不安的心不说,还让他心生愧疚,发奋努力,弥补过失。果然如松下所料,工厂被烧,后藤清一没有受到惩罚,心怀愧疚,对松下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努力工作来给予回报。

2当对方情绪激动时,以从容不迫的态度来应对

有24小时晚上,几名警官在街上执勤,持传票逮捕了一名年约16岁的轻罪嫌疑人。当时已是凌晨3点钟,那男孩子的母亲站在门廊上大骂脏话。

在这些警宫中,有一位经验老道的执法人员,名叫隆纳。他把男孩子带进警车之后,又朝着男孩子的母亲走去。

男孩的母亲一直在喊叫,吸引了十几个愤怒的围观邻居。他们被警察搞得没法睡觉,在他们心目中,警察只会骚扰无辜小孩。这时候,他们围住警车,虽不说话,但让人感觉形势不妙,似乎一触即发。

其他的警官正在暗暗地担心,只见隆纳警官朝着孩子的母亲走去,脱掉他的帽子夹在腋下,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说:“太太,听我说,我是某某部门的隆纳警官,我逮捕你的儿子是奉命行事。我有法院的传票,假如我不逮捕他,法院会逮捕我,不过你的孩子罪很轻,请放心,太太!

“我不怪你生这么大的气,因为我也有一个儿子和你儿子同年,换了我,我也会生气,不过明天早上他就会被释放。听我说,别在外面站一整夜,回去休息休息,明天一早到警察局来,有必要的话带你的朋友、律师一道来,那时候你的孩子应该已经讯问完毕,你也可以和他说话了。

“还有,如果警察局里有人和你过不去,你打分机找我,我会替你解决,你应该不会再遇到任何麻烦了,晚上好好休息吧!”

孩子的母亲就站在门廊上,双手叉腰,听着隆纳警官的讲话,突然间,她张口结舌,停止了滥骂;除了谢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说完一句话,隆纳警官转身走开,把帽子戴上,上了车。警车启动,孩子的母亲眼睁睁地看着警车开走,一直道着谢。

作为母亲,儿子戴着手铐坐在车后,她竟然心存感激!人的心理可真是奇怪得很!

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奇怪,隆纳警官采用的是化“兴奋”为“冷静”的心理战术。依照心理学观点,打击对方咄咄逼人的气势的方法,是以冷静从容的态度应对。

实践也证明,如果对方怒气冲冲,你若认真地大肆宣扬你的论调,反而会激发对方的兴奋情绪。这时,你不妨故意以慢腾腾的动作、言语来打乱对方的阵脚,削弱对方的气势。

受到你缓慢行事的节奏影响,对方往往会慢慢地冷静下来。等到对方的火气渐渐消了,你便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事情也就容易解决了。

在现实生活中,以从容冷静的态度来应对怒气冲冲者或急火攻心者的情况大有存在。

比如接收110或119的警方人员或消防人员,他们受过专业训练,面对十万火急的状况,通常能以从容不迫的口气与报警人对话。因为他们的从容不迫,问题的解决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假想一下,当我们要通报犯罪及火灾的情形时,多因着急而语无伦次。这个时候,如果负责接听的人以着急的口气回应:

“什么!失火了!在哪里?那糟了!好的好的。我马上去!电话号码!喔!不不,你把地点告诉我!”

如果是以这样的口气通话,我们往往会急得连地址都说不清楚。

相反,如果负责接听的人以从容不迫的口气来应对,我们就会受其影响而冷静下来。

当然,在一开始,也许我们会非常生气,认为情况如此紧迫,对方竟如此悠闲。不过,随着通话的进行,我们会逐渐冷静下来,理清思路,组织语言,从而做出较为的叙述。

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应对情绪激动者,这一方法也适用于日常的工作中。

如果一位同事听信了谣言,对你产生了误会,冲进办公室对你大吼大叫,这时,你千万不要以牙还牙,不妨以从容的态度、平缓的语气向他询问事情的起因。

如果你手下的员工受到了委屈,跑到你的办公室哭哭啼啼,你一定不要高声地说“怎么了,怎么了”,你不妨先示意她坐,再沉默一小会,让她自己安静下来。

如果一位客户对公司产品不满意,暴跳如雷地前来抗议,你不要企图以巧妙的口才说服他,你只需用平和的态度、不慌不忙的动作,可平息他的激动,等到他冷静下来,再去了解他的意见和意愿。

如能这样,即使是面对“狂风暴雨”,你也能很好地控制事态,使其不致于恶化。最终,事情便会朝你所期待的良性方向发展。

3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有效

在许多人眼中,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事实果真如此吗?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试验:先向被试者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被试者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者更喜欢那些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即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通过另一个实验,另一位社会心理学证实了上述观点。

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以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然后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也许你会有疑惑,人与人的交往难道真的这么简单?

试想,如果你有两位关系一样近的亲戚,一位与你住在同一座城市,你们经常见面,每次聚半天;另一位在另一座城市居住,你们每年聚一次,每次呆在一起一个星期左右。几年过去了,你更喜欢谁,与谁更亲密?

一般来说,你会更喜欢那位经常见面的亲戚,你们的关系也会更亲密。为什么?

这就是“多看效应”在起作用。见面次数多,即使时间不长,也能增加彼此的熟悉感、好感、亲密感。相反,见面次数少,哪怕时间长,也难以消除因间隔的时间太长而有生疏感,甚至可能因为相处的时间太长而产生摩擦。

显然,在很多时候,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

因为懂得了这一道理,一位推销员团体险的推销获得了良好的业绩。

谁都知道,如果想取得一家公司的团体保险时,必得先说服公司的领导,不过,这些领导通常都忙得没时间坐下来与人闲聊。因此,一般的推销员,只要遇到某领导有一点空闲时间,便抓住不放,结果,虽然是长谈了,却引起了对方的反感,导致推销失败。

而这位成功的推销员则不同,他不求与客户一次见面时间长,只求见面次数多。只要见到对方很忙碌,他便迅速地离去,对方心存感激,对他产生了好感,如此三番五次后,对方就被感动了,答应投保。

推销员的故事很具有启发性:如果想缩短与对方的距离,增加对方喜欢自己的程度,不妨多制造见面机会。

比如,你想赢得上司的注意与重视,向上司汇报工作,一次汇报很多,不如经常汇报。

有一句管理名言是这样的:下属的报告永远少于上司的期望。上司都希望从下属那里得到更多的报告。因为,下属及时的汇报能让上司觉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报告是一个人对自己工作业绩的总结,也是与上司交流的一种方式。上司通过报告了解下属的工作状况、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是否经常向上司汇报,是下属能否得到发展机会的关键所在。

有的下属会想,如果经常向上司汇报,不如一次汇报的时间长一些,以便于与上司进行深入的交谈。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不过,上司通常很忙,向上司长长地汇报一次,要找到恰当的时间并不容易。况且,汇报时间长,未必效果就好。相反,如果经常汇报,与上司接触的次数多了,向上司陈述你的成果、表现你的能力的机会多了,上司了解你、提拔你的可能性不就大了吗?

为此,你必须经常向上司汇报:完成工作时,立即汇报;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按时汇报;预计工作会拖延时,及时汇报。这样,与上司越熟悉,上司越可能喜欢你、提拔你。

如果你想与某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方法也适用。要知道,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你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话,效果反而不好。你不妨找机会多与对方见面,每次时间别太长。这样,给对方一个想念的机会,让他回味你的为人,期待下次的见面。

如果你去请求并不熟悉的人办事,道理也是一样。千万别一次把礼送完。想想看,把10万元分成10次,每次一万元送出去,是不是比一次送10万元效果要好很多?把礼物分成多份,这样可以加深对方的印象,混个脸熟。

4避免直接向对方说“不对”,假借“自言自语”

某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位部门经理,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却是一个管理高手。在下属面前,他威信很高,对于他的要求,下属总是竭力去做。

奇怪的是,他从不指名道姓地批评下属。当然,这并不表示他对下属的行为一概赞同。只不过,面对下属的失误或不良行为,他有自己的处理方法,那就是“有意识地自言自语”。

比如说几位下属在工作时闲谈,他不会直接过去指责下属“这是工作时间,不是让你们来闲聊的”,相反,他会小声地嘟囔“早一些把事情处理完,不就可以早点轻松吗!”

如果迟到的人不少,他不会在办公室大喊大叫“一次迟到扣一百,超过三次就没有年终奖了”,他会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着“大家能不能来得稍微早一点儿呢”,一边在办公室内来回转悠。

如果夏天冷气开得太猛了,办公室内寒气逼人,有的同志已经在打喷嚏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会向别的经理那样怒吼“要凉快回家凉快去,这不是冰窖,是办公室!”。他会做出一副感觉很冷的表情,摸摸双臂,自言自语地说一句:

“真凉啊!”还未等他说完,已经有人去把空调的温度给调高了。

假借“自言自语”指出对方的不对,这的确是一门非常有效的心理战术。

因为人人都有这样的心理:不喜欢被人指责,不愿被人强迫去做事情。

如果是长辈、上级或资历优于自己的人发出指令,要求你改变某种行为,出于尊重、畏惧的心理,你只有遵从,但你的内心一定是不大痛快的。

如果是平级的同事、家人或者下属,直白地要求你改变行为,你可能会反对、抗拒,拒绝执行。说不定,你们之间还会为此发生口舌大战。

如果对方换一种方式,不直接对你说,而是像那位部门经理那样,自言自语的表达他对你的行为的看法与期待,你还会怒火中烧吗?多半不会!

首先,对方用“自言自语”代替“厉声指责”,不会让人觉得他很强势,似乎他的意见可以听,也可以不听;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里面为人处世方面的道理讲得很准确,可以帮人走出心中的一些牛角尖。

2013-05-05 23:58:34
来自1342227**的评论:

挺不错的,适合80,90后看,学做人,这方面的东西年轻人都比较欠缺的

2014-01-11 19:23:5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挺值得看的一本书,讲了好多东西,书中所描写的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和对自我行为的管控,都很有启发意义。。。总之内容非常好,在这买书是我的第一选择,强力推荐!

2013-05-15 13:36:39
来自古井树**的评论:

很适合现代年轻人读的一本书。有意识地训练为人处世的技巧,就能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交际水平,获取属于自己的人脉资源。非常喜欢这本书!

2013-08-11 12:42: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在讲道理时还有一些故事来点缀,显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很多可以引用于作文论文,对高中生来说非常不错,对于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也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

2014-03-10 20:21:15
来自诺诺moo**的评论:

职场之人,手头上准备这本书绝对不过分。书市上类似的书不下百本,比来比去,还是觉得这本书涵盖详尽,分量够足,适用范围最广,不会拘泥于某一类群。作为床头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09-08-27 10:42:18
来自liya992**的评论:

这本书将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为人处事的方法,很棒!

2013-04-23 09:12:52
来自H***o(**的评论:

还不错哦虽然一开始是为了凑单买的但是感觉这本书内容很值得一看

2016-12-30 18:00:5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物流挺快,这本书也挺好的,就是其中有几个错别字,总体来说很好

2017-02-24 00:09:0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全集 三个月刚买完好多本,这个月有活动又买了一些

2017-06-09 21:59:0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不错,里面的事例很有用,对以后的做人做事都有很强的启发作用

2013-03-11 11:39:53
来自草原春**的评论:

非常有用,论点精辟,包含了很多东西,不同的人看过会得到不同的启示,看完后对人对事会有更新的认识,并通过很多实例让人们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总之非常满意,值得我们一遍一遍用心体味!

2013-07-31 00:56:49
来自随缘真**的评论:

这个挺好的,看了以后很有收获,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2011-01-10 15:43:00
来自motao_g**的评论:

这本书是我在逛书店的时候发现的,随手拿起来翻翻便被书的内容吸引了,书内引用了大量的生动的实例,讲述了为人处事之道,立刻引起了我的共鸣,于是我就回家,到当当上搜索这本书,马上就买下了,在家里慢慢读。

2009-06-21 11:40:23
来自小乐儿**的评论:

书中的技巧如若都能领悟,人际交往方面一定会很成功。很欣赏作者睿智的眼光与犀利的文笔,能把错综复杂的事件处理得非常妥当,只是再好的技巧运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下一番功夫。值得购买的好书

2013-02-18 17:49:51
来自布拉格**的评论:

看着书名就好喜欢,我们大部分时间其实都置身于职场之中,所以学会做人做事,就更显得重要了。其实为人处世的经验都是要靠累积的,书中的观点我很赞同。不错啦。

2013-07-06 18:51:55
来自windflo**的评论:

书中阐释的“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理念值得学习,更需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运用和把握。

2014-04-23 13:25:47
来自云之图**的评论:

最近发生的烦心事特多,本来很不开心的,看完前两章后,感觉心情舒畅很多,书中充满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给我指导与建议,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变得更加成熟理智,遇到棘手事情要沉着应对,不卑不亢,真的是豁然开朗~

2013-02-18 00:14:57
来自dbnongm**的评论:

做事做人,为人处事。经验固然重要,但经验需要积累。朋友、同事、老师、上司不会教你那么多。要想更好的为人处事。阅读“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全集”这本书,你会长进更快。

2011-06-18 16:57:34
来自砂糖橘**的评论:

不会做人,就谈不上做事,不会做人做事,就别出来混社会,这些道理还须细细点拨,慢慢领悟啊

2013-02-17 20:43:13
来自shiya91**的评论:

這本是9.9買到的,好厚一本。紙質就一般,但內容不錯。我是剛步入社會打拼的應屆畢業生,社會閱歷淺\,很多事都不懂,買一本書看一看,雖說你看完都不會全部記得,但是還是有一兩個道理,你看完後會記在心中的。這本書,值得買

2014-03-11 09:02:57
来自smelly_**的评论:

书中对于如何做人做事都有很详细的描述 其中的理念和方法终生受用 好评

2016-04-23 23:15:13
来自绝色已**的评论:

书已全部读完,确实很有帮助!社交其实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无论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打交道时,都需要有过硬的为人处世技巧,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本书为我们平时社会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提供了很多应对与解决之道,非常实用!

2013-06-21 10:28: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把自己做好了,世界再怎么转也于我无关

2014-07-11 11:02: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可大4大地进一步首先承认对方的说L法,最终却让对方改变做法假装没有8主见,避XT免M过早地卷入升迁之争发怒并威胁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全集巧L妙6迎合,左右逢源表现出喜欢对方的样子,对方就会喜欢你迎合对方的口味,异己也可成知己S2说

2015-10-17 20:36:2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俗话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意思是,决定人生成败的三分在做事,七分在做人。做人与做事密切关联、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不会做事,做人无从谈起。不会做人,做事南辕北辙。只有在做事中才能体会做人的道理,同样只有在做人中才能体会做事的意义。做人与做事关键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这样你才能了解他人的真正需要,从而投其所好,赢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支持;只有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你才能知晓人性的弱点,从而以心攻心,化敌为友、转危为安。

2016-05-19 21:01: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不会做事,做人无8从谈起B。不会做人,N做事南辕北辙。只有在做事中才能体T会做人的道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全集6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全集,他反而会接8受你运用自嘲,可轻松搞好人际关系第十三章勇往直前10,百折不饶重复说明重

2015-10-17 19:56:23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