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自幼才学不凡,却花了数年时间才取得功名,还是以一个不知名的小官入仕;上疏救忠臣,却被阉党刘瑾打到屁股开花,发配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去野居,还一路遭到追杀;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生活困境和生死考验后,他悟出了圣人之道。这次龙场悟道,不仅让王阳明活得了内心的丰富与安静,还获得了一种觉醒的力量——知行合一。后来终于有机会为国效力了,荡平了江西巨寇、平定宁王之乱、扫清广西部族匪患,可功高处却不只遭到官场同僚的构陷,还遭遇明代“奇葩”皇帝朱厚照亲自抢功……
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 王阳明的“心学”不仅影响了我国明清两代以至近现代,而且远播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其思想,折服了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以及西乡隆盛、稻盛和夫等无数中外名人。
端木自在,一个勤奋做事,冷眼观人,自在处事者。喜读诗、读词、读佛、读儒,常研究世界伟人成功秘诀。平生之志:不求立功,但求立言,奢求立德。虽涉足出版业十余年,却自惭未窥门径。繁忙之余,撰著有《胡雪岩大传》《国学全书》《王阳明心学智慧》《传习录译注》《听李叔同说佛解经》等书若干。
及时章 圣人身世不寻常
仙娥踏云送神童 /00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007
戏慧童,和尚反遭戏 /009
这个老爹很强悍 /013
咏月金山寺,出名要趁早 /017
第二章 天下及时等事是做圣贤
读书只为做圣贤 /025
格竹子?格出个啥 /028
书生的及时份“军事考察报告” /032
逃婚问道:有多少爱可以胡来 /036
蜜月期走出的书法大师 /040
访大儒:圣人必可学而至 /043
一波三折科考路 /047
第三章 狂而不疯的“官二代”
你好,偶像 /055
刑部里来了个王青天 /059
踏上生命中的一座灵山 /064
九华山上神仙多 /067
阳明洞,别有洞天 /070
灵魂在诗意中升华 /072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主考大人吗 /074
京城诗友赌年华 /078
讲学开启圣贤路 /080
相见恨晚,圣人之交淡若水 /081
第四章 步步惊魂的权力格
记得大明湖畔的主考大人吗
弘治十七年(1504年)八月,山东济南:大明湖上荷叶荷花好,红妆翠盖木兰舟。这座后来被赞为“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它的美,竟是与岁月无关、与朝代无关。它是一场亘古的风景,不管喧嚣还是寂静。
泉城江山如画里,城里人物更是风流:三十三岁的王阳明一身官服、玉树临风地巡视着考场——他,正是其年山东省乡试的主考官。
原本,以王阳明的资历,和朝廷对他的“长线培养”态度,他想做一个省的主考,还是有点距离的。但架不住当时有另一个人盛情聘请。那人便是陆偁,时任山东巡按御史。
说起陆偁,虽不是什么强势的大角色,却也是个有性格、有能力、有眼光的人物。当年,陆偁在福建做官时,就把福建沿海地区的治安弄得井井有条;后来,陆偁到了山东,更是敢于改革,为民做主。
按当时制度,身为当地的巡按御史,陆偁有资格自行聘请主考官。但是,陆偁放着众多对口人才不选,偏偏相中了刑部主事王阳明,是不是“慧眼识珠”,人们还说不好,质疑声一定是先起来了。然而,有发言权又有实权的人这样讲了,别人也唯有听命请人!就这样,“年纪轻轻、资历也浅”的王阳明,荣幸地走马上任了。
济南城,王阳明激动着,也忙碌着。
从布置考场到安排各项事宜,王阳明这个主考都要亲自进行督查。一旦出现问题、纰漏、或是隐患,他都会勒令马上整改、完善。不过,王阳明最忙,也是最费心的事,还要数——出考试题。
山东本就是孔孟之乡,又是文化重地。因此,给考生出什么样的乡试题目,关系重大,意义也重大。因此,王阳明也格外上心。本着向孔孟致敬的精神,本着忠心为国的精神,本着针砭时弊的精神,本着为自己的心志找一个出口的精神,本着“不雷人,吾宁死”的精神,王阳明出的试题大胆、露骨,却又不离儒学正宗。
比如,其中一道题目是“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这本是孔子与孟子宣传的做官理念:“以周公的标准来侍奉君王,如果不行,宁可辞职走人。”也正是这个理念,让孔子与孟子与仕途基本绝缘。试想,就算是官员有周公的德行和能力,又有多少皇帝会愿意乖乖听进“周公”的“有用之言”呢?面对这种冲突,绝大多数官员选择了:向皇帝妥协。凡事皇帝说的对,若有不对,参照上一条。这个问题在明朝历代也不例外,还更厉害。
从皇权者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道令人反感的题目: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这不是多少朝多少代的潜规则么!王阳明却突然引出圣人之言,呼吁人们“不当奴才”。这样下去,官员百姓虽然有了尊严、个性,却也很难方便统治者驾驭了。但是,这样犯“忌讳”的题目,王阳明还是出了。
王阳明出此题,是想看看考生们在原则、道义、骨气、良心与私欲之间如何选择,又或是他们如何能更好地处理这样的问题。当然,他也想借此来呼吁:不管当政的皇帝如何,读书入仕的人们,至少要有一种高贵的品格。守住它,这是底线。
另外,王阳明会在山东出这样的考试题目,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向济南城已故的英雄铁铉致敬。
当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发动“靖难之役”,欲与建文帝争夺皇位。其大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却唯独没能攻下济南,就因为铁铉带人死守在城上,让朱棣的软硬兼施都成了泡沫。当时,铁铉无视朱棣的诱惑不说,还公然将《周公辅成王论》射给朱棣,劝其要效法周公,忠心辅佐建文帝。同年,铁铉配合盛庸在山东聊城大败朱棣。一直到,朱棣也没能挪走铁铉这根铁柱,不得已,他只好绕道而行,避济南直攻建文帝南京大本营。朱棣即位后,生擒铁铉。铁铉不但不接受新天子的拉拢,还大骂朱棣无道,结果被割掉耳鼻,甚至在他被处以凌迟行刑时,还大骂朱棣。
虽然,朱棣之后,大明皇帝都是朱棣的直系后人。但是,朱棣曾经“谋反”这也是不争的史实。铁铉能忠诚旧主,不侍反王,这就是节操,就是忠贞。
铁公虽逝,音容犹在,大义犹在。在王阳明看来,不但是山东的读书人要有铁铉这样的大道义感,全国的官员都应该有。所以,在选拔和检验国家未来“储备”干部时,他更注重这一点。
同时,在山东乡试中,王阳明还出了这样一道题目:“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这个问题通过先贤的作为,直击了历代很多皇帝、官员的不作为。
禹想到天下有人遭受了水患,就好像是这灾难是他带给大家的一样;稷想到天下有人在挨饿,就好像是自己害他们挨饿一样。所以禹和稷才会以拯救天下百姓为己任。这是孟子所尊崇的儒家教义: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是王阳明以后心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整套试卷观下来,不难发现,王阳明所出题目都是这样“一题多关”:为考生、为官员,甚至为帝王的当下与未来敲响警钟。至于这些题目出得是否有过火之嫌,阳明本人倒是并不介意。及时,他行得正就不怕影子歪,他敢出,就自然敢承担后果;第二,虽然自己还未曾得志很憋屈,但王阳明却并不怨恨当朝天子朱祐樘,相反,从朱祐樘用人和治国十几年来看,王阳明知道,这样的皇帝会允许正义的言论。
没有任何思想包袱,王阳明才敢放手去做一个最称职的考官。
初秋的济南,夏的余热还未全部散去,却还是有凉风习习。乡试考场,这些还没有被仕途染缸所熏染的学子们,庄严地在试卷上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此时的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想这样做。阅卷的王阳明也是欣慰的。虽然,他本人也十分清楚,这样一群参考人士,待他们走上仕途后,难免也会在赤裸裸的政治现实下化为“变色龙”。但这一课,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要为这些考生上好。
对于这届山东考生来说,他们自然是荣幸的,他们有幸生在孔孟之乡,给他们出题和阅卷的考官马上会成为当代圣人。当年静秋,莲香犹在,那一纸纸虔诚的试卷上,蕴含了太多的圣贤之道:“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这是让学子们对动静、内外与礼正进行深刻的思索,以提升个人的德行;“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这是让学子们站在政治高度上,劝诫国君亲贤臣、远小人;“诗不遑启居猃狁之故”,这是让学子们对兵役与国家安危、战事有个清醒的认识。在这套儒学试卷上,学子们还有机会谈佛论老,取其精华,明心见性……
总之,在王阳明的有力督办下,山东乡试圆满地落下帷幕。
丹霞闪余晖,儒学的气息历久弥新,凌云依旧高飞。站在圣人的故土上,泰山之高,其高虽不可极,圣人的思想却可以触摸,王阳明感到,圣道就在眼前。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曾国藩
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左宗棠
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梁启超
修心炼胆,全从阳明学而来。——西乡隆盛
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杜维明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曾国藩
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左宗棠
非常差,送货时间非常长
一次购了8本,都是质量不错,价优。全部带外封。
很棒,非常美观
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非常差,送货时间非常长
帮同学买的,同学反映挺好的。
还没有看呢,应该还可以
写的不怎么样
很好
不错,学习路上的好伴侣
这个产品不错
东西不错,物流速度还好。快递服务恶劣,没打电话,就把包裹放门卫,还默认签收。我发现没收到快递,打电话询问,快递公司回付说他们不清楚,包裹如果没到自己找当当投诉。gan,这要是门卫收了不给我,我怎么跟客服维权?
就怕看不懂
不错的商品
突然发现是一套丛书,我只买了一本。。。有收集全的欲望
很不错 是正品 速度很快 朋友很喜欢
内容丰富值得一看
最近写王阳明的书挺多,文字各有各的特色,太的经历就这样了,不会有更多新的史料了。选一本看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