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首部以中文写就的杜尚传记,洋洋三十万言,追索这位传奇人物的艺术历程和精神世界,同时描绘了一幅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变迁的画卷。杜尚以一人之力扭转当代艺术的走向,却始终韬晦自隐,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生存态度,他的艺术观点,他的超然、无我,让他躲开种种羁绊,站到了艺术之上。理解杜尚,我们可以把整个现当代艺术的得是成败看得透透彻彻;通过杜尚,我们将把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看得清清楚楚。
首部中文写就的杜尚传记,以东方哲学观照艺术家创作,再现杜尚“艺术与反艺术”的一生。
作者王瑞芸女士被陈丹青评价为 “国内研究杜尚的重要学者”,她也是《杜尚访谈录》的译者。这部以中文写就的《杜尚传》摆脱了西方几部杜尚传记的范式窠臼,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艺术家传记。
王瑞芸女士兼备中西方艺术史研究经历,又是杜尚的推崇者,她几乎穷尽西方对杜尚的研究文献,提高了本书的参考价值,也呈现出认识和理解杜尚的不同维度。
一部“杜尚”的传记,穿行于现代艺术的进退维谷,在达达洪流中气定神闲。
杜尚一生除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他的存在却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王瑞芸的《杜尚传》为目前为推荐的版本。文本体量适当,详略得当,每章以杜尚的“金句”开篇,将杜尚难以领悟的艺术观念揉入鲜活具象的艺术家生活。
本书既是一部个人传记,也是一部刻画20世纪前半叶西方艺术家群体的众生相。
当传统的观念与价值观一去不复返,现实的情况往往要复杂的更多。历经世纪交替与两次大战,超然的杜尚惯看各类艺术家群体创作与生活之种种。本书收录部分未见于学院派著作的逸闻,这也是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剪影和进行中的艺术史。
王瑞芸,江苏无锡人,1985年获得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西方储备大学艺术是硕士学位。旅居美国20年。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迄今发表的著述有:《巴洛克艺术》、《20世纪美国美术》、《美国美术史话》、《通过杜尚》、《戈登医生》(小说集)、《美国浮世绘》(散文集),翻译《杜尚访谈录》。
及时章 “我当然会有机会也考虑做艺术家”
第二章 “我在用八年的时间上我的游泳课”
第三章 “我从不把自己保持在一种建立好的模式里很长时间”
第四章 “我没有那种‘画家生活’”
第五章 “我想发现一些东西,它们和过去是全然不相干的”
第六章 “我什么都不信”
第七章 “我已经不打算再过一个追名逐利的艺术家的生活了”
第八章 “漫游在平静的海中”
第九章 “没有美,没有丑,没有任何美学性”
第十章 “你如果一边战斗,就无法同时一边发笑了”
第十一章 “我要的东西不多:棋,一杯咖啡,过好二十四小时”
第十二章 “‘我’和‘自己’之间的游戏”
第十三章 “我一直在试图渐渐减少行动”
第十四章 “吃饭和为了绘画而绘画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第十五章 “我发现婚姻像其他事情一样没劲”
第十六章 “我很喜爱我做下的事,这种喜爱就转变成了这种方式”
第十七章 “给予抵制的方式是:沉默,缓慢,独处”
第十八章 “拒绝会显得可笑,拒绝诺贝尔奖是可笑的”
第十九章 “把一向隐蔽着的东西带到光天化日之下”
第二十章 “艺术家的状态比他的艺术更重要”
第二十一章 “我的位置就是不具备位置”
第二十二章 “我拥有一份非常精彩的人生”
在同时代人之中,杜尚是不会老去、僵化的人。
——布勒东
杜尚可以成为一个君主,他会在兰斯加冕,然后,达利要求得到他的允许去画一张《国王和王后处在高速穿行的裸体中》。
——达利
杜尚留给世界的,不是作品,而是他的态度。
——陈丹青
杜尚没有为艺术品的意义提供任何线索,交给观者来判定其内涵,由此也进一步检测了艺术的边界。
——《詹森艺术史》(Janson's History of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