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四章,及时章侧重伦理学角度,分析家庭对个人成长,以及其对个性塑造的影响,令读者充分认识自己;第二章主要强调学校对个人的重塑作用,及进一步完善世界观,从而明确肯定自己;第三章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人之所以作为社会人该如何与人相处、维系人际关系,更好地发展自己;第四章是对第三章的进一步阐述,从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生,纵向来讲一个人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梦想、获得成功。文章内容上沿袭了刘氏散文的文风,以崭新的范例,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将为人处世、社交礼仪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呈献给读者。
人生在世,谁也离不开"做人"二字。做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的必修课!谁忽略它,谁就会失败;反之,则能铸造成功的人生。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或是人生任何的时刻,都需要不断地去校正自己的言行,让自己以真、善、美的姿态融入到生活的舞台上,待人诚恳而留有不尽之恩,御事忠厚而留有不尽之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生活和他人的信赖。
及时章 好人际从自己开始
◎做人究竟有多难
正所谓字字珠玑,道出天机,有多少做人的道理,都一一的道出了,如果你真的能参详透,那你就会成为完人了!
——《红尘卷》
"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多年前,刘晓庆说过的这句话,如今依然被许多人提及。只是现在已经演变成"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做名老女人难于上青天……"姑且不讨论做名老女人有多难,也不讨论到底是做女人难,还是做男人难,我们先讨论一下做人究竟有多难。
人的问题,做人的问题,都是人人熟知的问题,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最为人熟知的,并不一定是人人都最了解的,而且,有很多人还往往因为熟知,反而不去深入思考。亦或是,有人还会认为:人,是一个永远难于明辩的话题。有人甚至将"人的问题"比作"斯芬克斯之谜",也就是说,它是世界上最难解的一个谜。
而"做人"在此之后,则显得更加烦琐,让人难于把握。然而,"人的问题"虽然是人的一切知识对象中最难以说明的问题,但是,无论你思考也罢,逃避也罢,关于人,做人的问题,永远是现实的存在。
在做怎样的人中徘徊
做人,应该是我们从孩提时期,一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学习的学问。
在我们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充满希望地引导我们要如何做一个好人,不要学做坏人;并在后来的日子里,总是不断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到我们背起书包上了学,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是常常谆谆教导我们,要学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不要做一个平凡庸碌的人;要做坦荡荡的君子,不要做长戚戚的小人。
可是,当我们告别了父母,告别了过去的老师,进入了向往的社会后,却发现新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尽如人意。人生中总有解决不完的难题,实现理想的道路总是坎坷崎岖……
我们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开始对自己的人生独立思考: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怎样才能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如何才能不虚度年华?
诸如此类,种种关于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使我们辗转难眠。从而成为我们经常讨论和思索的,似乎知道,却又说不清楚的一门深奥的学问。
人的难于理解,做人的难于把握,主要在于人的奇特性。人与动物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具有双重的生命体:一重是自然的生命体,它标志着人的存在,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失去了这个生命,也就失去了人的现实存在;另一重是人类的生命体,这是人的第二生命,这个生命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并且体现着人的价值,对人更有永恒的意义。
人有两重生命,就要经历两次生成。一次是从母腹中获得肉体生命。人要做人,还得经历第二次生成。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只所以异于禽兽者,即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一个人若照着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去做,就是做人。做人的确很不容易,然而人的崇高性,人自身的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
感性做人与理性做人
刘墉先生说:"只有诚诚恳恳地做事,实实在在地研究,不自欺、不欺人,才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事实上,我们都可以快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有人说,做人感性好。这样你才会有魅力,才会开心快乐,才会抛弃世间所有凡尘杂念,做好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随缘,一切顺其自然,不会那么多烦恼,努力地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世界。人之所以称为较高级的动物,就是因为有感情。如果为人做到不感情用事,对待所有的人都理智的权衡利弊得失,就会渐渐失去亲情,友情和爱情,即使事业非常成功,他的人生也是苍白的。
也有人说,理性做人好。这样你才会成熟,才不会犯错误,才能科学正确地作决定,才会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结果。冲动每个人都会,机会也很大,但理性与冷静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所以更加难得。
其实,理性的思考是做人的关键,而人类独特的感性,则是能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对于情绪的把握,对于目标的追求,对于品质的塑造以及对于喜好的满足,如果能够利用好积极的、促进的一面,那么,做人不可能不成功的。
所以,怎样做好你自己,活出你自己,体现出你存在的价值,才是我们做人的动力。
◇永葆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也是"心平常",让你的心总保持在平静的状态。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平常心,心平常》
前两天读了一个小故事,内容很短,但读后挺有感触。故事是这样的:
小猪问:"妈妈幸福在哪里?"
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猪开始用嘴咬它的尾巴。
妈妈笑着说:"只要你一直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
现在的你,是不是也像那只小猪一样,追着自己的尾巴呢?
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相信:无论是逆境还是挫折,只要我们勇敢往前走,幸福的小尾巴就会一直跟着我们!
那么,问题又来了,幸福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好像"美是什么"一样,没有固定的说法。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你感觉自己有多幸福,你就有多幸福。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种种的不如意,会让人觉得郁闷,于是我们就离幸福越来越远。
现在想想,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平常心来看待事物呢?如果你拥有一颗平常心,做个平常人,做到心平常,幸福也会一直跟着你的。
平常心的对手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压力、挫折,正所谓"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鲜花坦途,而要常常与不如意之事结伴而行。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如何使自己达到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平稳,这是需要磨练的。
佛家说:有求皆苦;儒家说:无欲则刚;道家说:清心寡欲方得道;现代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刘墉先生说:"平常心"就像那三个字,是"平常有心"是"平常的心情。"我们说:永葆平常心才是真。
当每个人几乎都是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不断地与周围人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一旦自己在比较中处于劣势,心理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压力也就陡然而生。于是就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达成一个又一个欲望。当然,这种追求上进的精神我们提倡,但这种精神要有个度。
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愿望,这时我们就得学会放弃,进而摆脱失望后的心理不平衡,避免压力让我们受到伤害。因为心理平衡了,生理才会平衡;生理平衡了,人体的各个系统才会处于的协调状态;系统处于状态了,健康与活力就会自然焕发。
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是人生智慧的提炼,是人生严肃的态度,它能帮你成为精神的富翁,自由的主人。刘墉先生告诉我们:愈是将要面对不平常的情况,你愈应该早早安排,把那不平常的负担,用前面充裕的时间去分散。
只要有颗平常的心,就能慎物结缘,自甘平淡,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你能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急不躁。面对物质的引诱,心不动,手不痒。它能使你于利不趋,于色不近,于失不馁,于得不骄。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没有小肚鸡肠的烦恼。白天知足常乐,夜晚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说话腰杆也硬。
何谓"平常心"
如果按照中国古文化的轨迹去追寻,并上升至儒道文化的层次上解释,便有些玄奥。其实,所谓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周围事情的一种心态。
一是尊重规律和规则,尊重客观现实,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汉朝典籍《淮南子》里有一个故事是说:
一个大力士。很用力地拉着牛尾巴,想把牛牵走,但是即使他拉断了牛尾巴,也不可能牵走它。相反,一个力气不如大力士的十岁牧童,仅仅用桑条穿着牛鼻子轻轻地一拉,却能牵着它走。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我们一定要顺着事物的本质规律去做,只要抓住了本质,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再难再复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二是既要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又要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
这样看来,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有一定修养后方可具有的,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如孟子所说的:"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佛教中认为,平常心即是清净心。平常心为道,空空为道。这一观点,最早是马祖道一提出来的。空空:一空为一种物质,一种极微的物质,生命无限大的物质。一空为此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即: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空,生成万物,决定万物。万物虽在相上不同,但是,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
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
……
哲学并非"无聊老人讲给无知青年的故事",刘墉的文章多以娓娓道来的形式,和风细雨地与读者交流,似师长,又似朋友,方式细致入微,亲切感人,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很容易接受。 ——周国平 刘墉的书的亮点在于提出了很多对青少年成长
有帮助
很不错,内容清楚,印刷很不错,纸张也好
送达很快,服务很好
很好很值得买。。。。。。。。
好
很喜欢,一如既往的好,送货也很快
很好
正版图书,值得信赖,以后会经常光顾!
不错!!
快递很快
物流超快的,这么冷的天,感谢!
好,包装精细。
整体感觉不错的一本书
我又买错了一本书是不是刘墉写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不是我的菜啊,连续两次选书失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抱歉实在不喜欢。以后还是先去书店翻看选好了,再为了节约点钱来当当买吧,很多这样励志的 成功的吧啦吧啦的书还是根据和人爱好选更开心一点,也就不觉得浪费钱,哎,我一定要吸取第二次的教训 不能只看书名,要看到底是谁写谁,其实完全可以看自己的名字 你自己写自己的书嘛,我就是 想买某某的书啊,每次书一到很开心的一件事,自己一定慎重 选 好
确实有许多别的地方年看不到的内容,可提高孩子学习生物的兴趣
刘墉先生给我们的智慧,总是不经意间走来,能将刘墉先生的文章总结如此,也不失为一种大家风范,借鉴阅读!
《听刘墉讲为人处世》共分四章,第一章侧重伦理学角度,分析家庭对个人成长,以及其对个性塑造的影响,令读者充分认识自己;第二章主要强调学校对个人的重塑作用,及进一步完善世界观,从而明确肯定自己;第三章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人之所以作为社会人该如何与人相处、维系人际关系,更好地发展自己;第四章是对第三章的进一步阐述,从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生,纵向来讲一个人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梦想、获得成功。文章内容上沿袭了刘氏散文的文风,以崭新的范例,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将为人处世、社交礼仪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呈献…
本来是冲着刘墉老师去滴,没仔细看,买到家才发现不是刘墉老师写的呀。。。。~~~~(>_
感觉内容泛泛,就选了一些小故事来说明,很多书已经讲过了
老爸看书比较慢,这本书他慢慢看慢慢看,说觉得不错。
不知这本书算不算“傍名牌”,没看清作者只看了标题,还以为是刘墉写的呢。好不容易盼来了书一看,原来是别人。失望之下还没好好看,希望内容不要再令人失望了。
刘墉的书基本上每本都有,但是这本买的时候看错了,还以为是刘墉写的,呵呵,原来不是,整体还可以。
书是不错的。不过看完了才发现对于有名的刘墉,并不是很感冒。
刘墉先生讲的为人处世道理简明,寓意深刻,很受启发!
当刘墉的书买的,拿到手才发现其实是一本解读刘墉处世观的书,但写得也挺精彩,所以并不觉得买错了书。
为人处世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用心读完此书后,会受到很好的启发
心态很重要,是成功的关键。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时,容易被消极的思想包围,你无法战胜的永远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