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有效的阅读才不浪费生命,阅读经典才能扎知识体系的根基。
朱自清以通俗流畅的文字,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从仓颉造字到《周易》《春秋》、四书五经、诗、文、赋的经典内容,是读者通览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指南。
朱自清(1898—1948),学者、现代散文家、诗人。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抗日战争结束后,他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代表作
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鲁迅
因为这本书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叶圣陶
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杨振声
新式教育的兴起,扭转了把读经训练作为唯一训练项目的局面,同时也规定了初、高中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方面的要求,可见读经训练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
佩弦先生在书中依着传统学术的规矩,由“小学”入手,先谈《说文解字》,再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分门别类一路讲下去,可以说涵盖了中国古籍经典的大部,连《三礼》、《公羊》、《榖梁》这类十分专门的典籍都有所介绍,且提纲挈领,要言不烦。系统而全面之外,更难得的是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这本小册子,编排合理,材料充沛。从说文解字一章起始,顺序介绍了中华典籍的著述细节和精妙所在,不失为一本国学梳理的优秀文本。但章节内容介绍细琐,缺失了提炼经典何在。知识面很丰富,深度不及,离一本见解独到深入的著述还有距离。称得上最佳入门册子。
书之成在于用笔如舌,拈旧如故,虽有些微处不尽完善,失之严谨,然无碍观其大略,解其见识,偶有议论,读之亲切如晤一室,言诗,论文,谈史,皆有所得。经典之美,在于历时而弥醇,或谈性情,或语盛衰,言之有物,持之有故,常读常新,每有会意,如读谈墨家想到古代技术。
晚年,朱自清致力于中小学的教育。在清华大学的介绍中,「晚年从事于语文的研究,致力在启蒙与普及上,着有《诗言辨志研究》、《经典常谈》、《标准和尺度》、《语文零拾》、《论雅俗共赏》等书,大有裨益于现代青年学子。」
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按三传的看法,《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这是一;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中国,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是二。
既是为青年读者所写,朱自清很注意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注意力。《经典常谈》的每一篇,基本上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场白,这似乎跟朱自清长期从事教师职业有关,写学术著作也仍有讲课的模样。
许多国人陷入了相当矛盾可笑的境地,一面声称“西方的”价值观不值得我们效仿,一方面又用西方人的称赞证明我们的东西是多么有价值。在行事上,简直就像一个高喊怀有祖传神药可以百病非诚勿扰而却又急不可待的把这药方逢人就送的大夫。
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
时下,“国学”重新被推入大众视野,可又有多少像这样值得推荐的书籍,在真正行着传播经典传承文化的职责?当历史、文化亦成为消费中的一环,很难想象,若干年后,还有多少人记得我们曾经有过那么多货真价实的真正的经典!
极绚烂多姿,可堪珍宝却不幸没有被朱先生写这本书时看中选上的佛教经典和陆象山、王阳明一系的学问,正是集中反映这“心学”的代表。陆王之学,已有最优秀的作品述之甚详了。这里便对佛教经典叨唠上几句,只当是为大寺庙里的藏经楼掸去些灰尘。
这是强调说国学里真正的精粹是“变化气质”之学,是着重人心的“转化”的。但“变化气质”与“转化”的第一步,仍是要认清晰了自己的“心”,什么是思维心,什么是情感心,什么是“觉似是抽象然是一真实体”的“最内中深处”的心灵以及心怎么就发生着许多作用。
朱先生所说的经典,指的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用文字写记下来的东西。假如把准备接触这些文化遗产的人比做参观岩洞的游客,他就是给他们当个向导,先在洞外讲说一番,让他们心中有个数,不至于进了洞去感到迷糊。他可真是个好向导
《经典常谈》应该说在经典与读者的沟通上是成功的,它的结构方式,它的语言特色,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需要。它不是为学者而写,而是为一般普通读者而写,为一般受过中等教育的读者而写。它面对的是普通读者,它使用的是普通读者所都能接受的语言。这正是《经典常谈》的可贵之处。
叙述中的脉络分明,是《经典常谈》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产生这样的效果,既是作者写作方法上的特长,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所述对象的深入透彻的了解。作者是带着读者在参观欣赏,而指导别人欣赏,必须自己认真仔细地欣赏过,才有可能帮助读者做到透彻的了解。
我从本书中看到了当年百家争鸣的风采,先是《说文解字第一》中有关于文字出现的不同观点,接着又有《周易第二》令人唏嘘的伪古文——更令人感叹的是这伪古文竟顶替正主之位被奉为经典几个朝代,直到明清才渐渐揭开面纱。
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朱自清写作《经典常谈》,并不因为是对经典的介绍,而使语言显得枯燥、沉闷或说教,相反,在许多时候却写得非常的轻松与幽默,使读者既感到自然,又感到亲切、轻松。这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语言上的又一特点。
朱自清曾说:「教育者须先有健全的人格,而且对于教育,须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这位对教育如此虔诚的信徒,所遗留下来的《经典常谈》,的确启发了后世所有国学入门者,不致碰的一鼻子灰。而朱自清对于传道授业的宽厚胸怀,也一再的让后世缅怀。
六十年过去了,《经典常谈》成书时的背景与今天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对经典的整理、编辑、出版等方面的工作都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经典常谈》一书提供给读者的,特别是青年读者的“船”的作用,并没有过时,进一步说,读者可以登上这条船,航行得更远一点。
《经典常谈》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一般的读者都对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和杂文的语言赞赏不已,其实,撰写《经典常谈》这样的既有学术性又通俗化的著作,作者也是运用自己倡导的“活的口语”,采用类似谈话的所谓“谈话风”的语言风格。
《经典常谈》成书于战乱、我国文化教育极不普及的年代。那时要提倡经典的训练、希望读者通过阅读《经典常谈》一类的著作,“航行到经典的海里去”,只是一种不切实际得愿望,但不能说朱先生的研究没有价值,意义反而更加深远。
读这本书就像听朱自清先生讲授中国经典文化概述,朱自清先生不愧是文学大家,对于中国古文化浸染多年,将一本本厚重的经典的古文读透了读薄了,再用生动的语言严密的逻辑讲述出来,就像博物馆的讲解员、旅游胜地的导游一般,给我们引路。
朱自清说,他的《经典常谈》旨在启发读者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朱自清先生一生以教书为职志,写这本《经典常谈》的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启发中小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认识。除了对于国学的基本认识之外,他在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学富五车,以及中国传统读书人的自我要求,都是我期盼达到的目标。
通俗易懂,很容易读的一本小书。从文字开始说起,《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和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与《汉书》、诸子,将古代重要的经典典籍的成书、背景、渊源都做了一遍介绍。之后又以文体为对象,介绍了辞赋、诗、文这三种文体的历史演变和流传过程。
从《说文解字》开始讲起,《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四书、《战国策》、《史书》、《汉书》、诸子百家、辞赋、诗到文,将古代的经典讲述了一番,让读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简单的了解;如果对其中某一部分感兴趣,可以找来相应的书继续研读……不失为一本经典启蒙之书!
从文字开始说起,《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和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与《汉书》、诸子,将古代重要的经典典籍的成书、背景、渊源都做了一遍介绍。之后又以文体为对象,介绍了辞赋、诗、文这三种文体的历史演变和流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