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四十自述图书
人气:22

四十自述

本版据民国初版勘校,附录胡适英文自述及精心编制的胡适年表,读胡适自传的不二之选
  • 所属分类:图书 >传记>学者  
  • 作者:[胡适]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10082859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5
  • 印刷时间:2016-04-27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轻型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编辑推荐

胡适先生在《四十自述》的自序中说,“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四十自述》可谓是中国自传文学的“破天荒”之作。

本版《四十自述》以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亚东图书馆初版《四十自述》为底本,参校远东图书公司“自由中国”版修订,并收录胡适于1931年1、2月份在美国的 Forum 杂志上连载两期的英文自述“What I Believe”,呈现真实的胡适自传。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的整个社会的文化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大文学院长

1938年任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目录

自 序

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序 幕 我的母亲的订婚

金灶夫妻都很诧异,他们都说,这是前世注定的姻缘。

及时章 九年的家乡教育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第二章 从拜神到无神

他决想不到,八百年后这三十五个字竟感悟了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

第三章 在上海(一)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另另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第四章 在上海(二)

白话文从此成了我的一种工具。七八年之后,这件工具使我能够在中国文学革命的运动里做一个开路的工人。

第五章 我怎样到外国去

我在学校里用胡洪骍的名字;这回北上应考,我怕考不取为朋友学生所笑,所以临时改用胡适的名字。从此以后,我就叫胡适了。

第六章 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

我们一年多的文学讨论的结果,得着了这样一个坚强的革命家做宣传者,做推行者,不久就成为一个有力的大运动了。

附录一 What I Believe

附录二 胡适年表

在线预览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家中财政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骂相打的事。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嫚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24小时,她也有她的法子。这24小时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的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先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奇怪的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24小时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的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媒体评论

要了解胡适,《四十自述》应是必读的及时本书。——唐德刚,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干锅最**的评论:

胡适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学术等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一生坚持自由民主的理想。这本自传很好读。

2016-07-07 17:25:50
来自遥远的**的评论: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两句就是胡适在白话留学时期尝试做的一首白话诗的最后两句,而开头两句是“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现在的人看到,多会吐槽,这也算诗么。可在当时,这是胡适为了证明白话可以完全替代文言所做的尝试,此后才又声势浩大的文学革命运动,再然后才又我们今天看到的现代诗。其开创之功,如今却少为人所知,可悲。

2016-07-07 19:29:12
来自胡二培**的评论:

最近忽然想读读民国时期的书,韩寒说他喜欢的民国作家都去了台湾,就从胡适开始吧,里边讲述推广白话文的经过以及论述使人耳目一新,建议半价购买。

2016-09-01 10:58:43
来自荨麻花**的评论:

胡适先生好像一直非常得意于这本《四十自述》,到了晚年还不忘频繁赠送友人或后学。

2016-07-14 14:15:02
来自攒钱买**的评论: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最后一章,专讲“文学革命的开始”,这是当事人的角度来讲述《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前的经历,很有价值,也很有趣。引用了大量与朋友们的信件,简直不能更精彩。白话文能够推广开来,胡适在其中起了莫大的作用,但他最初也并不确定白话文真的可行,在与朋友们讨论的过程中,才逐渐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过程很有意思,胡适是但开风气不为师之师。

2016-07-07 19:23:57
来自嫣嫣Gen**的评论:

一直知道胡适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一直知道他一生至孝以至于委屈自己的爱情,第一次读他的文字,看他母亲出嫁的故事,猛地就理解了他内心对母亲的感受!

2016-07-12 19:49:5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喜欢胡适,看到这个新版的《四十自述》就买来看看,校对很用心,年表是一大亮点。好评。

2016-07-14 16:02:46
来自如风姬**的评论:

封面设计很有意思,把胡适的眼镜抽象出来放在封面上,蓝色用得也很合适。已经有其他版本,看到这个还是忍不住买了,内容的编辑质量也比其他版本好,物超所值。

2016-07-07 19:32:38
来自阿宝小**的评论:

向往那个时代,学生之间讨论和思考的也是国家要往哪里去。不满学校的蛮不讲理时,他们甚至可以退学出来重新办一所新学。大家在一起共患难,同奋斗,好热血。

2016-07-07 18:15:15
来自林仙儿V**的评论:

三岁的胡适认得近一千个字,三岁的胡适失去了父亲,三岁的胡适进入学堂,开始了《九年的家乡教育》。感人至深。

2016-07-14 15:37:51
来自莫西露**的评论:

虽然只是四十自述,但仍然可以窥见其牛逼的一生。胡适真大师。

2016-07-07 17:37:53
来自小Q的华**的评论:

“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胡适伟大。

2016-07-07 17:39:51
来自孙海添**的评论:

看到网上胡适留学日记打牌的段子都会捧腹大笑,看了这本自传才知道,打牌堕落的根源原来是在留学前,好可爱的胡适之。

2016-07-07 18:16:41
来自石头上**的评论:

“我的朋友胡适之”四十岁写的自传,太有意思啦,他还劝梁启超、林长民也写,然后两人都还没写就挂了,哈哈哈

2016-07-07 17:07:30
来自南丫岛**的评论:

胡适四十岁时写的自传,年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从年表看,履历不要太惊人,北大教授、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一生36个博士学位,膜拜大师

2016-07-07 19:40:06
来自doublem**的评论:

三个部分:幼时经历,上海求学,文学革命。都很有趣,胡适的文字很平淡,也没有腐臭或做作或自大,从文字看人品很不错,也是可以流传的比较久远的吧。

2016-07-14 13:51:07
来自巨蟹王**的评论:

正文部分胡适只写到《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就结束了,之后附录的英文自述是一个补充,最后还有一个十二页的很赞的胡适年表。这本书的制作很用心,推荐。

2016-07-07 19:34:4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这本自传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可以从中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让我们了解了历史上真实的胡适、鲜活的胡适。大赞!

2016-06-24 10:25:40
来自勪乐思**的评论:

所谓誉满天下,谤亦随之,五十年代声势浩大的批胡运动,使我们这代人在小时候几乎看不到胡适的作品。胡适留下的这本自传,是了解胡适的第一必读书,简单有趣。

2016-07-07 17:32:42
来自乔瑟琳**的评论:

喜欢胡适,是在上了大学,终于可以自由阅读,独立思考之后的事儿。感佩他的学问,更佩服他的眼光。只有真正投入过生活中的人,才会对整个大时代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到属于自己无悔的归宿。

2016-07-14 13:53:45
来自Jenyt莫**的评论:

四十自述,被这个名字吸引的,胡适之四十岁写的自传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2016-07-07 19:39:21
来自呆呆hon**的评论:

看完这本自传,觉得胡适能够领导新文化运动,几乎是必然。首先年少时受古文训练,在上海求学时给报纸写白话文章,之后又能留学美国,见到一个更大的世界,这就让他在一个一般人不及的高度,去看文言白话的问题,加上跟友人的多次讨论,一点点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写成《文学改良刍议》,声名鹊起。这是一本励志书啊。

2016-07-07 18:15:56
来自最爱季**的评论:

个人觉得最为经典的句子就是那句“老子都不老子了”,这是胡适少年时说的,意思是我老子都管不着我了,你们更不用说——因为胡适的父亲死的早。结果因为说了这句话,胡适被母亲痛打了一顿。

2016-07-12 19:47:26
来自志明不**的评论:

以前胡适对我来说就只是教科书里一张英气逼人的照片,只知他跟新文化运动有关,却不知更多。读了他的自传和杂文集,真觉得相见恨晚,胡适思想之伟大,在今天依然很有指导意义。

2016-07-07 17:21:32
来自简单迷**的评论:

翻看老先生的自述,发现民国时期生活有无限可能,大抵那时候生活节奏也慢很多,可以把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一些。对文中开头的老中国味道很好奇的。看了才知道白话运动或许就是由一张小纸条引起的。

2016-07-14 14:18:52
来自多多历**的评论:

胡适不愧是大师,平平淡淡的语调,讲了自己半生,而且不对自己错误加以掩盖,实在,其中许多观点值得如今学生思考。我们如今政府乃至学生对于胡适都有许多误解,至今没有澄清,应该多看看胡适的书。

2016-07-14 16:00:51
来自苏齐尔**的评论:

胡母23岁守寡,周旋于一帮跟自己年龄相差无多的儿子、儿媳们之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其艰难困苦确非他人所能理解。在这种境况里她既是胡适的慈母又是严父,极大极深地影响了胡适以后的的性情、人格的方方面面。了解胡适,此书当是第一必读。

2016-06-23 10:19:16
来自蜜雪未**的评论:

胡适在自序中说曾劝老辈朋友们写自传,梁启超、林长民都在其中,可惜都没能写成。于是他决定抛砖引玉,写起了自传,为填补中国自传文学的空缺,也给后人留下史料,也真的算是“破天荒”的作品吧。赞。

2016-07-07 17:45:08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