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简介:
“大家精要”丛书以近300位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大师为对象,浓缩其生平与思想精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军事学等领域,旨在“启迪生活智慧,开悟人生哲学”。
丛书作者都是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简练、严密地阐述“大家”生平与思想,让读者能快速读懂“大家”。
内容简介:
翁同龢于晚清重大政治活动无不参与。《翁同龢》以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翁同龢的一生经历为线索,介绍了他的历史事功及他的各种主张:力主银行、铁路国人自办;主张实行屯垦戍边,寓兵于农;坚持“任法不如任人”;强调“以德教为先”,传统与开新并包;主张改革,援引康、梁等维新力量,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
翁同龢,晚清政治家,同治、光绪两朝帝师。援引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力量,支持光绪帝维新变法,被称为“中国维新导师”。
一册《翁同龢》,让你一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晚清光绪帝学习及理政生活、维新变法等历史的侧颜。
第1章 耕读世家
家风清白守仪型
少壮才名及时流
第2章 状元及第
青天碧海感离合
状元及第
第3章 弘德殿行走
继父述志入值弘德殿
给两宫皇太后讲书
奏请太后权理朝政
第4章 毓庆宫行走
再为帝师授读光绪帝
突出经世思想的教育内容
德教为先
第5章 职管多部
为杨乃武冤案平反昭雪
参与会商收回伊犁的中俄交涉
参与会商中日琉球问题交涉
公拨民助弘扬文教
奏请将黄宗羲顾炎武从祀京师文庙
第6章 首参军机
查办云南军费报销舞弊案
参加会商中法越南问题交涉
校士抡才为国求贤
第7章 钥户政
筹措西征军饷
筹措堵塞郑州黄河决口要工巨款
阻开中美合资华美银行
建议缓修津通铁路
第8章 再参军机
参加会商中日朝鲜问题争端
反对割让台湾
筹措对日赔款,办理对德、俄交涉
第9章 维新导师
援引康、梁维新志士
代拟宣布变法的国是诏
开缺回籍
第10章 庐墓虞山
平息西乡抢粮事件
再遭严谴
庐墓虞山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同治帝亲政未及一年,就因病不幸去世了。同治帝因为生病,无法批阅折件和处理朝政,心里十分着急。因为亲政以来,生母慈禧一直插手用人行政,所以极不愿将政事交与其处理。而慈禧太后又急欲染指朝政,掌握政权,但不便亲自向同治帝启口。随着同治帝病情日益加重,慈禧太后再也沉不住气了。她在养心殿召见王公大臣和弘德殿师傅,说圣心焦虑,论及折件等事,裁决披览既不能恭亲,尔等当思办法,当有公论。意思要由王公大臣出面向皇帝建言,由她来处理朝政。翁同龢和其他同被召见的王公大臣早已窥透慈禧太后恋权的心理,当然明白她的用意,随即由惇亲王奕出面,吁请太后权理朝政。慈禧太后担心此举引起日后同治帝对她更大的不满和招致不必要的非议,不愿担负因皇帝生病被指为趁机夺取政权的恶名,于是又示意王公大臣和弘德殿师傅好写一个奏折,便于她名正言顺地权理朝政。翁同龢平时笔头又快又好,于是被推为执笔。不到一刻工夫就起草好了。折中说,皇上现在尚难耐劳,臣等吁请所有内外衙门陈奏事件一应呈请皇太后披览裁定。慈禧太后见了,表示满意。同治帝听了大臣的跪奏,心中纵即有所不愿,但也无其他办法可施,也就默认了。谕旨颁发的当天,两宫皇太后在养心殿正式处理折件,裁决大政。
四天之后,同治帝去世,慈禧太后又作出惊人之举。她不顾王公大臣的反对,宣布立醇亲王奕之子、自己亲妹妹所生、年仅五岁的载湉为帝,改元光绪,承嗣咸丰,继续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同治帝皇后有见于此,遂吞金自裁。数年后,同治帝灵柩奉安惠陵。随扈参加葬仪的吏部主事吴可读为了抗议慈禧太后违背伦常之举,在返京途中,于蓟州(今天津市蓟县)马仲桥三义庙吞食鸦片自杀。遗折要求两宫皇太后再降谕旨为同治帝立嗣,明确规定将来大统仍归承继大行皇帝嗣子。这就是晚清史上有名的吴可读死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