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印文化交流史图书
人气:21

中印文化交流史

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自古以来是如何相互学习、彼此影响的,从而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发展,对此季羡林先生长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考证。 本书以时间为序,研究了中印两国在精神文明和物...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文化交流  
  • 作者:[季羡林] 著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00465089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1
  • 印刷时间:2008-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自古以来是如何相互学习、彼此影响的,从而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发展,对此季羡林先生长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考证。

本书以时间为序,研究了中印两国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的交流情况,范围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以及蚕、丝、茶、火药、印刷术、糖,等等。

书中对于交流是"单向流动还是双向交流问题",季羡林先生做了大量研究和考证,纠正了中印两国社会上一些不的看法和说法,产生了积极影响。书中还附录了一些与中印文化交流有关并受读者欢迎的论文和图片。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东方学奠基人"、"东亚杰出的学者之一"季羡林先生的力作。本书以时间为序,研究了中印两国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的交流情况,范围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以及蚕、丝、茶、火药、印刷术、糖等等。

作者简介

季羡林:我国著名学者,生于1911年8月2日,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195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

在线预览

六 复苏(明 1368-1644年)

(一)复苏的内容与含义

在讲宋元时代时,我用了"衰微"这个词儿。我的想法是以精神文化的交流,也就是通过佛教的交流,为衡量标准。既然佛教在印度到了与中国宋元相当的时代——已基本上消逝,既然传播精神文化主要载体已不复存在,所以我就把此后中印文化交流称之为"衰微"时期。

除了精神文化的交流以外,还有物质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形式是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外交活动基本上也是通商贸易活动,只不过披上一件"外交"的外衣罢了。当然,不可否认,少量的真正外交活动也是有的,如果拿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来做标准,那么"衰微"时期就不能包括元代在内。因为,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那样,元代中印在贸易方面的活动是相当频繁的。

在这里,我们就有了两个衡量标准。我现在这样的划分,是采用了及时个标准,这不是的,因为二者必取其一,我取了前者,说它是一个权宜之计,也未尝不可。反正自从印度佛教失去了交流载体的作用以后,中印文化交流就主要表现在通商贸易与外交活动上了。

专从通商贸易和外交活动来讲,明代远远超过元代:一是时间长,二是地域广。元代活动的时间几乎集中在世祖至元年间,前后31年;而明代则自郑和、侯显起,一直延续了下去,虽然不都像郑和时代那样集中,那样频繁,但可以说是连续未断。至于地域,元代几乎只限于印度西海岸一带,而明代则除了西海岸以外,还延长到了濒临孟加拉湾的孟加拉地区。这一地区同明代中国交通之频繁,实在值得注意。

……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季老的书,值得看看

2015-07-07 22:18:1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辉哥推荐,值得一看

2017-11-20 12:59:44
来自9150804**的评论:

印刷不错,开本稍大

2011-11-26 13:05:37
来自yifando**的评论:

大家

2011-12-01 14:59:36
来自Psychef**的评论:

RT

2011-12-25 13:37:3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很不错 质量挺好 速度也挺快

2013-09-05 11:49:37
来自yifando**的评论:

名家之作,很有价值,赞一个

2014-01-11 13:57:59
来自冬天de**的评论:

2015-06-23 19:35:22
来自燕子123**的评论:

整体不错,还没来得及看

2015-11-08 13:51:20
来自5老爷**的评论:

一直想买。终于买了

2016-01-09 22:14:23
来自mano200**的评论:

好书,值得拥有

2016-04-15 12:43:15
来自j***g(**的评论: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哦哦哦

2017-03-10 10:08:3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没有外包装,哎,会好好好读的

2017-04-25 13:10:42
来自乐韵**的评论:

很好很喜欢!

2017-06-05 15:41:20
来自水中云**的评论:

通俗易懂,观点独特,简单实用,阅读体验不错,快递很速度

2017-10-10 21:24:24
来自白鸽豆**的评论:

书还是不错的,只是内容有一点点闷,注解不太够

2013-11-17 22:08:06
来自蒿草之**的评论:

很长时间想拜读这部佳作了,国学大师的治学风范令人敬佩。

2012-01-29 16:25:42
来自xiaoxia**的评论:

与中朝、中日、中越文化交流史进行比较研读。

2013-06-19 20:06:3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爱屋及乌,季老的著作,我是很喜欢。还没有来得及学习,收藏之用。

2015-08-23 11:59:4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季羡林老师的书考证详细,绝对的收藏品,好好钻研才行。

2017-08-29 09:52:3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此书简约而宏观把握了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值得细读和收藏。

2017-06-14 09:32:07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