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之书:和自己玩的心理游戏》(PSYCHOBOOK)不仅会为你带来知识、快乐、喜悦,还会令你惊讶不已!这本书将为你打开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躲藏在大众视线之外的神奇世界。你将从中看到一系列令人惊喜的心理测试与调查问卷,以及所有经常被生活掩埋的心理秘密。
作者以奇思妙想和俏皮的文字巧妙地打破专业人士的假设和严肃刻板的理论,为读者提供充满想象力、有趣而尖锐的心理游戏、问卷和测试,使读者一边进行多方面的自我检视,一边回顾心理测验的历史。其中不仅叙述人类对于“正常”的认知之发展、集结各项如游戏般有趣的测验,还附上了诙谐且发人深思的解释。既见证了学者们在人格研究中所展现的无穷创意,更重要的是,还能用一种了不起且有趣的方式来探索自己的心灵。相信从翻开它的那里一刻开始,你便会从中感受到蕴藏其中的魅力与喜悦。
重磅推荐:
你眼中的世界和他人眼中的世界一样吗?
你为自己规划的人生,真的适合你吗?
你能彻底克服性格的弱点,变成理想中的自己吗?
在神奇的心理游戏中,
被情绪加工过的内心世界将逐渐还原,
你可以清楚地听到潜意识发出的声音,
这时候,你的人生不再有有旁观者,只有你自己!
当你不再逃避现实,不再压抑真实的自己时,
你就正在成长为内心有力量,外在有能力,
既能独处,也能享受关系的人。
45个开动脑筋、超级好玩的心理游戏,带你探索神奇的内心世界,还有心理测验发展简史,带你领略心理学家对“正常”的定义和研究,既长知识又好玩!
精装全彩印刷,呈现妙趣横生的心理游戏高清大图,经典品质,翻阅珍藏!
《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出版人周刊》《纽约邮报》《纽约客》等全球各大媒体倾情推荐
在躲藏于公众视野之外的内心世界里,在包罗万象、识己读人、妙趣横生心理游戏中,被生活掩埋的心理秘密即将崭露头角,你知道你会发现什么吗?
风靡欧美,读的书,说的话,做出的表情,喜欢的设计,能反映出人的性格、变通力、敏感度等各种特征,专业又有趣的心理游戏、心理问卷与心理测验发展史,都在这本书里!
别忘了和你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玩!
朱利安 罗森斯坦(Julian Rothenstein)
是一名从业超过25年的心理学家兼出版人。1986年,作者建立了红石出版社(Redstone Press),以出版精美的盒装书和设计书见长。
及时章 经典心理测验……001
洛温菲尔德拼镶测验……004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表(MMPI)……006
宋迪投射测验……010
气味想象测试……012
麦克多利艺术测试……015
儿童心理和智力测试工具箱……018
看图说故事测试(MAPS)……019
图画完成测试……022
智力和知觉速度测试……024
第二章 墨迹测验……033
墨迹测验……034
我朋友们的幽灵……036
罗夏墨迹测验……038
你看到了什么?那是什么意思?……046
第三章 主题统觉测验(TAT)……053
主题统觉测验(TAT)……056
第四章 从情绪看个性:检查你的状态……071
共存量表……072
故事测试……083
感觉测试……086
现代生活挫折测试……092
第五章 作家想象问卷调查……099
作家想象力调查问卷……100
CB 认同问卷(CBIQ)……102
让生活更美好的六种阅读类型……104
日常生活罪恶感测试(EGT)……109
性问卷……111
“在错误的地方发生错误的事”测试……116
可能性测试(a likely story)……122
害羞问卷(TSQ)……125
衍生自“教学笔记”的问题……131
你有多愤怒?……133
梦意识调查(DAS)……137
科技依赖指数(DDI)……139
自我健全度检查(EHC)……141
第六章 深度测试……145
词语联想测试……146
语句完成测试……149
你会给你的自传起什么标题?……151
颜色测试……152
你像是哪一种乐器?……155
第七章 人际关系测试……157
家庭关系测试……158
亲密关系测试……160
第八章 图画完成测试……165
房—树—人测试……166
图画完成测试1……168
图画完成测试2、3……170
第九章 抽象画测验……173
抽象画测验(the abstract image test)……174
引 言:心理测验真能测出人心与性格?
莱昂内尔 施里弗(Lionel Shriver)
小时候,我对同班同学想要极力融入班集体的行为感到迷惑不解。我想特立独行。确实,我成长于20 世纪60 年代,一个有名的古怪年代。然而,即使在那样一个过分宣扬个人主义的年代,我大部分的同龄人依然想要低下他们的头颅。与他们相反,我骄傲地宣称我最喜欢的颜色是黑色(我已经厌倦了人们告诉我黑色“不是一个颜色”);相比艳阳天,我更喜欢阴天(我爸爸担心我的眼睛有问题)。十四岁的时候,我每天上学都戴着天鹅绒便帽,这在当时是一个很不时髦的标志(四十年后,全世界都在流行这种样式),但是我很担心失去这个标志,于是,我用一根鞋带系在我左耳的后面,让帽子固定在我的衣领旁。到哪里我都骑自行车,我拒绝在成年之前学开车。我用晃来晃去的字符串珠子拿来装饰我的卧室,这些珠子会一直在床单上弹过来弹过去。我会将一个手工做的腰带绑在身上,大步走过亚特兰大高中的走廊。这有点像一个疯子,而我想成为一个疯子。
既然这样,我自然对传统的心理测试充满敌意,因为它们设计的目的是要从正常人中消除古怪的人。在我的一生中,正常这个词的整个概念一直都是一个中性词。当然,我的整个童年时期,我将每个人归类、对任何偏离正常的行为做出诊断的冲动曾不断加剧。确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果不诊断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的时代,人们挥舞着特定的精神疾病就像挥舞足球比赛获胜的战利品。鉴于有丰富的新分类任我们处置,现在很容易把我归类了:我是一个追求获得他人注意力的人。够直接了吧。我已经在寻求注意了,而且经常能得到的注意,大部分时候还是善意的注意。
疯狂的人是心智健全的,心智健全的人是疯狂的,这是1960 年代盛行的含糊观点。成年时期,我根本不认同这种观点。在我看来,有这样一种疯狂,一点儿也不好听,而且严重的精神疾病很少通向更高的真理。此外,与疯狂的精神分裂症做斗争的治疗师不必求助于调查问卷,就能知道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不是小事。
作为一个小说家,我本能地抗拒量化人格,抗拒将人格缩减为一系列测验因子中的一个难懂的概念。我认为,理论上说,虚构作家可以通过在各种指标范围中选择无数点来创造人物:比如说,在1—10 这样一个范围内,我们的英雄在“胆怯”上得2 分,在“开放性”上得9 分,在“风险规避”上得1 分,在“自我力量”上得8 分……这样的话,如果运气好,用这种方式画出我们故事的主要架构,就会出现《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 )中的皮埃尔。换句话说,即便大部分心理测试的结果没有误导人,它们还是描述性的,只能告诉你很少你之前不知道的信息。
然而,这本书中收集的心理测试游戏都非常有趣,尤其在最初的部分,有更多历史上的例子,那些测试愚蠢得引人注目。某些陈述很滑稽:“我不喜欢看穿睡衣的男人。”有些问题让人陷入存在主义的思考:“如果问‘未来毫无意义吗?’到那24小时,谁会说‘是’?同样地,‘你是否认为你与别人之间存在某些障碍,导致你不能真正理解他们?’那是人与人之间的标准状态吗?真正的亲密关系才是例外吗?”也有一些人没能承认“我并不总是说实话”,他们在自欺欺人。
心理测试也对提问的背景——影响测试没有觉察到的那些真实答案的特定背景——视而不见。一个空中交通管制员会赞同“我工作压力很大”,同时并没有焦虑症。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可能认为“我是一个重要的人”,同时不是一个自恋狂。一个性格健全的被试会赞同“如果把几乎所有的法律都废弃,那会更好”,那他显然住在欧盟。一个女性觉得“一周一次,有时候更频繁,我会突然感到全身燥热”,她可能只是过了五十岁。目前,那些在“尽管不是你的错,人们还是会谈论你、指责你吗?”旁边打勾的人,并不是隐藏的妄想狂,他们也参与社交媒体。类似地,在“有人想要上我的车”旁边打勾的人,可能有其他的含义,这要根据他停车地方的邻居的情况而定。要让我去做测试,“偶尔,我会认为事情太糟了不想谈论”这一条,可能会让测试者知道我是个写小说的,思考一些令人讨厌的行为是我的工作。
当讨论“家庭关系测试”(给你一系列的图画,从中选出最能代表你和你亲戚关系的图片)时,选择图#4——三个人被动地看着另一个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的被试很清楚地知道,他们被亲戚强加了一些东西,根本没有顾忌到他背上的负担,或者他们根本就不会选择这个答案。作为一个与亲人隔着大西洋的侨民,我毫不困难地选择图#5——三个人一个挨一个在前面,而另一个更小的人远远地在逃走。但是,那时我已经知道我是一个潜逃者(更地说是“在逃中”),这才是我首先选择图#5 的原因。这样我们又完成了什么呢?(尽管那些图画很迷人。)在其他情况下,被试在一个假设情境下声称要做的事情,和他们真正要做的事情,有很大差别。比如,在“在错误的地方发生错误的事”测试中,针对“你的伴侣有一个恼人的习惯,总是在走过茶壶的时候开始烧水”这个陈述,我理论上会选择c)“你礼貌地向伴侣解释,用这种方法让水保持在沸点没什么用处。”
但是,任何(像我丈夫)熟悉我在家里专横、独裁做法的人都会选择d)“你会试着实施禁令,将这个习惯扼杀在萌芽状态。毕竟,它会导致其他坏习惯。”然而,如果你经常知道答案——任何一个处在暴怒状态的人很可能不需要一个调查问卷来确定自己的“愤怒”——那为何这些测试还如此让人沉迷呢?
大体上说,这本书前面的一些测试都是当局为了他们邪恶的目的而设计来识别异常倾向的,而后面那些章节中距离现在更近、答案更开放的测试则鼓励大家自我探索,但是做这两种测试都很有趣。一旦你从学生时代强加给你的考试焦虑中摆脱出来,参加测试就会很有趣,就像一场游戏。心理测试是一个向镜中看的机会,认识到我们身上的特质是存在的,不管这些特质是什么。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寻找那些证明自己是个局外人的证据,而不是那些我跟别人没什么区别的证据,而这种倾向却反而让我跟其他人更像:尽管西方文化在政治上更加循规蹈矩,但是在性和心理学上,我们却变得不那么规范。作为一种模糊的东西(amorphous blob)的替代品,任何形式的反馈,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安慰:我的生活乱糟糟的,所以那是我。参与害羞测试,让我感到既好奇又满意,它确认了我比大部分朋友们想象得更加害羞,即便我已经知道自己是害羞的。
《心理之书》是喜剧,是历史,是自助,也是咖啡桌上的小艺术品。它既真诚,又有些随意;既让人沉思,又幽默,但是它又很美丽,它的鉴赏力也古怪有趣。我建议,阅读的时候带上一支笔。
这本可以说是心理学概览的一本书。大致了解几个实验心理学分支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
测试,很好玩,答案是分开的,虽然我忍住了没看,还是出乎我的意料啊。我打算周末,找朋友一起玩。这种测试,最适合两个人一起玩了。
超级创新。游戏很好玩,很有趣。买两本,一本送给男朋友。
疯狂的人是心智健全的,心智健全的人是疯狂的。
凤凰读书推荐的,全美人都在玩的书!好奇死了!!!!收到书,很激动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随便记住了一个测试,就可以朋友面前装逼了,啧啧啧
不买都后悔,自娱自乐,与朋友恋人互动,玩的停不下来。追妞,测评,窥探他人心理神器。
书今天刚收到,翻了翻,觉得很有趣,喜欢的不得了,和孩子一起玩了一下午,愉快的一天
终于有一本这样系统的,又有趣的书出现了。我想说关于心理测试的书,我真的等了很久。呵呵。
心理测试有助于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人,同时也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小小的手段,沟通每个人。
不保留的,才叫青春。不解释的,才叫从容。我想用这本书测一测我喜欢的女孩,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装帧很好的一本书,里面的插画很棒。纸张也不错。但内容可能更偏趣味性,寻求专业性的可以绕道了。
有趣而尖锐的心理游戏、问卷和测试,使读者一边进行多方面的自我检视,一边回顾心理测验的历史。
上学时喜欢做心理测试只是为了好玩,长大后真的发现其实这些测试确实真实的反应了你这个时期的状态
挺有意思的,赠的小卡片特别喜欢,准备中午和同事一起玩一下。就是书角有点磕着了,书倒是精美极了特别有质感
这本书以有趣和充满信息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心理测验的世界,最重要的是,还能用一种了不起且有趣的方式来探索自己的心灵。
看了一会。好有趣!好好玩!经典题目,编排巧妙,从性格、情绪、情感、潜能、气质等方面让你准确、透彻、全面了解自己、洞悉他人。
《心理之书:和自己玩的心理游戏》包括从20世纪初期到现在的各式各样测验,还包括了从原来的文献所启发的新艺术品和异想天开的问卷。
《心理之书:和自己玩的心理游戏》是一本有趣、迷人又图文并茂的书籍,介绍数世纪以来各种荒诞的心理测验(有些早早就废除,有些则沿用至今)。
《心理之书:和自己玩的心理游戏》不仅叙述人类对于“正常”的认知之发展、集结各项游戏般有趣的测验,还见证了学者们在人格研究中所展现的无穷创意。
让人找到自己的一本书。你眼中的世界和他人眼中的世界一样吗?你为自己规划的人生,真的适合你吗?你能彻底克服性格的弱点,变成理想中的自己吗?
风靡欧美,读的书,说的话,做出的表情,喜欢的设计,能反映出人的性格、变通力、敏感度等各种特征,专业又有趣的心理游戏、心理问卷与心理测验发展史,都在这本书里!
这里面包含了全世界最流行的心理测试和心理游戏。
改变是好的。如果改变带来了困惑,谁会在意呢?困惑让你思考。这又是一件好事。
我觉得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很值。里面的游戏很经典,和朋友玩的停不下来,心理测验简史,又能长知识。没有比这性价比更高的书了~!
心理学的历史趣味十足,但大多数的相关书籍却不是如此。《心理之书》旨在寓教于乐,利用一系列互动式的测验、游戏与问卷,无论是原创内容还是改版调查,希望能帮助读者认识心理测验的演变,同时也能更加了解自己。
我有点怀疑评论是刷出来的,内容并没有那么有趣与通俗易懂
史玉柱说,玩家来玩游戏,内心深处第一的需要其实是想获得其他人的尊重,要获得荣耀。在这本书里,没有荣耀,只有自我。在测试之后,你会惊讶于你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