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成年孤儿图书
人气:37

成年孤儿

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一部帮助成年孤儿找到归属的心灵读本!近20年口碑流传经典,美国《图书馆杂志》特别推荐。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学>外国随笔  
  • 作者:(美)[亚历山大·李维]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44288484
  •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
  • 印刷时间:2017-06-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

当那一刻来临,

为什么要坚强以对?为什么不敢放声哭泣?

剥去成年的外壳,我们只不过是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孤儿。

成年丧亲,其实是极普遍的现象,那种失去归属的感觉,需要受重视、受疼惜,却往往被社会避而不谈,更被我们自己刻意视而不见。可是,如何为失亲之痛找到出口,面对身边关系的转变,并重新定位自我,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

“失去了爸/妈,我要如何自处?悲伤,又能如何面对?不去想,它会自己消逝吗?”

“若有24小时伤心不再,是否也表示我遗忘了他们?”

“我也知道日子还是继续要过,只是不晓得如何跨越眼前的这个大洞,而人生的路,就在那一方……”

我们以为只要转过身继续前行,伤痕自会消失,但是不管走了多远,终究无法逃避自己。

当失落成真,唯有正视它、接纳它、抚慰它,我们才能超越这份巨大的哀伤,完整拼回人生。

那一声后的再见,是我们陪着自己,真正迎向成年的开始。

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

编辑推荐

如果有24小时,亲的人离开了,你该如何面对这份孤独和悲伤?

直视“成年丧亲”议题,帮助成年孤儿找到归属的心灵读本!必将引起媒体、社会话题强烈关注与热议的一本书!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的疗愈之旅:它既是生命中深沉难解的痛,也是获取生命真相、迎来成长的转折点。

近20年口碑流传经典,美国《图书馆期刊》特别推荐。

一部感动编辑、设计、排版等整体参与制作人员,强烈期待上市的书。

《当呼吸化为空气》《好的告别》《此生未完成》《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者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

目录

前言生命是无尽的感谢

及时章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

——失亲之后,陪自己走过悲伤旅程

第二章和自己同哀伤

——回忆,是一切的开始

第三章我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直到父母过世了,我们才会真正长大

第四章在熟悉的地方见到你

——失去,带来了深刻的联结

第五章为何是现在

——爱与婚姻、朋友、家庭,变得不一样了

第六章生命的那一方

——父母,宛如我们心中的永恒

第七章来势汹汹的哀伤风暴

——我们愈想逃避,愈可能迷失方向

第八章学会在哀伤之海中泅泳

——健康、休息,与一些小而简单的技巧

第九章失去父母的这堂课

——以爱与勇气,跟失落的自己和好

在线预览

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都会在父母的忌日当天,前往城镇另一端的墓园悼念他们。一如以往,我跪在他们安息的墓碑旁,迎着周围长出的小草和花儿。

这片园地四周围绕着围篱,不及一平方米的空间里,滋生了一些杂草和从邻近的树木飘落下来的落叶,还有一些待清理的泥块。我徒手整理墓园,嗅闻泥土的芳香,感受着手指与膝盖间的湿润土地,不时听到墓园外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潮声。放眼望去,山腰上尽是石头墓碑。

我并不是来这里做园艺,也不是来探视父母,因为他们已经不在这里了。事实上,他们根本不再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也许正因如此,我才来到此处,因为这里跟我一样,沿袭着他们的姓名。这个地方,是我用来回忆的所在。我会在此坐上好一会儿,试着回想一些事情,特别是思考成为一个“成年孤儿”的独特经历。

父亲过世那天,只有一段清晰的记忆深印在我脑海中,就像是一幅黑白快照。照片中的我站在我的车子旁边,盯着离开医院时,护士交给我的一只绿色塑料袋,袋中装着父亲的遗物。我并没有置身于照片中,我只是站在那里,看着这一幕,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没有感觉,没有理解。

父亲于 1980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当时,他刚动完新发现的恶性肠道阻塞手术。从诊断出症状到父亲死亡,只有六天时间。我竭尽全力,回想着身材瘦削、个性谨慎的父亲,从行动徐缓到意识不清,甚至昏睡到过世的整个过程,想从这场迅疾的变化中,理出一些头绪。

在父亲的遗体被移走后不久,我站在瞬间变得空荡荡的病房中,询问医生:为何我那年迈且虚弱的父亲需要承受这场手术?

那位照顾了我们全家多年的医生,紧紧地抓着我的手臂,竭尽诚挚地直视着我的眼睛,对我说:“我们必须替他动手术。你难道不知道若没动手术,你的父亲活不过一个礼拜?”

我的确是不知道,但这段对话却成为我往后即将进入的超现实生活的先兆:由原来的双亲健在,变成一个(父母)也没有。

父亲下葬那天,我不确定母亲是否了解她的丈夫已经去世了。就在同一年的年初,她突然变得健忘,满脸迷茫,到了父亲过世时,她开始变得有些疯癫。

从墓园回到家后,我与母亲坐在起居室里,她甜甜地微笑着,四处张望,同时缓缓地点着头,仿佛在随着一首只有她听得到的歌曲打拍子,并且像在轻声问着某个人:“他们布置得很漂亮,对不对?”

那种感觉,就像是跟一个陌生人去参观某个陌生的地方一样。或许是试着把她唤回来,我逗她说:“妈,别这样,您不会是要告诉我您的记忆又出了问题吧?”

顿时她停止晃动,转向了我。这是数月以来的及时次,也是一次,母亲的眼神专注且清澈。她以我熟悉的那种浓厚的俄国腔说:“没错,而且我很难过,但是我喜欢像那样子。 ”

她温柔地笑着,眼眶盈满泪水。接着她的头又开始摆动,然后变成左右摇晃,渐渐地,眼神变得涣散枯涩,她又变成了一个陌生人。

而这个陌生人,就是母亲曾经害怕的,她说:“但愿以后我不会变成那样子。”当时,她也一直守着这个期望,维持自己的样子,直到在那四年后,她的状况变得愈来愈糟,整个人也变得极度脆弱而衰老,一直到 1984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末期,她已经变成了自己口中的那种癫狂老人。

安葬母亲那天,墓地旁,熟悉的山边小花、石头和草地,再度被一个深深的长方形洞穴所侵害,就像我的人生一样再次崩裂。而我那已经历过崩裂的人生,如今也只能带着累累伤痕继续前行。

墓穴旁有一堆泥土,覆以绿布,旁边则有人替凭吊者备好了几张折叠椅。这些凭吊者中有我双亲的朋友,当我走近时,老人家们全都转头看着我,因为根据犹太传统,身为儿子的我将代表宣读纪念祈祷文。

但我在家从来都不曾见过这种传统仪式,所以我无法念出任何祈祷文,当时又没有长辈主事,我只能站在那里尴尬地向后看,眼中尽是泪水,而双亲的朋友也就坐在那里看着我。于是我闭上了双眼。仿佛我又回到了六岁。

记得六岁时,我们社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超市。在那之前,我们必须走好几条街到一位农夫家,去买所需要的肉类及其他用品,购物成了每天的例行公事。爸妈告诉我们说,以后在家附近就可以买到新鲜的食物了!

记忆中,我小时候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与那家超市有关。及时件就是当我通过一道光时,商店门就会自动打开来,仿佛变魔术一样 —“嗖”一声,门打开了;“嗖”一声,门又关上了,只要走来走去就行了!我还记得当时,望着严肃且害羞的父亲来回穿梭在店门口,长长的羊毛外套飘扬着,包裹着他伛偻的背影,令我惊愕地伫立在那里。他阔步在开门与关门之间,而那“嗖嗖”与“咔嗒”作响的门,也估算着他那无声无息的动作。我从未见过父亲那么活泼的一面。那天,我们手牵着手走回家。

另外一件事情,可能是墓园让我回想起来的。当时,我漫步在一排一排的货架间,研究着架子上形形色色的物品以及地板上均匀的格子,却突然察觉母亲已不在身旁,顿时我浑身发冷、呼吸停顿,同时眼睛发热。我在走道间跑来跑去,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妈!”我永远忘不了自己是多么惊慌失措。当我看到一件裙子下露出的女性双腿,便啜泣着向前奔去以求慰藉,那人却不是妈妈!她试着恢复身体平衡并问我:“怎么了,亲爱的?你妈妈不见了吗?”

就在那时候,我那焦急的妈妈从走道尽头跑过来,把我抱进了购物推车中。

在墓园里回想六岁时的情景,似乎也无法改变事实。我知道,不会再有喜极而泣的重逢,也不再有责骂、热烈的拥抱和紧握的双手,来结束这次经历。不能再回到熟悉的过往,没有任何令人欣喜的可能,晚餐时也不再有好笑的故事可以听了。

要是当时,坐在我父母墓旁的那些老人也这样问我:“怎么了,亲爱的?你妈妈不见了吗?”我一定也会开始哭泣的。

在我们生命中,再也没有什么比得上我们生命初始的那一刻美好,也没有什么能像某件东西一样久久留存在我们的生命里。但是当你去试想那东西,它或许空缺了,只成了一个无法辨识的空洞。再试着想,它可能是你看到的及时张脸,也可能是你听见的及时声话语,以及在人生初始便让你感到安心、带给你正确指引的及时次温柔抚触。

其实这一切,都是来自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父母就是恒长的。打从婴儿及时口贪婪的呼吸开始,父母,或是其他扮演着父母角色的大人,就给了这个婴儿赖以生存的力量,这种力量必须持续且充裕地供给,否则婴儿就无法存活,氧气、水分、食物、休憩、免于掠夺者及气温变化对其造成伤害等,都是基本的保护,否则婴儿活不久。

婴儿的需求是持续不断的,并需要长时间关注,父母这种“永远”的形象,正与其所提供的重要生存要素密不可分。

我开始思索“成年丧亲”这个主题,然而,在阅读了许多一般医疗及心理研究的内容后,我很意外地发现,相关资料竟然那么少。

我发觉这个题材很吸引人,而令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何这方面的探索如此之少?这一点确实让我颇为意外,毕竟,父母离世是这个社会中造成丧亲的原因。根据研究资料显示,“家族成员的死亡”类别中,父母去世占较高的事故发生率。失去父母不是少数人的不幸遭遇,而是非常平等的经历,而且前提也必须是小孩不得在父母之前死亡。

虽然如此,一般在心理及医学方面的认知,所谓“家族成员的死亡”大部分都偏向于配偶的离世,然后就是指小孩,很明显地,很少涉及父母,甚至从未提到兄弟姐妹的亡故。

一般人写到父母离世对成人的影响时,多半都专注在童年丧亲所发生的种种细节。此外,我们有的是各种研究、报道,以及对临终梦境的分析、照顾临终者的人的精神状态、各种不同的死亡方式,与人们得就自己的死亡可做及应做的选择,甚或是失去宠物时的悲痛(到了的阶段,人们有其自我形成的支持网络)。

以上所提到的主题,就如同人生其他层面一样生动、重要,而且值得探索。但我还是不禁怀疑,为何“成年孤儿”无法吸引人们的关注?

媒体评论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疾病与死亡,时不时的疾病让我们看清,人生什么东西是自己想要的、珍贵的,早已在终点等候的死亡,时刻拷问着关于人生的意义,越早学会去了解死亡,越早发现生命的意义。——《当呼吸化为空气》

悲伤的时候,我们会号啕大哭,会流下很多很多泪水。这种悲伤和泪水,是有治疗效果的,只要悲伤能在我们身体上自然流动,这份疗愈就会自然产生。 ——武志红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crystal**的评论:

书籍很不错

2017-11-14 20:40:33
来自nlss**的评论:

很棒的书,内容对生活很有帮助

2017-11-15 13:42:57
来自张志华3**的评论:

一本好书会把你带入阅读的海洋中尽情享受和徜徉,让你身心舒畅,头脑清晰明亮,让你灵魂飞扬,让你血液沸腾。很多时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表达的情感,无法言说的情绪,无法宣泄的愤怒,无法找到的答案,或许一本好书就会打开你尘封许久的自己,释放自己的心,让自己获得解放,在别人或悲或喜的故事里找寻熟悉的自己,这个过程很美好,让人陶醉。无数个无眠的夜晚,读一本好书,也许会让你找到安心的自己。而当当提供了这个平台,给了你这个机会,你没有理由拒绝,也没有理由抗拒这份温暖。

2017-11-16 16:07:53
来自宜cry**的评论:

好看有趣喜欢中意,内容很好

2017-11-16 20:56:5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新经典五折促销,太爽了。感谢当当!

2017-09-15 17:09:0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书目前看来是几本死亡三部曲中最好的一本了

2017-11-10 15:34:00
来自希达是**的评论:

很深刻,总要有一天要离开父母,所以要及时行孝

2017-11-10 13:34:4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化学与化学家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 一提到化学,“会爆炸的”、“有毒的”和“具污染性”之类的负面形容词几乎会立刻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现代人虽享用化学的好处,却打心底厌恶化学。然而生活在现代科技社会,不论愿不愿意,我们终究要面对化学。如果我们仅从化学对人类世界有利还是有弊两方面来评判化学,那化学将永远令我们闻之色变;而实际上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广阔,令每一个化学家为之心驰神往。 在这本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通俗化学书中,诺贝尔奖得主、诗人罗德·霍夫曼对化学的阐释,就如同霍金对宇宙学的阐释一般平易可亲、深刻丰富。在霍夫曼笔下,化学不再只是枯燥的…

2017-06-15 00:59:5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评!这次终于有保护了

2017-06-18 12:23:1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包装相当完整

2017-06-23 17:12:3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送货服务态度好,送货超快的,东西经济实惠,非常满意!已经在当当买了很多个本了,质量都很好。

2017-07-05 22:47:5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2017-07-10 13:52:46
来自禅***艳**的评论:

还没看完,应该还不错

2017-07-11 15:10:13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一部帮助成年孤儿找到归属的心灵读本!

2017-07-19 13:02:17
来自鹿***o(**的评论:

非常棒哦哦哦哦

2017-07-23 19:05:15
来自四***6(**的评论:

当当的粉,买了n多,方便快捷!

2017-07-28 11:34:4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挺好,应该是正品。内容就不评论了。

2017-08-11 09:24:02
来自jingnin**的评论:

成年孤儿 买200送100活动,又买了一堆书,慢慢读。

2017-09-05 17:42:15
来自白狐梦**的评论:

如果有一天,最亲的人离开了,你该如何面对这份孤独和悲伤?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独一无二的疗愈之旅:它既是生命中*深沉难解的痛,也是获取生命真相、迎来成长的转折点。

2017-09-07 10:30:3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装帧精美,经典必读,温情感人,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我非常喜欢。

2017-09-12 14:29:4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值得一看真的

2017-09-13 08:27:5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装帧精美,经典必读,温暖的弦,惜字如金,引人入胜,我喜欢!

2017-09-15 19:59:30
来自长乐未**的评论:

还没看!包装很好!

2017-09-22 00:19:0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没有看,网络上有推荐,貌似不错

2017-10-02 10:39:13
来自进华中**的评论:

当当发货快,包装安全,值得信赖!

2017-10-14 19:42: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经典必读引人入胜非常喜欢

2017-10-17 15:11:09
来自c***7(**的评论:

学会拥抱所有好的与不好的,去接受一切。

2017-11-09 03:05:42
来自番***(**的评论:

让我们正视离别,坦然面对人间的无常。正在阅读中~

2017-06-02 11:04:08
来自***(匿**的评论:

其实到了一定年纪,我们何尝不都是成年孤儿呢,被书名吸引。

2017-06-17 15:01: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了一半,才明白失去亲人对自己心里状态生活的影响,活着,好好珍惜家人

2017-10-12 10:01:1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看样子应该是本好书,第一眼看到封皮就被上面的宣传语打动了,自己也经历过丧母之痛,一直没从阴影里走出来,想找个人开导却又难以启齿,正好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买下了,希望我能找到些心理慰藉,作为一个孤儿不想继续孤独下去

2017-06-09 08:45:56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成年孤儿 国人不习惯于谈论死亡,其实是从不,只对于生欢欣鼓舞。很幸运能碰到这样一本书,可以给我打开一扇面对亲人死亡后会面临怎样情绪的窗,虽然我会希望那一天永远不要来临,可是有了这样的准备也许到那时我会稍微坦然一点点。

2017-08-01 15:03:38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