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图书
人气:53

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家有熊孩子,爸妈一定要懂的那些“治孩”心理学。华语世界杰出的亲子教育专家钟思嘉教授倾情作序推荐
  • 所属分类:图书 >亲子/家教>心理疏导  
  • 作者:[王宏]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302387046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2
  • 印刷时间:2015-02-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对爸爸妈妈而言,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美丽而漫长的过程,既为你带来了惊喜和满足,也常常伴随着烦恼与困惑。他们的行为具有两面性,时而乖巧可爱似天使,时而磨蹭拖拉、马虎粗心、注意力不集中、胆小怕生、逆反冲动、任性捣乱、暴躁撒谎等,仿佛魔鬼附体,简直就是一个熊孩子!

本书依据作者咨询实录,通过对这些熊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年轻父母理解儿童的行为目的、了解自己生气的原因、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并施以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编辑推荐

相关热销品推荐:《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30天让孩子的学习更高效》

家有熊孩子,爸妈一定要懂的那些"治孩"心理学

孩子有"36变",妈妈有"72招"

学点心理学,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轻松搞定熊孩子

北师大"豆豆妈妈"王宏30年教育精华

华语世界杰出的亲子教育专家钟思嘉教授倾情作序推荐

作者简介

王宏,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美国城市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豆豆妈妈工作室首席专家,女性心理和家庭教育培训师,父母效能系统培训认证讲师,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和企事业单位特聘家庭教育专家。擅长子女教育与家庭关系调节,具有近三千名青少年儿童问题解决经验,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洞察孩子的问题,90分钟就能解除家长的烦恼!出版《豆豆妈妈的成长》《宝贝的72变和我的36招》《父母效能培训手册》。

目录

前言 做家长是要学习的

Chapter 1 情绪篇

1 晚餐大哭大闹的女孩

父母教育不一致导致孩子爱发脾气

2 谁弄坏了我的纸飞机

孩子宁愿激怒家长也不愿意被忽视

3 揭开"校园多动症"的谜底

理智对待老师告状

4 不想上幼儿园的孩子

家长的智慧在于正确区分孩子的话,是负向情绪还是吸引注意

5 除了哭,你还会什么

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6 都是儿童椅的错

哥哥哭闹有原因:要和弟弟争妈妈的爱

7 爸爸妈妈,你们不爱我了吗

父母前后不一致地替孩子解决问题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8 谁偷了我和儿子的快乐

改善的基础是重塑良好的亲子关系

9 "愤怒"的墨水瓶

父母的双重标准导致孩子情绪化

10 我控制不了自己

父母过度挑剔导致孩子情绪极度压抑和无度爆发

Chapter 2 习惯篇

1 早晨磨蹭一声吼

姐姐磨蹭有原因:要和妹妹争妈妈的爱

2 10岁的爱情女"专家"

老师告状怎么办

3 搞砸了的母子关系

培养孩子好习惯要从良好的亲子关系开始

4 好习惯是打出来的吗

孩子越打越逆反

5 做不完的作业,玩不够的花样

父母教育冲突导致孩子缺乏规则意识

6 刁蛮公主丁丁的"七宗罪"

父母生气时不是教育而是教训孩子

7 令人头疼的淘气包

孩子总是被批评就会给自己贴上"坏孩子"标签

8 孩子,你为什么撒谎

家长期望过高导致孩子撒谎

9 爱插话的孩子

父母和老师有效沟通才能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10 爱捅娄子的调皮大王

情商培养从建立规矩开始

Chapter 3 学习篇

1 分数重压下的孩子

听话的孩子压力大

2 厌学的幼儿园大班孩子

过早学习危害大

3 妈妈脸上的晴雨表

妈妈的肯定是孩子成长的原动力

4 功课全部不及格怎么办

接纳孩子的不足就是给予孩子进步的动力

5 我的冤家儿子

孩子用磨蹭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6 怎样在10点前写完作业

称职家长应该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

7 写不完的作业,发不完的火

六大原因导致孩子作业写不完

8 一激动就动手的孩子

孩子的两面性:天使与魔鬼共存

9 周末是这样度过的

根据孩子的压力进程调整学习计划

10 妈妈,我太累了

制定时间表和星星表,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Chapter 4 性格篇

1 害怕天黑的男孩

孩子怕黑有目的

2 沉重的2+3

过早学习导致孩子挫败和不自信

3 大事小事一团糟

父母包办代替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和自尊

4 不催不动的男孩

父母要用行动而不是唠叨来帮助孩子"知行合一"

5 眼睛"掉"进电视里的男孩

分清问题根源,培养孩子责任感

6 明知故犯为哪般

孩子不能抵制诱惑是因为缺乏自控力

7 生了锈的"木偶人"

从生活小事培养孩子责任感

8 上小学后的烦恼

家长和老师的反应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识

9 见着困难就绕着走

父母学习积极倾听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10 孤独的小女孩

帮助孩子交朋友是提高人际能力的基石

Chapter 5 问题篇

1 孩子行为密码——幽默还是哗众取宠

听其言而观其行,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

制定阶梯目标矫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2 沟通三部曲:"接纳—反映—讨论"

如何听懂孩子的话外音

如何及时化解孩子心中的烦闷

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3 孩子发脾气,家长怎么办——序曲:儿子伤心了

尊重情绪,引导行为

4 孩子发脾气,家长怎么办——高潮:儿子骂妈妈白痴、神经?

家长,请压住你的怒火

5 孩子发脾气,家长怎么办——尾声:儿子认错

积极面对孩子的负向情绪

6 妈妈,为什么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听懂孩子的话外音,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7 儿子考了79分

接纳而不是讲道理,让孩子更合作

8 孩子不爱写作文怎么办

鼓励三段论,培养孩子自信心

9 孩子犯错怎么办——女儿总是从家里拿钱

承担行为结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0 儿子说作业写完了,他是撒谎吗

区分问题所有权,孩子学习更主动

在线预览

妈妈的叙述与疑问

我的孩子非常聪明,在幼儿园里无论学习、人际关系、自理能力等各方面都表现极好,深得老师赞赏。可是,一到家里就变得脆弱、急躁、依赖妈妈,总要跟妈妈一起玩,动辄哭泣,攻击爸爸,与爸爸对立。我们总希望她性格开朗、坚强、稳定,妈妈的观点是要在充分的爱中建立安全感,培养自信,建立规则,走向自立自强;爸爸则认为女儿的脆弱、喜怒无常都是妈妈惯的,要严格培养。为此,两人不断争论、探索。

我们读过许多育儿的书籍,可是对于孩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比如,昨晚吃晚饭时,孩子对我说"谁需要什么要举手,不能直接说我要什么"。我想这是她在幼儿园学到的规则,就说好。我先吃完,就对她说妈妈挺累,到客厅休息一会儿,然后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不一会儿,女儿在餐厅朝我不满地大声嚷起来:"我举了好久,怎么看不见!"我这才发现,她在那里举手想要什么东西,还没等我解释,她就委屈地跑到小屋大哭起来。她爸爸也在客厅看报,说:"看这孩子现在脆弱成什么样了,你不要去,要忽视她这种无理行为。"

我尽管觉得他说得对,但同时我又觉得父母都在客厅看报,无论孩子哭多久都置之不理,这种方法不只是冷淡,简直就是冷漠,这不仅不会使孩子坚强,反而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情感,造成亲子隔阂。

我不顾爱人的阻拦,在孩子哭了十几分钟之后,假装去小屋干别的事,当她发泄完了,需要台阶下的时候可以制造机会,不致再造成冷漠的伤害。我只是去干别的事,像一本书里面所教授的办法,进进出出,并不去关注她,但让她知道妈妈就在旁边。第二次我拿东西时,女儿用腿挡住我,不让我出去,这时她已躺到地上了,我就顺势把她抱起来,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紧紧抱着她,她仍在大哭,在我怀里扭动身体,又继续大哭了有10分钟,然后,她突然就平静下来,懊恼地说:"你怎么不说话呀!"我平静地说:"你心里还有什么不痛快吗?"她也平静下来说:"没有。"我又说:"妈妈跟你说累了,到客厅休息,妈妈低头看报,怎么能看见你举手呢?你要是叫妈妈就能听见了。告诉妈妈,你想要什么?"她说:"我想再吃一碗饭。""好,妈妈给你盛。"

然后,她就平静而高兴地坐到餐桌前把饭吃完,情绪一直很好。但当我到厨房,碰到我爱人时,他对我大吼:"我对你失望透顶!你就是被那本书给毒害了!"当然,我也和他大吵几句,幸好,女儿正在餐厅吃饭,没有受到影响,而后爸爸也没当着孩子再表露什么。他总认为我把孩子娇惯坏了,而我总认为充满爱、尊重、理解才能培养孩子真正的自信和坚强,因为,冷落高压下并不能培养出真正的自信和坚强,只能造就弱者的沉默和对父母的隔阂。才4岁的孩子,她最需要的是什么?是爱、原则,我怎么会把孩子惯坏?正如以上事例,也许她只是需要父母的关注,也许处于规则没有被遵守的愤怒,也许白天在幼儿园有什么别扭事需要发泄,在人与人之间,谁能明白究竟对方发生了什么事,谁能测知孩子的心灵?但有原则的爱,总不会有害吧,我们终其一生最需要的就是爱、尊重和理解,我们有什么理

由干巴巴地对待孩子,把孩子像机器一样培养,面对孩子首先是面对另一个生命,生命与生命之间首先是关怀。这就是我们之间观念和认识上的分歧。

妈妈说得很有道理,关键是如何避免与爸爸的冲突影响到菲菲的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尊重、理解,爸爸也需要啊!妈妈自己也需要啊!

豆豆妈妈诊断

孩子的话没有傻话,孩子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一般来说,学龄前孩子的行为目的主要是吸引注意和争取权利。您的孩子很聪明,她知道如何做来获得注意。在幼儿园,她表现,从而获得老师的赞赏(吸引老师的注意);在妈妈面前,她脆弱、依赖、动辄哭泣,妈妈会安慰她(吸引妈妈的注意);在爸爸面前,攻击爸爸,由于爸爸严厉,会批评她(吸引爸爸的注意)。孩子一般会采取建设性的行为来达到目的,但是当建设性行为无法达到目的时,他就会采取破坏性的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满足了行为目的的行为都会保留下来。这样看来,如果父母的行为没有改变,孩子的行为也不会改善。

您说的要让孩子在爱和关心的氛围中成长,这是非常对的。您在整个过程中接纳了孩子的悲伤、委屈,当孩子平静后再表达"我的信息",告诉孩子妈妈很累,并保持理智,平等与孩子对话,都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孩子愉快地吃完饭,情绪很好。

您还告诉孩子父母都在客厅,看不到她举手,如果叫妈妈一声更好些,孩子应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了解到用哭闹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明白只有理智地表达自己的信息才是解决问题之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情绪的体察、管理和运用,这正是情商三部曲,您为孩子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但是,面对爸爸的愤怒、指责,妈妈没有接纳他的感受和情绪,夫妻两人在情绪背景下,在理智的层面上争论,不仅不会达成一致,反而伤害彼此的感情,更对菲菲的成长不利。

父母教育不一致导致孩子爱发脾气

对于吸引注意的孩子,父母的应对方式是"忽视"她,但当她有良好的表现时,"给予注意",重要的是父母主动"给予"不是"得到"。即菲菲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鼓励肯定她,当她哭闹的时候可以先尝试忽视她。"忽视"并不是不理睬,而是平静地告诉她妈妈在等她说话。然后仔细观察孩子的反应,区分孩子是吸引注意的哭还是悲伤、委屈的哭。这两种哭的区分不是根据"哭"本身来判断,而是根据父母的"感觉"来判断,这样看来,同一种哭,每个人的分类可能不同,反应也不一样。

如果父母感到很烦,可以判断为吸引注意的哭;否则,应该是悲伤、委屈的哭。这两种哭的处理方法正好相反,前一种要"忽视",后一种要"关注"。正如以上菲菲的哭,妈妈认为菲菲可能是委屈、发泄,就采取接纳孩子的方式应对,效果很好。但是爸爸听到菲菲哭,可能感到很烦,所以爸爸采取"忽视"的反应。

其实,爸爸妈妈对菲菲采取的反应方式都符合各自的感觉和判断,他们对孩子的处理方式没有不妥,但是他们夫妻二人之间试图让对方接受自己观点的方式出现了问题,两个人都用自己的标准评价对方的反应,都觉得对方错了,导致彼此的不快和冲突。

面对爸爸的愤怒、指责,如果妈妈也有情绪,先不要和对方理论,首先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正如面对菲菲一样。然后把和孩子沟通的技巧用于和爱人沟通,接纳爸爸的不满情绪,表达对爱人的关注、理解和尊重。

其实两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一定可以找到平衡点,夫妻之间更需要互相的理解和支持。两个人可以不一致,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只要对孩子的教育有效果都可以用。至少可以达成共识:一方管教孩子时,另一方不要干涉,双方在教育孩子上产生不一致观点时应该在私底下沟通,更应该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沟通。

西方有一句谚语:"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这并非说做父母就有问题,而是意味着一朝为人父母,便开始面临孩子教养的问题,因为随着孩子的渐渐成长,造成父母烦心、担忧、头疼的问题应运而生。许多研究指出,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即进入一个失衡和重组的时期,在身心状态和生活作息上是从混乱到整合的过程,此时父母的价值感和自信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问题,更需要得到外界一些心理和教育专家的专业协助。

王宏是一个13岁孩子的妈妈,认识她的时候,儿子豆豆还在念小学三年级。她虽是心理学硕士,但专攻的是认知心理学方向,对于亲子教育、心理咨询的了解也仅止于一些课堂上的学习,因此碰到豆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有时也束手无策,甚至她曾告诉我说,有一段时间对自己感到失望。

让她转变心意、重招信心的契机是,2004年5月她参加了我在国内主持的第二期"父母效能系统训练"的团体领导者培训,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原先在培训时一些活跃的学员,反而在培训后不如她的表现。默默的她于6月底辞掉原先待遇不错的工作,毅然决然地迈向以家庭教育和咨询为终身职业的道路。感于他们的热情和执着,我受邀做了他们的顾问,四年多来我们的精诚合作,为国内亲子教育创出不少史无前例的佳绩。

这些年她将所学身体力行地运用于儿子教育上,豆豆的自信开朗、自主学习和生活责任感是我亲见的事实。除了感受到她品质母亲的特质和能力,我更看到她积极奋进的学习精神。2005年5月她与两位伙伴共同撰写了《豆豆妈妈的成长》一书,出版后深受家长们的喜爱,内容是根据他们带领家长团体时与家长交流学习的经验,这也是王宏创作的开始。2006年2月她考上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之后一方面经常带领家长团体学习、受邀做家长讲座、主持儿童EQ营等,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家长咨询工作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并且细心地做记录整理和体察深思。

为了贡献自己的心得与更多的家长分享,她从自己所接待的来访者中精心选出50个家长咨询的案例,并在咨询伦理的保密原则下,花了不少心血独力创作这本对父母面对和处理孩子问题极有助益的大作。书中每篇文章均以四个部分呈现,先以孩子的一些基本信息为引线,简要地描述孩子的背景资料。接着,带出的是咨询过程的创意写法,这也是最让我激赏之处,因为过去少有人使用这样两栏式的对照来说明咨询的过程,其左栏是来咨询家长陈诉的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右栏则是咨询师与家长的对话,如此不仅让读者深入浅出地了解问题,而且很快明白咨询的用意和价值。第三部分的专家诊断,是从心理学角度清楚地分析孩子令父母困扰的问题原因或症结。,她以专家建议为总结,进而将父母效能系统训练的理念和策略,融会贯通地提供父母一些面对问题和解决困扰的良方。

我喜欢"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这个书名,它反映出4~12岁孩子的问题和心理咨询专家的建议,深信本书的问世是今日父母和孩子的一大福音。我有幸曾为她的老师,如今是亲子教育队伍的合作伙伴,故欣然乐意接受她的邀请作序,并祝愿她有更多经验之作,更期盼她为人生较大的事业——家庭教育继续贡献宝贵的心力。

钟思嘉

媒体评论

本书依据作者咨询实录,通过对这些熊孩子的心理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年轻父母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了解自己生气的原因,学习亲子沟通技巧,并施以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

——北师大"豆豆妈妈" 王宏

我喜欢"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这个书名,它反映出4~12岁孩子的问题和心理咨询专家的建议,深信本书的问世是今日父母和孩子的一大福音。

——美国俄勒冈大学博士、华语世界杰出的亲子教育专家 钟思嘉教授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skzn**的评论:

本来都不打算再买育儿书了,看了这本还是没忍住,感觉还不错,读完有收获

2015-05-26 22:46:56
来自cindywh**的评论:

送给朋友的书,朋友说很实用,对于以前困惑的问题有了很好的办法,要好好学习。

2015-01-28 10:25:19
来自wdbaoba**的评论:

发货很快晚上订的,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书质量不错,看完再来

2015-08-09 22:10:21
来自我是哲**的评论:

这本书非常不错,个人觉得适合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家长读。

2015-01-30 19:05:2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是朋友推荐的,真的是“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内容很全面,一定好好阅读!

2015-01-04 11:50:5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适合孩子做作业时的陪读书,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解决日常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力争做一个不急不躁的妈妈。

2015-01-28 16:00:11
来自蛋蛋的**的评论:

孩子今年上了小学,突然孩子的学习环境变了,方法

2015-01-30 19:05:20
来自麦岬耀**的评论:

孩子还没开始上小学,先提前学习一下,陪着孩子共同成长!

2015-01-28 10:15:00
来自书***(**的评论:

家有熊孩不得不到处寻找对付之法希望本书能提供有效方法

2017-01-11 12:38:01
来自f***3(**的评论:

虽然没有时间读,但是一直在听录音,绝对的不错的好书

2017-03-03 14:21:51
来自瀋洁**的评论:

期待很久了,收到书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起来,书中的亲子沟通顿时让我思路清晰起来。针对实际情况给出具体分析诊断,真是太好了。我要立即实施起来。

2015-01-04 13:41:52
来自凡悦颜**的评论:

对父母而言,养儿育女是美好的,然而美好的背后常常伴随着无奈、惊慌乃至愤怒,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是很有思想的个体,参与他们的成长也就更需要大智慧。读《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这本书,也会让家长和孩子们的天空多一抹色彩。正如书中开篇提到的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教育孩子不是随随便便的凭感觉,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经常听到一句话“养儿方知父母恩”,当时年少,也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到底有什么含义,直至岁月如梭,我也身为人母。市面上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是不胜枚举,自认为在宝宝教育方面自己也读了不少书,常常自诩为懂孩子的妈妈,然而读完本…

2015-01-09 17:00:00
来自不***2(**的评论:

还好,还是不错的。看了一部分,家里妹妹不太熊,还是看看可操作性。

2017-07-03 01:03:43
来自记忆中**的评论:

真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做好了作父母的充分心理准备,然后才要孩子的,总之我猜测很多为人父母的都是既来之则要之的心态,然后就从孩子这里开始认识自己应该长大了,应该有个父母的样子,至于父母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或许自己的父母在这里又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为人父母我是否可以这么说,就是现学现卖。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在父母眼里都是挚爱的宝贝,那真是无私的爱奉献给这个天使都不为过,等天使一天天长大,慢慢有了自己的言行主见,我想为人父母的我们就开始领略着这位曾经的天使的本事,我们很难不为他抓狂,他确实是我们生养的,但是他或许翻版了我们另一…

2015-01-11 20:15: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太实用了!很多做父母的技巧非常好用,朋友们都喜欢,送给家有熊孩子的爸爸妈妈,他们都很喜欢!

2015-01-19 12:22:30
来自cindywh**的评论:

帮助家有熊孩子的父母亲有效沟通,游刃有余地见招拆招!

2015-01-06 18:37:46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对付熊孩子法宝,另外大爱武清仓库物流速度,赞!

2015-10-10 10:06:59
来自珰湖**的评论:

心理学是一门很是奇妙的学问。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如果谁可以灵活巧妙地利用好这门学问,注定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家庭中,甚至于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教育沟通中,心理学的巧妙运用都是相当重要的。 身为家长的我其实很早以前就明确掌握孩子的心理,正确引导孩子的教育原则。所以我对于相关教育领域的心理学分析讲解书册相当关注。近日里的一本题为《和熊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更是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做一个成功的母亲,非常值得从正确突破孩子的心理着手。而在这本书中,我完完全全,很是真实生动地感受到了源自于心理学的无穷…

2015-01-04 15:47:00
来自liujiah**的评论:

个案真实,分析得也较好,如果解决方案更详尽就好

2017-05-13 12:46:53
来自cindywh**的评论:

家有熊孩子的家长,此书能帮助您压住自己的怒火,化情绪为动力,帮助自己成长的同时,让孩子更健康成长!

2015-01-04 13:36:17
来自阳芷归**的评论:

“熊孩子”这一称呼,前一段时间似乎是网络上的热词,其实,熊孩子不知何年何月起就存在着,只是由于网络的推动,无法计数的熊孩子似乎在一夜之间诞生,也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很想评定熊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呢,如果熊孩子就是好孩子、听话的孩子的反义词,那么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熊孩子,只是当时不用熊孩子称呼他们罢了。我自己评价了一番,觉得自己在孩童时代是个十足的熊孩子,不是乖乖不说,比男孩子还淘气,变着法的玩儿,甚至逃课,不听父母师长的话,不按他们的意图行事,叛逆期相当长,记忆中成年之前都是相当熊气的。可就是这样一个我,如…

2015-01-22 14:20:00
来自薛俊美**的评论:

不知大家听说过一句西方的谚语没有?“当你有了孩子,你就有了问题。”现实社会中,一朝为人父母,也就意味着教养孩子的重担在肩,引领孩子人生目标的任务在手。可是,家有熊孩子之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父母头疼、烦恼、纠结和暴躁……世界上有很多所学校,可以发驾照啦、大学毕业证啦、培训证啦等等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证书,却没有一所可以让家长顺利毕业的学校。家有熊孩子,到底该怎么办?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还有一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家有熊孩子后,为人父母当然得配备和提升相应的能力和担当。孩子出生后,家庭平和安稳的状态被一下子打乱,于是失之后的重…

2015-01-15 23:07:00
来自cindywh**的评论: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也是凝聚最多努力的一本书,都是实用的技巧,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我是我自己的成长,更是经过了三千多孩子和家长的亲身实践!助你hold住熊孩子!

2015-01-04 13:38:57
来自taikae**的评论:

哥哭2闹有原因:要和弟弟争妈爱爸爸妈妈,你们不爱我了吗父母前后不一致P地替孩子解决问题导致孩子没有安和熊U孩子过招的心理战术和熊

2016-01-11 00:48:5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学校老师们也需要了解熊孩子,每天都和那么的孩子在一起,最累人的就是不知道有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或者那么做。给每个老师发一本,趁着假期好好看书,多学点方法和技巧,希望开学后能有更多的招数。

2015-01-19 12:26:29
来自***(匿**的评论:

非常非常喜欢这本书,之前借来看,借的总要还呀,于是等到当当又有了这本书后,赶紧买下,留着后面作为指导书看。这本书中的案例可是整个小学阶段都出现的呀,到时针对各个阶段有效避之。感觉是本指导书。

2017-05-16 11:04:24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