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萧红重要的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及两部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
呼兰河畔有萧红儿时最纯真的快乐和最宏大苍凉的人生感悟。多年的漂泊之后,她在人生的末端回顾童年,写下《呼兰河传》这样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但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短篇小说《后花园》在萧红所有作品中堪称精美。伴随着花园里花草的热闹,不经意地讲起寂寞的磨倌冯二成子,以及他灰暗沉闷的生活。萧红在淡淡的叙述中融入了她深沉的历史悲剧感。
精选萧红诗性文字,参照初刊全新修订,原汁原味保留萧红的语言特色。
以简洁无华的笔法,深沉记录悲凉绝望的人生,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存哲学。
萧红的作品个人风格强烈,文章结构松散,模糊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语言富有朴素的诗意,充分展现了文字的简单之美。此外,萧红的作品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作家,她按照天性写作,深度关注人的境遇和人的命运。
萧红
女,作家,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一个地主家庭,1942年葬于香港浅水湾边,时年31岁。半生漂泊,足迹遍布北京、青岛、上海、东京、武汉、香港等地。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抵香港,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她写的都是生活,她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我们产生共鸣,好像我们都很熟悉似的。……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
——胡风
萧红的文学成就一点也不比张爱玲逊色。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没有收录萧红是最不可饶恕的疏忽,她是20世纪中国秀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
——夏志清
让人称奇和赞叹的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在战争和艰难的个人生活环境下竟能有这样的成就。她的名声姗姗来迟。她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据的巨大分量只是在现在才清楚地显露出来……
——德国汉学家顾彬
写的可真好。谁说日常小事、小人物不值得写呢,读这本让我和家乡走得更近。当时的人和现今的人区别有多大?我看几乎没啥区别。我们想要的和盼望的,也是萧红小时候的呼兰河人想要的和盼望的。生命真是轻飘,才女也转瞬化作枯骨,唯有用字写就的"呼兰河"永远流传。
我不知道这本书到底算不算小说,它没有传统那样的结构,回忆录甚或散文集可能更贴切一些。文字细腻朴实,自然流畅,童年回忆温婉道来。呼兰河的人们充满性格又没有性格,让人爱怜气恨,却无所谓好人坏人,那些人,就是我们自己。
就那么简单的文字和句子,却是那么的深刻,越读越喜欢。电影《黄金时代》 的旁白都是来自于呼兰河传的。就像结尾她说道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看似平铺,实则背后的情感波涛汹涌。
萧红虽然幼时寂寥,但好在结实萧军之后也有一帮朋友,甚至还得到鲁迅先生赏识,但跟端木蕻良一起之后,又再度告别朋友,及至最终走到生命尽头,病榻前也只有骆宾基相守。人生能有几个始终陪伴的朋友还是的确好难啊。
“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这个句子有多么残忍多么凄凉,放在心上是多么的痛,只有失去了祖父的孙女儿才会懂得。那么多童年的美好记忆都在祖父粗糙宽大的掌心里,当祖父走的时候,也就真正地带走了我们的童年。
发现萧红很厉害,极简洁的用笔里蕴藏着深沉而浓烈的情感,小说展现的是她故乡的人和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不多,也就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但笔触苍凉阔大,有近于史诗一般的格局和气度,女作家中相当罕有,就是男性作家也难得有这样深刻描画人生悲凉的。
《呼兰河传》这本书估计大家啊都不陌生,对于萧红也是很熟悉的,书中讲述了作者在家乡小时候发生的点滴,平凡中蕴藏着伟大,非常的 引人入胜,值得一看。
随着人的阅历的增长,对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本书我是毫不犹豫的评为佳作。一直以来觉得女作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总是有点太过女性气息,缺乏男性的大气。而萧红的作品,让人由衷的赞叹:“谁说女子不如男!”,她笔下的人,是活的,而又走进你的心里。
张爱玲和萧红两个人都是民国才女,可是风格完全不同,一个是北方人,一个是上海人,这就看出两个地方的人的不同。张爱玲真实的可怕,对所有虚伪抱着嘲笑。萧红则不动声色地记录下一切,还带着一丝留恋与唯美。两个都是女子,不同的美。但对文字都有同样的执着
萧红也是冷眼,但并不旁观,每一个人的凄苦命运中都有他的身影:被祖母斥责的祖父身边,在大澡盆中被热水烫的团圆媳妇儿眼前,那歪斜破漏的粉房里,冯歪嘴子的磨坊中,都能看到她进进出出的小小身影。一个小孩子,到底能不能看懂这时间的悲苦,萧红告诉了我们答案。
在看黄金时代前对萧红的了解说是只知道她名字的程度,在看电影前看了一张二萧的合照,然后看了电影,电影太过于文艺就不说了。看了这本书后,才明白电影中对萧红的评价“是有天赋的,令人羡慕的天赋”真的不为过。
看小说,总是想着找到一个主角,开篇两章展现了呼兰河的一幅全景图,以前那篇《火烧云》可能就是出自这里。接着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观察着租房者的苦悲苍凉,小团圆媳妇一则十分地震撼人心,冯歪嘴子的卑微,翠姨的爱情,这些都那么打动人心,难以忘怀。
萧红把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发挥得淋漓尽致,描写朴实无华,淡淡的回忆之中涌动着深深地怀念,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是亲切的、优美的,当萧红客死异乡时,心中该多么怀念呼兰河那座小城
儿时和祖父的记忆那段,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无限珍惜,真是类似乡间史料活化石。只是,读到后来越来越悲凉。独特的女性意识,而笔调却又超出一般女作家女作家的情感小情调。隐约有鲁迅文章的那种感觉,发现果然她曾授业于鲁迅。萧红是个好姑娘!!
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句子了。每一句都好像无关紧要,每一句都是深深悲伤之后的波澜不惊,都说写这本书时候萧红是寂寞的,寂寞到极致也就是寥寥几笔,看了想叹气,又觉得有什么好叹气的呢,不过如此。好久没读到这么喜欢的书了。
萧红应该算是个真正的文艺女青年和理想主义者,即使在那个黄金时代也显得与众不同。看《呼兰河传》,有种惊奇。她的纯粹,胜过冰心等人;她的厚重,又重过如张爱玲。如此鲜活、如此充满生活气息,对她的好奇又增了几分。
初读的时候很不喜欢,觉得萧红的文字有些幼稚,读下去渐渐被吸引,原来萧红的文字充满了灵性。大凡好的作家在描写人生是都会在悲凉之中透出些温暖来吧,就这样吧,人若蝼蚁,人生漫漫,让我们带着我们平凡渺小的苦乐辛酸,脆弱而又坚强的活着吧,也许这就生活吧。
从萧红的回忆中多多少少渗透出自己童年的影子来,想起了不复存在的老房子,想起了堂屋里厚重陈旧的落地箱,想起了曾祖父和他教我的第一首唐诗,想起了门前结出果子的无花果树,不同的是,我家的院子没萧红家的那般荒凉,我的童年也不似她那般寂寞。
呼兰河传更像萧红回忆的童年,还有忆鲁迅先生,都记录着他人生中少有的温情时光,可读起来还是苦苦的,萧红女士本人的生活要苦得什么程度才能在我们今天读起来还是觉得像口中含黄莲?
文字流畅优美,太文艺了。“我抱着那大白兔,我越看越喜欢,我一笑笑醒了。”看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那是书里难得的欢快片段。好喜好祖父,也好厌恶憎恨那些好事的围观乡邻,有二爷其实不坏,团员媳妇的遭遇和歪嘴子的“幸福”好让人悲伤。
萧红在逃到香港的时候写的这本书,她真是太喜欢家乡了啊,特别是写到祖父的段落都觉得天真的,暖暖的。也描写了其他的人,有时苦有时乐,但苍凉感多一些,不过比生死场多了些人情味,语言比较平实,完整展现了呼兰河 那里的人。
萧红的文学价值真真被严重低估了!前半部分我还在想,这书明明是散文集;后半部分终于明白这独特的文体。萧红对人性的认识远不在张爱玲之下,且她有着一种博大的人道关怀。清新质朴的文风,把最悲惨的人生写得那么纯真。
现在因为电影的带动,已经有很多人都知道萧红了,但是不是真的都去读过萧红呢?如果大家愿意读萧红,我建议从这一本呼兰河开始,读一读简单朴素的语言描述出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
萧红内心是明媚的少女,虽然外头包围着失落的感伤。她对呼兰河县应该是既爱又恨的吧,才让她在生命的尽头也不忘记叙下来。阅读时一直在感叹,稚嫩幼童却能记忆如此深刻,真不知道后来长大的她,当坏记忆难以磨灭的时候,要如何看待生活。
中学课本里有呼兰河传的节选,现在又读到跟祖父的那段时光,能体会出一些以前体会不到的东西了,也许这就是成长,还有以前没读到过的小城三月和后花园。经典的作品会在成长的不同阶段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茅盾在他的《<呼兰河传>序》中说:“也许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因为它“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然而这正是萧红在写作这部作品时的突破性......
看了黄金时代 被影片中的萧红深深吸引,有才华 有思想,坎坷的人生。 呼兰河传 是萧红历经人生沧桑后创作的,非常想深刻了解萧红生命快要结束前对过去日子的情感印迹 。打算看完这本书再看她最初写的生死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