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为契机,是继2001年出版的《刑事诉讼:控、辩、审三人谈》之后,张军、姜伟、田文昌的再次对话。三位作者分别站在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角度,对新刑事诉讼法背景下的刑诉理论与实务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读者可以从中领略他们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体会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理念的演变历程、经验得失以及对刑事诉讼未来发展的愿景。全书以自然融入的现场感、辩驳求真的可读性、观点交锋的碰撞力,为控、辩、审三方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多维视角,对理论界和实务界均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作为国内体制内性和专业性的控辩审三方代表,张军、姜伟、田文昌三位先生围绕刑事辩护的各个层面与问题为读者奉献了视野广阔而且深入细致的高水平对话,并对中国刑事辩护的历程进行了总结性的回顾,既有理论标本意义又具有极强的司法实践指导价值。
张军
1956年生,山东省博兴县人。1973年在吉林省插队,1975年在长春团市委工作。1978年起先后在吉林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在职获得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到较高人民法院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刑事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具体负责刑事审判、司法解释和应用法学研究工作。期间,曾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任职,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任副院长,在司法部任副部长。曾代表较高人民法院参与1996年、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和1997年及其后多次《刑法》的修订工作。兼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现在中央纪委工作。
姜伟
1957年生,山东龙口人。曾下乡插队,入伍当兵。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自1985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刑事法学,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赴日本任客座研究员一年,曾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任兼职副检察长三年。历任较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公诉厅厅长、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职务。张军
1956年生,山东省博兴县人。1973年在吉林省插队,1975年在长春团市委工作。1978年起先后在吉林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在职获得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到较高人民法院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刑事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具体负责刑事审判、司法解释和应用法学研究工作。期间,曾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任职,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任副院长,在司法部任副部长。曾代表较高人民法院参与1996年、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和1997年及其后多次《刑法》的修订工作。兼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现在中央纪委工作。
姜伟
1957年生,山东龙口人。曾下乡插队,入伍当兵。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先后获得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自1985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刑事法学,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期间赴日本任客座研究员一年,曾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任兼职副检察长三年。历任较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公诉厅厅长、黑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职务。
多次参与刑事立法修订工作,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田文昌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1983年至1995年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5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1995年创办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被评为北京市首届十佳律师,被美国刑事辩护律师协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 称号,获得 "ALB2013年度中国十佳诉讼律师"称号 ,被评为全国普法办、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出版著作《刑罚目的论》《刑事辩护学》《控辩审三人谈》《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律师建议稿》《律师制度教程》《律师与法治》《中国名律师辩护词词专辑——田文昌专辑》(上、下)《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中的热点问题及辩护应对策略》。
序一张军
序二姜伟
序三田文昌
及时编
总论
一、 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
二、 如何贯彻落实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
三、 贯彻落实新刑事诉讼法,制定司法解释
第二编
辩护制度
一、 委托辩护人(第33条)
二、 刑事法律援助(第34条)
三、 辩护人的举证责任问题(第35条)
四、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工作职责和权限(第36条)
五、 辩护人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的规定(第37条)
六、 辩护人阅卷(第38条)
七、 辩护人申请调取无罪或罪轻证据(第39条)
八、 辩护人将有关无罪证据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第40条)
九、 辩护律师收集证据的规定(第41条)
十、 对辩护人违法取证的处理(第42条)
十一、 辩护律师的保密义务(第46条)
十二、 辩护权利的救济(第47条)
第三编
证据制度
一、 证据种类(第48条)
二、 举证责任(第49条)
三、 依法收集证据(第50条)
四、 行政机关收集的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规定(第52条)
五、 证明标准(第53条)
六、 非法证据排除(第54—58条、第182条第2款)
七、 对证人的特别保护(第62条)
第四编
附带民事诉讼
一、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第99条)
二、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第101条)
三、 附带民事诉讼审判程序(第102条)
第五编
提起公诉
一、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中对证据合法性审查的责任(第171条)
二、 审查起诉中补充侦查的规定(第171条)
三、 全案移送案卷材料、证据的规定(第172条)
四、 没有犯罪事实不起诉(第173条)
第六编
审判制度
一、 树立庭审中心主义意识
及时审程序
二、 庭前程序——庭前会议(第182条)
三、 涉及商业秘密不公开审理(第183条)
四、 举证质证(第190条)
五、 专家证人出庭(第192条)
六、 量刑程序(第193条)
七、 撤回起诉
八、 简易程序(第208—215条)
第二审程序
九、 二审开庭审理(第223条)
十、 二审检察机关阅卷时间的规定(第224条)
十一、 审限
十二、 发回重审(第225条)
十三、 上诉不加刑(第226条)
死刑复核程序
十四、 较高人民法院不核准死刑的案件处理规定(第239条)
十五、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中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
以及较高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意见的规定(第240条)
第七编
特别程序
一、 未成年犯罪案件诉讼程序(第266—276条)
二、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第277—279条)
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第280—283条)
四、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第284—289条)
第八编
关于新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的对话
一、 司法解释出台的背景介绍
二、 辩护律师的调查权问题
三、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作为证据使用以及相关保护措施的规定
四、 收集程序、方式有瑕疵的证人证言的补正
五、 证人出庭
六、 监所外提讯的供述能否作为定案根据
七、 非法证据排除
八、 强制措施
九、 当庭提交证据
十、 如何应对破坏法庭秩序的问题
十一、 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次数
十二、 二审开庭
十三、 再审程序
十四、 庭审直播问题
十五、 对速裁程序的探讨
编后记
双十一的物品终于收齐了
!!!!!
好书,留着慢慢看
物流给力,很好
非常好的一本书,作者写得深入人心。当当正版书
很好很强大
书很好!!
还不错,暂时没看,但是老师推介的,应该很精彩,快递速度还OK,就是包装很差,拿回来,箱子都坏了,当时还特别怕书坏掉,如果包装好一定一定会更好
送货速度很快
就书的手感和外观来看 很喜欢 书籍还没阅读 所以内容还不了解 但这是我们老师强推的一本书籍 对于我们学习刑事诉讼法很有帮助
不错 不错 很满意 纸张清晰 业余时间可以好好学习学习
很期待的一本书,但是不知道当当现在不知道怎么想的,总共买了6本书,结果就用了一个袋子装,袋子破了,书也脏了。
特别好的一本书
当当现在让人失望了,发过来的书旧点皱点就算了,居然在封面还给划过,太让人失望了。
也没有包装!书还是坏的!怎么发的货啊,能不能检查完好了再发啊!!!
我想本书的作者姜伟能被抓进去一次,他就知道他的许多观点是多么的胡扯了。不能相信竟有这样的“法学家”,看来,有这样的法学家,何愁中国不能在5000年后进入法治的蒙味时代。
重要的是书的内容,感觉能学到很多东西,挺好的
有代表性,这几位牛xx人物有很深的理论功底及实践经验,对问题理解有深度
了解立法过程中的种种博弈,对新法修改有个更全面的了解
从朋友那看到的这本书,觉得不错就买了一本。物流非常快,书更不错!
看就要看最高端的,三人名声在外,非常具有代表性,虽然不是严肃的教科书,但随性的访谈类体裁更容易让人有所感悟。不错,推荐!
专业人士的专业交流,蛮不错的,能提供教科书所不能提供的东西
到宿舍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是撒哒哒哒到宿舍收拾收拾收拾收拾是撒哒哒哒
好书!不得不赞,这种以对话形式谈论当代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书值得一看!
书很不错!排版也是我喜欢的方式!冲着田文昌买的,没有让我失望!
司法控辩审业界大咖谈刑诉法的修改过程,特别对如何进行落实给予了关注,角度不同,加深理解
书很棒,已经读完了,感觉很好很贴近实务,相比于许多理论的书籍,这本书更增添了一股活力,对于做实务的人搞理论的人都很受用!
实务与理论皆高的名家,竟能集齐三位,并且组织座谈这么深入、系统,极其难得。
学习专研刑事诉讼法的同志们的必备书。俗话说屁服决定脑袋,只有站在不同有角度看待问题,才能保证问题分析的更加深刻,认识问题更加清醒。
作为国内体制内**权威性和专业性的控辩审三方代表,张军、姜伟、田文昌三位先生围绕刑事辩护的各个层面与问题为读者奉献了视野广阔而且深入细致的高水平对话,并对中国刑事辩护的历程进行了总结性的回顾,既有理论标本意义又具有极强的司法实践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