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万千心理·变态心理学:整合之道(第七版)图书
人气:89

万千心理·变态心理学:整合之道(第七版)

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美国心理科学联合会终身成就奖得主戴维?巴洛作品;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美逾700所大学的本科教材;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铭怡与美籍学者王爱民共同审校并作序推荐。
  • 所属分类:图书 >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 作者:(美)[戴维·H.巴洛]([David] H. [Barlow]),(美)[V.马克·杜兰德];[黄峥],[高隽],[张婧华] 等译
  • 产品参数:
  • 丛书名:--
  • 国际刊号:9787518412327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5
  • 印刷时间:2017-05-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页数:708
  • 纸张:胶版纸
  • 包装:平装-胶订
  • 套装:

内容简介

两位作者身为享誉世界的心理学领军人物和学术,以本书开创了“整合”及“多维”视角,引领了近二十年来变态心理学教科书的论述方向。他们以自身强大的科研经历和di一手的临床经验为依托,整理了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据,来展示遗传、行为、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各类因素之间的复杂的交互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类异常精神状态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本书前4章介绍了人们对异常心理现象曲折的认识过程,异常心理现象背后的各大影响因素以及应如何看待它们、心理现象正常和异常的评估手段以及DSM诊断标准的进步与局限、阅读和理解研究结论的正确方法等重要常识问题。

第5章至第15章,详细介绍了焦虑、创伤应激、强迫、躯体症状、分离、抑郁、躁狂、自杀、暴食、厌食、睡眠、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性功能、性欲倒错、性别焦虑、吸毒、酗酒、抽烟成瘾、赌博成瘾、各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谱系、注意力缺陷及多动、自闭症谱系、智力残疾、谵妄以及各种神经认知障碍等诊断的症状、DSM-5判断标准、流行病学数据、病因和治疗手段等内容,并辅以案例描述、阶段测验、延伸阅读、DSM探讨、全章小结以及图文汇总,便于理解、加强记忆。

第16章介绍了在美国法律框架下,精神卫生相关问题的变迁与现状,可供我国读者借鉴。

文后还附有全书重点术语中英文对照,并提供相应页码,方便读者查找、回看,以及DSM-5的诊断分类细目,为广大读者参考、备用。

编辑推荐

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人类精神现象,背后的故事都在这里:焦虑、创伤、强迫、人格解体、失忆、抑郁、躁狂、暴食、厌食、梦游、性欲倒错、性别焦虑、酗酒、吸毒、嗜赌、偏执、自恋、反社会、精神分裂症、自闭、智力残疾……覆盖,由浅入深。

本书不仅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心理学系采用,同时还是全美超过700所大学的心理学教科书,累计销量超80万册。作者David Barlow不仅承担了DSM-IV的审定工作,同时也是DSM-5的审定顾问,是当之无愧的心理学界领军人物之一;而作者V Mark. Durand则是全世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先锋研究者之一。

两位作者强强联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将人类精神世界的神秘之处条分缕析地加以解说。他们在本书版中开创了“整合之道”视角,将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心理社会因素相结合,为各种各样的特殊精神现象提供了深刻而简洁的解释,并引发了全世界变态心理学写作思路的变革,推动了整个变态心理界的科学认识向大众普及。

本书作者以其深厚的学养,一边介绍了大量纷繁复杂的症状和数据,一边运用平实生动的叙述澄清其背后的原理,不仅让具备心理学或精神医学基础的读者能够豁然开朗,对非专业的普通读者来说,也同样引人入胜。

本书的翻译团队由中美两组人员合作构成,并由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王爱民教授和北京大学的钱铭怡教授共同审校定稿。译文前后共经7轮编校工作,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了科学类翻译作品中常见的刻板和造作,阅读起来格外自然、流畅。

总之,无论是用于学习、考试、研究入门、案头参考,或者只是对人类异常心理感到好奇,本书都是不容错过的经典佳作。

欢迎加入“万千心理”教学支持计划!

“万千心理”经典外版教材系列:

万千心理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3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5所中国重点高校的19位著名心理学教授审定并推荐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心理学领域的现象级著作!

万千心理 人格心理学(第九版):畅销的人格心理学全新改版升级!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潜心翻译之作!看6大理论流派如何解读人类的人格!探26个研究主题如何科学剖析人格的众多侧面!测13个科学的人格测验,发现你未曾了解的自己!

万千心理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九版):畅销发展心理学著作全新改版!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教材之一;北师大儿童心理专家邹泓教授翻译并诚意推荐;用科学的视角了解儿童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全貌!

万千心理 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世界的认知神经科学教材,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经典力作,第三版强势推出,国内著名认知神经科研团队倾心翻译。

万千心理 变态心理学:整合之道(第七版,DSM-5定版):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美国心理科学联合会终身成就奖得主戴维•巴洛作品;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美逾700所大学的本科教材; 北京大学教授钱铭怡与美籍学者王爱民共同审校并作序推荐。

万千心理 认知心理学——心智、研究与你的生活(第三版):美国极受欢迎的认知心理学教材!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推荐教材!

万千心理 生理心理学(第九版):走进行为神经科学的世界!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领衔翻译并推荐的经典教材。卡尔森博士为你呈现前沿、生动有趣、叫人想一口气读完的硬科学!

万千心理 教育心理学(第十版):“教育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指定外版教材,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Anita Woolfolk代表作。

目录

第1章历史中的异常行为

了解心理病理学

超自然传统

生物学传统

心理学传统

现状:科学方法与整合路径

本章小结

第2章心理病理学的整合视角

单维度模型与多维度模型

遗传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

神经科学及其对心理病理学的影响

行为与认知科学

情绪

文化、社会和人际因素

毕生发展

结论

本章小结

第3章临床评估和诊断

心理障碍的评估

心理障碍的诊断

本章小结

第4章研究方法

检查异常行为

研究方法的类型

基因以及跨时间和跨文化的行为

本章小结

第5章焦虑、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以及强迫性冲动和相关障碍

焦虑障碍的复杂性

焦虑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和广场恐怖症

特定恐怖症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

创伤和应激相关障碍

强迫性及相关障碍

强迫性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

其他强迫性及相关障碍

本章小结

第6章躯体症状及其相关障碍与分离性障碍

躯体症状及其相关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

疾病焦虑障碍

影响身体状况的心理因素

转换性障碍(功能性神经症状障碍)

分离性障碍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性障碍

分离性遗忘

分离性身份障碍

本章小结

第7章心境障碍与自

在线预览

科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领域,但时常会有一些新发现颠覆我们以往的思维方式。比方说,进化生物学家曾经长期坚信进化是逐渐积累的结果,而新的证据却显示,进化源自生物应对和适应突如其来的环境大灾变(例如小行星撞地球)。又比方说,发现地壳板块也对地质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长久以来,心理病理学这门科学一直处在碎片化的困境中。心理病理学家们针对现象背后的心理、生物和社会因素,各自为政地进行研究和解释。这种工作方式的弊端,在大众媒体将某个最近发现的基因、某项生理层面的失调或某些童年经历作为心理障碍的“根源”的那些报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这种彼此割裂的思维方式,也主导着不少心理病理学教科书有关病因与治疗的阐述。这些教科书的作者常常在某一章中写道,“精神分析理论对此提出……”“生物学理论对此认为……”等,或是在下一部分又写“针对这种障碍,精神分析治疗会……”“认知行为治疗则会……”,以及“生物学治疗将会……”,等等。

因此,从本书及时版开始,我们就试图做好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我们认为,心理病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向广大学者提出了从孤立主义向整合之道转轨的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尽可能简明清晰而富有说服力的方式,来解释众多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之间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近来,心理病理学知识的爆发式增长,肯定了这种思考方式是我们正确理解心理病理现象可行的路径。让我们简单举两个例子。在第2章中,我们介绍了一项研究。该项研究表明,应激生活事件可能引发抑郁,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反应。某些个体身上携带着能够影响脑神经元突触内血清素的特定基因,而应激则容易触发此类个体患上抑郁。与此类似,我们在第9章中也提到了社会排斥所带来的痛苦,其背后的脑神经机制与生理痛苦一模一样。而且,我们在撰写本书中所有与遗传有关的部分时,格外突出了基因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谈到了最近从行为遗传学前沿成果获得的一些启发——传统上试图将心理障碍诊断分类建立在坚不可摧的遗传基础之上的目标,已经变得漏洞百出,不切实际了。有关近年来逐步兴起的表观遗传学(即环境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包括一些极端环境因素压倒遗传作用的新近研究结果,也纳入了本书的叙述之中。那些有助于阐明表观遗传学内在机制,或者说,有助于帮助读者理解环境影响如何调节基因表达的具体过程的研究,书中都进行了细致的介绍。

上面提到的众多研究结果都确证了本书所采取的“整合之道”:心理障碍并不单单出自基因或环境因素,而是源于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我们现在已经明白,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影响着神经递质的功能,甚至是基因的表达。同样,我们不能将生物和社会因素弃之不顾,去研究心理和心理病理学表现背后的行为、认知和情绪机制。我们为心理障碍选择了一种更易于理解的阐述,它能够地反映出临床科学目前的现实。作为同行,你也许已经知道我们对某些障碍了解的多,而对另一些障碍了解的少。我们在书中,尽力向每一位学生呈现浩瀚无垠的心理病理学领域中我们已经走过的那一小段路程,并展望着复杂而广阔的前方。我们衷心希望,你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受到我们传递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精神世界的兴奋。

整合之道

如前所述,本书及时版引领了一大批变态心理学教科书全新的写作方向,许多此类教材都跟随我们采取了整合或者说多维度的视角。我们整理了大量研究证据,来向读者说明生物和行为之间彼此影响的关系,以及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生物状态的作用;书中所举的这些例子吸引了广大学生的普遍关注。比方说,我们讨论了遗传因素对离婚的影响,早期的社会和行为体验对发展中的脑功能和结构的意义,社交网络与感冒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社会疗法对癌症患者的效果。而在内隐记忆和盲视等现象背后,可能存在某种分离体验,有关的心理学研究由此确认了潜意识的存在(但与弗洛伊德所指的充满激烈冲突的意识领域不太一样)。我们还为读者呈现了心理社会治疗影响神经递质分泌以及脑功能的新证据。另外,我们将经常被忽视的情绪理论纳入了心理病理学的讨论之中,比方说愤怒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我们将情绪研究的成果细心提取出来,与行为、生物、认知、社会等因素融会贯通,织成了这一张心理病理学的全景图。

毕生发展的影响

当代变态心理学领域里的任何一种视角都无法忽视毕生发展因素的重要性。我们重点强调了那些调控着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基因表达的发展时段。尽管我们用单独的一章(第14章)讲解了神经发育障碍,但发展的重要性贯穿着本书的叙述。比方说,在焦虑、创伤与应激相关障碍、强迫冲动及相关障碍等章节,我们比较了童年期和老年期的焦虑。这种内容上的系统组织大部分时候与DSM-5保持了一致,以便读者按照童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的顺序更好地理解每一种障碍。我们还在探讨每一种障碍时特地涉及了发展的视角,并呈现了具体的发展因素如何影响发病与治疗的有关证据。

研究—实践者取向

我们在书中花了一些篇幅来介绍研究—实践者取向,它对于心理病理学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可行性的理想发展模式。与大多数同行一样,我们认为这并不仅仅是一个如何将科学发现应用于心理病理学的简单问题。在本书中,我们展现了每一位临床医生可以怎样凭借敏锐而系统的临床观察、对患者个案的功能分析以及在临床环境中对一系列病例的总结归纳,来为科学知识的积累做出自己的宝贵贡献。比方说,我们介绍了源自早期精神分析理论家的分离现象记录,这些重要的信息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又比方说,我们还谈到了研究—实践者所运用的正式方法。经由这类方法,研究—实践者能够顺利地将抽象的研究设计落实为具体的研究程序。

真实的临床病例

我们引用了大量的临床病例,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病理学中有关心理障碍成因与治疗的科学发现。我们两位作者都具有长年活跃在临床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书中95%的病例出自我们两人案头的文件夹。这些病例,为我们所要介绍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巧妙的注解与索引。本书中大部分章,都是从一份病例描述开始的,而大多数有关理论与研究的讨论,最终也以这些病例的真实情况来收尾。

各类障碍的细节

我们用了共11章的篇幅来涵盖主要的心理障碍诊断分类,内容涉及三方面:临床描述、病因、治疗与预后情况。我们在书中强调了病例个案和DSM-5的诊断标准,同时也将患病率、发病率、性别比例、起病年龄以及一般病程等各项统计数据纳入叙述之中。由于我们两人中的Barlow博士担任了DSM-5编写委员会的顾问,本书得以将DSM-5的诸项修改背后的原因及争论呈现在读者面前。总体来说,针对每一种具体的心理障碍,我们的探讨都涉及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维度。,在每种障碍的治疗与预后部分,我们都提供了有关临床实践的客观情况。

治疗

本书前六版一路走来,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革新之处在于,将与治疗有关的内容与相应的障碍放在一起,而不是和其他既有的变态心理学教科书一样单立一章。这种写作思路,顺应了心理社会疗法及药物疗法逐渐细分的大趋势,充分满足了老师和学生们的需求。在第七版中,我们延续了这种整合的传统并进一步完善。

法律与伦理问题

在一章中,我们整理了这本教材中涉及的诸多问题,呈现了许多与法律、伦理以及心理卫生服务密切相关的病例个案。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向各位读者介绍这一领域内的历史变迁,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社会文化准则如何深深地影响了法律和伦理规范。

多样性

文化和性别因素也应当纳入心理病理学的全盘考虑之中。我们在本书中讲解了当前学术界对于心理障碍中的哪些维度具有文化特异性或普遍性,以及性别角色仍有待厘清的强大影响的主流看法。举例来说,我们探讨了抑郁中的性别比例失衡,惊恐障碍在各种亚洲文化环境中的不同表现,进食障碍背后多样化的伦理规条,各个地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特定方法,以及男孩和女孩中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诊断率的显著差异,等等。随着这些命题逐渐成为研究中的标准课题,变态心理学的知识积累也在不断细化和深化。例如,为什么某些障碍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而另一些障碍主要出现在男性身上呢?为什么这种性别比例的差异有时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会发生改变呢?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性别与文化因素在心理病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牢牢地把握住科学的脉络。

DSM-Ⅳ、DSM-Ⅳ-TR与DSM-5

关于DSM-5修订过程中涉及的政治与科学考虑,人们已经发表了许多意见,自然,我们也有我们的看法。心理学家们大多十分关切DSM-5即将呈现的“划界”方式或者说分类标准——无论好坏——及其背后的理由,因为在之前的各版DSM中,科学发现有时会让位于个人意见。但是,就DSM-Ⅳ和DSM-5而言,许多专业判断上的偏差都被远远抛在脑后,因为编写委员会执着于抓住研究数据展开无止尽的争论。(本书作者之一Barlow博士是编写委员会成员之一DSM-Ⅳ,并且担任了DSM-5编写委员会的顾问。)这些激烈的讨论中包括了整合的视角、对既有数据的再次分析以及来自前沿探索的新数据,而从中衍生的新信息,足以填满任何一本心理病理学专业期刊一整年的版面。从学术角度出发,这一过程虽然让人筋疲力尽,但却给人带来了许多启发。因此,本书中介绍了多项与命名有关的争论,以及最近的一些新进展。比方说,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分歧意见,我们还围绕DSM-5中新确立的诊断分类——经前躁郁障碍,以及最终未被纳入诊断标准的混合型焦虑抑郁,收集并更新了有关的研究数据和学术讨论。通过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确立诊断分类的机制,以及其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和推理过程。除此以外,我们还探讨了在疾病分类学领域里分类法和维度法之间的长期斗争。我们介绍了编写委员会为适应研究结果而做出的妥协,例如为何没有在DSM-5中对人格障碍适用维度法,以及这样的提案如何在一分钟被否决,又怎样被纳入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章节——哪怕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此类障碍中运用维度法比分类法更恰当。

预防

当我们审慎地展望变态心理学领域的未来,预防也许是最值得为之奋斗的方向。尽管它长期以来都是该领域的众多目标之一,但此刻我们很可能已经站在了预防研究的转折点上。本书中涉及的各种心理障碍都会导致情绪痛苦如滚雪球一般持续累积,而全球的科学家正在致力于研发能够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方法与技术。我们在相应的章节里介绍了这些可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预防努力,包括针对进食障碍、自杀、健康问题等的预防措施,以与各位读者分享这些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喜悦,也激励研究者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致谢

创作这样一部作品是让人殚精竭虑,但又是令人无比兴奋的。如果没有众多杰出的同行的帮助,我们不可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他们阅读了本书的部分章节,写下了细致而犀利的评价,督促我们修正错漏之处,提供了更多我们所不熟悉的有关信息,甚至启发了我们对各种障碍分别采取更有效、更富于整合性的视角。

感谢第七版的审阅者:

Dale Alden, Lipscomb University

Evelyn Behar, University of Illinois-Chicago

Sarah D’Elia,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Janice Farley, Brooklyn College, CUNY

Aubyn Fulton, Pacific Union College

James Jordan, Lorain County Community College

Elizabeth Lavertu, Burlington County College

Amanda Sesko, University of Alaska, Southeast

感谢此前各版的审阅者:

Kerm Almos, Capital University

Frank Andrasik, University of Memphis

Robin Apple,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Barbara Beave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James Becker,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Dorothy Bianco, Rhode Island College

Sarah Bisconer, College of William & Mary

Susan Blumenson,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Robert Bornstein, Adelphi University

James Calhoun, University of Georgia

Montie Campbell, Oklahoma Baptist University

Robin Campbell, Brevard Community College

Shelley Carson, Harvard University

Richard Cavasin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ntonio Cepeda-Benito, Texas A&M University

Kristin Christodulu,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Albany

Bryan Cochran, University of Montana

Julie Cohen, University of Arizona

Dean Cruess,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Robert Doan, University of Central Oklahoma

Juris Dragun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Melanie Duckworth,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Mitchell Earleywin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Albany

Chris Eckhardt, Purdue University

Elizabeth Epstein, Rutgers University

Donald Evans, University of Otago

Ronald G. Evans, Washburn University

Anthony Fazio,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Diane Finley, Prince George’s Community College

Allen Frances, Duke University

Louis Franzini,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Maximillian Fuhrman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Northridge

Noni Gaylord-Harden, Loyola University-Chicago

Trevor Gilbert, Athabasca University

David Gleaves,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Frank Goodkin, Castleton State College

Irving Gottesma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Laurence Grimm, University of Illinois-Chicago

Mark Grudberg, Purdue University

Marjorie Hardy, Eckerd College

Keith Harris, Canyon College

Christian Hart, Texas Women’s University

William Hathaway, Regent University

Brian Hayden, Brown University

Stephen Hinshaw,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lexandra Hye-Young Park,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William Iacono,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Heidi Inderbitzen-Nolan,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Thomas Jackson, University of Arkansas

Kristine Jacquin,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Boaz Kahana, 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

Arthur Kaye,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Christopher Kearney, University of Nevada-Las Vegas

Ernest Keen, Bucknell University

Elizabeth Klonoff,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Ann K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Marvin Kumler,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Thomas Kwapi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Greensboro

George Ladd, Rhode Island College

Michael Lamber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Travis Langley, Henderson State University

Christine Lar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Cynthia Ann Lease, VA Medical Center, Salem, VA

Richard Leavy, Ohio Wesleyan University

Karen Ledbetter, 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

Scott Lilienfeld, Emory University

Kristi Lockhart, Yale University

Michael Lyons, Boston University

Jerald Marshall, Valencia Community College

Janet Matthews, Loyola University-New Orleans

Dean McKay, Fordham University

Mary McNaughton-Cassill, 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

Suzanne Meeks,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Michelle Merwin, University of Tennessee-Martin

Thomas Miller, Murray State University

Scott Monro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Greg Neimeyer, University of Florida

Sumie Okazaki, New York University

John Otey, South Arkansas University

Christopher Patric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 B. Poorma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Whitewater

Katherine Presnell,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Lynn Rehm, University of Houston

Kim Renk,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Alan Roberts,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Melanie Rodriguez, Utah State University

Carol Rothman,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Herbert H. Lehman College

Steve Schuetz, University of Central Oklahoma

Stefan Schulenberg,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

Paula K. Shear,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Steve Saiz,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Plattsburgh

Jerome Small, Youngstown State University

Ari Solomon, Williams College

Michael Southam-Gerow,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John Spores, Purdue University-North Central<

网友评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来自a***g(**的评论:

经典丛书,值得一读。

2017-11-20 18:13:04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中文版了,非常开心哦

2017-06-06 22:22:15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过去曾买过本书第四版,感觉很好,很有帮助。新的第七版一上市,马上就在当当网购买了。新版增加了许多内容。用“整合之道”贯穿全书,语言平实生动,可读性强,读完本书后,你有一种不同的感觉。本书既适合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非专业读者阅读。当当网,购书的首选网站。

2017-06-08 15:08:30
来自匿名用**的评论:

好大好厚的一本书,内容全面,不错

2017-06-30 16:07:12
来自***(匿**的评论:

好好好好好

2017-07-10 05:01:32
来自yan2009**的评论:

万千心理·变态心理学:整合之道(第七版) 万千心理的书肯定都是好书。但是当当真的包装有待改进!这破口袋一套,根本就对不起书本身128的定价!接近100买本书,到手口袋是破的,书角被磨损,翻起的内页也被磨的脏兮兮的,没有爱书之人是会开心的!

2017-08-09 17:50:46
来自y***9(**的评论:

万千心理·变态心理学:整合之道(第七版) 当当的包装需要真的改进了。书是好书,待慢慢品味。

2017-08-29 06:35: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非常棒 超级赞 超级棒!

2017-09-12 10:39:30
来自cherryt**的评论:

包装太差劲了,就一层塑料袋...

2017-09-22 20:02:59
来自追忆似**的评论:

专业书籍,值得拥有

2017-10-06 17:18:29
来自无昵称**的评论:

质量不错挺好哒

2017-10-30 21:19:44
来自a***3(**的评论:

很棒的一本书,心理学工作者必备。有空的时候看看,受益良多。

2017-06-19 15:06:36
来自f***r(**的评论:

书还没细看,不作过多评论。但是这包装这物流真的有待改善,书的边角都被挤破损了!好歹也是上百块一本的书,收到时破损难免令人心生不悦!书的印刷也有点小瑕疵,但不影响整体阅读。

2017-06-21 11:52:23

免责声明

更多出版社