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私人生活的变革图书
人气:53

私人生活的变革

(美国亚洲学会中国研究列文森图书大奖获奖作品,阅读当代中国乡村的个体情感与道德世界,理解私人生活背后的社会变迁。)
  • 所属分类:图书 >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发展与变迁  
  • 作者:[阎云翔] 著,[龚小夏] 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208142107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2
  • 印刷时间:2017-02-01
  • 版次:1
  • 开本:32开
  • 页数:--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精装
  • 套装:

编辑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私人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爱情还是亲情,自由还是服从,个体如何在转型社会中抉择?

美国亚洲学会中国研究列文森图书大奖获奖作品;

阅读当代中国乡村的情感与道德世界,理解私人生活背后的社会变迁。

作者简介

阎云翔,1954年生,师从著名学者张光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2007年受聘于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著有《礼物的流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变革》曾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目录

中文版自序

在线预览

介绍型婚姻中的爱情

择偶理想的变化

老一辈回忆说,在五六十年代,很少出现婚前性关系,因为新娘必须是黄花闺女,而订婚夫妇除了在父母眼皮底下之外也没有什么接触的机会。另外,那30年里的意识形态也不容许有那种行为。无论是在自由恋爱还是在介绍型婚姻里,婚前性关系都是个很敏感的内容。我自己70年代生活在下岬时,就经常听到已到婚龄的朋友谈论起新娘是否处女对于婚姻的重要性。

在调查这个题目时,有好几个中年人谈起他们年轻时规矩之严。有个男人悄悄和一个姑娘谈恋爱,最终在1967年结婚。这人回忆说,他们当时总是在晚上到野地里去呆上很长时间。他碰过她的身体,但是不敢有进一步的举动,因为如果女方怀孕的话,两人的名声就完了。

一般情况下,我在调查时总是先搜集最近的资料,之后再沿着发现的各种蛛丝马迹往前追寻。在调查婚前性关系时我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1991年,我在当地的一次婚礼上及时次触及这个题目。新娘当时已经怀孕4个月,而村里有些人并没有对此表示大惊小怪,这令我印象很深刻。1997年时我仔细研究了下岬村的计划生育报表,从中发现了婚前性关系普遍的程度。不过,直到1998年,我才碰到一个愿意详细讨论这个题目的村民。

在1998年夏天一个炎热的上午,我与50岁的老梁讨论1949年以来夫妻关系的演变。老梁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是我的重要消息来源。他说,自从记事以来他就从来没见过自己的父母睡在一起。他爹除了回来吃饭睡觉之外从来不着家。即使在冬天农闲时,他爹也是到外面去呼朋唤友。老梁的姐姐嫁给了个聋哑人,他无法想象姐姐怎么能够一辈子没声没息地和一个人呆在一起。说到今天的年轻人,老梁摇了摇头,感叹说时代也变得太快了一点。

据老梁介绍,现在的年轻人订婚之后,每个姑娘都会在男方家里住上一个星期,之后两人再一起去照订婚相。显然,照相前住一个星期这道手续是80年代才出现的。多数情况下是姑娘住在男方家里,因为男方父母照例将这看作是敲定婚姻的办法。不少未婚夫妻在这期间都有性关系。老梁估计,80年代中期以前有大约1/5的人这么做,80年代末期上升到1/4,90年代后期就已经到了1/3。他还说道: 介绍型婚姻中的爱情

我在考察了这484个择偶案例后发现,爱情也发生在介绍型婚姻中。这印证了Victor DeMunck在斯里兰卡的研究中应用的“爱情牵线”的说法。 在集体化时期,这种情况更为普遍,因为上一代人如果没有媒妁之言,在情感表达方面要困难得多。在介绍型婚姻的情感发展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情况。

及时类情况是,在同村人结婚的情况下,绝大部分都是男女双方在媒妁出现之前本来就认识。这时,媒人往往充当两家讲条件的中间人。在一些情况下,媒人不过是请来走过场,因为当事人已经偷偷自己定了婚,有时甚至两家父母都已经讲好了彩礼条件。一位好友告诉我,在他父母找来媒人之前,他和对象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他们都是村里宣传队的活跃分子,女方是演员,男方演奏乐器。在宣传队和大伙混在一起时,他们彼此之间觉得轻松随意,可私下到了一起时却感到紧张。这位朋友说,姑娘太封建,不敢跟他更接近;而后来成了他妻子的姑娘却说,两人在一起时,他傻呼呼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对她说点贴心的话。这两人不在同一个生产队,所以农忙期间就没法见面,而他们在分开期间才意识到他们都相互想念对方。于是,1968年农忙完毕,男方家就请了媒人。在这类情况下,双方在订婚后马上就密切往来,因为他们觉得既然已经有了明媒,就有权利放任一点感情了。

第二类情况是,双方在有人做媒之前并不认识,而是在订婚后才谈起了恋爱。这往往发生在与外村人特别是远地方的人订婚的情况下。比如1975年,某个下岬姑娘和35公里外一个村子里的青年订了婚。双方在初次见面之前不认识。那次见面是姑娘的远亲安排的。女方后来告诉我说,及时次见面时她对对方毫无感觉。这姑娘的父亲几年之前就去世了,她母亲一人拉扯五个孩子,家里境遇困难,希望她赶紧结婚。她在与对方见了三次面之后接受了婚事。在后来的一年里,她到男方家里去过四次,每次都呆了几天,男方也到她家来了三次。他们还一起到哈尔滨照了订婚相。姑娘在村里的好朋友都发现,每次她和未婚夫见过面之后,他们的感情就又进了一步,因为每次她都非常兴奋,在往后几天里总是不断地提起未婚夫。村里人都说,她那么想结婚,在婚礼那天和娘家告别的时候,她甚至都没有像其他新娘一样象征性地掉几滴眼泪。后来她对我说,她根本挤不出眼泪来,往手绢上撒胡椒面也没管用。她告诉朋友,自己是那么想念他,巴不得马上离开。村里传说,她在订婚不久后就和对方有了性关系,于是也就开始了两人的热恋。15年后,当我在1991年做调查当面问她村里人的说法是否有根据时,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笑了起来。我说你这一笑就算是肯定,她也还是继续笑而不答。我对她说,你可真够浪漫的。她却不以为然,因为当年的同辈人都这么做。这时我才及时次意识到,订婚青年的婚前性行为原来早在70年代就已存在了(关于这个题目,我在下一章里还要详细讨论)。

订婚后发生恋情的事不仅出在隔村男女之间。事实上,下岬本村不少男女青年也有类似的经历。一对在1976年订婚的人至1998年才告诉我,虽说他们两人一起在试验田里工作,在有朋友牵线之前他们之间从来不多说话。不过在订婚后,他们越走越近,因为他们有每天在一起工作的便利条件。我问他们,这种情况是否因为70年代的年轻人还很害羞,经常避免和异性接触。他们不同意。妻子说,甚至在1998年还有类似情形。有个普通家庭出身的男青年和书记的女儿订了婚。女方是学校的民办教师。男方的母亲觉得与书记结亲非常荣耀,给女方付了高额彩礼。当儿子的开始时并不怎么感兴趣,不过是顺从母亲的安排。不过他和姑娘在订婚之后日益熟悉,结果他成了尽人皆知的痴情汉,心甘情愿地为姑娘做任何事。他经常陪姑娘到学校上班,帮助她清理教室、收作业。有的小学生搞不清楚,对父母说他们班上有两个老师。结果这成了村里的笑话。

媒体评论

这部杰出的乡村民族志探讨了此前从未被讨论过的议题:中国农民家庭生活中的个体性与情感生活。1970年代的中国东北,阎云翔教授曾在当地某村庄做了7年农民,并于1989年以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身份回到那里,开始了为期十余年的考察。他以当地人的视角,描绘出普通村民丰富、细腻又微妙多变的精神世界。从社会关系、家庭财产,赡养老人等公共性议题,到风流韵事、计划生育、性等隐私问题,本书都有所展现。

阎教授将一部当代中国农村复杂的、流动的心态史和行为史,呈现在我们面前。

——列文森奖获奖辞(列文森奖推选委员会:裴宜理、胡缨、戴安娜 里拉)

20世纪90年代中国乡村zui好的民族志写作。他花费了数年时间与村民们共同生活,并分析他们的生活状态。他把私人生活研究放在了个体性和家庭联合体重要性的经典讨论之中。他生活过,他做到了,他将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带给了我们。

——黛博拉 戴维(耶鲁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当阎云翔首本书,《礼物的流动》于1996年出版后,这清楚地表明一个新的中国研究领军人物开始踏入了该领域。阎教授的第二本书《私人生活的变革》更清晰地表现了他在这本书所展现的才华。事实上,《私人生活的变革》作为《礼物的流动》这一书的同系列著作,它们一起构成了一部关于丰富而独特的村庄民族志。那里同时也是阎教授成为人类学家之前花费了15年观察、生活过的村庄。

——《China Quarterly》

的研究,它清晰地提供了关于中国乡村家庭生活的变化图景,而从中,村民们的内心道德世界和情感生活流露着些许微光。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在这本精心研究和高度原创性的书中,阎教授再一次展现了他作为民族志学家不同寻常的敏感和捕捉农村社会变化背后的多层微观性因素的能力。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私人生活的变革 书很不错,价格实惠

2017-11-22 21:43:28
来自chenyuk**的评论:

好书。好好好好好好。

2017-11-23 19:22:3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看后再评价。

2017-11-25 21:44:1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性价比高,满分好评!

2017-11-14 22:30:04
来自za166**的评论:

内容扎实很好

2017-11-15 21:05:4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对中国农村礼物的流动所反映的背后的乡村社会结构秩序有着深入的理解。

2017-11-17 17:20:21
来自风信子d**的评论:

薄薄的一本价格偏高

2017-11-07 08:43:4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籍很不错,喜欢,到货也算及时,希望活动越来越多!

2017-10-15 10:25:49
来自查无此**的评论:

学术著作也可以写的很有趣啊

2017-10-17 10:18:37
来自斜燕**的评论:

作者认为以往研究是“合作社模式”,忽略关注个人,因此走了个体研究之路。写到青年人独立意识增强,父权与孝道衰落,说是集体化和的非预期后果。而集体化终结后,出现了传统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真空,借助大众媒体消费主义涌入,个人欲望被合理化,但普遍丧失公共性。

2017-10-18 19:47:47
来自tsj3928**的评论:

内容非常好懂……非专业读来也没有压力

2017-10-21 11:52:10
来自帕特里**的评论:

理解私人生活背后的社会变迁

2017-10-31 13:11:00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应该很不错

2017-10-31 15:16:43
来自哈里spr**的评论:

心仪已久的精典之作,趁活动果断出手,拿在手里心情是喜悦的,先收藏了以后慢慢品,深入看过后再详细评价。为当当点赞!这快递箱子太薄了,快递公司也不尽职尽责,受影响的还是消费者。没事谁愿来回换货,麻烦不说,关键是换来个塑料袋包装,质量更差,真是堵心。希望尽快用上厚一点的环保箱子,货送到,箱子拿走,两便利。

2017-10-31 15:24:1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整体感觉还不错。

2017-11-02 16:02:04
来自我是他**的评论:

其实这本书不耐看,当然学术价值没问题。

2017-11-03 13:16:4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哈哈哈哈哈哈哈

2017-11-03 19:42:38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既学术,又可读~

2017-11-04 13:04:4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书很棒,值得收藏。

2017-11-04 23:40:12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很满意的一本书!

2017-11-05 17:14:03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内容扎实。

2017-11-05 20:03:5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印刷很好,包装结实,我就喜欢当当。

2017-11-07 10:42:51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值得购买的好东西

2017-11-08 10:29:0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装帧很精美,对照着看

2017-11-09 22:59:25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中国的现代化是公共扩大,私人开放的过程

2017-11-10 10:34:19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告诫大家不要一次打包太多,箱子边角都破了,有两本书折了

2017-06-04 15:21:34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应该还可以吧,这书是帮朋友买的,自己没有读过。加1。

2017-08-30 16:39:22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对乡村人情流动的演变,分析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2017-08-31 13:57:20
来自宁微照**的评论:

在读社会学研究生的同学推荐了这本书。以一个中国社会的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改变,是比较奇特的。

2017-11-09 18:53:26
来自j***n(**的评论:

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基于此,作者反思了中国近现代以来农村情感生活、亲属关系等私人世界的发展与变迁,与国家对于私人生活领域的巨大推力。

2017-07-06 13:44:17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内容很好,翻译也不错。我也生活在农村,对很多现象有同感。

2017-08-31 11:20:18
来自***(匿**的评论:

跟传播学有关的书,很多读书公众号都在推荐,加上自己也有点感兴趣,就决定买来阅读啦!希望阅读这本书之后,我能有所收获!!!?*。?(ˊωˋ*)??*。

2017-10-15 10:21:22
来自中***类**的评论:

私人生活的变革 虽然是学术著作,却可以当作小说来读。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及非集体化之后东北农村生活的嬗变,以及个体和家庭是如何在这场大变革中繁衍生存的

2017-08-29 20:23:09

免责声明

更多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