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在感情中的表现?
父亲在家庭中的投入,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
内向是一种性格缺陷吗?
明知自律有益,为什么总是做不到?
为什么经常感到空虚?
于千万人之中,真的存在一个"对"的人吗?
分手后,应不应该迅速开始新恋情?
……
探讨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心理困境;
关于主义、自卑情结、性格内向、反弹式关系、恐婚……
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生命中的疑问与困惑。
看清它们,接纳自己,再大步向前。
"新媒体排行榜"心理健康类公号KnowYourself首度结集,专业、犀利、直戳人心。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个性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成因?
恋爱关系中有怎样的心理机制?
那些你在困惑时向自己提出的疑问,都可能在这本心理学科普书中,找到答案。
直面真实,才有可能改变。
作者:KnowYourself主创们
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成员有海内外名校临床心理、社工、精神卫生专业背景,以及国内知名媒体经验。坚持一切都是开放和未完成。希望联结较大的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自我发展与福祉。
2015年7月,创办KnowYourself微信公众号(id: knowyourself2015),致力于引导青年人自助互助,共同建造一个秘密的、只有理解没有伤害的小世界。话题涉及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心理困境等,一年内吸引百万读者。
插画师:曹鸽子
作家,画家,陶瓷爱好者。北京人在纽约,曾创建"纽约女孩孤独"项目,出版小说《我要全世界的爱》。目前专注写字画画和摔泥巴。曹鸽子说,文字,艺术,爱情和火,都只是获得世界的一种方式而已。
Chapter 1 认识家庭: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是什么决定了你在感情中的表现?
"妈宝"男是怎么形成的?
父亲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机能不全的家庭,会如何影响身在其中的你?
为什么说原生家庭不是决定你的因素?
一个人要如何才能走向独立?
Chapter 2 认识自己:个性背后是怎样的心理成因?
这3种类型的主义者,是你吗?
为什么自负可能是自卑的一种伪装?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谈论自己的真实感受?
什么是内向者专属的"社交宿醉"?
为什么有些人比大多数人更敏感?
明知自律有益,为什么总是做不到?
如何提高对不确定的容忍度?
你为什么总是感到空虚?
你有"彼得 潘综合征"吗?
为什么说有些付出是"过度"的?
如何更科学地拒绝别人?
人格是可以被改变的吗?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失败与遗憾?
为什么说我们应当主动选择脆弱?
如何过上更高效的人生?
女性为何很难只属于自己?
Chapter 3 认识伴侣:恋爱关系中有怎样的心理机制?
真的存在一个"对"的人吗?
被伴侣情感忽视怎么办?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4种高压型控制?
这4种背叛,你经历过哪一种?
分手后,应不应该迅速开始新恋情?
为什么会无法对前任释怀?
当恐惧婚姻时,你在恐惧什么?
是什么决定了你在感情中的表现?
有些人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容易感到不安、焦虑,渴望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有些人却恐惧与伴侣过度亲密,希望凡事都能独自解决;还有一些人能够与伴侣相互支持,在需要的时候接受对方的帮助,也能与对方彼此独立,不过度依赖伴侣。
心理学家们认为,伴侣之间的这些互动模式,事实上是人们对早年与照顾者(主要是父母)之间互动模式的一种"投射"。也就是说,在婴幼儿时期,我们与父母之间形成的对彼此的信任与爱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我们成年之后处理亲密关系的一种"框架"。
在这种框架中,我们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熟悉的、令自己感到安全的方式,我们与父母原有的互动方式,来与伴侣相处。比如,在儿时为了应对忽冷忽热的父母,我们会变得紧张焦虑、渴望控制对方,在成年之后,我们也会继续以这种焦虑、渴望控制的方式与亲密关系的伴侣相处。
不仅如此,由于这个框架的存在,我们还总会不自觉地被特定的人所吸引。比如,童年时期,父母对自己忽冷忽热的人,往往在成年之后也会不自觉地被对自己忽冷忽热的人所吸引,尽管他们对对方的忽冷忽热感到不安,但这种熟悉的焦虑感又会让他们感到安全,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自己总是不断与不同的伴侣陷入"相似"的纠葛之中的原因。
那么,这种"框架"与投射机制的存在,是否意味着我们终究只能不断重复童年的经验,即便那可能是令自己感到痛苦的?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改变或者调整既有的"框架"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框架究竟是什么?
依恋类型:自幼形成的影响亲密关系的"框架"
其实,从人们幼年时与父母互动中形成,并影响成年后亲密关系的"框架",又被称为人与人之间的"依恋",指的是关系中双方的情感联结,以及在这种联结中所反映出的彼此的信任与安全感。
英国心理学家基姆 巴塞洛缪(KimBartholomew)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关系中的焦虑程度与对关系的回避程度,将成年人之间的"依恋"划分为了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安全型、痴迷型、疏离-回避型和恐惧-回避型。
安全型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关系中能够适度依赖伴侣,也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去探索更大的世界。他们不会过分担心失去对方,也不会惧怕向对方做出保障。他们通常能有效地与伴侣沟通自己的感受与需求,也能够及时回应对方的需求。因而,安全型依恋被认为是"最理想""最健康"的依恋类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安全型的人遇到伴侣未接听自己电话的情况时,他们通常会想:"啊,那Ta应该在忙,过会儿再联系Ta吧。"
痴迷型
痴迷型依恋的人,总是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饥渴",以及对依赖和保障的强烈渴望。他们常常过度担心自己会失去对方,也害怕当自己需要的时候,对方不在身边或不能及时回应,因此他们总希望能时刻掌握对方的去向、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等。他们无法真正相信伴侣是爱着自己的,也常常需要在关系中反复确认这件事。
在上文的例子中,遇到未接电话的伴侣,痴迷型的人可能就会怀疑"Ta是不是不爱我了",也会夺命连环call,直到对方接到电话并答复自己。
恐惧型
恐惧型的人一方面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被拒绝(认为自己不够好),但另一方面却在感到这种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其他情绪的表达因为羞耻感的存在而被抑制)。于是,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常常容易陷入戏剧化的、大起大落的、分分合合的关系中。
对于未接电话的伴侣,"恐惧型"的人虽然也会像痴迷型的人一样立马怀疑对方,但他们却不动声色,甚至开始疏远对方。而当伴侣回电时,他们会表现得很冷漠,即使被问及是否生气的时候,也立马会矢口否认。
疏离型
疏离型的人通常既不向伴侣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希望伴侣对自己产生情感上的依赖或向自己寻求安慰。他们甚至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关心彼此关系的进展,更不会担心被抛弃。他们常被伴侣认为是不坦诚的、难以亲近的,也更容易陷入一种"假性亲密关系"。
疏离型的人对于伴侣不接电话,则抱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若他们发现伴侣经常性不接自己电话时,他们不会怀疑对方忽视自己,而是会怀疑对方是不是在试图以此操控自己、博取关注,于是很可能再也不主动联系对方。
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依恋类型的形成呢?
研究者们认为,人们儿时的照顾者如何对待自己,是其成年之后依恋类型形成的关键因素。
o安全型。若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能够一以贯之、及时有效地回应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在成年之后会更少对亲密关系感到焦虑,也不排斥与人保持亲密,即更可能成为"安全型依恋"的人。
o痴迷型。在儿时偶尔得到父母对自己需求的回应的人,会逐渐发展为"痴迷型依恋者"。父母时而满足他们的需求,时而又对他们的需求熟视无睹,于是,他们便会对父母是否在身边,什么时候会回应自己的需求感到焦虑,十分渴望父母能时时刻刻满足自己的需求、亲近自己,也害怕被抛弃和忽视。
o恐惧型。通常,在童年时期始终都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总是被忽视和冷落的人,就会发展出害怕与人亲近、回避亲密的特点。而这其中,将这种经历以"羞耻"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好好对待,才会被忽视的人,在成年之后,便会成为"恐惧型"依恋者。他们一方面总是担心被伴侣抛弃或拒绝,但感到焦虑和不安的时候,不直接表达,而是变得疏远和冷漠。
o疏离型。而还有一些同样遭到父母冷落和忽视的人,则将这段经历以"愤怒"的感受记忆下来--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够好,自己才遭到忽视的。并且他们还在成长过程中,彻底抑制了这种情绪的产生,凸显出自己的独立、无所谓。渐渐地,他们在意识层面彻底"封锁"了这些感受。即他们的防御机制不是在体会到感受之后才发挥作用的,而是在此之前就彻底抑制了以至于自己根本感受不到。
聪明比笨好,有理据比野狐禅好,向善比怂恿人庸俗好,我是KY的读者,很高兴读到这本书。
——李海鹏
认识自己,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会被情绪和误解困住,会被骄傲和自大蒙住眼睛。认识自己,并非把自己的一切不幸分解为原生家庭的阴影和顾影自怜的无奈,获得无用也不正确的自我开解。探索自己未经觉察的幽暗领地,是在科学的心理学工具的帮助下进行的一次冒险,而KY试图做的就是成为这趟旅程中明智坚定而温柔的向导。
翻开这本书:我们就此出发。
——蒋方舟
knowyourself出的第一本书,一直在关注公众号,很喜欢里面的科普知识,专业性强。
一直超喜欢ky这个公众号,一直置顶,文章很能解决问题,很真实,八月份买的终于送来了!!不负期待
很喜欢,给男友和自己分别买了一本,很多内容再一次阅读产生更多的理解,希望可以有更加明确的认知。
童年过得让人郁闷,长大后没有什么朋友,自己也发现自己很奇怪。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所以 不是凡事都是童年的错 当有些因素已经注定 就要着手于其他可改变的事情。
是KY的粉丝,很喜欢他们的文章,专门买来看的。很专业,很客观,没有煽动性,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却不枯燥。推荐!
书写的特别不错,说出了很多问题,分析的也很好,多看点心理学的书,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才能慢慢地去改变~
光看题目介绍和推荐买的,心理不是很健康,一直怀疑是小时候很多经历导致的,看看无妨,说不定会有一番感悟~
关于心理书挺热衷的,那个重口味心理学我挺喜欢的,所以这次想买本别的看看
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人性的形成和心理的成长过程,有助于人正确的认识自己,有助于家长调整心态和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忘记是怎么知道这本书的了。最近因为烦心事比较多,情绪比较低落。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尽早解决眼前的事情吧!O(≧▽≦)O
一直关注know yourself公众号~很喜欢她们的文章,在心情低落的时候,无助的时候都从她们的文章中获得了力量,感受到了温暖~
正在看这本书。内容安排逻辑性强。可读性强。每读一篇都能够联想到自己。对进一步认识自己很有帮助。一直很喜欢KnowYourself的公众号,此次出书,肯定要支持的。
以帮助青年人自我探索为己任。成员有海内外名校临床心理、社工、精神卫生专业背景,以及国内知名媒体经验。坚持一切都是开放和未完成。希望联结最大的力量,支持青年人的心理健康、自我发展与福祉。
知道“原生家庭”、“童年阴影”等概念后,会不自觉的把现在的状况转嫁给原生家庭和童年,但其实,那时的我确实不懂这么多~重新学习下~
还没看,先好评吧。看了很久的公众号,受益匪浅。没去听他们的课,买本书看看。写着7号到真的就是7号。盼了好久的书。
冲着书名来的,因为自己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想获得一些释放,如果可以让我变得更自信那真是极好的。
终于到了我的天 纸质一般 内容非常实用 一直关注ky公众号 看见出书了立刻就买了
可以说在书里找到了一些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的答案,认认真真看了以后算是给了自己一个突破局限的机会吧,所有的一切不是自己的错,也不是父母的错,认真反省改变只是为了让一些家族性的劣根断在我这。
主要是封面有折痕,这让我很难过。不能好好包装一下么?
看KY很久了,每次读文都能获得一些启发,新书也一定是棒棒哒~
空虚是一种比否认更加强大的防御。当我们只是否认一种情感或一个愿望时,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持续地压抑着这一点,但我们的压抑有着特定的指向。而在空虚中,我们为了进一步深藏那些需要被压抑的愿望,抹去了所有的愿望和感受——这就好像用一大片的空白来掩盖一小块的空白——从而让我们更难意识到,那个从一开始想要被掩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这本书是本关于心理方面的书,针对一些问题(25个)分析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如图,以一个人要如何走向独立为例),主要是关于性格方面相当明了。如同封面的那句“直面现实,是改变的第一步”,阅读这本书会让我们反思,书中所陈列的一些内容是否在自己身上有所体现,也许这本书无法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至少,可以借鉴。
ky的每一篇文章都戳中点什么。我想自我探索需要勇气。人生终究是无法回避的。无论我们有多么焦虑,多少次地寻找、检查和确认,那些不确定都仍然存在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永远都不可能知道,10年后会生活在哪里,,5年后会不会失去现在最好的朋友。只有面对焦虑,做出正面回应的行动,我们才有可能,也有机会获得来自生活的积极回应,而这种回应则会进一步降低我们的焦虑感。这就是这本心理学书教会我的。
ky铁粉在这里!期待好书!ky文章里很多话都醍醐灌顶。原生家庭,亲密关系,心理困境,这三大块构成了我们人生很重要的部分。看清很多问题,才能真的去改变。ky在我低谷期帮助了我很多,谢谢ky。这本书,一定值得反复阅读。
收到书了,看到小礼物很开心。现在在看这本书,直穿心底,想到小时候的事情,心痛到要一歇再歇才能继续读下去。把心剖开,小女孩时的自己,我好给她上药,给她温暖,哄她安睡。让她知道我们是一样的,我是爱她的,我们会治愈好内心的伤,然后相互拥抱,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