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你人生的问题,你是的答案;
对于你人生的难题,你是的解决。
你强大,问题就变小。
如果你能胜过难堪、自我批评和自我怀疑的话,你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也许你会有更多的机会犯更多的错误,但你也将会比以前活得更加自由,拥有更多自信。
《走出心灵的误区(青少年版):如何激发内心的勇气和力量》是一本提供给你应对艰难和有时会压倒一切的情绪的必要技能手册。这些情绪会让你痛苦异常,倍感紧张。它们不会自动消失,但是你能知道如何应对。一旦学会应对,你就会成为正念勇士——一个能优雅和有尊严地处理艰难情绪的坚强之人——并在此途中赢得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大的成就。
你可以通过:
在每天的处境中使用正念的力量;
停止寻找你身上的错误,开始解决你的问题;
对你自己更友善,以使你感到自信并更了解自我价值;
识别会帮你完成梦想人生的价值观;
做到:
●没有安全感并害怕时,你依然能够勇于尝试;
●愤怒时,你将可以选择是否想表现得愤怒;
●疲惫和缺少动力时,你仍将能够坚守自己在乎的事物,并朝着你的目标付出行动;
●经历人生中难免伴随而来的错误和失败时,你将成长得更加强大。
做人难,做青少年更不易。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心中没有隐藏秘密?
如何胜过焦虑、悲伤、羞耻、孤独、恐惧抑或是自我批评、自我怀疑……这些心灵的怪兽?
如何发现内心的力量,迎接成长的挑战,成就梦想的人生?
有一句流行的话说,“谁的青春不迷茫?”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口,但这一时期却如一段激流险滩一样不易通过。这段时期充满着困惑、烦躁、叛逆、失败、焦虑、悲伤、羞耻、孤独、恐惧抑或是自我批评、自我怀疑……这些心灵的怪兽,而靠青少年自身的力量他们难以走出这些泥淖。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面临问题多的时候,但青少年自身却无力应对这些有时甚至如潮水般涌来的问题和情绪,因而青少年时期也许是一个人一生中需要帮助的阶段,帮助他们看清问题的本质,帮助他们掌握应对问题的方法,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本书的作者或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或者是博学临床医师,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也通过他们接触许许多多青少年而得的经验写成了这本书。而他们给出的解决办法则是基于人类行为背后的科学,有着坚实的学术基础。
例如作者告诉我们,我们的情绪有好有坏,而我们却只想要那些“好”感受,不想要“坏” 感受,当我们不想要它们时,我们却越发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你可以扔掉你屋子里的垃圾,但你不能真的摆脱你的想法和感受。这就好像我们是在和我们大部分的情绪进行一场内在的战争。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内在的意念总是在不断搜寻着可能会伤害我们的事物,有时它会工作到失去理智的程度,但它就像一个发现问题的机器,提供给我们的负面的信息。比如说,如果你认为你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很糟糕,你的意念就很可能尝试为你解决这个问题,而它解决的办法是创造出许多你不应该演讲的理由。你的意念以这种方式为你解决了“糟糕演讲”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如果你在乎的是提升你的公众演讲能力,那其实根本帮不了你。意念还是一个评判者,但这些评判往往并不真确。我们习惯于给出自己不好的评价。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实现梦想,但我们往往认为成功依靠的是才华,其实这是错误的,作者告诉我们了成功的的两个原则:一、高手练习多,你必须突破自己的极限,并愿意体验困难有时甚至是熬炼。二、高手在他们的舒适区之外练习。事实上,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人,包括青少年。你必须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付出时间、学习新东西、拓展技巧并实践你的梦想。
……
书中所有的并不只是理论和原理,更设计了许多一步步前进的练习。就像一位耐心的教练,把每一个动作示范给你看,然后带着你一点点动起来。这些技巧、方法都不难,但效果却出人意料。难怪有专家这样说:“通过给出任何青少年都愿意尝试的实用性建议和练习,作者提供了一个富于吸引力、同情心以及可理解的路线图。这么有用的一本书,要是推荐给年轻人和他们的家人,会是一份很棒的礼物。”“我希望此书能成为全世界各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教科书。”
作者说:如果有一个我们希望你能从本书中学到的关键点的话,那便是:你可以活出你自己的方式。你可以增加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你自身潜在可能的更多认识。而这将有助于你构建一个表达自我聪明才智的人生。一定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同于此的想法。如果有人说你不能活出你自己,不要相信他们。
约瑟夫 V﹒西阿若奇(Joseph V. Ciarrochi),博士,西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众多国家竞争性奖金资助的活跃研究者。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理解并发展社会幸福和情绪健康方面。西阿若奇著有逾80余篇国际性期刊文章、书籍和专业论文,并时常应邀在全球性会议、大学和机构演讲。他已编著了8本关于促进心理健康幸福的书籍。
路易丝 海耶斯(Louise Hayes),博士、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临床心理学家和学者。致力于帮助年轻人及其家人。她是针对青少年采用接受与保障疗法(ACT)的领军人物。研究对于年轻人的ACT应用成果,并在全球进行ACT专业训练。
安 贝利(Ann Bailey),硕士,博学临床医师。帮助人们掌控情绪、塑造更有活力的人生。
序
前言 这本书为你而写
及时部分 准备开始
及时章 若每人都心藏一个秘密?
第二章 成为正念勇士
第二部分 内在的战斗
第三章 旅行开始
第四章 找到内心的平静
第五章 静观你内心的战斗
第六章 采取获胜的招数
第七章 遇见机器
第八章 不要接过意念的评判
第九章 发展明智视角
第三部分 活出你的方式
第十章 明白你在乎什么
第十一章 学会评价自己
第十二章 建立友谊
第十三章 寻找你在世界上的道路
结语 心中的火花
参考资料
若每人都心藏一个秘密?
人人都有不为世人所知的隐秘之苦。
——亨利 沃兹沃斯 朗费罗
增进你人生阅历的好方式之一,就是去看一眼其他人所面临的战斗。他们正经历着什么?他们正挣扎于什么?
在这一章,我们会介绍你认识几位青少年和他们的战斗。看看你能否把他们的挣扎和你正在经历的事情联系起来。好好想想他们的故事和你自身的经历有没有相似之处。你会发现,通过学习观察另一个人的挣扎,你会更好地了解你自己的困难。
● 失败者
我曾是个失败的青少年,我不擅长社交,不知道怎么交朋友和维护友谊,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欺负,甚至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女孩子聊天。我曾花了很多时间幻想躲避现实——我空想、打电子游戏、独自一个人听音乐。
我不能告诉妈妈,因为她住在别的地方,而且从不给我打电话。我也不能和爸爸说,因为他总是忙自己的事,没多少时间陪我。他根本不知道我曾经被人欺负。他也不知道曾经有一个比我大的孩子把我从学校追到家。他注意到我的一次,倒是因为我惹了麻烦。有一回,一个小孩笑话我的球鞋脏,而且笑个没完。他一直叫我是“高乐士,高乐士”(Clorox,一个漂白剂品牌。)我很生气,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干脆朝他脸上打了一下。那个小孩被我打掉了一颗牙,然后,我就被开除了。我爸因为这个朝我大吼大叫,而且罚我待在家不许出去玩儿,他却没问我为什么一开始会打架。
作为一个青少年,我挣扎其中。我装作自己一切正常,却对所有事情都满不在乎。我成绩糟糕,最终被勒令退学。我曾想过要自杀。
● 消失的女孩
我曾一直在想,要是能化作一缕青烟消失该是什么样子。所有被丢下的人就会说:“怎么回事儿?她刚刚还在这儿来着。不知道她去哪儿了。她好像离开这个星球了!”
我想过消失,怎么做到都行。也许突然有个事故,我一下子就死了,要么甚至就像爱丽丝一样掉进兔子洞里。只要能不在这个世上,我怎么着都行。
于是我辍学,然后消失进了我的卧室,就靠听音乐和看墙上的贴画来逃避现实。我喜欢待在那儿。谁需要活在真实世界里?我好几年都待在那个屋子里。我不用上学,不用做作业,不用面对大人或是欺负我的人。那些欺负我的人会打我脸,会悄悄从我后面过来,把我的头发连根拔起,或者散布我的谣言。在我的房间里,没有人可以伤害到我。没人知道为什么我会在那儿;那是我的秘密。
在那个卧室我什么都有——几乎是这样。但只有一个问题:我的羞耻感一直挥之不去。毕竟,只有失败者才不敢去面对生活,对吗?
● 骗过所有人的女孩儿
我曾是个受欢迎的女孩儿。我穿衣时尚,也会和聊得来的朋友一起闲逛。任何看见我的人都会认为我什么都有。
我骗过了他们。其实,每天我都生活在怕被别人发现自己是个骗子的恐惧中。我悄悄地相信我自己其实是有问题的,只不过我让别人确信我没有问题而已,至少现在是这样。一定程度上,我倒是蛮羡慕那些被孤立的孩子。至少他们可以自己生存。
我生活在恐惧中,吃不下,也睡不着。单单是为了有勇气从学校门前走过,我就会花三个周末的时间来挑一双“合适的”白色学校球鞋,细致到橡胶鞋底的花纹该是什么样子。我会花好几天,一直在思考我那些所谓的朋友说的每一个音节、打的每一个手势和讲的每一个单词:他那句话是什么意思?她打招呼时为什么不看着我?就这样一直持续,年复一年。我好累。
游戏就是这样。你一定要更有趣、声音要更洪亮、体型要更苗条、你要变得更好——但又不能好得过了头。我必须小心行事。务必要足够好,但又得刚刚好。最重要的规则是什么呢?绝不要让任何人发现你的恐惧。然而我好害怕,我总是在崩溃的边缘。我时刻都在讨厌我的头发、皮肤和身体的样子。我感到好尴尬。最糟糕的是,我丝毫不能认识自己是谁。我恨自己的这一点。
他们的战斗是怎么结束的?
时间快进几年(好,快进许多年)。那三个曾经的青少年最终大学毕业,找到了朋友,也找到了爱情。而今他们的生活仍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们对自身有了更好的认识,他们遵循着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的原则而生活着。
那三个人便是本书的作者:约瑟夫、路易丝和安。
当我们还在青春年少时,我们曾以为其他所有人都活得很自在。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我们错了——错得很离谱。最终,我们都学了心理学,以此来修复我们内心的创伤。但渐渐地,我们发现每个人都在战斗。即便是最成功的人士,在他们正面的体验之外,也有着许多负面的经历。事实上,人的情绪,每分钟、每个小时和每24小时都在时刻改变。不论是以恐惧、悲伤、羞耻抑或是自我怀疑的形式,所有人都经历着情绪的痛苦。我们人人都挣扎着寻求和建立友谊。我们人人都经受着爱情之苦。我们人人都害怕别人的拒绝。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很酷,很强壮,实际上,内在里我们感觉脆弱和恐惧。
大多数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都很开心,因为社会教导我们要呈现出笑脸。每个人都倾向于隐藏自己的恐惧,于是我们不会知道别人内心的挣扎。这便是所谓的人人都有相同秘密的含义。每个人在自己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都会挣扎,每个人又都会向世人隐藏这个挣扎。
如果有一个我们希望你能从本书中学到的关键点的话,那便是:你可以活出你自己的方式。你可以增加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你自身潜在可能的更多认识。而这将有助于你构建一个表达自我聪明才智的人生。一定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同于此的想法。如果有人说你不能活出你自己,不要相信他们。
总 结
我们想要你用心来体会,我们,本书的作者,已经挺过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挣扎。这花了几年的时间,但我们终究找到了解决之道,渡过了难关。在人们指摘我们该做或不该做某些事的喧嚣声中,我们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心声。
这本书会帮你倾听你自己内心的世界——现在就做,而不是如我们一样,许多年后才开始做。所以,现在请花些时间想想你是谁,你又想成为谁。然后读下去,翻到下一章,来开启自己新的生活方式。
成功的两个原则
想想你听到过的那些最成功的人士——那些真正践行梦想的人。他们可能是音乐家、运动员、艺术家或是领导者。他们有什么共性呢?是什么使他们成功的呢?他们成功是因为才华或是因为努力?
如果你说是因为“才华”,你并不是个例。许多人认为成功通常是源自与生俱来的才华。准备好惊讶了吗?如果你认为成功源自才华,你其实更不容易成功——对,更不容易成功。这是因为相信才华起决定作用的人通常不如相信努力起决定作用的人那么努力。
事实上,才华可能会被过高评价。顶尖高手看似有才华是因为他们看起来做事很容易。想想奥林匹克花样滑冰运动员。她飞身跃起,旋转三周后,在薄薄的金属刀片上优雅落地。她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你观看时可能会认为:我根本不可能做到。然而,你没看到的是她无数时间的刻苦练习和成千上万次的摔倒。这启示了我们成功的及时个原则:成功不在于才华,而在于不断练习。
原则一:顶尖高手练习最多
顶尖高手要比其他人练习得多得多。比如,伟大的小提琴家要比仅仅是“不错”或者“一般的”小提琴家多练习成千上万个小时。这种成就没有任何捷径可言。不论你是想在音乐、科学、绘画、写作或是象棋方面成功,你都必须付出努力并将自己投入练习。
但是仅仅练习就够了吗?事实上,单单练习并不会使你。你必须以特定的方式练习。你必须突破自己的极限,并愿意体验困难有时甚至是熬炼。
这启示了我们下一点:有时你要愿意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活动。
原则二:顶尖高手在他们的舒适区之外练习
成功人士强迫自己做一些一开始真正难做的事——甚至可能是极难之事。比如,世界级的花样滑冰选手一定会尝试她一开始难以企及的跳跃。她可能需要摔倒上百次才能勉强成功一次。作家可能要四处投稿——并不断被拒绝——他的作品最终才得以出版。艺术家每次登台都要冒着难堪的危险,而只有通过饰演不同角色才能演技精进。烹饪大师需要不断调制新的食谱,而其中一些可能让人难以下咽。
事实上,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人,包括青少年。你必须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付出时间、学习新东西、拓展技巧并实践你的梦想。想象有个青少年一开始身体羸弱进不了赛艇队,但在付出双倍训练之后最终在队中有了一席之地。又比如有个学生觉得英语课非常难,但他不满意自己的糟糕成绩,因而坚持坐在教室前排一遍遍写作业并积极向老师请教。或者想象一个青少年,他超级害羞和尴尬,但他依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宁愿放弃待在家里的舒服。这些青少年中的每一个人都比那些放弃的人更有可能成功。
那么你呢?你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有什么样的梦想呢?你要怎样通过更多的练习、走到自己的舒适区之外来寻求改变?
“此书内容丰富精彩,并具有智慧与同情心,是青少年从容应对生活挑战时非常实用的指南。它不仅是青少年的必读书籍,也同样适用于父母、教师以及其工作涉及该年龄群体的任何治疗师或指导老师。”
——罗斯 哈里斯(Russ Harris),《幸福的陷阱和现实的拍打》(The Happiness Trap and the Reality Slap)的作者
“在《走出心灵的误区》一书中,作者西阿若奇、海耶斯和贝利为青少年提供了接纳自我与保障担当疗法的强大原理。这些课程内容可广泛应用于青少年可能面临的诸多困难。青少年读者对本书所述故事中的苦恼会感同身受,并会从书中的练习部分找到他们自身的希望,勇敢地追寻梦想。也许重要的在于,当许多人的想法、感受与他们所关心的生活相脱节时,本书作者提出了一个清晰的观点,即,读者其实并非个案,且不必苦于寻求解决之道。我相信,对于所有想帮助自己所关心的青少年的治疗师、父母、家庭成员或朋友来说,此书都会极为有用。”
——艾米丽 K﹒桑德兹(Emily K. Sandoz),博士,路易斯安纳大学拉法叶分校(The University of Louisiana at Lafayette)心理学助理教授
“做人难,做青少年更不易。基于自身的实际体验和与深陷困惑的年轻人的广泛接触,西阿若奇、海耶斯和贝利对于书中所论深有洞察。本书早就应该被写出来。真希望我年轻时就有人能送我一本。”
——里卡德 K﹒威克塞尔(Rikard K. Wicksell),博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卡洛林斯卡大学医院(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和卡洛林斯卡学(Karolinska Institute)注册临床心理学家和临床研究员
“对于挣扎于各种困难中的青少年来说,不论是面对年龄增长带来的新试探,还是更加严峻的问题,本书都能提供非同寻常的资源。通过给出任何青少年都愿意尝试的实用性建议和练习,作者提供了一个富于吸引力、同情心以及可理解的路线图。这么有用的一本书,要是推荐给年轻人和他们的家人,会是一份很棒的礼物。”
——詹尼弗 格里格(Jennifer Gregg),博士,圣何塞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副教授,《糖尿病生活方式指南》(The Diabetes Lifestyle Book)的合著者
“对于追求生活的青少年来说,本书会是一本了不起的向导。西阿若奇、海耶斯和贝利给出了切实的练习方案,并提供了活生生的人物案例。这些案例中的人物使用“正念勇士”技巧来追求一种他们更希望拥有、更有意义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本书作者减少了大部分青少年在挣扎于常见问题时所经受的痛苦,诸如谣言、孤独以及他人尖刻的指责。我希望此书能成为全世界各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教科书。”
——帕特丽夏 J﹒鲁宾逊(Patricia J. Robinson),博士,《给抑郁症患者的正念与接受工作手册》(The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Workbook for Depression)和《初级治疗中的真实行为改变》(Real Behavior Change in Primary Care)的合著者
商品不错,孩子爱读
eeeee
书不错,快递慢的要死。
心理学爱好者,买一堆书,然后慢慢看。优惠活动时总会买很多书。
刚收到贷,还没看呢。
很有意义的一本书
本想买了跟孩子一起看的,孩子现在还小,发现不太适合,自己先好好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