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充满活力的中国之都,变化是不变的主题。
对中国人而言,北京是一切的中心:政府、传媒、教育、艺术和交通,甚至包括了语言和时间。自北京建城以来,她就是吸引外来人口、商人、学者和探险者的魅力之地,其中也包括了13世纪的马可?波罗:"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这副"棋盘"的遗址仍留在北京城内,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和曼哈顿区差不多大,那些叫做胡同的狭窄巷子也依然存在。胡同之于北京,就如河道之于威尼斯。几个世纪以来,胡同一直是这个城市的文化特点,即使现在的巷子还不到以前的八分之一。
北京并不是西方人眼中的城市。1962年,一名外国记者将这里定义为"史上的乡村"。尽管这里有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近一百家星巴克和一条覆盖到城市核心之外的新的地铁系统,但在某些北京人的眼中,它仍是一个乡村。
过去十年,就像是任何一个崛起中的国家的首都那样,北京这个大乡村走向了国际。穿过天安门广场,一百多公里外的长城标志着这个城市宽广的界限。或许它的改变可以用这个小插曲来说明: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充满乐观意味的横幅,挂在一栋老楼的拆迁现场,上写:再现古都。
24小时晚上,不知道谁悄悄地将第二个字的左半部分去掉,所以口号变成了:再见古都。
对于路人而言,这两个口号都可以是正确的,北京又处在八百年一次的再建与重生的循环之中。被改掉的横幅在几小时内就被扯了下来,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北京人不需要读它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他们每天都身处其中。
我们爱上一座城,是因为爱上了那里的一个人
我们怀念一座城,是因为怀念着这里的一群人
一条胡同的因缘,一座城市的生死,一种历史的记忆!
迈克尔·麦尔 Michael Meyer
1995年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首次来到中国,在四川省一座小城市培训英语教师。1997年他搬到北京居住了十年,并在清华大学学习中文。他的文章多次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诸多媒体上发表。迈克尔?麦尔曾获得多个写作奖项,其中包括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纽约市公共图书馆奖(New York Public Library),怀亭奖(Whiting)和洛克菲勒?白拉及尔奖(Rockefeller Bellagio)。他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香港大学教授纪实文学写作。《再会,老北京》是他的及时本书。
及时章 走过大前门 第二章 叫我梅老师 第三章 Mocky与我 第四章 "告别危房" 第五章 寒冬降临 第六章 拆之简史一: 燕都旧迹 第七章 《北京晚报》 第八章 幸福城中好时光 第九章 把感觉留住 第十章 春天 第十一章 拆之简史二: 皇城兴衰 第十二章 "去贫化"的贫民窟 第十三章 抢救老街 第十四章 夏日大回收 第十五章 过去时与将来时 第十六章 拆之简史三: 民国首都的现代化之路 第十七章 朱老师: 树的记忆 第十八章 "他有病了你不给他治,是你的责任" 第十九章 老寡妇的故事 第二十章 拆之简史四:"时代"北京的工业浪潮 第二十一章 回音壁 后记 新北京,新奥运 致谢 译名对照表 参考书目 译后记 一封写给老北京的忧伤情书
很少有作者能够真正活在一部作品里,融入当地的生活,并让这种探究走向深处。两年来,迈克尔·麦尔在北京的胡同里生活、教书;在当今的英语写作圈,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个世界。
——彼得·海斯勒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们愤怒地毁掉自己的文化。从80年代到现在,我们快乐地毁掉自己的文化。
——冯骥才
令人难忘地,麦尔记录了一座城的死去。尽管看起来有些,但这绝不仅仅是北京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我们美国正在经历的问题。
——《纽约时报书评》
有回忆,有历史,有旅行,也有对身体力行的呼吁,这本优美的处女作,表达了作者对老北京的恋慕,也是对一种正在逝去的生活方式的挽歌……对于北京而言,麦尔的这部力作就如同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之于纽约。
——《出版人周刊》
再会,老北京再会,老北京再会,老北京再会,老北京
美国可以建设100座纽约城,但永远也建不了一座北京. 而我们却一步步地破坏它的珍贵,摧残它的美..再会,老北京!
看过之后会有种到今日的立交桥下悼念老北京的冲动,何伟的好朋友果然文风相似,但是这个人因为教书的原因吧,感觉匠气重一点,但是总体还是很不错的
读完了,有点意思。在北京读了几年书,再读这本书,颇能理解作者的心情。作者的经历和生活态度、观察生活的视角都值得自己学习。
小梅太可爱了,喜欢他对老北京胡同里每个人的刻画,也真心感谢这个为我们美好的文化物质遗产操碎心的老外,哎,无奈太多的无形巨手。。。
开始以为是以外国人的眼睛看北京,有点介绍风景和故事的书,结果看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是外国小伙,住在前门胡同里,一起生活,工作,然后看着老北京一点点在“无形巨手”的推动下,一步步走向灭亡。在逝去的“遗体”上建造出,一个有一个同样丑陋的新房子。不知道多少年后,真正的北京会不会仅剩零星,孤零零的院子要不就是破败不堪,要不就是翻新的连亲妈都不认识那种。就说重建的前门大街……只想说:我操,蒙大傻子呢……感谢这个外国小北京的真实记载,让我们感受了一步步被迫的拆!最后看到致谢,都有种想哭的感觉……拜拜吧老北京。不再见……
在6.20到6.23,抽时间看完了,有天晚上看到凌晨3点,拿起来就放不下了,好久没看到这种非虚构佳作了!推荐大家把这本书和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放在一起看,非常精彩。
很难想象一个美国人比大多数中国人还要了解胡同生活和北京的变迁演变,很有营养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强烈推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身处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已经不能发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一个外来的人,遇到文化的冲突,发现的问题和现象,只是陈述事实,不做评论,我觉得大家需要了解一下。但是我更推荐peter的系列。现在发现当当网上的评论越来越少,大家越来越不认真,但是想想我们买书之前应该还是想参考别人的建议吧,所以我把重点的建议写出来,让大家参考,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真正的读书人,并且能够帮助别人,从我做起!
书的写的不错, 本来想送给新加坡朋友的, 就是里面有些粗俗的话语,有涉及政治的,不过北京人自己读还是能了解这城市前世今生。。
网上看到的,和我实际上拿到的,相差很大我很不满意。
梁思成当你建议“新北京”,在北京西郊重建 保护文物古迹奥运会“新北京” 拆 拆掉的不仅是房子 而是北京的文化 北京的历史
无形的巨手一挥,六七十年代我们愤怒地毁掉自己的文化,八十年代起我们快乐地毁掉自己的文化!
喜欢古都,喜欢北京,但愿存留下来的古迹都能完好的保留下去
刚刚拿到书,包装还可以,大概看了下内容,从一个老外的眼中看到的北京的消失其实是对国人的一种警示。消然远去的北京,我们越住越远,其实心底的悲哀无以言表。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还不如一个外国人看北京,爱北京,真让人无地自容!作为千年古都,就这样在几十年间,消失殆尽,让人难过啊!
很少有作者能够真正活在一部作品里,融入当地的生活,并让这种探究走向深处。两年来,迈克尔·麦尔在北京的胡同里生活、教书;在当今的英语写作圈,没有人比他更懂这个世界。
看了作者的《東北遊記》又來看看《再會,老北京》很不錯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对本土中国人来说也有学习作用,我们的社会太浮躁,人群太麻木,没有静下心来看看周围,经济发展不能以内心迷茫麻木为代价
北京人当然要读读北京事儿,还是老外眼中的北京事儿
北京还剩下什么?当年日本占据北平,将北平再改称北京。抗战时期,日本还在构思和设想《北京城市规划图》,按照日本的规划,要完整保留北京老城区四九城不动。提议在北京西郊建设一个新市区,没记错的话,西郊是以公主坟为中心建立新城区,让城市主干道轮辐状排列。至于即今的北京北京城市规划,就不消多言了吧!
作为北京孩子,一直对老北京充满好奇。那是一个从爸爸口中听到的世界。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了解咱首都北京的一些历史,感受祖国的文化底蕴,比较惊讶于在外国友人的笔下对于北京胡同文化的详细描述和对于一座老城历史的热爱,激起自己的爱国情怀
真的很好的书,之前去北京的时候有个路人推荐的,他说虽然老北京的人还在,但是老北京的风貌已经越来越少,多读一些书,多听听老北京的故事。
非常好的一本书。从老外的视角看北京老城区的改造以及北京文化的保护。北京的魂不仅在北京的那些老建筑上,更在祖祖辈辈生活在北京的北京人里。拆迁破坏的不仅仅是北京的面貌,更重要的是把北京人都拆没了。
很喜欢。不仅写到北京的拆迁,也有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文中很多语句应该属于今天的敏感句,但还是出版了。作者很会写作,每一节有条不紊,现象、本质、比较、分析,都是生动地道来,非常吸引人。而几乎所有的节末结尾句段都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很多的思考空间。译文纪实系列里,这本书相当有分量的。
作者在北京的胡同中不是作为一个短期的旅游者,而是完全地融入当地的生活捕捉其中的每一处细节。他发现了我们生活中最柔软、最易被忽视的部分,而这些部分恰恰是经过改造后的城区最缺失的。因此胡同中的居民显得那么有人情味、细腻和温存。这正是文学所要求的“身在其中,不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