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战争期间(1941—1945),数百万苏联儿童死亡,本书是幸存者的口述实录。战争发生时,他们只是2—12岁的孩子。这本书就是孩子们眼中对战争的真实再现。 这是孩子们讲述的战争,不是战士,不是政治家,不是历史学家讲述的战争。孩子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在他们眼中,战争有不一样的面孔…… 这本书比《我是女人,也是女兵》中女性视角记录的战争更加惊人。
本书为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中文版首度正版引进,根据作者修订的完整版翻译。
“他害怕回头看一眼……”001
“我的及时支,也是一支香烟……”004
“奶奶在祈祷……她祈祷我的灵魂能回来……”009
“他们全身粉红地躺在木炭上面……”011
“可我还是想妈妈……”016
“这么漂亮的德国玩具……”021
“一把盐……这是我们家留下来的全部……”027
“我吻过课本上的所有人像……”031
“我用双手收集起它们……它们雪白雪白的……”034
“我想活下去!我想活下去!”037
“我透过扣眼儿往外偷看……”039
“我只听到妈妈的喊叫声……”043
“我们在演奏,战士们却在哭泣……”047
“死去的人们躺在墓地……仿佛又被打死了一次……”050
“当我明白这个人是父亲……我的膝盖颤抖不停……”052
“闭上眼睛,儿子……不要看……”056
“弟弟哭了,因为爸爸在的时候,还没有他……”060
“及时个来的就是这个小姑娘……”062
“我——是你的妈妈……”065
“可以舔舔吗?”067
“还有半勺白糖。”069
“房子,别着火!房子,别着火!”074
“她穿着白大褂,就像妈妈……”077
“阿姨,请您把我也抱到腿上吧……”080
“她开始轻轻摇晃,像摇晃布娃娃……”082
“已经给我买了识字课本……”085
“既不是未婚夫,又不是士兵……”096
“哪怕是留下一个儿子也好啊……”098
“他在用袖子擦着眼泪……”101
“它吊在绳子上,就像个小孩儿……”104
“现在你们就是我的孩子……”107
“我们亲吻了她们的手……”109
“我用一双小女孩的眼睛看着他们……”112
“我们的妈妈没有笑过……”114
“我不习惯自己的名字……”116
“他的军便服湿漉漉的……”118
“好像是她为他救出了女儿……”121
“他们轮流把我抱到手上……从头到脚地
拍打我……”125
“为什么我这么小?”129
“人的气味会把它们吸引过来……”131
“为什么他们朝脸上开枪?我的妈妈这么漂亮……”133
“你求我,让我开枪打死你……”139
“我头上连块三角巾都没有……”144
“大街上没有可以玩耍的伙伴……”148
“我深夜打开窗子……把纸条交给风……”151
“挖掘一下这里吧……”158
“人们把爷爷埋在了窗户下面……”161
“他们还用铁锹拍打了一阵,好让它看起来
漂亮一些。”163
“我给自己买了条带蝴蝶结的连衣裙……”166
“他怎么会死呢,今天没开枪啊?”170
“因为我们——是小女孩,而他——是小男孩……”177
“如果和德国男孩子玩,你就不是我的哥们……”181
“我们甚至都忘了这个词……”188
“你们都该去前线,却在这儿爱我妈妈……”195
“,他们大声叫喊着自己的名字……”202
“我们四个人都套在这个小雪橇上……”204
“这两个小男孩变得很轻,像麻雀一样……”208
“我很害羞,因为我穿的是小女孩的皮鞋……”211
“我喊啊,喊啊……不能停下来……”217
“所有孩子都手拉着手……”220
“我们甚至不知道怎么埋葬死人,而此刻不知怎么
就想起来了……”223
“他收集到篮子里……”225
“他们把小猫从家里带了出来……”228
“你要记住:马利乌波里市,帕尔科瓦亚街6号……”231
“我听见,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233
“我跟着姐姐、上士薇拉 列契金娜上了前线……”237
“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239
“白衬衫在黑暗中远远地发着光……”244
“妈妈倒在我刚刚擦洗过的干净地板上……”247
“上帝是不是看到了这些?他是怎么想的……”251
“这世间——让人百看不厌……”253
“他们带回来又细又长的糖果,像铅笔一样……”259
“箱子大小正好和他差不多……”261
“我怕做这样的梦……”263
“我希望妈妈就我一个孩子,只宠爱我……”265
“他们没有沉下去,像皮球一样……”268
“我记得蔚蓝蔚蓝的天空……我们的飞机在天上飞过……”273
“像熟透的南瓜……”276
“我们吃了……公园……”280
“谁要哭,就开枪打死谁……”284
“妈妈和爸爸——金子般的词语……”286
“把她一块块地叼了回来……”289
“我们家正好孵出一窝小鸡……我怕它们被弄死……292
“梅花国王,方块国王……”293
“一张大全家福……”299
“哪怕我往你们口袋里塞个小白面包也好啊……”301
“妈妈清洗伤口……”303
“他送给我一顶有红带子的平顶羊皮帽……”306
“我冲着天空开枪……”311
“是妈妈抱着我上了一年级……”313
“小狗,可爱的小狗,请原谅……”316
“她跑向一边,喊叫着:‘这不是我的女儿!
不是我的!’”321
“难道我们是孩子?我们是男人和女人……”323
“请别把爸爸的西服给陌生的叔叔穿……”325
“我在深夜哭泣:我快乐的妈妈在哪里?”327
“他不让我飞走……”329
“大家都想亲吻一下‘胜利’这个词……”332
“我穿着父亲的军便装改成的衬衫……”334
“我用红色的石竹花装饰它……”336
“我永远等待着我们的爸爸……一生都在等……”340
“在天之涯……在海之角……”342
权作结束语353
人们转动着无线电收音机。期待着听到斯大林的讲话。人们需要听到他的声音。但是斯大林没有讲话。后来发表讲话的是莫洛托夫……大家都收听了。莫洛托夫说:“战争爆发了。”可还是没有人相信。斯大林在哪里?
许多飞机飞临到城市上空……几十架陌生的飞机。机身上有十字。它们遮蔽了整个天空,遮住了太阳。简直恐怖极了!!它们投掷下炸弹……传来连续不断的爆炸声。碎裂声。这一切都像是发生在睡梦里。那么不真实。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清楚记得自己的感觉。自己的恐惧感,快速爬遍了全身。爬遍了所有话语。爬遍了所有念头。我们从家里冲出来,在街道上乱跑……我似乎觉得,整个城市已经不复存在,变成了一片废墟。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有人说:应该往墓地跑,因为他们不会轰炸坟场。为什么还要再轰炸死人呢?在我们地区有一个面积很大的犹太人墓地,长满了古老的大树。于是,所有人都奔向了那里,在那儿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搂抱着石头,隐藏在石板后面。
在墓地我和妈妈一直坐到了深夜。周围没有一个人说出“战争”这个词,我听见的是另外一个词——“挑衅”。大家都在重复这个词。人们都是这么交谈的:什么我们的军队马上就要还击了。什么斯大林已经下达命令了。大家对此都深信不疑。
但是,整个晚上明斯克郊区工厂的汽笛声都低沉地响个不停……
及时批死者……
及时个死的……我看到的是一匹被打死的马……紧接着……是一个被打死的女人……这让我很震惊。我一直以为,在战争中只有男人会被打死。
早晨,我醒了……想起床,然后才想起来——发生战争了,我又闭上眼睛……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街道上停止了射击。突然变得死寂。好几天都一片寂静。后来,突然有了动静……有人在走动,比方说,一个雪白的人,从皮鞋到头发全身上下都是白色的。整个人都沾满了面粉。他肩膀上扛着一个白色口袋。另一个人在奔跑……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些罐头,他的怀里也抱着一堆罐头。还有糖果……几盒香烟……有人端着一帽子白砂糖……有人抱着一饭锅白砂糖……真是无法描述!一个人拖着一卷子布料,另一个人全身缠满了蓝色印花布。还有一身红色的……非常可笑,但是没有一个人笑。这是产品仓库被轰炸了。一家大商店就离我们家不远……人们都跑去了,选购那些剩下来的东西。在糖厂有几个人淹死在了盛满糖浆的大桶里。太可怕了!整个城市都在嗑瓜子。人们不知在哪里找到了一个存放瓜子的仓库。一个女人从我眼前跑过,冲向商店……她手里什么也没拿:没有口袋,也没有网兜儿——她脱下了自己的衬裙。紧身裤。用它们满满地装了荞麦米。拖走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一言不发。没有人交谈……
当我把妈妈招呼来的时候,只剩下芥末了,黄瓶子装的芥末。“什么也别拿。”——妈妈要求我。稍晚些时候,她承认,她感到很羞愧,因为她一生都是按另外的方式教育我的。甚至当我们忍饥挨饿时,都会回想起这些日子,不管怎么说,我们都不会为此感到惋惜。我的妈妈就是这样!
沿着整个城市……沿着我们的大街小巷,德国士兵们平静地散步。他们把一切都拍摄下来。他们大笑着。在战前,我们在学校里喜欢玩一个游戏,我们画德国大兵。画中的他们都长着巨大的牙齿。长着满嘴獠牙。而如今他们就在我们眼前走来走去……年轻,英俊……他们都带着好看的手雷,塞在结实的长筒靴的靴筒里。他们吹着口琴。甚至和我们的漂亮姑娘开着玩笑……
一个上了年岁的德国人拖着一只装什么的箱子。箱子很沉重。他招呼我过去,示意我:请帮下忙。箱子上有两个把手,我和他一人抓住一个把手,抬着走。当我们抬到目的地,德国人拍了拍我的肩膀,从衣袋里掏出一盒香烟。给你,他说,这是报酬。
我回到家。坐在厨房里,忍不住抽了起来。甚至都没有听到屋门开了,妈妈走了进来:
“你在抽烟?”
“嗯……嗯哼……”
“香烟是谁的?”
“德国人的。”
“你在抽烟,抽的还是敌人的烟。这是背叛祖国。”
这是我抽的及时支香烟,也是一支。
我不想……我不想再重复“战争”这个词……
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我们这里。7月9日,才过了几个星期,我记得,为争夺我们的地区中心塞诺市就展开了激战。出现了许多难民,那么多啊,人们都没有地方安置,房子不够用。比如说,我们家,就安置了六个带着孩子的家庭。每一家都是这样。
首先涌来的是人潮,然后转移的是牲畜。这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简直太可怕了。恐怖的画面。离我们最近的车站——博格丹车站,现在还有这个车站,位于奥尔沙和列佩里之间。往这里,往这个方向转移的牛羊,不仅是来自我们的农委,而是来自整个维捷布斯克州。夏天的天气炎热,大群的牲畜:奶牛,山羊,猪,小牛。马群是分开来驱赶的。那些驱赶牲口的人,简直累极了,对他们来说,牲畜怎么样都无所谓了……那些饥饿的奶牛,冲进院子,要是不驱赶它们,会一直涌到台阶上。路上给它们挤奶,挤到地上……特别是猪,它们忍受不了炎热和漫长的道路。走着走着,就倒在了地上。因为天气炎热,这些死尸在膨胀,简直太吓人了,我甚至晚上都不敢走出家门。到处躺着死去的马……羊……牛……人们来不及掩埋它们的尸体,每天都因为炎热而腐烂膨胀……不断涨大……像被吹得鼓鼓的……
那些农民,他们知道养大一头牛需要付出多少劳动。需要多长时间。他们看着,哭,就像死去的是亲人。这不是草木,倒下了,不出声,这是活物,它们叫唤着,呻吟着。痛苦地死去。
我记得爷爷说过的话:“哎,这些无辜的牲畜,它们为什么要死?它们甚至都不会说些什么。”爷爷在我们家是最有学问的,他经常在晚上读书。
我的大姐战前在区党委工作,她被留下来做地下工作。她从地区党委图书馆带回来许多书,画像,红五星。我们把这些东西都埋藏在园子里的苹果树下。还有她的党证。我们是在深夜挖坑掩埋的,可我有一种感觉,红色,鲜红的颜色,埋在地下也会看得见。
德国人是怎么到来的,不知为什么,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他们早就在这里了,驱赶着我们,整个村子的人。用机枪在前面押解着,讯问:游击队员在哪里,去过谁家?大家都不说话。于是,他们就找出三分之一的人,带走枪杀了。枪杀了六个人:两个男人 ,两个妇女和两个少年。然后,他们就走了。这天晚上下了大雪……新年快到了……在这场新雪下面躺着打死的人。没有人给他们下葬,没有人给他们打棺材。男人藏到了森林里。老年妇女点起木头,想让上冻的土地化开些,好挖掘坟墓。她们用铁锹在封冻的土地上敲打了很久……
很快德国人就又回来了……才过了几天……他们召集起所有的孩子,一共有13个人,让站在他们队伍的前面——他们害怕游击队的地雷。我们走在前面,他们跟在我们的后面。如果需要的话,譬如,他们安营或打水的时候,会首先把我们下到井里去。就这样我们走了15公里。男孩子们不是太害怕,女孩们边走边哭。敌人跟在我们后面,坐在车上……你不能跑……我记得,我们是光着脚走路,而那时春天刚刚来临。战争最初的那些日子……
我想忘记……想忘记这些……
德国鬼子一家一家地搜查……把那些有孩子参加游击队的家庭集合起来……在村子中间砍掉了他们的脑袋……有一家一个人也没找到,他们就逮住了他家的猫,吊死了。它吊在绳子上,就像个小孩儿……
我想忘记这一切……
那么近距离地看见了及时个德国人……高高的个头儿,蓝色的眼睛。我非常吃惊:“这么漂亮的一个人,却在杀人。”也许,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我对战争最初的印象……
敌人把我们驱赶到队长家的房子前……整个村子的人……天气温暖,草也晒得暖和。有人站着,有人坐着。女人们蒙着白色的头巾,孩子们光着脚丫。把我们赶到的这个地方,经常搞一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大家唱歌。举行收割仪式,收割完庄稼的庆祝仪式。也是这样——有的人坐着,有的人站着。在这里还举行群众集会。
现在……没有一个人哭泣……没有一个人说话……当时,这种情形让我很惊讶。我从书里读到过,人们痛哭,叫喊,在临近死亡之前——我不记得人们掉过一滴泪。甚至一点点泪星儿……如今,当我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也许,在那一刻我聋了,什么也没有听到?为什么没有人哭泣流泪呢?
孩子们单独围拢成一群,尽管谁也没有把我们同成年人分离开来。不知为什么,我们的母亲都没有把我们拉到自己身边。为什么?直到如今我也不明白。以前我们男孩通常很少和小女孩交朋友,都这样以为——对她们只能是揍一顿,或揪揪她们的小辫子。而此时,我们却都紧紧挤在了一起。您知道吗,甚至家里养的狗都一声也不叫唤。
在距离我们几步远的地方竖起了一挺机关枪,在它旁边坐着两个党卫军士兵,他们平静地不知交谈着什么,开着玩笑,甚至还笑了。
我清楚地记住了这些细节……
一个年轻军官走过来。一名翻译官把他的话翻译出来:“军官先生命令大家说出与游击队保持联系的人员名字。你们要是不说,就全部枪毙。”
人们像从前那样,还是那样继续坐着或站着。
“给你们三分钟时间——不说就打死你们,”翻译官说,举起三根手指头。
现在,我一直在盯着他的手。
“还有两分钟——不说就打死你们……”
我们大家挤得更紧了,有人说了些什么,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手势,眼神儿。比如我,清楚地感觉到,他们会打死我们,我们再也活不了了。
“一分钟,你们就要完蛋了……”
我看见,一个士兵拉开枪栓,装好子弹夹,端起了机枪。离有的人两米,离有的人10米……
站在人群最前面的,共有14个人。发给了他们铁锹,命令他们挖坑。把我们赶得近了些,看着他们挖坑……他们挖掘得很快,很快。尘土飞扬。我记得,坑很大,很深,有一个大人的身高那么深。就在房子前,地基下,人们挖了几个这样的大坑。
他们每次开枪打死三个人。让站在大坑边——直接开枪。其他的人就这样看着……我不记得,是父母和孩子们告别,还是孩子们和父母告别。一位母亲掀起裙子下摆,蒙上了女儿的眼睛。但是,即便是很小的孩子也没有哭泣……
杀死了14个人。人们开始埋坑。而我们又站着,看着,他们怎么填土,怎么用皮靴上去踩踏。他们还用铁锹在土堆上拍打了一会儿,好让它们漂亮一些。整齐一些。您知道吗,他们甚至把边角也切割好,清理干净了。其中一个上了年纪的德国人用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就像是刚刚在田间劳动了一样。一只小狗跑到了他的跟前……谁也不知道它是从哪里跑来的,是谁家的小狗。他抚摸着它……
过了20天,才允许人们挖出死者。弄回家,安葬。只是到了这时候,女人们才叫喊起来,整个村子都在哭诉。哭悼死去的人。
有许多次,我拿起画笔。我想画下这些……可是,画出的却是一些别的东西:村庄,花草……
是从另一本书上看到有人对这本书的议论才来看的,我赞叹作者的勇气和胆识,还有他所表现出的战争,是非常令人惊讶的。永远不要忘记和平!
战争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记得很清楚的一句话是:我今年五十多岁了,但我还是想妈妈。瞬间要泪奔。这本书不论纸质还是内容都值得购买。
年纪幼小的孩子们的记忆,比那些十来岁的孩子的回忆更触动我。唉,他们都经历了怎样的恐怖与折磨啊……战争太可怕了。
很震撼,希望孩子看了受益,了解下战争下人们的生活,珍惜今天的生活
让人非常悲伤,感动,通过孩子的角度,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
战争的后遗症:害怕成年男人一辈子都不敢恋爱结婚,听见“德国人”三个字就会立刻安静下来的鸡,不想回家因为不想接受妈妈已经死去的事实,不怕死人反而只怕活着的德国人……书里还有一些另外的故事,饥荒里自己都吃不饱还是分了食物给德国战俘的妈妈,收留了白俄的难民,不想连累他们于是主动去了集中营的犹太老人,教育孩子“德国和俄罗斯的孩子都是好孩子”的父母……也许荒谬,战争与爱总是相扶相生。
女儿很喜欢的书,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对女性身心的残害,和平时代的孩子看着很震惊。
故事是独立成章的,以孩子的角度看待战争,有种很特别的震撼
通过孩子们的感受,写出了战争对大家的伤害,尤其是孩子们好可怜
以孩子的视角,描写战争,平淡无奇的语言却让人难过
感动到流泪!真的是恨战争,恨给那些家庭孩子带来巨大伤害的战争。和叙利亚难民那样……
我想你妈妈,这本书让我们更加体会战争的残酷,孩子们不得不生活在战乱中,让人心疼,也更让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和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
看到书中的一句话,我已经五十一岁了,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我还是想妈妈,直击人心,战争是无情的
值得一看,内容很好,了解到战争带给孩子们的影响。
从孩子的眼睛认识了世界,认识的战争的惨痛,很庆幸的是那些孩子们都长大成才了。珍惜和平时期的安定生活。
如果我们为了所有人类的幸福而要让一个无辜的孩子留下哪怕一滴眼泪。这一滴泪水不能宣告任何的进步,任何一场革命,甚至于一次战争的无罪,它们永远抵不上一滴眼泪。
写了苏联卫国战争孩子的眼中战争是什么?非常感人引人入胜,一口气读完睡觉晚上做了一个晚上的噩梦。
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之作品,当然不错,可是,包装也令人失望。塑料袋都破了,里面书更是惨不忍睹(哭)(?;︵;`)
苏联卫国战争幸存儿童口述实录,从孩子的视角来展现这场战争的野蛮杀戮、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这种口述史的形式或许是最恰当的。因为仅仅是朴素地呈现整个事实,就足以震撼人心,作为最后的证人,他们所拥有的,是被战争摧毁的童年、被战争阴影纠缠的一生,以及面对整个世界突然坍塌、在满目疮痍中身心艰难的重建。诚如老陀所说,任何的革命与战争,都抵不上无辜孩子的泪水。
这个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故事,都是经历过战争的孩子们长大后回忆的。文字描述并不悲伤,只是能从平淡的话语中看到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
这本书的作者很有名,写的题材都是与战争有关,这本书在晚上看比较的有些压抑,所以只能在白天看~哈哈,还没有看完,争取早日看完,不过作者写的一些章节都是非常的让人感触很多,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这是本口述文章的集合,通过当年小孩子的视野和记忆,讲述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文章比较口语化,故事性强,简明易懂。讲述的多为部分细节,没有作者添加的带个人色彩的长篇大论的战争描述,是真实的发声。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很快,阿富汗各派游击队逐渐结成联盟,同入侵者和阿富汗政府军展开了游击战争。本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是20世纪纪实文学经典作品。
赶在下架书真正断货前购入,塑胶纸包装相当严密,全新无污迹。2015年诺奖得主作品,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观照战争的黑暗和探索人性的极限边缘,是个勇敢的作家。
上周三晚上,女儿边洗脚边读201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经典作《我还是想你,妈妈》。这样的纪实文学作品女儿第一次读到,很震撼,说没想到还有这样体裁的文学作品,作者真的去调查并记录下来,书中的孩子现在很多都八、九十岁了。她也思考了很多,第二天早晨在车上激情满怀地给童鞋老朱介绍了这本书。说自己虽然两个晚上只看了三分之一,但大体还是有了一些了解。比如前苏联遭遇的战争与中国不一样,日本兵到南京烧杀抢掠,强奸女性无恶不作。《我》书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提到妈妈被德国人强奸,但德国人有很多其他形式的残忍作为。还有,《我》书里…
呗诺贝尔吸引的,在微博看到有人推荐就来了,这年头书真的好贵啊,买完书就要吃土了,还没看呢,有机会看看,原谅一个爱买书的人,实在是抵抗不了诱惑,感觉应该还不错把
战争发生时,他们只是2—12岁的孩子。这本书就是孩子们眼中对战争的真实再现。 这是孩子们讲述的战争,不是战士,不是政治家,不是历史学家讲述的战争。孩子是战争最公正,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在他们眼中,战争有不一样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