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知名媒体人、作家许知远出走远方,悠游他国,从亚洲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文明古国印度到非洲尼罗河河畔的文明古国埃及,从冲突不断战火连绵的巴以地区到雄踞北漠大国依旧的俄罗斯,从共产主义、柏林墙、海德堡岁月的欧洲到传统、教养、自然、安静的剑桥……这部作品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作者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多元与丰富,跳出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
更多自助圣经、旅游随笔,新书、热书、畅销书,点击进入:
世界很大很远,许知远停停走走。这是游记,更是作者的精神之旅:越疏离时空,越走进历史,越贴近他国异乡。
许知远,200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曾任《经济观察报》主笔,现就职于《生活》与《商业周刊》,也是FT 中文网与《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还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忧伤的年轻人》、《醒来》、《极权的诱惑》、《祖国的陌生人》等。
自序:拙劣的旅行者
世界的鸟巢
加尔各答的乌鸦
孟加拉文艺复兴
到印度去
中国学院
叶名琛往事
自序:拙劣的旅行者
很少有比我更拙劣的旅行者了。
2002年3月,我及时次前往纽约。距离两架波音飞机撞击大楼的事件不过半年,我却没想起去看一眼世贸中心遗址,把很多下午时光扔进了拥挤不堪的史传德二手书店。这所城市的悲伤、震惊、韧性、犹太面包房的香味和中央公园里的阳光,我都记忆不清了,发霉的纸张、腻腻的汗味、高高的书架,还有收银台前那个胸部丰满的姑娘,倒是从未忘记。
2004年5月,我在巴勒斯坦首都拉姆安拉的街头。阿拉法特正处于垂死状态,全世界的记者蜂拥至此,他们要捕捉一代传奇的落幕、伴生的虚空与躁动。在同事拍摄的一张照片里,我站在混乱街角的一根电线杆旁,心无旁骛地读一份《纽约时报》,身边是表情亢奋的人群。《纽约时报》的记者就在现场,我浏览的这篇报道所描述的,不过是身边的场景。
阅读是一种逃避。真实而巨大的纽约、悬而未决的拉姆安拉,都令我茫然无措,甚至心生恐惧,而书籍、报纸提供秩序、节奏与边界,多么惊心动魄、不可理喻的事件都在页边终止,只要跳过几页,就掌握了历史的结果。
我忘记自己是怎样逐渐爱上了旅行。在行程中,我能控制自己的烦躁不安,试着观察陌生人的表情,和他们交谈,品尝他们的食物,进入他们的客厅,倾听他们的往事……2011年1月,我坐上“突突”作响的三轮摩托车穿越班加罗尔的小巷时,意识到自己真的爱上了旅行。我期待自己像是浮萍一样,从这条河流漂到那条河流。
但我不是浮萍,无根的自由带来的喜悦也注定短暂。书籍是一种逃避,它让你回避现实的失控,旅行也是。它经常是智力与情感上懒惰的标志,因为无力洞悉熟识生活的真相与动人之美,人们沉浸于浮光掠影的新鲜感,以为看到了一个新世界,不过是在重复着旧习惯。异质的声音、颜色与思想,没能进入他们的头脑与内心,不过是庸常生活的小点缀。
旅行更深的意义是什么?是加缪说的吧,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旅行者远离了家乡,一种模糊的恐惧随之而来,他本能地渴望旧环境。正是在恐惧中,你变得敏感,外界的轻微变动都令你颤抖不已,你的内心再度充满疑问,要探询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类的所有知识、情感、精神世界,不都因这追问而起?
我期待却可能永远也成不了加缪式的旅行者。他在一个充满着溃败与挣扎的时代生长,旅行与写作、武装抵抗一样,是他重构意义的方式。他对于恐惧的理解,或许只有浸泡在基督教气氛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
这本书中的游记,不管它多么故作感伤与镇定,仍带有明显的乐观情绪。它首先寻求的不是恐惧,而是愉悦与知识。我像是启蒙时代的小册子作家们一样,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风俗来劝告自己的同胞,世界如此多元与丰富,跳出这狭隘的自身吧,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我们自以为的独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我也常炫耀自己的见闻,沉浸于道听途说的快乐。拙劣的旅行者的弱点也从未消失,我谈论了太多死去的人物与书籍,描述了太少的当前与未来。
这些篇章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痕迹。离初次纽约之行已经十年,这也是中国崛起的十年。在我试图把不同见闻带给中国读者时,中国也迅速涌入了世界。中国的商品、中国人随处可见,中文的标牌也进入了欧洲的百货商场、博物馆中,开罗的小贩们会说“你好”,而阿姆斯特丹的橱窗里性感女郎们则大声叫出“有发票”。中国形象,不仅是那个广东烧味、黄琉璃瓦亭子、客家话构成的唐人街,更带着一个暴发户的金光闪闪、粗陋不堪的痕迹。中国社会内部的成就、困境与失败,在世界的其他角落愈发分明。在旅行中,我总是不断地寻找这些痕迹。
在通往世界的途中,中国变得更清晰了;在试图了解中国时,我也多少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与价值。但我清楚,自己对内心的更彻底的追问尚未开始,我对于世界的理解,仍停留在知识层面,即使这层面也浅薄不堪。至于偶见的内心追问,也更多是暂时的情绪,而非深沉的情感。我还生活在生活的表层,连接灵魂深处的根还没有生长,它需要真正的恐惧与爱。
没有这些朋友,这些旅程、这本书都难以实现。感谢覃里雯、黄继新,他们是我最初的同伴。感谢王锋、邵忠、张力奋,这些文章的不同片段都出现在他们编辑的刊物上。最重要的是我曾经的恋人王子陶,她是个不屈不挠、观察力惊人的旅伴,她通过色彩、味道与人们不经意的小动作,拓展了我对陌生人与陌生社会的理解。
2011年5月26日
许知远关于流浪的文字,我想了许久,决定还是一看,毕竟作者来自七十年代,他的所行所思所感都会更加深刻。期待。
从《那些忧伤的的年轻人》认识许知远开始,我知道他会在公共知识分子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正如他自嘲为“游荡者”,其实走出来的是一个巨大的充满内涵的“世界”!
许知远的书让人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社会和世界
很喜欢许知远的书,这次的书的封腰有些歪,其他都很满意!
书中更像是在探讨全球化或者城市化对地区的影响,通过游记的形式来展现出来,与其说是遍游考察,不如说是对此问题的逃避,对小地区的憧憬。书中涉及的文化内容值得阅读
一个游荡者的世界,是一本很值得去读的书,通过作者的游记,分析时事,表达内心。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你只为游览没有内心的感触的话,你只能是一个过客。。。
许知远是我所认知的中国写此类游记最好的作家,他的思想常常引起我的共鸣和震撼,可惜出版的时候许多内容被删掉了。
嗯!扫了许的所有书,包括台湾发行的。还是对祖国充满了希望!
与思想者一起去流浪四方,是何等的惬意和美妙!
被他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影响了,然后看了他的一系列书,活在当代的有思想的年轻人,不像大多所谓学者,整天闭门造车,干些粉饰太平的事情,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忧虑感!
这是本旅行随笔,依然保有许知远一贯的写作风格,喜欢联想,引征各种典故,因此这本书表达作者细腻感受的文字不多,更多的是探求旅行地背后的故事
内容很赞,带着自己思考,游荡世界。许知远的作品是不是都这么赞呢?
公共知识分子许知远的文章,我非常喜欢,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遍都能获得新的认知。这个时代如此忧伤,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空虚,多读一些批判,让自己觉醒吧。
送货及时、书籍印刷质量上乘、第一次在当当购物、十分满意、可惜许知远的其他书缺货。
年轻的知识分子写的,引用名人名言很多,足见作者书看得多。作者还是很忧国忧民,有点情操的。
用国际视野来考察中国革命和早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放眼海内外没有学者比杨奎松做得更出色了
许知远,76年的青年学者,一路走来,一路读,他通过行走,比较,试图更深地了解中国。他的书值得一读。
很喜欢,很喜欢。说不出为什么,可能受媒体影响吧,不过许知远老师的文字带着我游荡世界的感觉真的很不错,从中看出中国人在世界的位置,中国在世界的位置,还有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方向在哪。它并不是伟大的作品,但是可以从细小的方面引起共鸣我就觉得很好。
许知远的散文集,已经看了好几本,如果说共同的优点,在于它们都比较真诚,痛的时候绝不沉默,也不含笑,面对世界的喧嚣,他的内心仍有一份坚持。这本散文写得依然很好,和几年前同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