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孙向杰编的《马云独门生意经》是一本针对那些想创业、准备创业和已经创业的创业者们解惑的书。该书以马云的经典语录为指导,以马云的创业故事为典范,针对创业者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疑难问题做了针对性的解答,同时就创业时应该注意的方式方法做了深刻解析。
章 办企业,先学会做人做人有锐气,切忌露锋芒
用心做事,诚信做人
放低姿态巧处世
知错能改也需要魄力
为人宽容,小事化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
保持本色,走自己的路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就是胜利
对待成功保持清醒
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 80%的年轻人创业都能成功让大家喜欢你很容易
热情是工作的灵魂
用心做好一件事
平时多帮人,办事好求人
借助"人和"的东风
人脉——事业成功的助推器
罗马城不是24小时建成的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梦想铸就辉煌
第三章 成败哲学:永不放弃挫折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必经阶段
放弃才是的失败
创业需要敬业
竞争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死扛下去总会成功的
人生没有"不可能"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改变世界很难,改变自己很容易
第四章 "财散人聚"的财富价值观用小钱赚大钱
想赚钱就要有正确的财富观
花钱要像炒菜一样
财富要同员工分享
马云用人论:高学历不代表什么
人才是企业之根本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凭什么留住人才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人才都是不可貌相的
第五章 马云团队不败的秘诀靠信任不靠高薪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领导正确的决策力
寻找秀的合作伙?
居安思危,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将心比心,铸造钢铁般的团队
对于企业——激励就是一切
理性对待员工的流失
智者善于打造明星团队
妻子——马云事业坚强的后盾
第六章 企业盈利只在一念之间看准了,就赌一把
企业发展离不开创新
合则赢,分则败
想客户之所想
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
目光长远才能赚大钱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耍小聪明破大财
不赚钱的商人是不道德的
随时留意身边有无商机
第七章 经营理念:有点土的实用心得有主见的领导有威信
靠口才魅力赢天下
阶梯登天也能实现期望价值
的企业需要鲜明的企业文化
使命感充当企业助推器
"大胆马云"的融资之道
守规矩,不挖对方墙脚
让人惊叹的娱乐化营销路线
第八章 还你一个真实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由来
阿里巴巴曾经历过痛苦的全球大裁员
在阿里巴巴上班是一种快乐
阿里巴巴和员工一起成长
用心做事,谢信做人
诚信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风格,一种君子作风,一种做人的精神境界。
因为诚信,海尔举起了真诚到永远的大旗;因为诚信,莱茵河畔荡起了滚滚的海尔浪潮;也是因为诚信,中华民族才能跻身世界民族之林。
在我们人生的背囊中,诚信始终是前行的好武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我们更应该选择诚信。
选择诚信,它比荣誉更具有真实性。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也没有永不败落的帝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荣誉再高,也不是长久的,它只不过是人生中短暂的一瞬,而诚信则不然,只要你坚持,它就像你建筑高楼打造的地基一样,始终在你的生活中稳如泰山。
而诚信对一个创业者来说,更加重要。如果你不讲诚信,那么你将很难取信于人,你的企业也不会走得太远。因为在现代社会中,诚信是各种商业活动的竞争手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灵魂,是企业家真正的"金质名片"。
马云深知诚信的重要性。他在"赢在中国"的现场,曾这样告诫创业者:"我觉得一个CE0,一个创业者重要的,也是的财富,就是你的诚信。它不是一种高深空洞的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言出必行、点点滴滴的细节。"马云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然也是一个把诚信看得很重要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1988年,马云毕业后顺利地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他是当年杭州师范学院500名本科毕业生中到高校任教的学生。当时,马云雄心壮志.他感觉自己不会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做得太久。
学校的领导似乎看出了马云的心思,于是就找他谈话:"马云,我和你打个赌,你能不能做5年的英语老师?"面对领导的谈话,马云想起了那些离去的同事与朋友。他们都去了外面,都选择了从商或者出国。马云本来也有从商的打算。可是面对领导语重心长的谈话,他想了想,便保障道:"放心吧!我一定做6年的英语老师,在这6年中,我坚决不离校。"果然,为了这个诺言。马云老老实实地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了6年的英语老师。6年后,他便"弃师从商"。
读了上面的故事,我们不得不承认马云是一个信守保障的人。如果不是因为那句保障,也许他早就"弃师从商"了。然而,马云一直都认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应该做到,所以,他才在学校里认真教书教了6年。6年后,马云完成了自己的保障,就选择了一个更大的"课堂"去展现自己的才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华民族历来是讲究信义的民族。几千年前,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处世做人的道理时,就将"言必信,行必果"——说话忠实守信放在位。孔子曾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近代诗人顾炎武曾言:"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