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人能像E. Bruce Goldstein博士这样,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与现实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本书从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基础知识入手,详细介绍了知觉、注意、记忆、知识、表象、语言、问题解决以及逻辑和决策过程等领域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将各种经典实验范式和前沿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呈现了认知心理学这一充满魅力的学科。
本书尤其强调将所学与现实生活及切身体验联系起来,精心设计了诸多环节:
● 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开启各章的论述。
● 40多个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让读者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 27个“研究方法”专栏,强调认知心理学研究采用的精巧方法。
● 在“思考”部分介绍与各章相关的前沿研究或者存在争议的研究。
● 更有“测一测”与“想一想”的问题,帮助读者回顾并进一步思考所学内容。
● 在“知识扩展”部分介绍更多有趣的研究课题。
书中丰富精彩的实例、插图以及神经心理学案例将大大调动读者的好奇心,让认知研究回归日常生活,让读者从此爱上认知心理学。
E. Bruce Goldstein戈尔茨坦
美国匹兹堡大学心理学专业名誉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专业副教授。
他曾因在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上的工作成就,被授予匹兹堡大学“钱塞勒杰出教学奖”。他于美国塔夫斯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并于美国布朗大学获得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之后到匹兹堡大学任职。他在很多领域发表了多篇论文,包括有关视网膜和大脑皮质的生理学研究、视觉注意研究以及图像知觉研究等。
张明
哲学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分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脑科学与教育研究分会理事。
第1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研究心智的科学
摒弃对心智的研究
心智研究的复兴
探究心智
思考: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
第2章脑与认知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功能定位
大脑的分布式加工
大脑是如何对事物进行表征的?
思考:通过测量大脑活动来“读心”
第3章知觉
知觉的性质
知觉始于感受器:自下而上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之外的过程
运用先验知识:自上而下加工
神经元和关于环境的知识
伸手去拿一个杯子:知觉与运动的相互作用
思考:镜像神经元
第4章注意
选择性注意
注意分配
注意和视知觉
外显性注意:通过眼动产生的注意
内隐性注意:无眼动参与的注意定向
特征整合理论
注意的生理学基
吉米 G.患有科尔萨科夫综合征,这种病的病因是长期缺乏维生素B1,一般由慢性酒精中毒导致。这种病症导致额叶和颞叶的一部分区域受损,从而对记忆造成严重且持久的损伤。吉米 G.的记忆损伤引起了顺行性遗忘症,即难以接收或保持新知识。他无法认出刚刚见过的人,无法完整地阅读书中的故事,无法走到街角的药店,也无法解决一些需要花费时间的问题。吉米同时也患有逆行性遗忘症,即对过往经历的遗忘。吉米的问题和第5章中克莱夫 韦尔林的问题很相似。韦尔林忘记了大部分的过去经历,并且也无法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因此,他的现实生活只包括很久以前的一小部分记忆和最近30—60秒内发生的事情。吉米 G.和克莱夫 韦尔林所患的疾病揭示了对过往事件的记忆能力的重要性。本章会介绍长时记忆,并将细致阐述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的相互作用,以及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的区别。接下来,我们还会介绍两种长时记忆,并且探讨信息是如何存入长时记忆中的,以及当我们需要时,信息一又是如何从长时记忆中被提取出来的(这将为第7章做铺垫)。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区别
长时记忆是一种负责长时间储存信息的系统。我们可以将长时记忆视为对过去事件和已学知识的存档。长时记忆最令人着迷的是,它可以从几分钟之前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过去(我们刚有记忆时)。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过程
图6.1描述了一个刚进教室坐下的学生可能回忆起的在过去不同时间点发生的事情,即这名学生的长时记忆的时间轴。他最初的回忆——他刚坐下时——属于工作记忆,因为它们发生在刚刚过去的30秒之内。但在那之前的所有事情——从5分钟前他走向教室时的记忆,到10年前他上小学三年级时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的一部分。
图6.1 长时记忆的时间轴可以从大约30秒前一直延伸到你最早有记忆的时刻。因此,这名学生所有的记忆,除了“我刚刚坐下”以及他正在复述的内容,都属于长时记忆。
吉米 G.患有科尔萨科夫综合征,这种病的病因是长期缺乏维生素B1,一般由慢性酒精中毒导致。这种病症导致额叶和颞叶的一部分区域受损,从而对记忆造成严重且持久的损伤。吉米 G.的记忆损伤引起了顺行性遗忘症,即难以接收或保持新知识。他无法认出刚刚见过的人,无法完整地阅读书中的故事,无法走到街角的药店,也无法解决一些需要花费时间的问题。吉米同时也患有逆行性遗忘症,即对过往经历的遗忘。吉米的问题和第5章中克莱夫 韦尔林的问题很相似。韦尔林忘记了大部分的过去经历,并且也无法形成新的长时记忆。因此,他的现实生活只包括很久以前的一小部分记忆和最近30—60秒内发生的事情。吉米 G.和克莱夫 韦尔林所患的疾病揭示了对过往事件的记忆能力的重要性。本章会介绍长时记忆,并将细致阐述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的相互作用,以及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的区别。接下来,我们还会介绍两种长时记忆,并且探讨信息是如何存入长时记忆中的,以及当我们需要时,信息一又是如何从长时记忆中被提取出来的(这将为第7章做铺垫)。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区别
长时记忆是一种负责长时间储存信息的系统。我们可以将长时记忆视为对过去事件和已学知识的存档。长时记忆最令人着迷的是,它可以从几分钟之前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过去(我们刚有记忆时)。
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过程
图6.1描述了一个刚进教室坐下的学生可能回忆起的在过去不同时间点发生的事情,即这名学生的长时记忆的时间轴。他最初的回忆——他刚坐下时——属于工作记忆,因为它们发生在刚刚过去的30秒之内。但在那之前的所有事情——从5分钟前他走向教室时的记忆,到10年前他上小学三年级时的记忆——都是长时记忆的一部分。
图6.1 长时记忆的时间轴可以从大约30秒前一直延伸到你最早有记忆的时刻。因此,这名学生所有的记忆,除了“我刚刚坐下”以及他正在复述的内容,都属于长时记忆。
尽管所有这些记忆都保存在长时记忆中,但近期的记忆会更加详细。随着时间流逝以及其他记忆的积累,这些细节中的大部分以及这些特定记忆本身都会逐渐变得模糊。因此,到2010年10月1日那天,这个人虽然还能记得2009年10月1日走向教室的过程中大概发生了什么,但却难以回忆出许多细节。在这一章以及下一章中我们都将关注,为什么有些信息我们记住了,而另一些信息却忘记了。本章中,我们首先会介绍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在除持续时间(长时记忆=长;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短)和容量(长时记忆=非常大;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非常有限)以外的其他方面上的区别。在比较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之后,这一章的其他部分还会介绍不同种类的长时记忆,包括对个人经历的记忆(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对事实和知识的记忆(美国第三任总统的身份),以及有关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你骑自行车或开车的技能)。我们将首先回溯有关短时记忆的内容,并以此为起点比较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或工作记忆的异同。大多数对短时记忆的研究都强调其储存功能——它能储存多少信息,以及能够保持多长时间。这些研究导致了工作记忆这一概念的产生。工作记忆强调复杂的认知加工(如语言理解、问题解决和进行决策),需要用动态过程来解释。
长时记忆也存在相似的情况。尽管保存过去的信息是长时记忆的重要特性,但我们同样也需要了解这些信息是如何被使用的。为此,我们可以关注长时记忆运作过程中的动态方面,包括它是如何与工作记忆相互作用,进而产生我们当前正在体验的经历的。
例如,设想当辛迪对托尼说“昨晚,我和吉姆看了近期的一部詹姆斯 邦德电影”时都发生了什么?(图6.2)。托尼的工作记忆一方面要记住这条信息的每一个字,同时还要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这些字的意义,来帮助他理解这句话中每个单词的含义。
托尼的长时记忆储存了大量关于电影、詹姆斯 邦德以及辛迪的信息。尽管托尼或许不会有意识地去想其中每一条信息(毕竟他需要注意辛迪随后要说的事情),这些信息却始终储存在他的长时记忆中,帮助他理解听到的内容和解释它们的意义。因此,长时记忆不仅提供了一个存档以供我们回忆过去的事情,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背景信息,以供我们在使用工作记忆与外界交流时查询。现在发生的事情与过去信息的相互作用(如我们在托尼和辛迪的对话中所讨论的)是基于短时记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差异而产生的。自20世纪60年代起,大量实验开始探究短时和长时记忆过程之间的区别。在介绍这些实验时,对于早期使用短时记忆这一术语的实验,我们将继续沿用“短时记忆”来命名短时过程;而对于近年关注于工作记忆的实验,我们则采用“工作记忆”这一术语来命名短时过程。Murdoch(1962)曾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来探究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区别,具体的实验设计如下。
……
近年来,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认知心理学课程时,我一直将英文版的《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与你的生活》作为主要教材。它在介绍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经典实验时,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张明教授主持的翻译更是笔底生花,尽得精髓。因此,我要向大家热忱推荐这本书。
——周晓林 教授
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书本不错,先学习一下,好!
很棒,值得推荐的,只是如果不是有兴趣的话,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枯燥
据说是心理学的经典
很精美的书,这是一本美不胜书,色彩柔和别致、画风诙谐有趣、知识视野广博,呈现在极富质感的纸张上,书香浓郁,让人忍不住翻阅下去,从头至尾充满审美的愉悦。相信无论是谁都会被它深深吸引,很有特色 。
比其他电商便宜285853
刚收到的新书,折角也就算了,竟然还划破了,在自营里买书还能遇到这么多问题,也是醉了
拿到书就破了,快递服务也差。最差的一次网购
物流非常快,第二天就到货了。书是正版的,包装也很好!
整体感觉不错
物流挺快的
值得继续购买
整体都很好 很实用
质量不错,内容很好,给个好评吧!
看着不错,还没看完,看完再来评价!
这本书不错
很不错,快递小哥棒棒的
包装和印刷都不错,支持正版,一直在当当买书。
需要耐心才能看下去,对以后培养下一代也有好处
专业的心理书籍,对于了解自己和他人很有帮助。
书很不错,比起其他种类的教材更加简单易懂,更加有趣
很不错,很容易看懂。就是有点厚,通读需要一些时间。
还没有看,但是外观比较好,所以觉得内容还是不错。
教科书一样,老厚了,看来得专门下决心啃它一啃。翻过一座山峰才能看到风景。
专业书籍,需要有一定耐心和兴趣阅读,心理学老师推荐好书!
很专业的书藉,看了几章之后个人认为这本书真得很不错,有种让人越读越想读的感觉
本书的整体感觉不错,如果能直接指明一般人在特殊情况下会有哪些认知偏差,如何纠正这些认知偏差,就更理想了,如果只是提供知识,我们自己很难领悟其中的窍门。
这本书一定好好好地评价,是它系统地带我走入心理学的大门,内容详实且娓娓道来,案例众多,体例得当,再看国内认知心理学的教材,多数不值一提。感谢本书的作者、译者和编辑。
初看这本书,打破了对认知心理学的认识,原来认知心理学也可以如此有趣和贴近生活。有继续往下看下去的想法。
这次的包装太满意了!大爱啊……喜欢当当!!!!书是老师推荐买的。目前还没有看 但感觉应该还不错 毕竟是老师给推荐的专业书 对我们有帮助……我还是想说一句这次包装包了两层 太给力了……给我满满的安全感啊……而且包装还是那张防摔的~原谅我 没舍得把包装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