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畅销书珍藏版)图书
人气:47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畅销书珍藏版)

从幼儿心理到青春期心态,解读孩子心理规律和秘密。 根据心理特点,透视孩子特点,诠释问题实质,给出解决办法。 这是一本消除父母与孩子冲突对抗、带来父母与孩子亲密合作的智慧宝典,也是一本让数千万家庭拥有更...

内容简介

从幼儿心理到青春期心态,解读孩子心理规律和秘密。

根据心理特点,透视孩子特点,诠释问题实质,给出解决办法。

这是一本消除父母与孩子冲突对抗、带来父母与孩子亲密合作的智慧宝典,也是一本让数千万家庭拥有更加轻松快乐氛围的家庭指导手册。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全新的教育理念、鲜活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表述方式,让家长更好的去理解。

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你才能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才能教育好你的孩子。

编辑推荐

谁的青春不迷茫,发现你的潜意识!

推荐1: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该怎么办?为什么他们会和你有那么深的代沟?

推荐2:行动上的抗衡来源于心理上的对峙。不是因为他们不懂你的苦口婆心,而是因为你不懂他们的心理需要。

推荐3:根据心理特点,透视孩子特点,诠释问题实质,给出解决办法。

推荐4: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引领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发掘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培养快乐、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

推荐5:本书采用了心理学上众多的原理,来论述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表面现象下的深层心理机制,引领家长破解难题、穿越“误区”,走出“迷局”进入家庭教育新境界

推荐6:培养好孩子,做个读懂孩子心理的好父母,你,一定能行!

推荐购买超级畅销书:《培养聪明宝宝就这样简单》 点击购买>>>>

推荐购买超级畅销书:《卡尔 威特的教育全书》 点击购买>>>>

目录

第01辑 教子一定要懂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不是“能看透别人”的科学

什么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请不要忽视人的心理不良状态

什么才是真的患了心理疾病

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注意事项

第02辑 最容易让父母忽视的孩子心理

注意,小孩子也有嫉妒心

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隐私

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不容忽视

孩子一定会出现一个“逆反期”

任性是孩子心理需求的表现

孩子有着不可亵渎的自尊心

孩子对父母天生有依恋行为

第03辑 破解孩子言行背后的心理真相

孩子撒谎只是为逃避责备

逃学是为了逃避心理压力

为什么孩子“爱”告状

孩子为什么会疯狂追星

孩子为什么不愿去托儿

在线预览

很多父母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他们的行为总是让大人难以揣摩,有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有时又特别是怯懦,有时又骄横霸道,任性无理。或许,因为宠爱孩子,我们会把孩子这种善变的行为理解为他们未经世事,所以情绪表达会更直接、更强烈,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乖张行为并非予取予求。实际上,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心理、成长特点有关。然而,学会站在孩子心理成长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那么,你的“教育”于孩子而言才会是一件幸事!

我们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实际上就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教育效果只会显得苍白无力。父母总以为孩子不懂事,所以很多时候索性不去和他们讲道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其实,有心的父母会发现,当你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就能听父母的。因此,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任性得不可理喻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来思索片刻: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他们的这些行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又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所以,当你不知道如何提高孩子智能的时候,当你不知道看待孩子那些古怪行为的时候,当你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当你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早恋的时候,当你……那么,你就应该看一看孩子的心理学,只有走进孩子的心里,你才能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才能教育好你的孩子。

请不要忽视人的心理不良状态

什么是心理不良状态?心理的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心理不良状态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学习压力大、竞选失败、被老师批评、长时间学习带来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心理不良状态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

这种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

这种状态对社会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

有这种状态的人大部分都能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因此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孩子整日忙于学习、考试而没有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就会经常感到头痛头晕、疲劳乏力、失眠健忘、情绪低落却找不到病因。那么,你就要注意:灰色健康正悄悄逼近孩子,孩子很可能已经或者快要走进亚健康的心理状态。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孩子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越来越直接、快捷。但心理的空间却越来越狭小,遭遇到诱惑和冲击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比如为了得及时,为了上好的学校等。如果说心理疾病离大多数孩子还很远的话,那么,灰色的心理状态却正悄悄逼近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把白色比作健康的心理状态,黑色比作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正是处于第三状态的亚健康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是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由于长期紧张的精神压力(无论学习生活)而使其处于焦虑、应激状态下,如果长期“消化不良”,就会积劳成疾,导致情绪低落和“心力衰竭”状态,诸如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下降、敏感多疑、思维狭窄、忧心忡忡、焦虑抑郁,常伴随着说不出理由的焦虑不安感。

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杰斯为“第三状态”的亚健康易感人群描绘的画像是:情绪低落、自卑、放任冲动、角色混乱的人。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程度,必定通过生理症状或异常的行为表现出来,心理障碍最终引发身体疾病。

压力研究的奠基人塞尔叶在几千例尸体解剖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大多数人并非死于年老本身,而是死于由长期持续的压力反应而造成的器官损伤。有人调查了54名猝死的男子,其中41人死前精神抑郁已达数周,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精神紧张、抑郁沮丧、消极悲观、愁绪重重。

其实,灰色健康并不可怕,然而由于它不能显现出疾病状态,因此常常被人忽略。1997年8月19日,某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在家中自杀。此后,上海、广州的两位广播电台热线谈心节目的主持人也相继自杀。据心理学家估计,这些人在自杀前很可能已经是处于灰色地带的隐性病人。

事实上,这种危险正随着现代生活的加快在人群中日益普及,它不仅是那些在旁人看来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成功者的麻烦,甚至正值花季的孩子也会被“感染”,因此孩子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教育和社会问题。有一个五年级的男生一走进教室就觉得噪子奇痒,吞咽困难,上课时也干咳不止,老师以为他在故意捣乱,且屡教不改。后被医生确诊为“神经性咽喉综合症”,而寻其原因竟是由于学习紧张、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

亚健康心理并不是无药可救。因为真正使人脆弱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所做的反应。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也正如同心理学家特罗茜?罗尔在谈到“心病牢狱”时所说,“正因为它是我们自己构筑的,我们就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打开枷锁,把自己解放出来。”如果平和安详地对待人生的各种际遇,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从灰色的阴影中解放出来,获得幸福的一生。

……

媒体评论

推荐《30岁之后好修行是婚姻》媒体热点图书点击进入: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美]珍妮 艾里姆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美]泰曼 约翰逊

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中)杨振武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怒怒怒**的评论:

我们都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实际上就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教育效果只会显得苍白无力。父母总以为孩子不懂事,所以很多时候索性不去和他们讲道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其实,有心的父母会发现,当你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就能听父母的。

2014-10-26 12:13:2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本书将为众多为孩子的负面心理、叛逆行为苦恼的父母、教师提供良好的指导,并通过各种真实可靠的案例提供解答办法,让您更加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引领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破解孩子的心理、情绪密码。让您从此在教育孩子上不再感到无所适从,进而教养出快乐、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

2014-04-10 21:37:0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对我的帮助特别大,幼儿时期的错不是孩子自己造成的,而是尤其受妈妈的影响形成的。所以如果孩子似乎变成了自己的冤家,那么应该认识到是父母,特别是妈妈埋下的不良种子,造成了这一后果

2015-06-20 20:58:49
来自十一号**的评论:

很不错的一本书啊,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引领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发掘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培养快乐、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本书采用了心理学上众多的原理,来论述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表面现象下的深层心理机制,引领家长破解难题、穿越“误区”,走出“迷局”进入家庭教育新境界

2014-09-13 17:25:23
来自的挺热**的评论: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性格,父母就应当格外注意孩子的孤僻表现,尤其是3~4岁的幼儿。在这个时期内,孩子的心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良好性格和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

2015-07-05 09:56:55
来自用心爱**的评论:

孩子的世界伤不起,她是那么渺小,然而她的世界却是那么丰富而多彩,如果走进了孩子的心灵和她成为朋友我才真正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我感谢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孩子的许多行为与想法的关系,对我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2014-03-25 23:06:41
来自发热我**的评论:

很有用的一本书,很不错的一本读懂孩子心理的书记,教你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引领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发掘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培养快乐、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

2014-08-30 11:41:1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一本书读懂孩子心理(畅销书珍藏版) 孩子的教育问题关乎孩子的一生,改变孩子的行为,要先了解他的心。了解了孩子,才会有更好的教育!

2017-06-26 20:02:03
来自当爱情**的评论:

若说要在孩子面前表现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我认为是客观。只有在孩子面前真实,孩子以后才是一个坦然尊重事实的人。作为父母经过社会大染缸染了三十年,想做到客观真的不易。若是和本身特质相同,那还好办。若是性格与之大相径庭,那便十分难办啦。

2013-09-09 22:24:52
来自林婷美**的评论:

这本书针对孩子在想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想?孩子出现问题,父母该怎么办?为什么他们会和你有那么深的代沟?给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很详细的讲解了,如何应对孩子出现的的各种问题,很不错的一本书。

2013-08-02 21:37:35
来自我***(**的评论:

无论是赞赏或激励孩子,还是批评和拒绝孩子,爸爸妈妈都得让说的每一句话进入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让这些话成为孩子自己的思想,乃至愿望。

2017-06-29 16:37:29
来自死到hiu**的评论: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注意事项,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2014-01-23 21:38:54
来自皮恩叫**的评论:

喜欢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很不错的一本读懂孩子心理的书记,教你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引领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发掘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培养快乐、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

2014-10-08 19:11:05
来自问如图**的评论:

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则必须读懂孩子的表现。教育孩子首先要读懂孩子的心理,只有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问题迎刃而解,并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015-08-03 09:44:15
来自以偶9**的评论:

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引领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发掘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培养快乐、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本书采用了心理学上众多的原理,来论述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表面现象下的深层心理机制,引领家长破解难题、穿越“误区”,走出“迷局”进入家庭教育新境界

2014-07-15 10:36:33
来自周鄯**的评论:

这套书比较专业,要耐心的看。虽然时代在变迁,孩子成长的环境在变化。但是孩子的发展规律是一样的。对于新妈妈来说,有什么比了解即将出生的孩子更重要的事呢?我的心得:教育最重要的是观察和耐心。

2015-10-24 21:51:15
来自平时跟**的评论:

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心理、成长特点有关。然而,学会站在孩子心理成长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那么,你的“教育”于孩子而言才会是一件幸事!

2014-07-22 12:58:35
来自无法保**的评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孩子好好沟通,看这本书,学习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引领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发掘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培养快乐、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

2014-10-08 20:40:22
来自少废话**的评论:

学校恐惧症:拯救躯体化心理失调,如何缓解“开学前综合症”,家长既要负责孩子身体的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怎样学会知识,又要教会孩子怎样做人

2013-12-22 21:34:44
来自1都没开**的评论:

从生活出发,以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的方式,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让心理学卸下头上神秘耀眼的光环,让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就算还是学生的孩子,或是对心理学知识素无了解的父母,也一样可以读懂。

2016-06-16 17:41:14
来自是为撒**的评论:

行动上的抗衡来源于心理上的对峙。不是因为他们不懂你的苦口婆心,而是因为你不懂他们的心理需要。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引领你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发掘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绪。培养快乐、自信、独立、勇敢的孩子!

2014-10-22 17:37:44
来自下雪的**的评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心理、成长特点有关。然而,学会站在孩子心理成长的角度出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那么,你的“教育”于孩子而言才会是一件幸事!

2013-11-05 18:38:25
来自补补不**的评论:

有心的父母会发现,当你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就能听父母的。因此,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任性得不可理喻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来思索片刻: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他们的这些行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又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2014-10-18 09:57:31
来自hgfgfdh**的评论:

很多父母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那是你们没有真的了解懂得孩子的内心。要想好好的教育孩子,就要先对孩子的心理有所了解,这本书帮助你,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一本书就让你读懂孩子的心理,让你真正的跟孩子成为朋友而没有代沟!

2013-12-20 17:33:54
来自难燃**的评论:

一口气看完了。有实例,有心理专家分析,有解决思路,让父母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看到孩子的错误。挺好的一本书对于80后父母来说。 在生活中许多问题不是书上的方法就能解决的。书写的非常好,对孩子的一些心理特点有很好的分析和指导做法,值得!

2013-10-25 08:59:24
来自sdk二套**的评论:

当你的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孩子就能听父母的。因此,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任性得不可理喻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来思索片刻: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他们的这些行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又反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

2014-01-02 18:10:38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