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图书
人气:22

不应远离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渊源广博并独具一格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越来越淡薄的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疏远...
  • 所属分类:图书 >文化>民族文化  
  • 作者:[张超]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63945450
  •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1
  • 印刷时间:2016-01-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
  • 套装: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渊源广博并独具一格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越来越淡薄的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罕见的传统衣着,越来越少用的典故词语,以及渐趋一致的饮食住行习惯,使得传统文化的要素不断走向失落。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那些行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重新吐绿开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从节日、礼仪、艺术、服饰、字语、饮食以及民居等方面来介绍那些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以唤起国人的保护意识。

编辑推荐

内涵深邃的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的精神宝库

重温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美德

作者简介

张超,研究生学历,文化与艺术研究者,爱好艺术、文学、电影品论及旅行。目前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工作,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文化入门》《中国雕刻文化入门》《中国建筑文化入门》《中国音乐文化入门》《中国戏剧文化入门》《中国收藏知识入门》等。

在线预览

及时章 节日遗失

及时节 花朝节

花朝节简称花朝,也称"百花生日"、"花神节"、"花神生日"、"挑菜节"、"春会节"、"踏青节"。花朝节的日期各地均有不同。有的地方是二月初二,有的地方是二月十二,还有的地方定在了二月十五。

1.花朝节的起源

花朝节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花朝节,其实是为了纪念百花的诞生,同时也是生殖崇拜的节日,因为远古人们认为"花神是掌管人类生育的神明"。中国古代的农耕、渔猎全靠人力完成,人数越多,才越能显出生产力的强盛,所以在古代,人们的愿望都是希望膝下多子多孙。元初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就载有:"二月十五为花朝,《风土记》云:言浙件风俗,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为游赏之时。花朝月夕,市之所常言,月夕乃八月十五日。"《风土记》出自宋人之手,由此可知,花朝是针对八月十五的月夕而言的。花朝、月夕,这是中国岁节中安排最妙的两个节日,由此不难看出人们在此之上花费的巧妙的心思。仲春正是百花齐放的大好时节,在此处安排了一个花朝节,而仲秋天高气爽,月明星稀之时安排了一个月夕节,这其中关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呼之欲出。

很少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定出花的节日的,中华民族对花的热爱可见一斑。"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这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夜间在花树枝梢上张挂"花神灯",色彩斑斓的灯正好是人们展示自己手工技艺的好平台。花朝节的活动大都是出游设宴,从唐代开始盛行这种风俗,参加者多是些骚人墨客,有时也有亲朋好友,在赏花的同时觥筹交错,喝酒吟诗,其乐无穷。在宋代以前,过花朝节的一些高雅习俗只限于一些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之中,在民间并不普及。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栽树、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关于花朝节的记载,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载"东京二月十二日为花朝"。顾禄在《清嘉录》中写到:"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谓之赏红。"这个活动和明代作品《太仓州志》中的花果树之俗一脉相传。清朝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咫尺不得上》一诗中亦有"今朝花朝无一花,今夕月夕亦无月"这样的诗句。

2.花朝节的文化活动

唐宋时期人们爱好集会,达官贵族喜欢郊游设宴,在花前设下桌椅,美女花中信步,看到名花就依草摆席,用红裙相互挂插作为宴幄,在兰亭边煮茶吟诗,抽花签、传花令、写诗、喝酒、觥筹交错、满地落花。在宋代之前,花朝节的优雅活动一般只在一些文人墨客和官员中流行。自北宋开始,花朝节风俗活动有了新的变化,种花、挑菜、祭祀也加入进来,而且花朝节开始进入寻常的百姓人家。并兴写关于花的诗词,不仅雅士文人,童叟百姓皆在那天为最爱的花抒写下动人的篇章并进行评赏。花朝节的信仰基础是所谓的百花生日、花王诞辰、花神诞辰。关于花王、花神,古往今来的说法不一。民间把女夷作为花神,《花木录》认为女夷是"魏夫人弟子,善养花,号花姑,故春圃则祀花姑"。《月令广义》中也说:"女夷,主春夏和养之神,即花神也。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民间又传说花神不只一位,有"十二花神"之称。《镜花缘》等书把花神和唐代女皇上武则天联系起来。传说,包括洛阳牡丹在内的十二花神在天上犯了错,被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贬至凡间。也有说法说十二花神是十二月花神,分别掌管一年十二个月的花卉。民间为了祭祀花神建立了很多花神庙。

花朝节还会在花神庙里进行烧香祭祀活动,为花神设立神位。北京西南郊区的花乡,有北京著名的花神庙。这座庙是明代时修建的,庙门上悬挂有"古迹花神庙"的匾额,前殿供有各种花神的牌位。花农会在花神诞辰的二月十二到花神庙进香献花。而前清时还曾经在外面搭戏台唱野台子戏。

但是据清代吴友如记载:一月是梅花神柳梦梅,二月是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是桃花神杨延昭,四月是蔷薇花神张丽华,五月是石榴花神钟馗,六月是荷花神西施,七月是凤仙花神石崇,八月是橘花神绿珠,九月是菊花神陶渊明,十月是芙蓉花神谢素秋,十一月是山茶花神白乐天,十二月是腊梅花神老令婆。

赏红是花朝节别具特色的习俗,赏红大约是起源于唐代的护花幡。唐人的小说记载,当时有位叫做崔玄微的文人游园时碰到了几位美人,美人们向他求救,说是她们因为害怕凶猛的风而向十八姨请求庇护,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十八姨,因此请求崔氏每年的二月初一能够做一个朱幡挂在花枝上,上面画日月星辰等,如此可以免于灾难。崔氏按照她们的说法照办,果然到那天,暴风把地上的树全都连根拔起,但是院子中的繁花安然无恙。因此这也被视为赏红的起源。赏红的本意是赏玩花红,在《帝京岁时记胜》中有记载:"十二日传为花王诞日,曰花朝。幽人韵士,赋诗唱和。春早时赏牡丹,唯天坛南北廊、永安门内张园及房山僧舍者最胜。"更有用彩色布条挂在花枝上的。《中华风俗志》记载江苏吴中有这样的习俗:"二月二十二日为百花生日,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绘,粘于花枝上,谓之赏红。"有记载江苏吴中也有类似的习俗,即在这天,闺中女孩裁纸做出漂亮的图案,将这些图案挂在花木之上,使得花木花枝招展,引得周围的人纷纷观看,红绿参差,刹时热闹非凡。花朝节除了赏花,修花,人们还会赏蝶,扑蝶。在宋俗经典《诚斋诗话》中记载道:"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为了配合花朝节百花争艳,女人们会把当时流行的簪花戴在头上,花艳人更艳。在《洛阳牡丹记》中记载道:"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在女人们争艳的同时,也会互赠头花。明马中锡《宣府志》载:"花朝节,城中妇女剪彩为花,插之鬓髻,以为应节。"在这24小时,女孩穿耳孔,孩童开始留发。民间嫁娶、问名,都把这天当作吉日来看待。花朝节不仅仅是赏花游玩,它的风俗美食也是一绝。其中花糕尤其美味。传说武则天时期,她十分爱花,每到花朝节,她就会安排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熟做成花糕,并且用来赏赐大臣。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也纷纷效仿,这就是花朝节吃花糕习俗的起源。不同的地区庆祝花朝节的形式都有差异。浙江《乌程县志》云:"二月二日花朝,士女皆摘蓬叶插于头,谚云`蓬开先日草,戴了春不老`。"湖北《崇阳县志》记:"二月十五日花朝,又曰扑蝶会。相传此日是百花生日。是日,女孩穿耳孔,孩童始留发。民间嫁娶、纳彩、问名,均以此日为吉。"宋朝时,南北都流行"扑蝶会",汪灏在《广群芳谱》中写:"东京(今开封)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谈到了这个习俗:"是日宋时有扑蝶之戏。"《大理县志稿》载:"十四五等日为花会,又名太平会……乡人争胜陈列古玩,并以花木佳美者,垒集花山为点景之助。"还有些地方在花朝节期搬演花朝戏,以戏剧的形式庆贺百花生日。

媒体评论

铭记历史渊源

保护传统文化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流年落**的评论:

还不错哦,休闲时间看看还不错哦

2017-11-16 16:37:34
来自wf930**的评论:

不错,不错,不错,挺好的。很开心。

2016-02-01 14:56:4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还不错,正版也挺便宜,支持当当!

2016-04-27 15:19:1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好的书,很实用,质量也很好,必须支持

2016-12-29 09:52:57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渊源广博并独具一格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越来越淡薄的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罕见的传统衣着,越来越少用的典故词语,以及渐趋一致的饮食住行习惯,使得传统文化的要素不断走向失落。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那些行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重新吐绿开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2017-02-15 15:41:08
来自申***0(**的评论:

传统文化风头正盛

2017-05-12 18:00:59
来自***(匿**的评论:

整体感觉不错

2017-07-12 13:30:1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越来越淡薄的传统节日味道,越来越疏远的人际关系,越来越罕见的传统衣着,越来越少用的典故词语,以及渐趋一致的饮食住行习惯,使得传统文化的要素不断走向失落。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让那些行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重新吐绿开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2017-08-10 14:32:02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