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少纳言(せい しょうなごん 约966~?)
日本平安中期的女随笔作家、歌人,精通汉诗。本名不详,曾侍奉一条天皇的皇后定子,受其器重。《枕草子》之外,著有个人和歌集《清少纳言集》。
林文月
台湾彰化县人,1933年出生于上海日租界。1952年入读台湾大学中文系,师从台静农等名师,后留校任教,专攻六朝文学、中日比较文学。历任美国华盛顿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捷克查理斯大学客座教授。作品曾获中国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中兴文艺奖等。
洪范新版序
清少纳言与枕草子
一 春曙为
序
林文月
翻译的目的,简单说,是把一种语文转换成另一种语文。懂得两种或两种以上语文的人,时则会有需要为自己,或为别人做这种“翻译”的工作。
三十年代出生于上海虹口江湾路的我,作为台湾人法律上隶属日本公民,而闸北虹口一带当时为日本租界,所以到了上学年龄,我就被指定去上海市第八国民学校读书。那所日本人设立的学校,除我和我的妹妹之外,其余都是日本孩子。说实在的,我们当时还以为自己也是日本孩子,只是家里有些生活习惯和别的同学们略微不同而已。
我的启蒙教育是日语文。我读日本书,也用日本语文思想,或表达心事,似乎是自自然然的;直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中日战争结束,日本投降,中国胜利,我们台湾人的身份由日本籍变成了中国籍。次年,我们举家由上海乘船回到台湾。台湾是我们的故乡,却是一个陌生的故乡。
在陌生的故乡,我们开始了新生活。我听不太懂台湾话,而且在推行国语的环境之下,校内是禁止使用日语的。老师用台语解释国语。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我突然需要适应两种新语文。如今回想起来,大概我的翻译经验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脑中经常需要把中国语文翻译成日本语文。这样的习惯,使我在读大学和研究所的时期,能够驾轻就熟地为台北东方出版社的两套少年读物:“世界名人传记”和“世界文学名著”译成了五本书。那些书都是经由日本人改写为适合少年阅读的文体,所以几乎没有什么问题和困难。
任职大学之后,教学与研究成为生活的主轴,除了有限的一些日文的汉学研究论著之外,不再有空闲执译笔了。至于再度促使我提笔从事翻译工作,实缘起应邀参加一九七二年日本笔会主办的“日本文化研究国际会议”。依大会规定,参加者需提出一篇与日本文化相关的论文。我以日文书成《桐壺と長恨歌》提出发表。其后,我将日文的论文自译为中文:《源氏物语桐壶与长恨歌》,在台湾大学《中外文学月刊》刊载,同时为了读者便利而试译了《源氏物语》首帖《桐壶》,附录于论文之后,那篇日本中世纪文学深受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中文的读者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产生莫大的好奇与期待,透过杂志的编辑部鼓励我继续译介全书。我在没有十分把握之下,答应下来,开始逐月在《中外文学》刊载的长期翻译工作。费时五年半,共六十六期而译竟了百万言的《源氏物语》全书。
那五六年的时间里,我教书、做研究、又翻译,过着与时间竞走的生活,十分辛劳,却也感觉非常充实。翻译遂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选择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为自己翻译的对象,是基于两个理由的:一者,日本文化从中世纪以来深受我国隋唐文化影响,而且日本人早已有系统地译介了中国的重要著作;相较之下,我们对日本的文学作品则相当冷漠。虽然近二十余年来逐渐有人译出日本文学,但以近、现代作品为主,古典文学的译介仍嫌不够。再者,我个人具备日语文根底,其后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或可在这一方面略尽绵薄之力,弥补我们所当做而未做的事情,故自一九七三年以来,自我惕励断续译出了《源氏物语》(一九七三—一九七八)、《枕草子》(一九八六—一九八八)、《和泉式部日记》(一九九二)、《伊势物语》(一九九五—一九九六)等四本平安时代的日本文学名著,以及十九世纪明治时代的樋口一叶短篇小说集《十三夜》(二〇〇一—二〇〇四)。
以上五本书,前四本的著成年代都在千年以上,一本也在一百多年前。每一个国家的语文都会随时间而有所变化。现在的日本人阅读古人的这些文学作品,多数会觉得很困难,所以与谢野晶子(一八七八—一九四二)以降,已经有多种现代日语译的《源氏物语》等书出版了。
我的中译本诸书,虽然采取白话文,但是仍有许多地方非译文本身所能传达清楚,或者表现原文的巧妙之处,则不得不借助些注释。注释之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原著里引用日本的古老诗歌或隐喻,乃至于唐代以前的中国古诗文,因此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会觉得既陌生而又熟悉,格外亲近动人。
凡是喜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对日本文化产生亲切感,固然是两个民族,但两个民族的文化却可以说是一个起源。而林文月的文字是我极为欣赏的,或许因为“女人才懂女人的心”的缘故,林文月的译本里也有许多心思细腻之处,更显得风姿绰约起来。
林文月的文笔很精准清新不娇柔做作相比于其他版本的译文我觉得她的译文更加贴切清少纳言的才情。书的内容不刻意而为之自然传神。很值得一看毕竟是日本文学上的双璧之一。
对我来说目前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个人的体验也可以是弥足珍贵的,这起码可算是对自我的一种尊重吧,但要谨防转为自矜。没学过日语,遗憾,只能嗅到隐约香味,而不知具体从何处散发而出。这本书详注了译者用词的斟酌,力求将不能达意之处也与读者分享,赞!
春,曙为最。一句简单的文字却深深打动了我。我喜欢日本文学,它在阅读中给我带来极为细腻的美感。最后,当当的读书节活动划算,图书包装精美,物流快,五星好评!
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把和歌翻译成楚辞体,和歌应该更接近于唐诗吧?平安朝受大唐政治,文化,建筑影响极深,各方面都很接近大唐……不过翻译也不错,古典美。有时间去找找其他版本的枕草子,对照阅读,也是一种享受。
说实话,看了一点内容,里面写的是作为一个侍女在皇宫里面的所见随感,翻译译得很好,就是有点搞不懂的是为什么一个侍女的作为枕边随笔就可以成为日本双壁之一呢?难道越是年代久远的东西就越是好,不管内容怎样?谁帮我解答解答疑问呢?
第一次听见这本书是在七堇年的文章里。后来去买了《源氏物语》,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地买了这本同是林文月译本的《枕草子》。呵呵,书的外观很淡雅,也很新,木有磨损。内容很爱。译文很有美感。再次感谢当当的发货速度!!!好快滴~~~
这本书,是考验人耐心及心境的。一点一点读下去,会让人心也静下来,如那些文字一样清清淡淡。这书的名字也是起得有趣,意为放在枕边的草稿纸,由此想见作者书写时的随意与惬意,于是这书也就是这样的味道,看似平淡,实则蕴味深厚
对比了一下,很喜欢林文月的翻译风格,也很喜欢这本书的装帧,读一读这样对生命里任何事物都以细腻入微的视角观察、记录,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不易发现的沉静的美
同时买了这本和《源氏物语》,装帧和内文涉及都不错。看着还满厚,不过行距可比《源氏物语》大多了。记得以前看过的版本是深蓝色封面,上面有一些白色的纤维装饰,翻译的很好。这本随便翻了几页,林文月的译笔还是很清新活泼的,没有让人失望。
这部书的内容如同家常日子,家常的东西都是好的。作者所记得的总是平常日子中细微的纹理,用明净、妩媚的文字表达出来。它最适合被放在枕边,闲闲地一段一段看下去,用平和的心态度这些文字,便会觉得平实生活中的让人头疼的压力和烦扰悄然而散
特别喜欢,觉得清少纳言是个很懂生活细节之美的女子
在日本时就读了日文版的枕草子,知道它的优美与深含的情趣,我一直以为翻译是译不出原文的味道的,但看了林文月教授的译本,才知道翻译可以达如此高之境界。绝对是了解日本古典文化,感受日本文学之美的一册经典译著!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时代的散文集,十一世纪初完成的,非常好看的一本书。林文月老师的译文也非常优美。
知道枕草子这部书是因为七堇年的《青春是被窝的坟墓》这本书= 其中讲到他送了她一本书《枕草子》,于是颇有兴趣的买着想看~ 虽然还没有看 想必一定很喜欢的 他讲的是我一直都很喜欢的日本的平安时期 我想 我的兴趣是颇大的
纯正的日本式的碎碎念。林文月先生翻译得很好,尤其是书中涉及到的和歌,有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真是令人向往,优雅闲淡高贵而又温馨,不似中国的后宫,提起来只一个字:斗。总之,是一本有生活情调的书。
对比了一下,很喜欢林文月的翻译风格,这本书的装帧什么的也都超级喜欢,《枕草子》这本书的了解最早是来源于一篇满分作文,那里面有提到,然后兴趣使然一直想看,才买不久,只翻了一下序,但已经喜欢上这本书
总觉得女性翻译女性的作品更理解对方的心理,各方面都更加契合,所以选择了林翻译的这版,在这个凡事都讲究速度的时代,读一读这样对生命里任何事物都以细腻入微的视角观察、记录,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个世界不易发现的沉静的美
清少纳言善于捕捉自然界中不经意而转瞬即逝的美,又敏锐察觉人间的万种事态,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部完整的画卷,描述声、光、色、形,总斯斯文文的。此大写意手法竟出自一个小女人之手,不得不让人佩服。
本来一直纠结买哪种版本,最近有打折挺多的,就买了林文月版本的,到了之后好惊喜,不仅封面做的好,有那种随笔应有的美感,纸质也非常好,摸起来很舒服,内容大概粗略地翻了一下,很细腻,适合女生阅读,总之,非常满意!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是与《源氏物语》齐名的优美的散文。除去了解历史风物以外,也给我们今天忙于物欲生活的人们注入一股荡涤心灵的清流。生活原本如书中所记录的那样简单而平实,从自然到生活,从日常到节庆,从悲喜到平和。还世界以安宁,还心灵以宁静。
这本书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著作,在日本有非常高的文学地位。书中主要写的是平安时代的日本王朝发生的一些事情,书中写的都是小事,但平淡中阐发不平凡的道理的情感。值得阅读,推荐。
封面很别致,外封是一张纸叠成的两层样子。内文的确也有清少纳言的简劲之风,定子皇后时代的明快、绚烂一如我想象中的样子,很好,很美好的一本书。此书跟《十三夜》一起入手,《枕草子》适合放在枕边品玩,每天睡前翻翻,很有雅致和情趣。
起初是读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了解到书中的优雅文字,特别喜欢,觉得清少纳言是个很懂生活细节之美的女子,写出了岁月静好的精致模样,虽然相隔千年,但清少纳言对生活,景致,人物描绘的细节感和美感到现在仍然感同身受,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这个版本意外的翻译的通俗易懂,可时不时拿出细品。
几天前偶然在《散文》上读到一篇介绍《枕草子》的文章。一句“春,曙为最。”就打动了我。细细读来,感觉许多小事,在清少纳言的笔下都变得饶有趣味。忍不住买来一读。应该说,林文月译的《枕草子》比起以前的译者更胜一筹。准备好好品读她的译作。
性价比高。喜欢日本散文、俳句从松尾芭蕉开始的。日本对古典汉文化的承接,吸收,再传播,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选择枕草子,也是因为源氏物语提到本书作者,随之,查询了他的作品。买了之后,很喜欢。在慢慢品读中...感受日本平安时代的“贵族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