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菊花与刀(插图珍藏本)图书
人气:44

菊花与刀(插图珍藏本)

译者的话 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世界各国文化>东方文化  
  • 作者:(美)[本尼迪克特] 著,[孙志民],[马小鹤],[朱理胜] 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801952318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1
  • 印刷时间:2007-10-01
  • 版次:1
  • 开本:--
  • 页数:--
  • 纸张:--
  • 包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如何理解日本这一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却又迥异于中华文明,并给中华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日本文化,是最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历史的耻辱和现实的差距,使得许多中国人在"面对和思考"日本时,冲动的情绪远远多于理性的认知。偏见是浅薄、脆弱的,只有理智和平静才能给人以力量。

本尼迪克特的这部著作,就是一本客观、理性地观察日本的杰作。1944年,作者应美国政府之邀,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科学方法,撰写了一份关于日本的研究报告,为美国成功制定战后治理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6年,作者将报告整理出版。该书一经推出,好评如潮,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地结合在一起。一直被视为研究日本最有见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文化的好读本。

编辑推荐

本书根据查理•E.图特尔出版公司1974年修订版全文译出。是公认的了解日本文化有争议同时也的读本。

本书是中文世界个译本,译者皆为国内日本文化研究的学者专家。校订者庄锡昌先生为复旦大学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

本书著者的学识和能力令人惊叹。尽管著者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她却搜集了如此众多和非常重要的事实。虽然这些事实是些一目了然的日常事情,可著者正是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的全貌。著者还在分析这些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关于日本文化基本的然而对整体来说又是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

——川岛武宜(日本著名评论家)

(本书)从结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讲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教育孩子学习传统。全书夹叙夹议,贯串着作者的人类学文化类型论的观点,一点也不枯燥。……我们同东方这位邻国的关系是很不寻常的,难道我们不该多了解它一点吗?

——金克木(中国著名学者)

金克木:记《菊与刀》(即《菊花与刀》)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这本《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是一九四六年出版的,离现在三十五年,已是一本旧书了;不过在我国似乎还值得一谈,并不只是因为这书已成为名著。

先要谈这本书的"缘起"。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趋势已经明显,德、日的失败已成定局的时候,美国政府便着手制订对待战后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的办法是明摆着的:将同纳粹打到底、盟军将占领德国,粉碎旧统治机构,由盟军直接管理行政。美国对德国比较了解,这一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对待日本却不同了。美国对日本不大了解。两国的国情很不相同。当时有两个问题: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德国的办法?倘若日本不投降,盟军要直接用武力攻占日本本土,那就是同对德国一样。假如日本承认战败而投降,那么,还要不要照对德国的样子实行打垮旧行政机构而由盟军直接统治?为了制定后决策,美国政府动员了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日本,提供资料和意见,其中包括了这位人类学家。

她接受了任务,但这是一个难题。她是文化人类学家,曾在太平洋的小岛上作过调查,却没有研究过日本,战时更不可能去实地调查;而且人类学一向是研究比较原始的社会的,这次却面对着一个能同美国打现代战争的日本。怎么进行工作?这位夫人根据她自己的"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和直接资料,同时也大量读书和看日本文学及电影。她工作的结果是一份报告。这份根据人类学观点的"日本文化的一些类型"(本书副标题)的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假如那样,日本人会拚命打到底,而且美国人也无法直接统治。美国人不了解日本国情,两国的文化类型不同。

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一九四六年她把这份报告写成书出版,前面写了一章论述她用的人类学的方法,末尾有一章讲日本投降后的情况。她表示同意美国政府的决策和麦克阿瑟的执行方式,因为这正和她原先的意见一样。

据说这本书译成日文出版后在日本有过相当强的反应。原书名可译作《菊与剑》,日译是《菊与刀》。很明显,欧美人习惯于击剑而日本人习惯于用战刀。(若用中国所熟悉的日本情况说,那大概可以叫做"樱花和武士"吧?)这书题指出日本文化类型中的两个矛盾的方面。

全书并不长,只有三百一十六页;共十三章,附一些日本词的注释和全书索引。除前述首尾两章外,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学到传统。全书夹叙夹议,贯串着作者的人类学文化类型论的观点,一点也不枯燥。

这本书中论述日本文化是否有错误?日本人自己怎样看待美国人对他们的观察?

战后日本在美国管制下有过什么变化?现在是否还同本书所说的战前情况基本一样?

这些问题我不能谈。我也不想具体介绍本书的内容。我想谈的只是下面两点。

一是希望由提起此书能使更多人知道人类学也有用处,文化人类学并不是只调查原始的落后的社会情况和搜集一些民间传说、风俗习惯。这在前面谈本书"缘起"时已经给读者一个印象了。我们这几十年不谈人类学、民俗学,解放前的一点点介绍和工作已经差不多都中断或改了名目了(如民间文学研究和民族研究)。我觉得实在可惜。近几十年来人类学又有发展,看来仿佛其中有些分支已经独立出去了,可是还有不少旧工作和新工作可作。文化人类学在国际上还是一门重要学科;尽管现在里面包括了许多其他科学,但仍自有其观点和方法。这一层就不多讲了。至于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研究,那更是新课题了。

二是希望由此能引起一些人注意到比较文化的观点和方法。(这里以及前文所说的"文化"应当看作一个术语,和我们常说的"文化水平"、"文化革命"中的"文化" 在词义上有区别。)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类学是研究风俗习惯的科学。没有一个人能只是一张白纸或一台机器一样的生物的人,而是从生下来就要接受无形的社会传统教育的社会的人。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不能只是生理的,而必然同时是社会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等所研究的各有一个方面,而人类学则从文化即民俗的方面来观察研究,分析个人不自觉也不自主的,从小就接受下来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等等。她用这一观点研究日本,其实所研究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国情"中重要而常被忽略的一方面。在本书章中,作者论述了人类学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很值得注意的意见。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比较文化的方法。人类学者不能只是调查统计搞民意测验,也不能只是象旅游者或侨居者那样描述见闻,而要作比较文化的研究,并且要应用自己的专门训练。她指出,尽管一个部族可以有百分之九十的行为和邻居各族共同,但总有一点根本不同。这一点也许很小,但它对这个部族的本身独特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重要作用,使这一族成为这一族而不是其他族。人类学者还要特别注意习惯于看待那种和自己文化大不相同的其他文化,必须尊重人家的文化和人家自己的看法。

例如看日本电影,其中有美国人看来大惑不解的行为和语言,而日本人自己却视为当然。两人都是带着自己所受的传统社会文化去看这同一电影的。这种对不同文化行为的客观分析态度的训练就是研究人类学的一项重要条件。这些文化行为是一个人每天都在从生活中学习的,是社会的积累,是交互影响,是环境的要求。许多零星的似乎彼此不相关连的小事,其实往往是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构成部分,彼此大有关系。经济的、家庭的、宗教的、政治的等等行为都是互相渗透的。人类学者并不专门研究其中一个方面,而是要找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所内含的前提。人都是带着眼镜看事情的,看法指导行为。人类学者就要分析研究这些不同眼镜的镜片,并且归纳出类型。硬心肠的客观和软心肠的同情都是系统研究各民族不同文化特点所必需的。比较宗教学显示了这种必要性。如果只防卫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而敌视不同的,并且以为人家都应当同自己一样,那就不好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着重调查统计,而人类学家则不然。他研究的对象是普通人,这不能象美国选总统一样搞民意测验统计数字。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是各民族风俗习惯中所存在的,作为行为基础的,对生活的看法。在这样比较之下,一个美国人就能看出日本人行为的猛烈摆动并不是自相矛盾,而是有其社会文化传统观念体系在后面。这本书正是一个美国人类学家以自己的文化同日本的文化作比较研究的结果。美国因为不了解日本国情而吃了珍珠港被袭的大苦头,就下工夫研究日本国情而得到战后对日政策的成功。这是值得注意的。这本书正是从美国人和日本人对待战争的不同看法讲起的(第二章)。我们看了这样的比较,对书中讲的日本文化和在背后作为对照的美国文化都可增进一点了解。

至于书中具体内容当然本文不能作介绍。这里只随手提出一两点。例如她说,日本文化就是日本文化,既不是佛教的,也不是孔夫子的。在日本大概除了少数虔诚的和尚以外,没有人真相信"涅槃"(寂灭)是幸福。她又说,日本是等级森严的,"各就各位"(第三章题)的社会中人的结合(其实这也可说是指"各安本分","安分守己"),既同美国的自以为"人人平等自由"想法不同,也不同于印度的乃至中国式的"种姓"制度。她指出日本人的洗热水澡乃是一种享受,上下风靡,不可缺少。这使我明白了关于日本到处都是"风吕屋"(浴室)的描写,以及从前中国人下澡堂中吃点心和谈事情的习惯。从这些小事中看出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一个民族的传统社会心理,这却是需要经过文化人类学的科学训练的。我也由此明白了一些日本小说和电影中的描写。我觉得,研究文艺的人好也能有一点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知识。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美国女人类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生、卒于纽约。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F•博厄斯学习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36~1939年任人类学系主任。本尼

目录

译者的话

及时章 研究课题——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守本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负恩于历史和社会的人

第六章 报恩于万

在线预览

及时章 研究课题——日本

日本人是美国曾竭尽全力与之战斗过的最异特的外敌。我们在其他任何一次与强敌的战争中都未曾需要顾及如此截然不同的行动与思想习性。同在我们之前的沙俄于1905年遇到的情况一样,我们与之作战的是一个全副武装、训练有素的民族,他们不属于西方文化的传统。已被西方人视作人类自然习性的那些战争规范对日本人来说显然是不存在的。这就使得太平洋上的战争面临的不仅仅是从一个岛到另一个岛的滩头登陆战,也不仅仅是棘手的后勤供应问题。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了解敌人的习性。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行为举止,以便同他们打交道。

困难是很大的。在日本的锁国政策[1636年,日本的江户幕府为了彻底禁止基督教传入日本,并割断西南诸藩同外国的贸易,颁布了一系列锁国令,开始了日本历史上长达200多年的锁国时代。1854年3月,美国强迫日本幕府签订了《日美亲和条约》,日本被迫开埠通商。——译注]被打破后的75年间,人们往往用一连串"但是,又⋯⋯"这种极为离奇的措词来描写日本人,而对其他任何一个民族却从没有使用过这种描述手法。一位严肃的观察家描写日本人以外的其他民族时,如说他们礼仪超群,他就不大可能再加上"但是他们又目空一切,妄自尊大"这类话。当他说某个民族行为举止极为刻板时,也不会再补充说"但是他们也很善于适应激进的变革"。当他说某个民族驯顺时,他不会再去说明一下"但是他们不习惯于服从自上而下的控制"。当他说他们忠实而又宽宏大度时,他不会再说"但是他们不可信赖,心怀叵测"。当他说他们本性勇敢时,他不会再去详细描述他们的胆怯。当他说他们的行动不顾忌他人的评判时,他不会随之又说他们确实具有强烈的内在良心。当他描绘他们的军队具有机器人一样的纪律时,他不会接着又描述那支军队里的士兵如何不服管束,甚至违抗上司。当他描写一个民族热衷于西方学问时,他不会再不厌其烦地叙述他们的强烈保守性。当一个人撰书描写一个普遍爱美的民族,描写他们如何崇拜演员和艺术家,在菊花栽培方面如何讲究艺术时,一般也不会再去写另一部书来补述该民族是如何崇拜军刀、崇尚武士的较高荣誉的。

但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正是叙述日本的书籍的经纬。它们是真实的。菊花和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较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他们非常关心别人对他们的行动的看法,但当别人对他们的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士兵非常守纪律,但也不很顺从。

在理解日本对于美国来说已变得非常重要的时刻,对上述这些矛盾以及同样显得乱哄哄的其他许多情况是不能不屑一顾的。严峻的局面正接踵而来,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日本人将会干些什么?能否不进攻日本本土就使其投降?我们是否需要轰炸皇宫?我们对日本战俘能指望些什么?对日本军队以及日本本土的宣传中,我们应该怎样说才能少牺牲美国人的生命和削弱日本人战斗到一个人的决心?在及时流的日本通之间存在尖锐的意见分歧。当和平来临之际,日本这个民族需要用持久的军管法才能使其遵守秩序吗?我们的军队必须准备在日本山中的每个要塞里与顽抗到底的死硬分子作殊死战斗吗?先得在日本发起一场像法国革命或俄国革命那样的革命,才有可能实现国际和平吗?谁来领导这场革命?是否应把日本人灭绝掉?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判断分歧极大。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也是信用了很久了,一直没货,就放在收藏中,昨天忽然发现有货了!果断下单,今天就到了!很是开心呐!不过有点小小遗憾的是封面压皱了些,不过大致翻翻内容,还真的挺有新意的,也客观,就不在乎那点小瑕疵了!

2014-11-11 17:52: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讲日本文化的,这本书系统的跟我们讲了日本的一系列国民文化,可以让我们深入的了解我们这一邻国。

2015-01-27 09:56: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写了日本文化的诸模式,让人更深刻的了解日本文化,来填补相关方面的缺失,作者的学识也是令人惊叹,见解更是深刻

2014-12-03 19:47:56
来自恋念晴**的评论: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对日本的文化和他们的意识形成有一定的了解。

2016-04-22 18:33:10
来自mydogxx**的评论:

死亡=悲哀=美,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个等式。 死亡在到来的那一刹那,如同樱花绚烂地飘落,这是美的极致,也是他们所想要的理想状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亡意味着纯洁、干净和超脱。他们毫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而且他们像是在体验死亡,甚至乐于将死亡表演给别人看。

2014-10-05 12:25: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最近对日本文化比较感兴趣,就买了几本日本的文学作品。但是书寄来的时候也是没有塑封,而且封面上还破了一块,很影响心情啊

2015-04-09 00:17:28
来自enoch妈**的评论:

这本书已经是研读日本文化的必修书目之一了。个人对日本文化没有研究,只是浮光掠影的了解下,这本书就能提供一个特别的视角,因为是美国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写就的。

2012-10-15 11:45:2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中日之间因为上个世纪的战争,彼此都还有心结未了。可能,还会有一场战争也未可知!但是我们了解多少日本呢?其实日本人可能比我们更了解中国人,本书从一个西方人的观点看待这个特殊的民族,可能给了我们一个更加中立和公正的视角。

2011-12-17 01:02:26
来自iandg**的评论:

八十年前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弄了个《日本论》,对日本的观察算是从大处着眼,是中国人论日本最权威的著作了,虽然和《菊花与刀》相较不及甚远,但八十年来,中国的文人学者、史学大家居然无人给望其项背!我们所谓的“民族精英”大概都是被票子、房子、车子、女子给弄住了吧!

2007-03-13 15:01:50
来自超级维**的评论:

很值得一看,可以反复看,虽然是50多年前写的,但还是研究日本最为深入、透彻的一本书,很难想象作者从没去过日本,但能把日本人研究的那么透,看了这本书,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日本继承了中国的古文化却又与中国那么不同,为什么日本喜欢侵略,打仗那么不怕死,以及很多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日本的社会各种现象。

2012-05-29 11:21:2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公司里有个在日本生活过多年的,经常跑过来讲日本的一些风土人情,也不知道他讲得是不是真的,反正我读书少!买了这本书,以后就别指望再骗我了,哈哈

2017-02-07 11:00:48
来自凌波灵**的评论:

日本民族性具有矛盾的方面,菊花象征日本人彬彬有礼的一面,刀象征日本人冷血具有侵略性的一面。对于民族性的研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解日本,了解社会学,此书不可不读。

2014-12-13 17:40:5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不是最好的版本,打折对买的,了解日本,打败日本

2017-05-26 23:34:43
来自honmei8**的评论:

小泉哥哥却是欧洲人,爱上了日本文化和日本美眉,改名改姓改国籍,写的《日本与日本人》算是半欧洲半日本本土人看日本了吧,写得也不错,只是少了本尼达克特这样人类学家的分析精当深刻。

2007-03-13 19:43:55
来自vcan668**的评论:

我一直有一个偏执的观点:日本文化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文化。而了解日本文化,该书又必须用心去读。菊花与刀“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

2012-04-03 15:19:2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超级赞,对日本的了解加深了,虽然中日有矛盾,但作为中国人,我认为我们对日本的了解真的少得可怜,只是一味宣扬右翼的邪恶,未真正了解这个民族的根本,为日后可能的冲突,大家真有必要都来读一读

2016-01-01 12:07:27
来自紫星亮**的评论: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看一看,我们对日本人的了解,还不如美国人,美国的人类学家的分析比较透彻,也实际。了解过了,你才可以说,才可以做,才可能去思考,才不会人云亦云。今天才发现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竞然是日本的企业,心里很悲哀,

2014-05-07 20:29:5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有时我们对于日本有一些偏见,因为国家仇恨,我们很容易就另眼相待。但是此书从客观事实讲述了日本的文化,风俗民情等帮助读者了解日本。日本的生活,经济,人文信息等等都被客观的表达了出来。

2014-04-13 15:31:16
来自wildd**的评论: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日本 真正的日本不是来自不转不是中国人里面的日本 也不是各种二次元里面的日本 而是一个个矛盾体组成的特殊人种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对其充满不解 有人崇拜他们

2015-03-18 10:28:5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喜欢日本名族的精神 无论从建筑还是足球的发展来看 很值得我们中国人去认真的审视自己 为什么日本人能够把西方的文化和自身的文化结合的这么好 我们自己怎么就不能从中学习呢 这本书讲的是日本文化的书 多多少少可以从书里找到原因

2014-02-25 11:22:48
来自孔怡然**的评论:

书名“菊花与刀”,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在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

2016-12-12 21:12:1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之前还从没如此系统地了解过日本。日本作为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吸取了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化,而且在许多方面做得比中国还好,比如礼仪、书法……日本在发展的同时注意吸收外来文化,更注意本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值得我们学习。

2014-06-20 21:21:06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