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儿童的心理需求,敏感期特点,儿童语言、行为、情绪、性格等方面出发,对儿童心理进行了、详细、通俗易懂的解读,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完成对儿童的引导,有利于儿童潜能的挖掘和良好性格及良好习惯的养成,终让孩子得以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爱发脾气、过度依赖父母、厌食偏食、过度恐惧、不停嘴地说、很大了还爱吮吸手指,都是心理出了问题。
孩子的内心是五彩斑斓、绚烂多彩的,但又是脆弱无比的,保护孩子的心灵,就是在保护孩子。
语言、习惯、情绪、行为、性格,一切皆心理,一切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她)更好的爱。
入门篇
不要让“爱”徒有虚名——一切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
及时章 满足儿童的真正需求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好的爱
爱:儿童好的精神食粮
安全感:在儿童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
鼓励: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自由:儿童的内心是个独立的世界
尊重: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10个敏感期
拿什么吃什么:口腔敏感期
反复扔东西:手敏感期
哪里不平走哪里:行走敏感期
小话唠:语言敏感期
“自私”:自我意识敏感期
“没事找事”:秩序敏感期
喜欢“小”东西:细节敏感期
乱涂乱画:书写敏感期
边“读”边看:阅读敏感期
打破砂锅问到底:文化敏感期
第三章 儿童的“心理雷区”你不要踩
心理偏盲: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强调弱点:这个弱点将伴他一生
侵犯隐私:划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人前教子:伤害儿童“面子”
不当惩罚:帮他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
啰唆:他会生出“聋子”的耳朵
读心篇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第四章 通过孩子的嘴了解孩子的心
自言自语: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过渡
小结巴:语言跟不上思维的表现
说谎:儿童成长路上的特有现象
放狠话:体会“诅咒”带来的威力
选择性缄默:儿童在向这个世界说“不”
爱告状:儿童依赖性的表现
顶嘴:儿童的“独立宣言”
插话:儿童强烈的表现欲
第五章 探寻儿童习惯背后的奥秘
重复做事:“儿童的智力体操”
离不开电子产品:儿童也许只是孤独
抢别人东西:进入“自我中心期”
“屁股底下长尖”:注意力缺失
做事磨磨蹭蹭:可能缺乏兴趣
喜欢“顺手牵羊”:是非界限模糊
缠人:行为不独立,内心不安定
只喜欢自己玩:儿童交际障碍的表现
“破坏大王”:探索未知世界的手段
走哪抱哪的“洋娃娃”:不安全感是主因
伤害自己:儿童表达诉求的一种极端方式
微行为:小动作中隐藏“大心事”
第六章 情绪是儿童心灵的晴雨表
微笑:不同年龄段意义各不同
哭泣: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害怕:本质上是儿童独立性欠缺
发脾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表现
嫉妒:一种动物本能的怨恨体验
第七章 破译儿童性格的心灵密码
睡姿:流露出儿童的内心世界
涂鸦作品:颜色和线条中的心理秘密
笔迹:性格信息的载体
声音:反映儿童情绪变化
运动:项目偏好与儿童性格密切相关
游戏角色:个人素养的自然流露
第八章 儿童性心理的发展过程
吮吸大拇指:在体验性快感
憋屎憋尿:进入肛欲期
玩生殖器: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
偷看大人洗澡:性意识萌芽的标志
“我从哪里来?”:性意识的进一步深化
结婚的游戏:对婚姻的朦胧向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好的爱
我们总是竭力为儿童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尽可能满足他在衣食住行上的要求,我们认为他应该感到足够的幸福。但事实是——我们的孩子总是会哭泣、会生气、会对你大喊大叫,甚至“大打出手”……
但这不应该怪儿童,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失职之处。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学会如何爱孩子,才是人类的高明之处。与其纠结儿童“不懂事”的表面,不如进入他的内心,寻找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问题儿童”的背后是心理需求的不满足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昆虫还是动物,都有基本需求,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获得满足,就不会繁衍茁壮。而对于人类来说,除基本需求外,心理需求也可能更加重要。如果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压力过大、无法应付,甚至会导致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
事实上,我们现在所发现的儿童身上这样那样的问题,正是由于他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例如,现在的孩子早恋越来越早,越来越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儿童在婴儿期的心理需求未满足。0~3个月时,孩子会挑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他人”,让他有“被无条件地接纳和我最重要”的感受。这个人可能是妈妈或爸爸,也可以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如果他的这个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寻觅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这个需求,其行为就可能表现为早恋。
那么,儿童到底有哪些需求呢?
有一篇题为《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的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个生动的答案:
“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
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
不要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备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有24小时,我会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不要让我经常重做某件事情。我知道做事是困难的,请不要试图把我同哥哥姐姐们相比较;
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欢乐,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事实上,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心理、成长特点有关。只有学会站在儿童心理成长的角度出发,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那么,你的“爱”于他而言才会是一件幸事!
看了很有启发
儿童心理学这本书还可以
这本书详细概述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书中虽有不少学术用语,但是本书浅显易懂,读者完全能够理解儿童心理学的不同研究方法和一些较难的概念。作者坦言,在整个实证样本中,孩子是非常有趣的、重要的。书中的每一章都开辟了专栏来阐明具体的问题,让读者真正洞察孩子的世界。所有的父母都渴望了解孩子,那么这本书不能错过。
很不错的儿童心理学书,对我提升专业知识帮助很大,让我在育儿路上少走弯路。
还没看,应该还可以
囤货!要学习,充电
还是比较实用的,对照书里面有很多小孩子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为有0到8岁孩子的妈妈提供一些和孩子沟通的帮助,很不错。
搜搜到了,是精装版的,质量非常好,这样的经典著作,精装版值得收藏
儿子淘气实在受不了了,决定买本书研究下,希望能有启发
最近一直搞不懂孩子究竟在想什么,头疼的很,买本书学习下,孩子的事毕竟是大事嘛
市面的此类图书多理论而无案例,此书恰恰是理论与案例相否相成,弥补了这一空白!值得表扬!
最近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内向的孩子,为了更好的了解孩子的 内心世界,希望读这本书对我的工作有帮助。
初为人母 就要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 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还需要好好学习 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孩子还有美好的童年
印刷很精美,让人看到书后有一种舒适感。最近孩子老是顶嘴,希望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尊重理解孩子,与孩子做好朋友。
儿童心理一直都是一个长期的话题,家庭教育也是每个家庭一直关注和头疼的,这本书中的内容都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学习中
儿童令人着迷,他们非常重要。这两个非常好的理由使我们想对儿童了解得更多一些。儿童令人着迷是因为他们和成年人既相似又不同:一方面,他们明显有潜力发展出成熟个体才具有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具有只在他们那个年龄段特有的能力和要求,需要我们去承认、去尊重,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儿童令人着迷还因为儿童期的本质就是发展变化。
儿童心理学的目标是要通过客观研究建立起一个能够回答上述问题的信息基地。这样,我们就能够得到儿童发展本质的事实性结论,而不仅仅是一些看法。
尽管儿童心理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它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左右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一本书里要将它的方方面面都讲清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我们作为父母或成年人,总是竭力为儿童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和优良的教育环境,并想当然地认为他应该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却不是一分努力就会得到一分收获。于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带孩子真是太累人了,每天晚上他都要莫名其妙地哭,真是没办法;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到我
本书的目的是要对现有的发现做一个总结,着重介绍近些年大家广泛关注的问题,并对儿童心理学的本质及其成就做一说明。本书适于任何想了解儿童心理学的读者,不论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选修心理学课程,还是因为职业(教育、社会工作、心理治疗和法律),或者仅仅是对“什么让孩子不高兴了”感兴趣。
每一个儿童都非常聪明,他们说的话,做的事都有一定的目的。成人需要做一个会解谜的密探,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真正满足儿童的需求,儿童才能健康成长。
想对本书讨论的问题做更深探讨的读者,会在每章的末尾找到相关阅读书目。衡量本书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志是,本书的读者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激励去继续阅读这些书目,进而更深入地探讨这门学科。
本书写给那些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知识的读者。尽管我试图避免过分的专业化,但是有时一些专业术语是必需的。此外,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书的某些特殊地方会用表格来罗列文章中讲述的某些特殊问题。
“我们能留给孩子们的永恒遗产只有两件——立足之根与飞翔之翼。父母总是有潜力获得人类可以享受到的最大满足感:将一个孩子养育成一名情绪稳定且成熟的青年后所带来的幸福感。对于成年人而言,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恩赐了;对于孩子而言,再也没有比这更珍贵的礼物了。”
作为父母、准父母或早期教育研究者,大家将在本书中了解有关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优缺点,以及从胎儿期到8岁这一成长阶段的新知识。书中不仅探讨了在孩子诞生前,家庭在教育、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考虑
本书介绍和总结了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发现和成果,回答了近些年来家长、老师和社会都广泛关注的儿童成长方面的问题。儿童与成人相似但又不同,近些年关于儿童的研究话题历久弥新,本书通过客观的研究阐明了儿童发展的本质,语言浅显易懂、结构清晰完整。
书是网上别人推荐得 感觉很不错 现在宝宝一岁半 有很多调皮得习惯 第一次做妈妈 很多都不懂 不知道宝宝这样做的意思 看了这本书懂了很多 值得推荐,这本书对于儿童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说呢,,值得爸爸妈妈来读哦。
这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书,清晰地阐释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新研究成果。它不仅提出了很多使家长和儿童研究者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而且有理有据地给予了答案。这本易懂、有趣、充满智慧的书,推荐给所有的家长、学生和教师。
成为孩子的目的是了解生命的乐趣,而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了解生活的美丽。我们知道,要让一个幼儿得到较好的发展,较好的方式就是给予他无限的爱,为他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自尊,这足以影响所有其他经验,他将从中终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