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例,分上、下两篇, 分别介绍了LED光疗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及LED光疗法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所涉及的临床各科疾病均为常见病、多发病,文 献数据来源广泛且真实有据,可为各科医生使用LED光疗法辅助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临床 各科医生阅读、参考,医学爱好者也可通过本书对LED光疗法的临床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临床 各科医生阅读、参考,医学爱好者也可通过本书对LED光疗法的临床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朱平出生在1936年的北平,今年已有80岁高龄。 中国著名激光医学和物理医学专家;中国激光医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疗分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学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学会激光学会主任;北京光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前激光科主任。 中国著名激光医学和物理医学专家;中国激光医学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疗分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学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学会激光学会主任;北京光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前激光科主任。
上篇光与光疗法基
1960年,美国梅曼发明了台红宝石激光器,并用于视网膜裂孔和肿瘤的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如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神经外科、普外科、皮肤科、内科、妇产科等,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弱激光在生物研究和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激光输出的波长有限,光 谱半宽峰很窄(只有1~2nm)以及光束较细,弱激光在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人们需要开发出和其生物效应类似的新型光源,而且成本低,价格便宜,寿命长,波长范围广,光束面积大,以弥补弱激光的不足。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波长的发光二极管 (LED)应运而生,它具有发射出的光波宽度较宽、波长选择多、面积小、重量轻、成本低、转换效率高、安全、无毒等优点,弥补了弱激光在治疗方面的不足。那么这种新型的光源和弱激光的生物效应一样吗?能不能取代激光治疗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在内的科学家、医生们通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总结,均证明这种新型光源的各种生物效应取决于单色光的照射剂量、波长、照射方式等,并不需要波段非 常窄的单色光。而且,这种新型的LED光具有很多激光所不及 的特点,所以有些专家认为LED光疗法将逐步取代弱激光的治疗,其发展前途无限广阔。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图书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相关出版商。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1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082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