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检索了2016年全年中国上市公司所有并购交易活动的案例,从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规模、行业分布、地区分布、并购溢价率、并购融资方式、并购主体性质、并购热点等各个维度系统展示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特点,并对2017年的并购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收购兼并作为企业较高层次的经营方式,不仅可以让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还可以促使企业资产质量快速提升,因此深受所有上市公司的重视。
本书选取了2016年发生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近40宗典型并购案例,通过对并购事件的全景式描述,以及对其引起市场关注的特点作层层剖析,以挖掘可为广大上市公司所借鉴的创新的并购技巧、有效的融资方式等。
蓝发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并购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国际国内金融理论、投资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曾先后担任成都华神集团、无锡宝通带业、浙江爱仕达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龙欣,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华东师范大学并购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方面的研究。
面临并购重组史上“最严”监管年,2016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并购交易出现了回落,但单笔并购金额却屡创新高,大型并购交易逐渐占据主导。在去库存、调结构、新一轮的国企改革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俨然掀起了一轮并购重组的浪潮。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面对国内经济形势持续下行的压力,并购重组将继续担当起其产业整合的责任,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优化资源配置、获得创新驱动力、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1.境内并购持续回温
面对国内从严的监管环境,以及境内品质资产的缺乏,2017年境内并购将持续回温。2016年9月证监会最严重组新规实施后,国内并购交易已出现了“脱虚向实”的苗头,2017这种趋势将延续,并购重组将会更多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国内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平台。目前,国内并购交易及时产业比例占比较低,20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绿色品质农产品供给,农业行业的并购交易在2017年将有所增加。
2.境外并购稳中求进
2016年的海外并购浪潮中,上市公司实施海外并购是出于企业自身的需要做出的战略决策。经济持续下行,上市公司面临着产业升级发展需要,依旧存在着海外并购的需求。但是受民币贬值压力和严控资金出境的监管下,2017年的海外并购将稳中求进。总的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可能遵循以下几点,及时,纯粹的概念式并购重组,即单纯通过并购互联网、影视等行业企业进行炒作的并购会逐渐减少;第二,从海外并购标的选择来看,“走出去”的企业会选择境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资产进行并购,且从传统行业逐渐向新兴领域转变,为实现产业升级服务。
3.并购主体:国企继续大放异彩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国有企业改革也将持续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春风已经吹到垄断领域和地方重点国企,目前,国内多个省市已选择国企混改试点制定实施方案。可以预见,2017年,国企借助并购重组进行混改将继续大放异彩,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增强国企活力,提高国企盈利能力。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在电力行业的并购频繁发生;2017新年伊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开启了国企混改之旅,电力、石油、铁路、民航、军工等垄断型行业都将成为2017国企混改的重点行业,而这些行业的并购交易也会迎来一波小高潮。
4.并购手法:并购基金积极参与,多层次融资方式继续发力
目前国内并购重组监管环境虽说严,但监管部门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财务顾问提供并购融资,支持并购基金发展;支持并购重组创新,研究并购重组支付创新方式,引入优先股和定向可转债等。首先,并购基金等资本通过提供债务融资、专业咨询、尽职调查,共同进行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并购交易,提高并购成功率。2016各路并购基金积极参与并购交易,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联合奇虎、金砖丝路基金管理共同发起收购位于挪威的世界知名浏览器品牌Opera,2017并购基金仍将是并购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扮演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者。其次,2016年的并购交易,融资方式进一步丰富,可转换债券等支付方式出现在人们视野,2017年多渠道的并购融资方式将更加活跃,多层次的融资结构也将更加频繁出现,丰富并购交易。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