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 容 简 介 本书通过大量有来源有出处的数据,翔实客观、严谨细致地介绍了美国留学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申请留学的各个步骤(定位、套磁、英语考试、选校、文书写作、奖学金、签证等),再到求职找工作的相关话题(工作签证、实习、各专业就业情况),以及在美国大学学习(如何选课、转学转专业、选导师)和移民办绿卡的常见途径等。本书的显著特色是,提供了大量真实生动的留学案例,解答了申请人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从全局策略到具体实践,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目录
及时章 准备工作 // 001
及时节 为什么要留学美国 // 001
第二节 什么样的人到美国留学会过得很苦 // 004
第三节 家长应该怎样给孩子帮忙 // 005
第四节 去美国读研究生需要多少钱 // 007
第五节 硕士的两种类型 // 008
第六节 修课型硕士和科研型硕士的区别 // 010
第七节 读了博士有什么出路 // 011
第八节 关于博士就业的一些问题 // 015
第九节 先留在国内读研还是申请出国 // 021
第十节 读了硕士再申请博士能省时间吗 // 023
第十一节 别被某些导师忽悠 // 025
第十二节 硕士/博士中途退学再申请出国怎么办 // 028
第二章 美国留学申请形势 // 029
及时节 整体形势预测与展望 // 029
第二节 一幅图说明今后几年的形势 // 030
第三节 凶猛的美本浩浩荡荡杀来了 // 031
第四节 留学生群体发生新变化 // 033
第五节 热门专业申请难度增大 // 034
第六节 本科学校牌子越来越重要 // 035
第七节 各种因素对申请读研的影响 // 036
第八节 申请读研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 037
第九节 美国留学申请时间表 // 040
第三章 背景评估和申请定位 // 044
及时节 如何综合评估背景 // 044
第二节 学校 GPA // 045
第三节 科研背景 // 046
第四节 工作经验和实习 // 047
第五节 GT成绩 // 049
第六节 推荐信 // 049
第七节 个人陈述/简历(PS/Resume or CV) // 050
第八节 竞赛 // 051
第九节 认证 // 052
第十节 找到你的“卖点” // 053
第十一节 定位评估分析和选校系统的问题 // 053
第十二节 如何判断各种说法是否靠谱 // 057
第十三节 有些美本不如国内名校本科 // 058
第十四节 中外合作学校的学生如何定位 // 060
第十五节 理智对待转专业申请 // 062
第十六节 “美国兵团”申请的几个话题 // 064
第四章 英语考试 // 067
及时节 各项考试成绩都很重要 // 067
第二节 英语考试需要何时结束 // 069
第三节 理论上可以考到下一年1月 // 069
第四节 好11月中旬前拿到英语成绩 // 070
第五节 晚考的注意事项 // 071
第六节 ETS如何送分到美国大学 // 072
第五章 背景提升 // 074
及时节 如何提升申请竞争力 // 074
第二节 美国交流经历有用吗 // 075
第三节 GPA很重要,课外活动没什么用 // 077
第六章 奖学金 // 080
及时节 全额奖学金有哪些种类 // 080
第二节 硕士可能拿全奖吗 // 083
第三节 博士没有自费读5年的 // 084
第七章 选校 // 086
及时节 什么样的学校性价比高 // 086
第二节 实例讲解如何选校 // 087
第三节 关于9个月短期硕士项目 // 092
第四节 留意专业性特别强的硕士项目 // 094
第五节 学校地理位置未必最重要 // 095
第六节 回国发展看综合排名还是专业排名 // 097
第七节 广撒网碰运气并不能让你成功 // 099
第八章 推荐信 // 101
及时节 推荐信的几个关键问题 // 101
第二节 如何选择推荐人 // 103
第三节 什么是牛推荐 // 105
第九章 套磁 // 106
及时节 如何与美国教授套磁 // 106
第二节 套磁的时机 // 108
第十章 电话面试 // 110
及时节 面试的形式 // 110
第二节 面试的种类及应对策略 // 110
第三节 面试的背后 // 113
第四节 注意事项 // 114
第五节 申请自费硕士也可能面试 // 117
第六节 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 118
第十一章 专业介绍 // 120
及时节 数据科学(Data Science)专业多方位介绍 // 120
第二节 HCI专业申请和就业情况 // 129
第三节 MIS专业申请和就业情况 // 131
第四节 统计与生物统计专业介绍 // 134
第五节 有关商学院硕士和博士申请 // 138
第六节 金融硕士的申请定位和就业情况 // 140
第七节 金融工程硕士的申请定位和就业情况 // 141
第十二章 文书写作 // 148
及时节 文书要针对录取特点来写 // 148
第二节 什么是好的申请文书 // 149
第十三章 录取过程 // 152
及时节 录取委员会制度 // 152
第二节 美国大学如何审理申请 // 155
第三节 offer发放的三种类型 // 156
第四节 招生录取的多样化 // 157
第五节 学霸踏营的后果 // 159
第六节 招生录取多样化和同校申请内耗 // 161
第七节 申请中的大小年现象 // 162
第八节 电子工程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名校的招生规模 // 165
第十四章 选择申请结果 // 168
及时节 五个宏观问题和五个微观问题 // 168
第二节 五要五不要 // 169
第三节 灵活利用延期入学政策 // 170
第四节 择校如何拓宽思路应考虑 // 171
第十五章 签证 // 175
及时节 如何办理留学和签证的银行财力证明 // 175
第二节 警惕签证被拒,学习计划不宜过于详细 // 177
第十六章 在美国大学学习 // 180
及时节 新生防骗防盗用身份指南 // 180
第二节 美国教授关于如何学习、上课的13个建议 // 182
第三节 利用学术会议的机会建立人际网络、寻找工作机会 // 185
第四节 学计算机专业去公司能做什么工作 // 187
第五节 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和工业界需求的不同 // 190
第六节 如何选择导师,导师有哪些类型 // 197
第七节 留学期间遇到变态导师怎么办 // 200
第八节 博士生转校转专业的问题 // 201
第九节 硕士生转校转专业的问题 // 203
第十七章 在美国就业找工作 // 205
及时节 在美国找工作的精简流程 // 205
第二节 在美国求职找工作的10个窍门 // 206
第三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充分利用CPT/OPT // 209
第四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 毕业时间也是武器 // 212
第五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学位不是目的 // 215
第六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人际网络(Network)很重要 // 216
第七节 如何在美国找工作——经验是王道,实习不可少 // 219
第八节 H-1B工作签证简介、回顾和形势 // 222
第九节 你的专业是STEM吗?留美工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 227
第十节 数据分析各专业在美国找工作的难易程度和工资水平 // 228
第十一节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转计算机专业 // 236
第十二节 转计算机专业在美国找软件工作,建议的学习书籍和课程 // 237
第十三节 每年只有不到1万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找到工作 // 240
第十四节 判断一个方向是否好就业的4个原则 // 243
第十五节 制药行业 生物统计专业的就业出路 // 244
第十六节 在美国做终身教授的情况 // 246
第十八章 绿卡移民 // 249
及时节 绿卡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 249
第二节 移民美国拿绿卡,有哪些隐性问题要注意 // 250
第三节 拿绿卡,通常有哪些途径 // 251
第四节 婚姻绿卡 // 262
第五节 投资移民 // 263
第六节 给外国人办绿卡数目最多的十大美国公司 // 264
第七节 绿卡话题杂谈 // 265
第二章 美国留学申请形势
整体形势预测与展望
一幅图说明今后几年的形势
凶猛的美本浩浩荡荡杀来了
留学生群体发生新变化
热门专业申请难度增大
本科学校牌子越来越重要
各种因素对申请读研的影响
申请读研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美国留学申请时间表
申请硕士要做好全自费的准备,一两年时间内读完学位,全部费用按照50万人民币准备。
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业出路等各种问题,本书很多章节都直接或者间接涉及了。
(5)定位。
定位只能讲概率,不能决定成败。概率大不代表一定成功,概率小不代表一定失败。
参考本书后面章节里的“定位评估分析和选校系统的问题”。
选校事关重大,不要按照排名随意选,需要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特点。
选校可以延后进行,但是如果你对美国学校不甚了解,建议至少预留2~3个星期来专心研究。
如果已经毕业,学位和毕业证明就是必须的,或者至少自己翻译一份。
网申填写比较简单,但是问题琐碎,到了申请旺季,“一亩三分地”论坛里的各种讨论很多,申请人遇到问题可以交流,通常都能解决。 第二章 美国留学申请形势
及时节
整体形势预测与展望
这个章节只谈大形势,各种具体的申请话题放在后面的章节里。既然是整体形势,自然谈的是大面上的、高概率事件,不包括特殊情况。
这里也说明一下我的数据来源:
(1)美国USCIS、IIE等机构的各类新闻报道。
(2)本人多年来坚持亲手做申请;2009年创办“一亩三分地”留学论坛以来,大力提倡按照固定格式提供详细信息定位和汇报申请结果,每年暑假也都进行申请结果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并且数据很可用,因为包含有申请人详细背景和申请结果,而不是简单的网页检索“某人拿了某校offer(全额奖学金)或者admission(自费录取)”(此类数据往往缺乏申请人的背景信息)。
最的申请形势数据分析,应该是比较两个数字:
(1)每年所有申请赴美读研的中国人数目。
(2)每年美国研究生院最终录取的中国人数,并且如果能具体到专业好(各个专业的申请难度不同)。
不幸的是,这些数据不存在。第二个数字在理论上可以统计,但现实操作比较困难,而及时个数字则根本无法计算;至于具体到专业层次的数据,更是奢望。但是,通过对比一些数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整体大趋势。
第二节
一幅图说明今后几年的形势
先解释几个重要概念:
美本:指的是来自中国大陆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人。
学年(academic year):从前一年(比如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计算,到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之前结束;2012~2013学年的国际学生数据,只有在该学年结束也就是最早2013年下半年才会有。
申请年度:比如某人可能在2009~2010学年开始读本科,作为一个数据点,每年都被统计为美本的一员,而此人具体的申请年度很可能是4年以后的2013秋季入学。
新生增长/扩招: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高校,学生总数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大一新生入学和大四学生毕业的人数,而其他因素比如退学、转学、交换等,通常人数要小很多,所以相邻两个学年之间学生总数的差别,可以粗略认为都是大一新生增长和扩招带来的。
在图2-1中,美国本科生和美国研究生数目来自于美国机构的统计;中国在读大学生数目是估算的,考虑到中国大学生毕业率很高,这里用某学年之前4年高考录取人数的总和来估算规模。
从图2-1中,可以看出两个重要趋势:
(1)中国国内本科生总数目稳步直线上升,未来数年内,中国高校会持续制造出更多的本科生。
(2)2007~2008学年以前,美本数目不多,“人数不过万”的情况维持了多年;从2007~2008学年开始,美本大幅度迅速增长(40%~60%),规模逼近并且有潜力在今后几年内超过留美研究生人数(2010~2011学年为76 830人),成为留美中国学子的主体人群。
图2-1 美本 VS 大陆本科学生人数
第三节
凶猛的美本浩浩荡荡杀来了
美本已经给美国研究生入学申请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2007~2008学年,美本首次出现大规模增长,这个时期来美国读本科的很多人,因为英语能力欠缺,需要先上1年左右的语言课程,毕业时间也推迟到2012年,这也导致2012年毕业的美本数目出现了一个小高峰;随后几年,随着本科留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美本新生中英语基础尚可、家里又有经济能力的高中生比例升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4年内按时本科毕业。
根据我掌握的信息:
(1)2012年首次出现了大量美本申请人,导致该年度申请难度增大:“一亩三分地”论坛里提供学校录取信息、参加美国大学open house(美国大学开放日)、汇报申请战果的很多人是美本;其中,伯克利大学、伊利诺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名校本科生也很常见。
(2)美本当中的很多人申请到了名校:“一亩三分地”论坛设立了“撼地神牛”头衔,授予拿到美国顶级牛校offer的同学,神牛里很多是美本;在出结果的早期阶段,美本曾经一度占据了神牛榜的40%。
(3)如果就读的学校是综合型大学(即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专业排名不错),很多美本有留本校读研的“保底”选项,申请更有优势。
此外,美本的主力人群无法在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在美国找到工作,必将申请读研。
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统计美本的就业数据,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难度,未来应该也不会有。不过,我们仍然可以推断其规模。
出身富贵、家族资产雄厚到可以藐视留美工作的美本,还是少数;被新闻媒体炒的声势浩大的美国投资移民,根据美国移民局消息,规模只有几千人,而且很多人家里可能没有适龄的孩子正好要读研,所以相对于留学生数目,可以忽略不计。
美本总数目扶摇直上:2008年2.6万、2009年4万、2010年5.7万;最近几年,每年新增的美本数目应该是2.5~3万多人的规模;再过几年,美本总人数可能超过10万人,会超过留美研究生总数目。
绝大部分美本,在美国就业还得靠H-1B工作签证。H-1B签证有两种:普通签证和高级签证(本书后面章节有介绍)。美本有资格申请的是普通H-1B签证, 每年全球只有约58 000个名额,参考历史数据,大部分名额被印度人占用了,中国人只能拿到9000多,尽管有美本能找到工作,但是我估计在今后的短时间内,数目会很少,如果能从印度人手里抢来小几千名额,就很不错了。
绝大部分美本在美国是找不到工作的,那么,他们毕业之后去哪里?主要就是两条路子:回国或者在美国读研。很多美本会选择读研深造,至少在美国工作几年积累经验,本科毕业没找到工作,接着读研就是了,而且美国的硕士1年半左右就读完了,时间成本很低。
同时,在美国找工作充满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很少有人有必胜的把握;而研究生入学申请,最晚也得大三暑假开始准备,启动时间远早于求职,所以,即使能找到工作的这一小批人,估计也会做好两手准备,大四上学期参与研究生申请。
不成器、读废了的美本当然是有的,4年内无法毕业的、中途退学的、毕业以后无论本人是否愿意都最终回国的美本,都有一部分。不过在每年招收三万人左右这个前提下,哪怕只有不高的成材率,美本扩招对研究生申请的冲击依然很大, 更何况,现在很多来美国读本科的人,本来就很,是国内高中的佼佼者。在美国读书的同学,3.0的GPA很容易拿,往往被认为是本科生的及格线,加上美本很可能免托福、GRE,很多学校没有低分数规定,具备申请研究生项目的基本条件很容易。
由此可见,中国人塞满美国大学本科的一大直接后果,就是继续去塞满研究生院,除非中国人观念改变不想留美读本科,或者认为本科念完后直接回国更好、中国美本在就业市场上击败印度人等小概率事件发生。
第四节
留学生群体发生新变化
据我了解,早些年出国的人,在国内先读完研究生的比较多,而最近几年,凡是想出国读研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大四上学期申请、本科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而不是在国内读研究生继续消耗时间成本。
目前没有的数据表明美国申请人里较高学历为本科和硕士的比例是多少。以2012年为例,根据我论坛收集的申请人教育背景数据来看,85%的申请人较高学历是本科,如图2-2所示。
有的人可能会说也许是恰好“一亩三分地”对本科层次的申请人更有吸引力,但是作为论坛创始人和管理者,我认为“一亩三分地”在内容和氛围上,并没有特意去吸引或者迎合本科生。
图2-2 “一亩三分地”申请人教育背景
第五节
热门专业申请难度增大
比较各个专业之间的申请难度可能没有多大的意义,尤其是截然不同的专业,因为大多数人,还是申请本专业或者与本专业相关性较大的专业,并非毫无背景的硬转、硬申。比如,比较电子工程和化学两个专业的申请难度就纯属浪费时间,学化学的估计不会去申请电子工程,反之亦然。
我重点谈一下两个大类的专业。
1. 计算机专业在今后几年内申请难度会持续增大
计算机专业(Computer Science,简称CS)是国际学生在美国好找工作的专业。美国金融危机过后,从2010年起,“一亩三分地”找工就业版不断爆出很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成功就业故事,国内本科毕业后留学美国,短短1~2年的时间拿到硕士学位、找到年薪10万美元的工作也成为一种现象。本书后面章节里也有更多详细介绍。
根据我掌握的信息来看:
(1)国内想转专业申请计算机的人非常多,尤其是电子工程类的各专业,很多人选择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两个专业混合申请,导致计算机系的申请难度明显比往年增大。今后几年,这个势头会持续下去。
(2)有些在美国读书的留学生,发现本专业就业难,打算转计算机的也越来越多。毕竟,读完书后找份满意的工作先在美国工作几年,还是留学生的主流意向;计算机专业以其高就业率自然吸引了数目最多的申请人。
美国信息技术行业动态会直接影响国际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潮流。今后几年,信息技术行业就业市场不太可能突然垮掉,计算机专业的申请难度应该只升不降。
2. 统计和金融类专业名校申请难度会持续增大
很多家长和学生本人并不了解国际学生在美国的就业情况。尽管计算机在美国红火,但是国人眼里的热门还是金融、经济、管理这些专业。
美国金融财经类专业重视数理基础,很多美本上了基础的数学和统计课程,又鉴于金融类专业硕士项目少、少数名校极其难申,所以,主申统计,或者在申请金融、金融工程等专业的同时辅申统计,据我了解是很多人的选择。
无论是金融、金融工程,还是统计,这些专业规模小,招生数目不多。可以想象,申请难度会继续增大。
第六节
本科学校牌子越来越重要
我每年亲自做很多申请,在申请结束后会进行大规模的申请结果调查,根据我的了解,最近几年,美国一些学校提高了录取中国学生的门槛,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倾向于录取中国名校或者非中国大陆本科(也就是“海本”、海外本科)的学生,这包括招生比较少的项目,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包括招生规模大的项目,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等。
也就是说,浙江大学85分的GPA(本科成绩加权平均分)很可能会比国内普通211甚至非211的90分更有说服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能会面试复旦大学中上游的学生而直接拒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德克萨斯州的莱斯大学可能会录取清华背景较差的学生而拒绝中国东北大学前几名的学生。
总体来说,今后非中国名校、非美本的学生,申请美国名校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其实,这种现象在国内很多领域都已出现,从考研到就业,只要是人满为患的地方,都是名校毕业生更占优势。
第七节
各种因素对申请读研的影响
有些人问我:近年来的美本增加、高考弃考、大学扩招、高考人口减少等因素,对申请到美国读研有什么影响?
虽然最近几年,国内高校对学生的吸引力下降了,但复旦、上海交大是不是会因招不到最的应届高中生就关门?当然不是。我看国内新闻,说的是“北京考生上北大的机会是河南的46倍,上海考生上复旦的机会是河南的95倍”。坑在那里摆着,上海本地的萝卜不够,就找山东、河南的大萝卜来填,找不齐大萝卜,就找中萝卜、小萝卜,坑总是能填满的。
尽管这里拿北大、复旦做例子,但是北京理工、北京科大、华东理工等等,道理都一样。211高校,尤其是大城市的学校,想必都不用担心生源吧?中国高考人口再减少,也没到“绝代”的地步。
就算中国最的高中生大部分选择到美国读本科,国内重点大学该招多少学生还是会招多少,不会因为生源质量下降就关门;就算是矬子里拔将军,清华各个专业依然年年有专业及时,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出国。
假设适合留学的人口是500万人,其中有10万人出国;那么人口降成300万、50万,是不是留学人口就按照比例降成3万、1万?我觉得现在想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比例”会持续增长,即使人口总数降了,出国留学的人数上升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某24小时,中国人观念改变了,对国内教育和环境很满意,觉得出国没必要、自费读书很不值,那么留学才会降温。
但是短期内的形势非常清楚:大量美本会加入到研究生申请当中。同时,国内大学,无论生源如何变化,会稳步教育出一批成绩的学生。大家殊途同归,最终都要在美国研究生院申请时碰头,继高考之后再次竞争。
这个其实很有意思:当年高考,大家分流了,有的人直奔美国,有的留在中国。到了大四,殊途同归,大家又站在了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到美国读研,再次直接竞争。
虽然,出国读本科不一定就选美国,新加坡、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都有好学校,但是到了读研阶段,很多学生还是希望能到美国读书和发展。这里之所以强调美本,是因为他的独特优势:美本会更早融入美国学校里,从美本到美研的转换过程更容易。
当然,并非所有美本都可以高枕无忧,美本也分三六九等,有些人就读的学校名气还不如国内重点大学。美本也有要操心的一些申请问题,本书后面章节里有论述。成绩但是申请失败的美本,最近两年也出现了。
第八节
申请读研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本科学位
无论你的较高学位是什么,如果没有本科学位,那你99%不能被美国研究生院录取,不能到美国读硕士或博士。那1%的例外,据说有些艺术类、建筑类学校,可能直接录取没有本科学位的,因为比例太低,大家当故事来听吧。如果你是文理工商学科,没有本科学位,理论上是不行的。是否有例外?反正我做了这么多年留学咨询从没听说过。
以前国内畸形政策曾经造就过专科学位加几年工作经验可以直接考研,如果是这种人,即使有了硕士学位,还是会被美国研究生院拿没有本科学位这点卡死,在他们看来,没有本科学位就读了硕士,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申请研究生院一般不要求已经有硕士学位,硕士学位通常被认为是Optional(可有可无)的。
英语考试
主要就是GRE/GMAT和托福(TOEFL),缩写为GT。
很多人询问英语考试多少分够用。这个首先要看你的申请目标,自费读书和必须要全奖,标准不一样;其次要看你的背景,比如本科成绩很低,那英语考试分低也许不是最短的那块木板。
美国高校的录取不是靠某个单项分数就能决定的,所以类似于“老GRE 450 730 3是不是太低,申请有没有戏”、“新GRE 318 AW 3.5求定位”都是很无聊的话题。只看某项分数就能下的结论,在我看来,是分数太低,给别人找到贬你的借口。
美国学校不会因为你的GRE/TOEFL分数高就给你offer,但是会因为分数低,尤其是TOEFL分数低而不给;有的人英语考试成绩有缺陷也照样拿offer,甚至是名校offer,不过这些人学术背景一般都很好,英语成绩上的弱点,也就不算什么了。
关于托福分数,总体来说:
(1)如果目标是全额奖学金,托福不到100 20口语,不分专业,建议重考。
(2)如果目标是自费硕士,情况比较复杂,绝大多数学校公开规定的低录取分数线一般是79~80分,但是实际录取标准可能更高,要看系里每年的录取政策,但是少于90分,强烈建议重考。
关于GRE分数,V(V是Verbal的首字母,指GRE考试中的译文部分)和Q(Q是Quantitative的首字母,GRE考试中的数学部分)两个部分总分不低于315,如果能上320,会比较理想。
另外,我觉得研究低分数线是多少分,没什么意义,因为申请是个优中选优的过程,并不是美国学校招不到学生,够了低分数线就可以被录取或者拿到offer,如果你只是满足低分数要求,一般情况下,很难申请到满意的学校。
有些人不谈自己的背景和目标,只是发邮件咨询英语考试考多少分够用,我一般都回答:“请以GRE 320 AW 3.5、托福100 20口语为目标准备,这样的分数已达绝大多数学校的录取要求了”
GRE SUB一般不需要考
GRE 除了general test(普通考试),还有针对学科的subject test(专业考试),简称SUB。
(1)SUB可以用来证明你的学术能力,但是一个很差的大学成绩单加一个牛SUB分数,肯定不如一个不错的GPA加上不考SUB。
(2)不要把SUB当成救命草。我从来没听说过谁因为SUB成绩扭转乾坤了,说SUB没用的倒是有一些。你连续多年的学术表现比考SUB这种一锤子买卖、一次性努力要重要多了,SUB最多是锦上添花。
(3)如果你申请的专业,比如数学或者物理,大部分学校要求SUB,也就是系里网页上有说明,如sub is required ,那建议你考SUB;如果你的GPA很低,很可能也应该考SUB,否则,建议别在SUB上浪费时间。这里提醒:strongly recommend(强烈建议考)依然不是required(必须考),你可以等同为not required(不用考)来对待。
(4)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有SUB可以考,很多专业没有。
(5)对于计算机专业,SUB基本没用,一般没有学校看。
简而言之,只有数学、物理、化学等少数基础学科,考SUB才有意义;其他情况下,没必要浪费时间考SUB。
第九节
美国留学申请时间表
写这个时间表的主要目的,只是想以时间为序,把申请的大体过程和所要做的事情串在一起,希望给申请者一个可简单参考的大体步骤和计划表,谈不上严谨,也不可能适用于每种情况。以申请2016年秋季入学为例,以后年度的申请其实一样。
(1)出国从大一就应该开始准备,就算学校的教育方式你很不喜欢,甚至觉得任课教授也很肤浅,也得把功课学好,尤其是专业课(选修 必须)和数学课,GPA至少80分,这个分数其实也很低,建议至少达到85分,总之GPA越高越好,排名不要太难看。
(2)有空和教授做做科研,看看能否;或者暑假去公司做实习,考虑自己喜欢做什么。
(3)大三和大四准备TOEFL和GRE(或GMAT)英语考试,大四的上学期进入紧张的申请阶段。
(4)确定自己要申请什么专业和学位。
申请硕士要做好全自费的准备,一两年时间内读完学位,全部费用按照50万人民币准备。
博士绝大多数有全奖,读完时间为5年左右。
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业出路等各种问题,本书很多章节都直接或者间接涉及了。
(5)定位。
根据自己的背景决定申请什么档次的学校把握较大。
根据个人承受能力决定可以容忍多大的风险。
定位只能讲概率,不能决定成败。概率大不代表一定成功,概率小不代表一定失败。
参考本书后面章节里的“定位评估分析和选校系统的问题”。
(6)选校。
理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不要只看排名。
选校事关重大,不要按照排名随意选,需要仔细研究各个学校的录取特点。
选校可以延后进行,但是如果你对美国学校不甚了解,建议至少预留2~3个星期来专心研究。
(7)找学校开出官方封口盖章的成绩单。
有的学校给排名证明、在读证明,这些都不是必须的。
如果已经毕业,学位和毕业证明就是必须的,或者至少自己翻译一份。
(8)找推荐人,本书里有专门讲解。
(9)文书写作。
PS(个人陈述)、CV(简历)、推荐信三大样。
英语语言描写固然重要,但是内容选取和设计更是王道。
(10)填写网申。
申请一所学校的费用在50~150美元不等。
网申填写比较简单,但是问题琐碎,到了申请旺季,“一亩三分地”论坛里的各种讨论很多,申请人遇到问题可以交流,通常都能解决。
(11)TG送分。
可以在选校之后立刻进行,而且建议赶早不赶晚。
现在不少学校跟ETS有电子送分协议,速度非常快。
(12)监督推荐人提交推荐信。
(13)邮寄书面材料。
主要就是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如果有的话)。
现在的趋势是把这些文件扫描之后,通过网申系统提交给学校,只有录取了才给学校邮寄正式文件。
(14)提交材料时要和学校确认所有材料齐全。
注意:
因为申请人数众多,很多学校更新缓慢,甚至有的学校中途没有更新状态就直接给结果,并不是你着急、想要状态更新就会有的。每年都有部分同学被美国学校弄得极度不爽,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耐心等待。
(15)申请奖学金的尽量套磁联系,不过套磁回复比例一般很低。
(16)有时候会有电话面试。
准备自己的背景介绍。
看教授的研究方向做准备。
本书有我精心编写的电话面试经验总结。
(17)等结果:
去论坛里天天泡着,跟大家一起等结果。
录取结果一般是在每年1月之后陆续出来。
(18)拿到了多个录取结果,在论坛里发帖汇报和询问结果选择。
(19)收到录取通知和I20表,确认无误。
(20)2016年5~8月签证。
可能会被check(签证审查),一般一个月内clea
不错
书质量很好,物流快
新书
1万个赞
OK
书是正版,印刷装订质量好。
还行
我觉得非常非常好~~~~~~~~~~~~~~~~~~~~~~~~~~~~~~~~~~~~~~~~~~~~~~~~~~~~~~~~~~~~
好
好
不错
好评
还在看一亩三分地来的
好评
价廉物美
家长们推荐的书,感觉还不错!
干货不太多,因为变化太快,书赶不上变化
所购图书包装完好无缺,到货及时。客服服务态度好。总体而言,信价比高,网购图书,首选当当。
书的内容不错,有启发
还没仔细看,但是这本书还蛮有用的
整体感觉不错
性价比很高
先囤着,慢慢看,如果有机会孩子能出国的话,书应该会有帮助的。
这个感觉很多内容都是偏STEM的申请和博士申请,内容是有的,但是感觉对我来说帮助不大的样子QAQ
信赖当当,一直在当当买书,不过移动端经常出问题,望及时改正,经常不能提交订单,太捉急了。
稍微有点儿贵 不过作者归纳的很全面~值得推荐
书里讲的很全面 但不是很深入 里面的内容对我出国留学的规划有所启发 解决了我以前一直存在的困惑 坚定了我的选择的方向
留学必看,各种信息都有,也可以给家长看看,不再被中介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