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巴黎烧了吗图书
人气:32

巴黎烧了吗

译 序 董乐山 “巴黎烧了吗?” 这是纳粹德国头子阿道夫 希特勒于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的那天,在东普鲁士(腊斯顿堡)一个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气急败坏地提出的责问...

内容简介

“巴黎烧了吗?”这是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那天,阿道夫 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狼穴”的地堡里,向他的总参谋长约德尔上将发出的责问。《巴黎烧了吗?》生动而又详细地描绘了1944年8月解放巴黎的全过程。两位作家分别是美国和法国的记者。他们在史实方面力求翔实,花了将近三年时间搜集材料,翻阅了美、法、德三方面的军事档案,采访了上至艾森豪威尔、戴高乐高级助手、肖尔铁茨,下至法、美、德军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达800多人,因此这部作品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可以称得上报告文学的典范。本书中译本是老翻译家董乐山先生留给我们的礼物。

作者简介

拉莱 科林斯,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多米尼克 拉皮埃尔,法国《巴黎竞赛》的记者。作者在史实方面力求翔实,每一段文字都经得起世人推敲,同时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合著有报告文学典范作品《巴黎烧了吗?》。

目录

译序

序幕

及时部威胁

第二部斗争

第三部得救

附录

在线预览

君子

盟军攻占巴黎前夕,非作战部队的德国兵开始撤出这座城市,巴黎被一车一车地劫掠一空。住在帝国饭店的一个军官把窗帘扯下来塞进手提箱,说“以后要用它做衣服”;佛罗里达饭店里的一位中尉用电话线捆好一摞床单后,想了一想,把电话机也拿走了;在拉马丁广场,一群德国通讯兵在邻居的注视下运走了几头养在花园里的猪。

在纳伊的维克多 雨果林荫大道,一个党卫军上校临走前写了一张表示感谢的条子留给“我的不知名的主人,感谢他并不由衷的接待”。他写道:“我离开这所公寓时,里面一切如旧。煤气、电力、电话的账单都已经付清,看门人的小费也已给过。”他告诉房子的主人:“三卷本的伏尔泰文集,阅后已放归书架原处”,然后又附了一张钞票,“赔偿我借住期间不慎打破的两只水晶香槟酒杯”。

法奸

维希政权的巴黎市长皮埃尔 泰丁格在德军巴黎战区司令官冯 肖尔铁茨的面前,看到了这位普鲁士军人要将巴黎夷为平地的坚定决心。

趁着肖尔铁茨说得太激动而气喘咳嗽的当儿,他建议两人到外面阳台上去。

面对展开在他们面前的美丽城市,泰丁格向那个似乎没有感情的军人做了一次的陈词:“给一位将军的任务常常是毁坏,不是保存。不妨设想将来有24小时你有机会作为游客又站到这个阳台上来,再一次欣赏这些使我们欢乐、使我们悲伤的建筑物。你能够这么说,‘本来我是可以把这一切都毁灭掉的,但是我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作为献给人类的礼物。’我亲爱的将军,难道这不值得一个征服者感到光荣吗?”

跋涉

巴黎弗莱斯纳监狱的大门打开了,两千多名囚犯要被押解到德国集中营,其中有巴黎抵抗运动的领袖皮埃尔 勒福歇,他的妻子玛丽 海伦 勒福歇在监狱门口看到了丈夫。

“他活着,他活着!”她小声对自己叫出声来。囚犯们被押上公共汽车。登车的一刹那,皮埃尔冲她微微抬一下头。“他瞧见了我!”她再也止不住眼泪了。

公共汽车引擎发动了。玛丽 海伦跑回自己的自行车旁,跨上车,跟着汽车向前蹬去。

她的丈夫被押上一列火车。火车开动,她继续骑着自行车跟去。她既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但她决心要跟着丈夫的囚车去,能走多远就多远。

火车将她越甩越远,但她继续蹬着自行车。

抵抗组织试图解救这列囚车,未能成功,但却给了海伦时间。当德国人赶俘虏们沿着被炸毁的铁轨去新的一列火车时,海伦追上了他们。她推着自行车,在野菊丛中冲过来,到了丈夫面前。她不假思索的及时个动作是从口袋中取出一块白手帕,为他擦去眼角的污垢。

她永远不会弄清楚,丈夫身后的那个党卫军警卫为什么那么宽容,只是冷淡地耸一耸肩,就让她走在脸色苍白、步履蹒跚的丈夫身边。她的裙子轻轻地擦着他的破烂裤子,她的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她抓紧时间尽情地享受在他身边的两个小时,享受丈夫依然存在的幽默感:“我要答应你一件事情,有了这次旅行经验,我以后永远不会同你争论卧铺车的价格了。”

列车开动,那个纤小的白色身影仍旧跟在后面。两天半的时间里,她不睡不息跋涉一百八十三公里,走了去德国的四分之三路程。

红十字会的营救宣告失败。在南锡火车站,她双手抱着战前买的朗万牌手提包,嘴唇轻轻的翕动着,不时做个祈祷。她昂然站在那里,毫无低声下气之色,看着火车慢慢滑出车站,消失在她的视野中。

玛丽 海伦折回巴黎,但她并没有放弃。巴黎解放后,她乘一辆红十字会的救护车穿过美军和德军的战线,回到南锡,找到巴黎一些朋友认识的一个秘密警察的官员,通过与其有过黑市交易的法国人对他施加的压力,终于说服他带她乘坐法国参谋部的汽车到德国境内的布痕瓦尔德集中营,把皮埃尔领了出来,然后三人开车回到南锡,并最终把丈夫带回巴黎的家中。

那列火车上的两千四百五十三名囚犯,回到巴黎的不到三百人。

俘虏

1944年8月19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南泰尔卖猪肉的屠夫路易 贝尔蒂有生以来及时次用枪指着德军,将两个正在饭馆喝白兰地的德国鬼子缴械,然后押着他们去区公所。一路上他赶开了三个跑上来向那两人脸上吐唾沫的愤怒同胞,他说:“他们是俘虏。”其中一个德国兵回过头来,一边擦脸,一边向他点头说:“谢谢。”

六小时后,路易 贝尔蒂和二十名同样遭到镇压的同志被押到纳伊的德军指挥所,排成一圈。一个德国兵推开他们走到圈子里,在他们面前挨个走过,正是贝尔蒂得意地俘获过的两个德国鬼子之一。显然,他是奉命来指认俘虏他的人。当那个兵绕着圈走近他时,贝尔蒂吓得全身发软。

那个德国兵直瞪瞪地注视着他的眼睛,做了一个姿势,一个似乎是把脸郏上的唾沫抹掉的姿势,然后,他没有露出丝毫认识的迹象,就走向下一个人。

婚礼

巴黎起义了。保尔 马斯比奥上校带着六名部下,冲进巴黎及时区区公所。

区公所里,维希政权的区长亨利 夏德维尔正要主持一个婚礼,结果被挥舞着手枪的起义者解除了职务,并遭逮捕。

在新娘的哭声中,马斯比奥上校先庄严地宣布,以解放委员会的名义,他接管及时区的区政府。然后,他用同样庄严的语调宣布,婚礼继续举行。“根据抵抗运动授予我的权力”,他完成了自己作为法国首都及时区新区长的及时个公务行动:宣布莉西安娜 提尔和纳西斯 费蒂佛结为夫妇。

站在他对面的,只有新娘,新郎身在德国一个战俘营里。等了三年的莉西安娜 提尔举行的是新郎缺席的婚礼。

新闻

盟军决定向巴黎发动攻击,随军记者们的新闻竞争也开始了,许多人都立誓要做从解放了的首都发出广播的及时人。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查尔斯 科林伍德得到一条珍贵的情报:他碰到布雷德莱将军,将军无意中谈及“看来法国第二装甲师要去解放巴黎了”。经验丰富的他知道届时可能找不到播发台,便事先录制了一则宣告巴黎解放的新闻,并将这条关于那个时刻的兴奋和戏剧性的报道送到伦敦,以备公司在那个伟大时刻来临时可以立刻向全球转播。

盟军总部的战地检查官没法听那盘录音带,就将其转送到伦敦,而伦敦的检查官以为它已经过战地检查官的审查,便将其发还给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几分钟之内,科林伍德关于巴黎解放的生动描述传遍了全世界,正在激战的抵抗组织、坚守巴黎的德军以及向巴黎挺进的盟军,以非常吃惊的态度收听了这则消息。

新闻两天后,巴黎解放的新闻发生了。没有人能抢在科林伍德之前。

利益

德国军事情报局特务鲍比 本德对盟军的联络人一一指出了通向巴黎各条道路上德军的每一个设防工事。这位一度风度优雅的花花公子一甩他发白双鬓的头发,咽下一口威士忌,对面前的年轻人说:“如果说我刚才透露的一些情况使你感到惊异,那是因为我真诚地相信这符合我的国家的较大利益。”

然后他把枪套解开,交给身边的法国人:“现在,我认为自己已是你的俘虏了。”

法国人告诉他,他没有时间,要到明天才能把他带去当俘虏。

按照鲍比 本德指点的路线,盟军攻进巴黎。在二十四小时内第二次,他向那个法国人投降。这次,对方接受了。

误伤

拉莱 凯里中士许诺要做及时个进巴黎的美国兵。他开着吉普超过战友,向圣克卢桥直冲过去,高兴得大声欢叫。在桥的另一头,消防员让 大卫看到这驾奇怪的车辆,那钢盔,那制服,以为这些人只能是德国兵。他端起毛瑟枪,把弹匣里的子弹一口气都打了出去。凯里被击中六枪,流着血掉到人行道上,距离巴黎的市区界线还差五十码。

凯里被送到玛塞尔 托马斯的药房抢救。他告诉周围人“不要责怪”大卫,并把口袋里的香烟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三天后,充满悔恨与悲伤之情的大卫带着一瓶酒来医院探视了他。

瘫痪的凯里被送回美国,仍与托马斯小姐保持着联系。一年后,他死于这次受伤。在写给托马斯小姐的一封信中,他说:“我们帮助了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我将永远把你铭记于心。”

学问

法军第二装甲师的“西蒙号”坦克在攻占星形广场。指挥员保尔 基尼翁中尉用战地望远镜看准一辆德军坦克,向炮手罗伯 马迪宣布射程:一千五百米。马迪校准大炮上的瞄准器的射程后,犹豫了一下,没有告诉基尼翁,便将瞄准器又转了三格,把射程定在一千八百米——马迪是巴黎人,他记起自己很久以前在法国最通用的《弗尔莫年鉴》中读到,香榭丽舍大街从凯旋门到方尖碑之间的距离是一千八百米。

马迪开了炮。

年鉴是对的。他的及时炮就打中了德军坦克。

“谢天谢地,要是我的发射向右偏两米,纪念碑就被我打掉了!”马迪说。

钟声

盟军的坦克开进了巴黎,抵抗运动组织广播号召所有教区的神父敲响教堂的钟。四年来一直沉寂无声、没精打采地挂在那里的巴黎各教堂的钟一个接一个响了起来,从城市的这一头到另一头。几分钟之内,首都的整个天空都震荡着庄严的钟声合鸣。巴黎人在黑暗中听着钟声,泪流不止。

但是,十三岁的塞维尔没有听到自己教区的圣菲利普 杜 卢尔教堂的钟声,他十分愤慨,打了好几次电话给教堂执事,电话总是占线。几天后,在为巴黎解放望弥撒的时候,这个愤怒的少年知道了个中缘由。神父在开始讲道时说:“我要感谢打电话叫我敲响钟声的所有人,我也想提醒你们,那天晚上你们在兴奋之中忘记了一件事:圣菲利普教堂的钟楼上没有钟。”“没有比我们大伙捐钱买钟更合适的了。”神父建议道。

他们就捐了钱,如今圣菲利普教堂的钟楼每天都会响起钟声。

惜命

巴黎的德军投降后,仍有零星的德国兵负隅顽抗。哈里 莱特霍尔德少校逃脱了被俘,躲到协和广场海军部三楼的角落里。他听到广场上群众的欢呼声,偷偷朝外望去,看见一辆黑色敞篷汽车开进来,后座上是一位法国将军。

打死一个法国将军不失为结束他的战争的杰出办法。莱特霍尔德少校想,提起轻机枪,瞄准那个人。这时又有一个念头出现在他脑袋里:如果开枪,群众就会来搜查他,将他打死。

他不情不愿地把轻机枪从窗台上放下来,觉得不管那将军是谁,他的命都抵不上自己的命。

两年后,在一所战俘营里,这个海军军官从报纸上的一张照片,知道了他的机枪瞄准器在刹那间对准的人是谁。

那是夏尔 戴高乐。

……

媒体评论

专业书评:

细节,还是细节

结局并不值钱,道理也不值钱,过程中的细节才值钱。

“巴黎值得死掉二十万人。”策划发动起义的罗尔上校说。尽管这样做的代价可能是巴黎的毁灭,但他相信,掌握了大部分巴黎地下武装力量的法国共产党,还有许多在德军铁蹄下生活了四年的爱国的法国人,是愿意付出这个代价的。

流亡阿尔及尔的戴高乐将军不允许巴黎发生由共产党领导的起义,而让自己失去对这个即将解放的国家的控制权,他为此命令负责空投武器的人:“任何武器都不得直接空投给共产党人,或者结果可能落入他们手中。”

在希特勒的眼中,值得为巴黎死掉的人当然更多。他下令给所有与巴黎有关的人:“巴黎绝不能沦于敌人之手,万一发生此情况,他在那里找到的只能是一片废墟。”当巴黎解放那24小时,他还在念念不忘地问:“巴黎烧了吗?”

巴黎成了三方争夺的目标,而最有能力拿下这座城市的人却不愿意加入这场争夺。盟军的计划是延缓巴黎的解放,而避免陷入消耗巨大的城市巷战,并且,攻占后的巴黎需要相当于八个作战师的力量来维持,同时要耗掉第二战场全部部队四分之一的油源。

紧张激烈而又错综复杂的斗争开始了。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小小一本,很像英文原版书的开本,拿在手里也不累,慢慢看

2016-11-09 15:33:55
来自ccymlsz**的评论:

见过很多现在自诩为经典译著和译著经典的书,那个名不副实真是让人唯恐避之不及,它们在书店里混迹于真正的经典之中不知道害了多少初读者。巴黎烧了,董乐山的译著,一以贯之献给我们的是信达雅的精心制作,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机作品、也不是连原著都没读通的“译者”贡献的文字**,而是真实的大师之作。值得找来认真阅读。

2013-05-08 17:21:5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不错的,收藏了好久,有活动的时候下手划算,董乐山的经典译著,新闻史名篇

2016-03-04 13:29:46
来自SophieA**的评论:

1944年巴黎各色人物众生像,极其细致生动的描绘,从第一页就扣人心弦。希望有机会读原版。

2013-05-10 23:09: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经典纪实文学,很厚的一本小书。什么叫件件有出处,事事有依据,真长见识了。

2016-01-13 23:55:01
来自nora小**的评论:

首先我觉得书很小,口袋书,方便阅读,另外,内容超级有意思,是一本非常耐读的书

2016-11-02 23:02:25
来自流年昔**的评论:

没有太深度的分析,不过以报告文学的角度而言,是非常非常好看的。大量真实可靠的细节和场景白描,极其有现场感。

2016-03-02 10:40:18
来自我***时**的评论:

非虚构写作的代表作,故事性很强,有充足的史料论证

2017-04-24 10:43:41
来自醉后呓**的评论:

作者没得说,普利策奖获得者。写法非常活,很注意读者的阅读感受,主题宏大而引人入胜,这和两位作者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多年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很多开头和机构,作为记者通讯写作的参考也没有问题。前言里说,采访了800多人,用了500多人的采访内容,费时3年,非常扎实,完全不是国内掉书袋写历史的那种方式。

2013-05-01 09:36:15
来自玻***(**的评论:

这书很好,就是有点感觉太啰嗦了。情节跳跃有点大

2017-07-14 22:54:15
来自花***y(**的评论:

巴黎烧了吗 厚厚的一本书,非常喜欢的语文老师上课提到的一本书,于是便买了。

2017-06-16 01:37:38
来自beeeric**的评论:

报告文学典范,最早是看到柴静的博客知道这本书,新闻写作就该是这种范式,每句话都对有真实的人发生真正的事。

2016-04-22 02:40:1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关于二战的一本好书。儿子很自然地写出来一篇不错的读后感。

2017-09-09 13:12:57
来自天马o空**的评论:

故事很长,简单地说就是1944年,纳粹扛不住了,巴黎要失守了,希特勒不甘心,要求实施焦土政策,撤之前得把巴黎烧了。期间各方势力相互纠缠,盟军担心供应不足打算绕过巴黎,戴高乐抢着回巴黎接盘,法共也想抢头筹,巴黎守城司令对于烧城于心不忍,私下派人联系盟军要求他们速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围绕着烧不烧巴黎、解放还是毁灭而发生在诸多小人物身上的故事一个个展开。这不是小说,也不是影视脚本,它是一部新闻作品,作者采访了上千位亲历者,甚至包括这位弃城而去的大巴黎区指挥官,作者白描式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优秀新闻作品的力量,当然最终决定作品的境界的…

2013-10-24 11:38:43
来自蓝领飞**的评论:

因为看了柴静的博客介绍了这本书,才买来读的。充分感觉到了作者的敬业。同一件事,从多个不同人,不同想法做法全部涵盖进去,真是做足了调研,这种完全回归历史的超级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2013-09-10 15:31:11
来自桔梗葵2**的评论:

(世界新闻史名篇,非虚构写作典范,1944年巴黎解放详解,董乐山经典译作!)

2014-05-27 22:59:38
来自Aishy**的评论:

这本书我很喜欢,还原了巴黎解放的种种,很真实,引人思考,值得推荐

2016-03-01 15:18:24
来自许三金**的评论:

发挥了新闻记者的特长,能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令人觉得仿佛在读一本扣人心弦的惊险小说,放不下手来。作为报告文学(或者所谓纪实小说),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典范的作品。

2014-09-21 12:57:4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这本书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写出二战末期法国政坛的明争暗斗,对了解法国解放很有帮助

2017-05-31 22:02:5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巴黎烧了吗 这本书的漂亮之处在于通过一个个人物某一刻的描写,给时间空间结果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性的想象。书很小,很多人不一定会喜欢,内容可以!推荐!

2017-04-30 21:11:2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大场面不缺:德军撤退的大崩溃;巴黎全城起义;巴黎解放时如痴如醉的狂欢。细节更多,作者在大撤退中聚焦到如此细节,一个德国军官离开时留张条子给公寓的主人:“煤气、电力、电话的账单都已付清,看门人的小费也已付过。”他很欣赏“三卷本的伏尔泰文集,阅后已放归书架原处。”并附上一张钞票“赔偿我借住期间不慎打破的两只水晶香槟酒杯。”

2016-07-05 14:33:33
来自s***9(**的评论:

新闻史上的一部杰作。非常值得新闻专业的从业者和学生学习借鉴。对宏大事件报道的掌控能力,对涉及众多被访者、拥有海量细节素材的再现、穿插、配制和平衡能力。

2017-04-26 22:01:14
来自塞草青**的评论:

小32开,小字码,看起来费事。商品详细信息不充分,再说现在条件好了,也不在乎这么点纸了吧?

2015-05-08 09:41:18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巴黎烧了吗 handbook,手掌大小,但是很厚,难得的一本书,1944年8月的巴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7-06-27 19:48:01
来自阎曼德**的评论:

确实是一部好书!它更关切的是你我这般普罗大众芸芸众生在残酷战争中的切身之感。有亡国之痛,有重逢之喜;有的抛家别子,百战功成;有的义无反顾,却在巴黎城下永别亲人;有的感恩莫名,献身以报;有的隐忍而发,百转千回。令人感动不已,唏嘘叹惋!

2014-02-08 13:06:48
来自大***五**的评论:

巴黎烧了吗?(世界新闻史名篇,非虚构写作典范,1944年巴黎...

2017-03-07 11:48:53
来自何毅小**的评论:

看过了一些才买的,非常精彩!书中人名太多了,建议下个版本在书前或书后附列人物清单,并分别标注在书中出现的页码。书的版式:尺幅很小,比小学语文课本还小,却很厚,有五百多页,不方便用现成包书壳保护,最后是手工包好的。

2013-12-04 21:04:20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