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220万字、近300幅彩图,分为三卷:严峻卷(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理想卷(隋唐五代)、愉悦卷(两宋辽金西夏元明清),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事件及作品等为纬,较为翔实地编织出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石刻艺术发展的真实历史场景。采用描述阐释与历史钩沉相结合的方法,将纪传体的长处巧妙揉进编年史的写作中,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填补了学术空白。
编年体例分为"提示""叙录""文献"三部分,重点包括:与石刻艺术相关之重要政策法规、历史事件、宗教事件;对石刻艺术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之文化行为;雕刻家或刻工生平事迹;重要石刻艺术作品之系年、流传及影响等,后一卷末附有参考文献书目、图录索引、内容索引。
本书资料翔实,史论结合,图文并茂,既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领域的人员参考。
本书为海内外首部梳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发展的编年史著述,以编年史的形式,审视中国石刻艺术上自先秦、下至明清的演变脉络(包括陵墓石刻、摩崖石窟、单体造像、造像碑、建筑石刻、书法碑刻等),既对石刻的文献价值给予传统意义上的重视,也对石刻作品的艺术手法、艺术成就以及风格变迁等,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怀。全书共220万字、近300幅彩图,书末附有1400多条参考文献、近300条图录索引、4000多条核心内容索引,既有艺术史文献价值,又有工具书的便捷,实为艺术家、美术家、国学研究者以及石刻、雕塑及古代艺术品收藏家、鉴赏家、商家案头必备书。
石刻艺术史研究专家刘长久教授、艺术史研究专家吕澎教授为本书作序;佛教造像艺术研究及鉴赏专家金申先生为本书内封题签。
向以鲜,1963年生于四川万源,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重庆西南师大,同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师从王达津教授攻读古典文学,毕业后就职于四川大学古籍所至今。贵阳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参与主持中国首家大型民间专题博物馆——四川省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著译有《超越江湖的诗人》、《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中国文化探秘·宋元篇》、《唐诗弥撒曲》等专著及《后村先生大全集》校订本(诗词部分);长年投身于《全宋文》、《宋集珍本丛刊》、《儒藏》、《巴蜀全书》等大型文献编纂工作;先后在《文艺研究》、《人民日报》等多家刊物及媒体上,发表关于古代石刻文化及诗文研究的专业论文数十篇。
凡例/1
序一(刘长久)/1
序二(吕澎)/1
缘起:雕刻在石头上的岁月(自序)/1
严峻卷(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
先秦编/1
秦汉编21
魏晋南北朝编/91
理想卷(隋唐五代)
隋朝编/419
唐朝编/469
五代十国编/795
愉悦卷(两宋辽金西夏元明清)
两宋编(含辽金西夏)/833
元朝编/1023
明清编/1079
我与石刻的故事(后记)/1241
参考文献书目/1245
图录索引/1278
内容索引/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