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一介草根,却成为千古茶圣;风华年少,却著述千古茶经;江湖野人,却被请去编撰浩繁字典,陆羽身上有太多的谜团。易被我们忽略的是他的多方面深厚的国学修养与实践,这些是普通儒家学者所不具备的,而恰恰是这些特质,将引领我们进入《茶经》背后精彩的世界。
日月洲,又名明洲,文化学者、茶人,著有佛教文化随笔《佛国行》、《向西,灵魂跟着脚步》等,整理并校注香学典籍《香乘》。创立古树茶收藏机构“茗寿堂”,致力于传统智慧在当下的生活化。
找寻失落的幸福——新版《茶经》序言
谈到茶文化,近年来最为核心的一个话题便是:“中国有没有茶道?”
理清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但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很多人质疑茶道也好,推广茶道也好,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原点在哪里。
作为近年来茶道传播的主要线索,日本、台湾一系的路径影响甚大。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对仪式感的隔膜,再加上商业社会时风浇薄,这个“茶道”让很多爱茶人产生了不适。这种不适需要有个表达的通道。
于是有人认为中国没有也不必有茶道。有人认为中国的茶道就是“舒服”二字。也有人试图通过科学来解构茶道。还有人通过历史的梳理证明,明清乃至民国,那些文人雅士其实不知茶道为何物?既然如此,何来茶道的传统呢?
这些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不过和很多热衷推广茶道的贤能人士一样,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喝茶需要头上安头,搞一个茶道出来呢?
要理清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去现代商业的烟雾;放下学术概念的架构;也不必囿于近代的历史——“传统”两个字有太多的可能性,我们何必抓住最令人沮丧的那个?
我们需要的是回到古人的情境之中,体会他们曾体会过的幸福感。看看这种幸福感,是否值得我们去探寻,去实践,仅此而已。
如果我们需要把探寻与实践这种幸福感的过程用一个名词来总结,无需新创词汇,我们可以称之为“茶道”。
这些年喝茶的体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幸福,从这一平方尺开始》。我不知和茶道有什么关系,但是确实有多个万缘放下的瞬间,我相信是和古人相通的:我能明白陆羽用竹?搅拌沸汤投入茶末时的欣喜,能体会蔡襄凝神观察茗花时的惊艳。这种心情的相通,是所谓传统延续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些,所谓“茶道”也索然无趣。
而我们顺着这条路,再前行一步,就会明白,所谓的修行,也正是引入我们进入更深层次的体验,乃至获得全然的自由。仅仅感官片刻的舒服,并未能给我们幸福的深度与力度,而茶道的修养,让我们得窥天地堂奥;逞论证悟,仅是过程中内在的巨大喜悦与生命品质的提升,也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人生境界。
从这个角度,便有了重新梳理古籍的想法,看看这里面是否有被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在历代茶书中,无疑《茶经》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开创性的一部茶学古籍。我的梳理也自然从《茶经》开始。
重新面对这本《茶经》,我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是,放下一个现代人的傲慢,而要尽量回到那个历史的瞬间。
当我真正烤炙茶饼,看着缕缕茶烟生起,我才明白“倪倪”并非是形容茶饼软嫩,而是茶梗芽受热膨胀的真实写照。而令人费解的“白红之色”并非是茶碗衬托茶汤的颜色,而是依唐时制法,茶色的一个自然变化,于是上下文之意豁然开朗。而“如漆科珠”,恰是字面意思,给小颗珠子髹漆,并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引申。
除了器物要回到历史情境,更为重要的是,思维回到历史情境之中。对于现代人来说,器物与思想截然二分,而在古人那里二者实为相通。对于现代人来说,《易经》只是空泛玄学,而在陆羽那里,这些却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之道。至于中医、丹道、方术的种种观念,对于我们来说更是奇思妙想,对于古人来说却可能是通识。
于是我们在陆羽的鼎的设置与铭文上,在“鍑”的形制设计上,在他的“俭”与“广”的描述中,发现了更多的秘密。不仅深刻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人的理念、陆羽个人的抱负,也昭示我们中国“茶道”深沉内敛、大气磅礴的内涵。而当你真正契会古人的情志,与古人会心一笑,所谓的“茶道”之争也就自然回到了原点。
我们要复兴的不是僵死的传统外壳,我们需要的是体验古人曾体验的幸福,这种幸福对于我们似乎如此陌生,乃至不敢相信她的存在;但却暗入心髓、与我们血脉相连。其深刻的内涵与带来生活品质的改变,值得我们付诸实践,哪怕作为我这样一个浅尝者,也十分确认这一点。
一些说明
关于《茶经》的版本。幸有吴觉农、周靖民等前辈学者的努力,以及近年来沈冬梅、程启坤等人的梳理,在《茶经》的版本和相关史料研究方面已经没有大的障碍。本书原文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百川学海本《茶经》为底本,同时参校其他版本。因为不是严谨的学术著作,而且大部分校改也是吴觉农先生等人已做过并为大家普遍认同的,故而没有详细的列出校改的个别字以及各版本差异。大家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各版本的细节,可以查阅原版文字并参考沈冬梅女士的相关文章。
关于《茶经》的成书时间,有不同的观点。根据陆羽的自传,并且对照《茶经》中产地描述与唐代的行政区划变迁,《茶经》成书应该不晚于761年。也有人根据“圣唐灭胡明年铸”以及出于对陆羽知识与能力的质疑,认为后面有所修改。这些仅仅是推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前面的观点相比缺少坚实的证据。实际上从流传的版本看,陆羽后面到过的一些地方并未有充分体现,反而让人更加确信及时种观点。
关于成书地点,根据史籍记载应该是在湖州。近年来有些学者出于其他目的和考虑,提出不同观点,过于牵强。
关于陆羽本人的生平,我在本书收录的《陆羽:从笑话到神话》有一个大概的介绍。单纯的年表可读性差一些,串起来讲一个故事会有不同。在与史料相合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这也是一个尝试,效果如何由大家来评判吧。
本书收录的六篇文字,是我在校注《茶经》和梳理唐代茶文化过程中的随笔,原文在茗寿堂的微信公众号上,故而行文比较随意,风格也不统一。出版方认为可能会对大家有帮助,于是也放在这本书中。前三篇和《茶经》本身关系更密切一些,编辑建议放在正文前面,希望对大家有些许启发。后面三篇则不局限于《茶经》,而是置身于当时大的茶文化背景之中,而了解这些大的背景,也对我们理解《茶经》不无裨益。
2016-07-12
日月洲于洗象阁
很好 很划算 是正品 还会回购!
质量好,纸质优
这个包装,无语,书已经被整坏了
感觉还不错,看后再来评价吧
包装精美,是正版。
十分欢喜。
不错不错,真的不错
《茶經》版本太多 這本的注釋還算不錯
书很好!!
内容实用,编辑合理,值得拥有。
为国博的影印而来
非常好的一本书
书比较厚有详细的注解还有古代茶器的彩图很期待好好学习就是“签名”感觉是印刷印上去的
个人觉得有点鸡肋,很多生僻字没有注音,解释也不够
晚上下单,第二天中午就收到。书品也很好没有损伤...赞
一本很精致的书,尤其是里面的图片太精美了,而且都是唐代的。。
最近比较忙 买了不少书 基本都没来得及看 不过包装很精美 内容也不错
还算不错的书,确实是签名本,而且我买的时候竟然还是一版一印的。
这个版本的应该收一套,注释很严谨,附的文章也很有趣。
看过老师注解的《香乘》,这本也棒棒哒,有更多图片和解读…
先给快递小哥个好评,送货很及时,几天就到了。这次收到的书很好,没有破损折痕,内页也不错。
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学茶中,老师推荐的,希望能够更多的了解茶文化。
对我这个门外汉有点深哦,还在初懂阶段 不敢妄自评论 相信适合对此方面有一点了解的人士
迷上了喝茶,也喜欢上有关茶事方面的书。这都量我乐于去读的书。
书的包装不错纸质不错,内容写的一般,里面写的好多故事,写到略微高潮然后就……,介绍茶本身的东西不是特别多,有一些关系易理,想关注了解茶知识就别考虑了。
很有意思,有趣味性的一本书,装帧也很朴实,书的纸质也很好
很喜欢封面设计,古朴又现代,内容也好嘛,是文言文带注解的,而且还有六篇解读文字。图片比较多,印得也不错。
还没来得及细看,略翻了一下,觉得值得仔细品读,茶道本为中华文化却在日本发扬光大,我们应该恢复自己的文明智慧。
了解茶,还是从这些经典著作入手,里面的茶器太漂亮了,很难相信是一千多年前的工匠做的
活动价买的,很划算!主要是想了解关于茶的一些背景知识,挺全面的,关注很久了
图文并茂,帮助喜欢茶的人全面地了解茶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