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 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来讨论这些问题。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100万次)。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
在本书当中,作者德雷谢维奇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
他还进一步指出,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里,都是“失去了灵魂的地方”。很多在藤校就读的学生没有使命和目标感,自我膨胀、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而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却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在各方面成就自己。而有一些藤校生一辈子的成就,可能只是上过某藤校。
本书自2015年5月上市以来,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争议,迅速成为《纽约时报》、《新共和》、《洛杉矶时报》等各大媒体追捧的话题,在国内也得到了南方周末、凤凰卫视、澎湃新闻网、环球时报、外滩画报等媒体的报道。
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对美国常春藤精英教育的反思!
一本颠覆美国中上阶层价值观的警世之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尔街日报》、《新共和》、《大西洋月刊》、《纽约客》多次报道!
《南方周末》、凤凰卫视、澎湃新闻网、《环球时报》、《外滩画报》等热情讨论!
《南方周末》刊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春藤的绵羊”一文 深度讨论该书!
《的绵羊》很可能会在美国历史上留下长期的印记,原因有三:首先,德雷谢维奇先生在常春藤名校浸泡了24年,他毕业于哥 伦比亚大学,曾在耶鲁任教10年,所以他知道藤校是怎么一回事;其次,他很会写,很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第三,他几乎颠覆了 整个美国中上层阶级的价值观。”——《纽约时报》
威廉 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在网络上点击率超过100万次。除了经常应邀在各个大学发表演讲之外,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其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国家》、《新共和》上。
前 言 … 01
及时部分 的绵羊
第1章 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 …002
第2章 “哈耶普”的上位史 …022
第3章 “天才”背后的“魔鬼”式训练 …036
第4章 名校是如何运行的 …054
第二部分 自我
第5章 大学的使命…070
第6章 创建自己的生活…081
第7章 聪明人的道德和责任…121
第三部分 我们到底应该在大学里得到什么?
第8章 博雅教育与人文经典…138
第9章 教师的本职与学生最核心的能力…160
第10章 隐藏的常春藤…175
第四部分 社会
第11章 看不见的“特权堡垒”…186
第12章 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204
致谢…222
读过《的绵羊》我们就会明白,这些整天立志“爬藤”的亚裔学生,根本没搞明白藤校是怎么回事儿……美国华裔学生Michael Wang,在2013年申请了7 所常青藤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被除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外的所有学校拒绝。华人,乃至整个亚裔群体,哪怕是成绩再好,还是经常被常青藤大学挡在门外。常青藤的本质,是美国上层社会子弟上大学的地方。 ——《南方周末》
道出了美国教育的问题,同时也值得我们自己深思
虽然常青藤名校可能真的如作者所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全世界的大多数优秀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依然会冲着它们去,这也是一大问题。
老师上课时推荐的,关于大学教育的思考,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大学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并不希望获得答案,但希望引起思考。
买了十多本书中,纸张最好的书。这本书介绍了常春藤学校的运作,探讨了教育的目的,学习的方法,对于正在读本科的我而言,很及时。不嫉妒,坦然地接受现在的生活。不懦弱,勇敢地挑战人生。
朋友强烈推荐,精英教育再不反思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遭难。
常青藤学生往往会被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作者认为这未必是件好事。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可能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
很好的书,很详实地介绍了美国精英教育的发展背景、现状及影响,推而广之,中国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精英教育呢?
很好的一本书,适合送给刚上大学的朋友读一读,观点很犀利,论据也很充分
想起幼儿园园长的一句话:现在孩子都挺聪明的,最重要的是心理健康。读了本书知道原来那些大名校也没那么神。
绵羊,让人联想到温顺,乖巧,作者在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常青藤学生虽然成绩优秀,但很多时候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轨迹向前走,少了些个性。
我之前就关注过作者写的文章,据说曾经在美国引起轰动,事实上,我读完也是觉得相当震撼,而且很有启发性。得知作者的大作出版了中文译本,我立刻就买了一本。结果很满意,没有让我失望,与之前的文章相比,在这本书中,作者的思想得到了更加系统化的表达和呈现。
作者卸下了常青藤学生头顶上的光环,从多个方面谈到了这些学生的缺陷之处,这可能也是中国学生的一些问题所在,是很值得阅读的好书!
之前早就看过很多这位作者的一些视频,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大家眼中的常青藤名校,并且勇敢地站出来对它们进行一些批评,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
觉所谓的藤校都是自欺欺人,我们公司有十几个北大清华毕业,还有两个美国藤校回来的海龟,水平不过如此,眼高手低的毛病倒是很明显。
看完之后,又喜又恨,喜得是又读了一本爱不释手的好书,恨得是作者没有早点出书,假如让十年前还在大学的我看到这本书,那也许现在的一切都会不一样!
我们知道美国有很多的公立大学,而作者认为这些学校的教学模式甚至优于常青藤学校,这一观点自然会让众人争议。
一所学校的成果与否关键在于它能否培养出能力出众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常青藤名校的培养体系像作者描述的这般,可能是真的需要改变下了。
如果常青藤名校都如这般,那像我们 国内的一些大学的教育体制是否也有很大的问题存在?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大问题。
虽然作者眼中的常青藤名校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人们对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大多还是充满敬佩,因为很多人连名校的门槛都没进去。
在我原来的印象中,常青藤学校的学生应该是才艺双全,拥有创新思维的,但这本书却告诉我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已经变得思维固化了,挺震惊的。
名校光环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而其实拥有名校光环的学生,就像常青藤学校的学生一样,也许带给他们的更多是迷惘。
这本书出来后引起了热议,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作者提出了很多质疑。然而看完书后我还是觉得作者根据自己任教20多年的经验得出的感悟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其实我们不能认为名校的学生就一定优秀,非名校的学生就没那么优秀,这种偏见也可能是让常青藤学校学生难以摆脱光环走好自己的人生的原因之一。
看完之后,一直在思考,精英教育是不是陷入了某种误区
教育的问题是每个时代的问题,解决好教育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很大一部分未来的问题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书上提出了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以及学校应该如何正确培养学生,为常青藤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贡献很大。
到底想要培养孩子拥有怎样的品质以及如何培养。我们希望孩子们更能承受挫折,培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对世界充满好奇,更有创造力,更愿意去冒险,更愿意去犯错误。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在离开常青藤名校耶鲁大学后写下了这本书,对美国精英教育系统发出了质疑,很值得一看!
一直以来常青藤学校都是我们仰望的名词,可是作者作为辞了藤校教授职务的一员,对从另一个角度指出了藤校学生的不足之处,读了这本书后我也反思了自己。
對所謂的優等高等教育有 更深入的理解。教育應該是人文的方面為主,知識技能為輔。這本書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現今的高等教育是偏向職能而非道德教育的養成,人文的養成。值得閱讀的好書。
从很多方面来说,本书都可以看作是一封信。而收信人,则是20岁时的我。在书中,我谈论了很多我希望在自己上大学时能有人激发我去思考的问题——比如说,大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很多常青藤学生可能一生最大的成就就在于上过某藤校,很难说这是不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