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目录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的语文读物。
作者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次是注重口语化,所以不但是一部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的语文读物。
中国的历史悠久、深厚,那么多人物和事件,要给少儿读者讲起来的确不容易;要让他们有兴趣看,能够明白、记住更是个难事。林汉达先生在书里,没有就事论事地照搬正史去讲历史,而是从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和三国,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里,精心选择出122个故事,讲给小读者听。这些故事里既有人物又有事件;既有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战争大场面,也有绵里藏针、斗智斗勇的小细节,方方面面,把这段历史中,少年儿童应该了解知道的人物和事件,都囊括在里面。读者通过这些故事,就能了解这段历史的基本概貌,激起他们想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愿望。正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许多人就是通过读林汉达的这本书,才喜欢上历史,甚至选择学习历史专业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他“见到的最棒的历史普及读物”。
这本书再一个特色是,书中所有选择的这些故事,都有的来源,出自信史。像有些流传很广泛的传说,如草船借箭、借东风,虽然绘声绘色很精彩,却没有的史料根据,林先生都没有采用。他讲述的历史故事,既生动活泼,又尊重历史,客观叙述。这也是许多读者不去选择那些生编硬造的戏说历史书,而选择这本书作为孩子的历史启蒙读物的原因。
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那些经历了时间检验的经典。因为在这些经典读物中,不仅仅有好看的内容和故事,还蕴涵着高尚的人文精神。孩子常读这样的书,潜移默化,就会受到熏陶,成长为一个精神高尚的人。林汉达的这本书,虽然受到“十年内乱”的影响,没能把中国的历史写完整,只写到了三国,但是它仍旧是读者心目中的“经典”。几代做父母的人,都毫不犹豫地为孩子选择了这本书。因为,在林先生讲述的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里,从一个个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身上,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勤劳智慧、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读者可以在学习历史的同时,还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塑造美好心灵上,《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部历史启蒙读物,与众多的中外文学经典名著一样,也有着同样的功能。
这本书能够长销五十年不衰,在于它不但是一部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的语文读物。少年儿童阅读它,不仅仅是引起了对历史的兴趣,知道了一些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普及了历史知识,还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作为教育家和语言学家的林汉达先生,很会讲故事,懂得小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他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历史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上勾下连,使一千多年的历史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还有他用带有“京味”的语言,把这些故事娓娓讲述出来,如道家常一样,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在故事里,一个个历史人物都鲜活起来,有声有色,令人过目不忘。为适应小读者阅读能力和习惯,林先生很少使用长句子,句子不长不短,很适中;用的词语也浅显平实,是好记易懂的普通话,对一些实在无法回避的人名、地名的生僻字,也加注了拼音和注释。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每一位人物的脾气秉性,他都能用不多的文字,交代得清清楚楚、脉络分明,又生动又活泼,读起来毫不费力。所以,读者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在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上,都能有很大的提高。这也是许多语文老师和家长很推崇这本书的原因。
林汉达,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林汉达先生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颇丰,涉及面广,影响了一大批读者。除了教育类和文字改革类专著,林汉达先生最著名的作品可能就是他撰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如《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
春秋故事
千金一笑
兄弟相残
暗箭伤人
管鲍之交
一鼓作气
老马识途
仙鹤坐车
唇亡齿寒
五张羊皮
“仁义”大旗
饱不忘饥
退避三舍
犒军救国
放虎回山
桃园打鸟
一鸣惊人
搜孤救孤
晏子使楚
战国故事
混出昭关
鱼肚藏剑
掘墓鞭尸
夹谷之会
石屋养马
卧薪尝胆
三家分晋
用人不疑
河伯娶妇
起死回生
不受蒙蔽
商鞅变法
孙膑下山
马陵道上
悬梁刺股
攻守同盟
合纵抗秦
西汉故事
连横亲秦
胡服骑射
屈原投江
鸡鸣狗盗
狡兔三窟
火牛陷阵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远交近攻
赠送绨袍
坑杀赵卒
毛遂自荐
盗符救赵
图穷匕见
统一中原
张良拜师
学万人敌
揭竿而起
天下响应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鸿门忍辱
火烧阿房
韩信拜将
暗渡陈仓
鸿沟为界
四面楚歌
汉王登基
制订朝仪
缇萦救父
晁错削地
李广射虎
张骞探险
再通西域
通神求仙
苏武牧羊
大雁带信
霍光辅政
昭君出塞
王莽称帝
绿林好汉
赤眉起义
刘氏举兵
昆阳大战
死守黄金
豆粥麦饭
“铜马皇帝”
争先恐后
攻占两京
得陇望
春秋故事
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的故事出在两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皇帝,皇帝这个称呼是秦始皇开始的。中国在三千年以前的一个朝代叫周朝。周朝较高的头儿不叫皇帝,叫天王。两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个天王,叫周幽王。这位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还打发人上各处去找美人儿。有个老大臣叫褒垧,他劝天王要好好管理国家,爱护老百姓,不要把老百姓家里的姑娘弄到宫里来。周幽王听,冒了火儿,把褒垧下了监狱。
褒垧在监狱里关了三年,眼看着没有放出来的指望了。褒家的人一直给他想办法。他们想:“天王既然项喜欢美人儿,我们得在这上头打主意。”他们就上各处去找美人儿,还真给他们找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褒家把小姑娘买了来,就算是褒家的人了,取了个名字叫褒姒。褒家教她唱歌跳舞,把她训练好了,打扮起来,送到京都镐京。
西省西安市西边;镐献给周幽王,算是来替褒垧赎罪的。周幽王一看见褒姒长得这么漂亮,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他越瞧越爱,觉得王宫里头的美女都加到一块儿也抵不上褒姒的一丁点儿。他马上免了褒向的罪,把褒垧放出来了。从这儿起,天王日日夜夜陪着这位褒姒,把她当做心肝宝贝儿。褒姒可并不喜欢天王。她老皱着眉头子叹气,暗暗地流眼泪,进了王宫没开过一次笑脸。周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可怎么也笑不出来。天王就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叫娘娘笑一下的,就赏他一千斤金子。”
(古时候把铜叫做金子)咱们有句成语叫“千金一笑”,也许就是这么来的。这个赏格一出去,就有好些人赶着想来发财。他们进了宫里,向褒姒说笑话,装鬼脸,演滑稽戏。褒姒见了这些人只觉得讨厌,把他们都轰出去了。
有一个顶能够拍马屁的下流人姓虢,叫虢石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说一定能叫褒姒笑痛肚子。他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西方的部族,周朝人把他们叫‘犬戎’;戎,在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骊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万一西戎打进来,把守及时道关的士兵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人见了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么一个接着一个地都烧着烽火,临近的诸侯(就是天王底下的小王)瞧见了,就发兵来救。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就没有用了。我想请天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儿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着,烧得满天通红,让临近的诸侯见了,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么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没个不的。您说我这个法儿好不好?”周幽王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儿,拍着手说:“好极了,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说走就走,带着褒姒到了骊山。有一位诸侯叫郑伯友,是周幽王的叔叔,他怕天王玩儿烽火出乱子,赶紧跑到骊山,劝天王别这么乱来。周幽王正在兴头上,这种话哪儿听得进去。他气着说:“我在宫里闷得慌,难得跟娘娘出来一趟,放放烟火,解解闷儿,这也用得着你管吗?”郑伯友碰了一鼻子灰。
到了晚上,虢石父叫手下的人把烽火点起来,火越烧越旺,满天全是火光,烽火台一个接着一个都烧起来,远远近近,全是火柱子,好看极了,也可怕极了。临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以为西戎打进来,赶紧带领兵马来打敌人。没想到到了那儿,一个敌人都看不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光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各位辛苦了,没有敌人,是天王跟娘娘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天王的当,一个个气得肚子都快破了。
褒姒根本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儿。她瞧见这许多兵马乱哄哄地忙来忙去,跟掐了脑袋的苍蝇似的在那儿瞎撞,就问周幽王:“这是怎么回事?”周幽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说是为了让她看了发笑。他歪着脖子,带笑地问:“好看吗?”褒姒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说:“呵呵,真好看!亏得你们想得出这玩意儿。”这位糊涂到了家的天王还当褒
姒真笑了呐,这高兴就不用提了,就把一千斤金子赏给了那个小人虢石父。
他们玩儿了几天,这才挺高兴地回到了京都。
隔了没有多少日子,西戎真打进来了。头一道关的烽火一烧起来,周幽王就慌了,他连忙叫虢石父赶紧把这儿的烽火点起来。那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就当天王又在开玩笑了,全都不理他。烽火黑天白日地点着,也没有一个救兵来。京都里的兵马本来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算是大将,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打到后来,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大将一死,小兵就乱了。西戎的人马像发大水似的涌了进来,把老百姓杀的杀,抢的抢。年轻的男女打不过敌人,被抓了去当奴隶。周幽王和虢石父都给西戎杀了,连那个老关在宫里没有真正开过一次笑脸的褒姒,也给他们抢去了。
郑伯友是郑国的诸侯(那时候郑国是在陕西省华阴县),他的儿子叫掘突[掘],一听见他父亲给西戎杀了,就穿上孝,带着三百辆兵车,从郑国一直赶到京都去跟西戎拼命。
小伙子掘突胆子又大,人又机灵,加上郑国的兵马平目训练得好,一交战,就杀了不少敌人。别的诸侯这会儿才知道西戎真进来了,也都带着兵车上镐京来打西戎。西戎的头子看见诸侯的大兵到了,就叫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来积累起来的宝货财物全抢了去,放了一把火,乱七八糟地退回去了。
中原诸侯打退了西戎,大伙儿立周幽王的儿子为天王,就是周平王。诸侯回到本国去了,就剩下掘突给周平王留住,请他在京都里办事。不想各路诸侯一走,西戎又打过来,占去了周朝西半边的土地,一步步又打到京都的边上来了。周平王怕镐京保不住,自己又怕死,再说京都的房子给西戎烧了不少,库房里的财宝早给抢了个一干二净;要盖宫殿也盖不起。这么着,周平王就扔了镐京,迁都到洛阳(在河南省洛阳市)。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京都的时候,称为西周;洛阳在东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后,称为东周。
兄弟相残
周平王迁都以后,把东边的新郑(在河南省新郑县)封给掘突。后来,掘突娶了个妻子叫姜氏,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据说姜氏生他的时候是难产,吓得直喊救命。婴儿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怪他呐?可是姜氏就讨厌这个孩子。小儿子叫段,长得逗人喜欢,特别受到姜氏宠爱。姜氏老在他父亲跟前夸奖小儿子怎么怎么好,将来好把郑国的君位传给他。父亲掘突可不答应,还是照当时的规矩,立大儿子寤生为太子。公元前743年,掘突死了,寤生即位做了国君,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接着他父亲在天王的朝廷里办事。
姜氏眼见心爱的小儿子没有好地位,就对郑庄公说:“你接着你父亲当了诸侯,你兄弟也大了,还没有自个儿的地方住,老跟在我身边,成什么样儿?”郑庄公说:“母亲您看怎么办呐?”
那时候,封王封侯都有个城和许多土地。哪个城封给谁,谁就可以剥削那儿的老百姓,过着很阔气的日子。姜氏一听郑庄公问她怎么办,就说:“你把制邑[在河南省汜水县西;邑;汜封]给他吧。”郑庄公说:“制邑是郑国顶重要的大城。父亲早就说过,这个城谁也不能封。”姜氏歪着头想了一想,说:“那么京城[在河南省荥阳县东;荥]也行。”京城也是个大城,郑庄公觉得很为难,只好不言语。姜氏可生了气了,她说:“哦,你这个城不许封,那个城不答应,还是把你兄弟赶出去,让他饿死得了!”郑庄公赶紧赔不是,说:“娘别生气,事情总可以商量的。”
第二天,郑庄公召集了文武百官,要把京城封给他的兄弟。大夫祭足反对说:“这哪儿行啊?京城是个大城,跟咱们的都城一样,是个重要的地方。再说段叔是太夫人宠爱的,要是他得了京城,势力大了,将来必定生事。”郑庄公说:“是母亲的意思,我做儿子的不能不依。”他不管大臣们怎么说,把京城封给了段叔。从此,人们把段叔叫“京城太叔”。
段叔打算动身上京城去,来向他母亲姜氏辞行。姜氏拉着他的手说:“别忙!我还有话说呐。”她就咬着耳朵嘱咐他说:“你哥哥一点儿没有亲弟兄的情分。京城是我逼着他封给你的。他答应是答应了,心里准不乐意。你到了京城,得好好操练兵马,将来找个机会,你从外面打进来,我在里面帮着你。要是你当了国君,我死了也能闭上眼睛啦。”
这位年轻的太叔爷住在京城里挺得意,他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操练军队。临近地方的奴隶和犯罪的人,逃到京城去的,他一律收留。这样十年二十年,太叔爷的势力就大起来了。这些事传到郑庄公耳朵里。有几个大臣请郑庄公快点去管一管京城太叔,说他要谋反。郑庄公自己有主意,反倒说他们说话没有分寸,还替太叔辩白说:“太叔能这么不怕辛苦,操练兵马,还不是为了咱们吗?”大臣们私下里都替国君担心,说这会儿这么由着太叔,老虎养大了,就要吃人,到那时节,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
看来这本书是买值当了,孩子和孩子爸两个人都喜欢看,每天都不空闲着,不是这个看就是那个看,两个都是历史迷!听孩子说蛮好看的,都是一个个的小故事,很好,家有喜欢历史的小朋友或大朋友可以入手了!
林汉达先生作为我国教育家、语言学家、少儿读物作家,此书是一部连续故事集,涵盖了周朝到晋朝1500年的历史,立足准确的历史事实,通过口语化的故事,带读者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思考未来。我相信:优秀的经典,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一直收藏这本书,想更多地了解一些历史,因为经常不了解古代皇帝的名字还有些典故被老公取笑,所以想买,看到五折了就买了,很划算!很厚一本,包装完好,没有破损。现在正看着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本励志书。如果看完了,就来了解了解我们国家的历史吧!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书写不完的历史故事,而能够将这些故事像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样,把历史串联的适合孩子读并且能够了解历史的书恐怕不多,这本书就像颗颗圆润的珍珠串成的项链,让人爱不释手。
早就想买林汉达的这本书了,这次活动一起买了8本书,孩子最喜欢这本,还说是镀金的,已经看了不少了,本来就特别喜欢历史,每天晚饭时都听王立群讲历史!看来这本书又要耽误很多背书时间了
孩子一直对历史书籍不感兴趣,总是不愿意独立阅读。这次买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准备和孩子一起阅读,增进她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同时也让自己增长知识。书非常厚,内容丰富,推荐购买。
林汉达的历史故事伴随了几代人,这本珍藏版值得拥有。每天午饭后和孩子一起看这本书,读一则故事,津津有味。我家的是9岁女生,幼儿园阶段听了很多遍小鲁讲历史,所以很多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了。到如今看历史学家的故事,仍然兴致盎然。
老师推荐的好书,历史故事很生动,语言优美,道理耐人寻味,从字里行间中也能看出作者的用心,可惜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只写了一半,如果林汉达老人能继续那该有多好啊!有哪位作家能延续林老的足迹完成后面部分的历史叙述?我很期待。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珍藏版)有书写不完的历史故事,而能够将这些故事像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样,把历史串联的适合孩子读并且能够了解历史的书恐怕不多,这本书就像颗颗圆润的珍珠串成的项链,让人爱不释手。
看到好多人推荐这本书,历史就是故事,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中成长。孩子7岁了,虽然还在读一些拼音读物,这些书我这个当妈的提前就给备好了,哪天她无意中看到就会发现历史文化也这么有趣,我就知足了。
此书是我非常喜欢的史书之一,喜欢林汉达和雪岗的就都买了,这次还在当当给孩子买了很多她喜欢的书籍,当当的工作人员对书籍包装完好无损并且发货速度快,我是爱书之人更是当当的忠实粉丝,我和孩子都喜欢读书,我是那种经常买书的人,当然我自己一直在当当选购书籍,送朋友或孩子礼物大都是在当当买书,今后还会继续支持当当,希望当当能一如既往的对待每一位顾客一直认真用心负责
此书不愧为经典的历史普及读物!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用平实的语言,把一个个历史故事讲得浅显易懂,一个个历史人物活灵活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中国千年历史长卷,不仅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悠久、而且还突显了传统文化的深厚,特别适合给小朋友作为历史启蒙书来阅读。
老师推荐的课外书籍,蛮厚的一本,让孩子慢慢消化吧!
小时候看着林汉达的故事长大的,只是当时没留意作者是林老先生。很温馨的童年回忆,在轻松的阅读中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里面的印刷质量可以,故事齐全,而且插图也是原版的。趁着六一节当当做活动买的,很划算啊。还可以讲给孩子听,将来她自己也可以看。
不错的书,对孩子了解一些历史很有帮助,可以说超值的,很厚的一本
老师推荐购买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珍藏版)》,书的质量很好,性价比很高,包装也很好,到货很快,下单后第三天就到了,《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主要讲中国历史的故事,内容很精彩、有趣,孩子很喜欢看,五星好评!
这次店庆活动力度大,只花300块钱买了价值800块的书,超值,并且书也很好,赞一个
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书写不完的历史故事,而能够将这些故事像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样,把历史串联的适合孩子读并且能够了解历史的书恐怕不多,这本书就像颗颗圆润的珍珠串成的项链,让人爱不释手。
很不错,二年级的女儿挺喜欢的。里面的故事寓意深远
林汉达历史故事集一直是我喜欢的一本书!孩子上一年级时就可以读了,一直读到六年级还百看不厌,我几乎每次上课的间隙也会翻一翻,甚至是上课时讲给学生听!书的价格也很合理,推荐!
我是林汉达先生的忠实读者了。记得在小学四年级时,第一次获得生日礼物,就是一套《上下五千年》。正是这么一套书,让我几乎是不管白天黑夜地爱不释手,留下了充实美好的童年回忆。历史的面目是严肃的,因为它必须真实而准确;但它同时也应该是鲜活生动的,所有的慷慨激昂所有的英雄壮举所有的尔虞我诈所有的扼腕叹息……这几千年的人类的世界,就是一个最壮观的大舞台,我们每一个人在历史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角色。非常感谢林先生,他的故事给予了我最初的历史观,也让我得以有一个不错的文化的文学的底子,让我至今仍觉受益匪浅。试想,如果我们没有津津有味地读过林…
岁月沧桑,人到中年,儿时的记忆大多模糊了,但父亲给我讲故事的往事却长驻心间。那时候,父亲常手捧林汉达先生编著的《中国历史故事集》,给我讲述其中的《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书中那些精彩生动的历史故事,听得我如痴如醉,以致使我后来对历史学科情有独钟,成为一个历史迷。此外,我原本不佳的作文水平也上了台阶,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还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宣读了自己的作文,甚感荣耀。如今往事重演,我又像父亲那样给刚上小学的儿子讲故事,翻开的还是林汉达先生编著的历史故事书,但是,这部新版的《林汉达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